高校体育管理要适应教学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体育管理要适应教学改革
[摘要]在进入21世纪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高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高校体育管理作为一个学科,涉及面广,既有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的贯彻落实,也有体育内部的教学、训练等关系,这就要求高校必须转变人才观和教育观,高校体育管理和教学改革必须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模式,走个性化办学模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如何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因此,高校体育管理工作不仅仅牵涉到学校主管领导的职责,它还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体育政策,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涉及教师的教学改革、科研、训练,担负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教育作用以及在后期保障等方面的关系。
如何保证高校的体育管理和教学改革能从上到下的渠道畅通,纳入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使体育工作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这是摆在各高校体育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体育管理要结合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是学校的窗口,要用高校融入国际化的改革步伐的要求和标准来重新制定满足高校体育改革要求的新制度,因受过去的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传统、多面向、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以及内部封闭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和经济投入等方面很欠缺。
因此,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也必然保留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上,这种管理制度不适应高校发展,也不符合高校改革国际化迈进的要求,随着高校快速发展体育管理制度符合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求。
体育管理与教育管理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目标管理上,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
高校的体育工作特点是高校体育工作具有现代体育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
所以要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好,必须认识体育管理与教育管理二者的一致性。
目前国内许多大专院校所延续的管理方式还未能跳出分散管理的框框。
体育管理制度也必然停留在过去的管理模式上,管理的目标不十分明确,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差,尚未建立起一种以系统管理为主导的科学管理机制,这种管理方式不适应高校发展,也不符合高校改革的要求,制约了体育工作总体改革。
我们可以看到应试教育已经由过去
的小学、初中、高中发展到今天的大学,学校整个教育过程几乎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应试,甚至大有向硕士、博士的应试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不仅使我们在整个教育培养目标上出现了混乱,也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及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这方面,学校管理要适应教学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要创建新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关系良好轻松的体育活动氛围,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热情。
这就必须加强学校体育的目标管理,在各项管理中进行改革研究和探讨,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彻底变革几十年所形成的旧观念,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校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
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保持课余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育,实行自学自练相结合,从而发展学生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管理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许多体育专业内容和非体育专业的工作,一所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域,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体育基础、水平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学校体育管理和体育工作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重点突出体育教育和身心健康的特点,因为,大部分学生的年龄处在18~23岁之间,是身体发育的后期阶段,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他们的心理个性和世界观趋于形成,他们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学生在校期间仍处于生长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竞赛压力从小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这无形中给部分学生身心健康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闪亮登场。
在体育教学多维互动下、知能合一教学改革之中,学生在集体大家庭的关怀下,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光和热。
因此,我们就要转变其形式,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教学模式上可用选修课、兴趣组、俱乐部、协会等形式大胆创新。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自觉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学校的课余生活,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提高。
高校体育工作目标管理必须明确培养目标,考虑到大学生身心发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向开放、自由、健身、娱乐、休闲的方式转变,突出“以人为本”,德育至重,“以德服人”,充分调动各级学生的积极性。
学校体育紧密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使体育锻炼持之以恒,终身受益。
三、高校体育管理要发挥体育院、系、部作用
学校的体育院、系、部是学校体育的业务部门,既是“参谋”部和“策划”者又是执行单位,它涉及面广,工作多而复杂,如对内承上启下,对外纵横交往,推动学校体育的交流与发展。
因此,体育院、系、部在学校体育发展与创新中承担重任,尤其是第一把手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育部门的管理者和决定者要广泛听取意见,掌握多种信息,还要有创新的意识、平和的心态,这个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只要是不适应发展方面的问题就应及时解决,使组织内部结构、价值观念适应外部的变化。
另外,体育院、系、部是学校体育管理系统中的中介机构,该部门直接管理学生,可把体育工作的某一环节和项目分配到其他院系,一是充分调动各学院、系、部的积极性,改变学校群体工作无人抓而长期处于“低谷”的局面;二是管理对口,有时间、有组织地因时因地制宜,真正坚持业余、小型、多样的原则,活动内容能体现群体性、竞赛性,发挥各院、系、部的特色,这样才能从上到下,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形成各级领导和体育教师齐抓共管局面,才能有效地推动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四、高校体育管理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队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学校体育的“参谋”,又是体育运行机制的执行者,如何将体育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学上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体育精神去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积极奉献的思想,强化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塑造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和增强适应社会角色的意识,将学生学习激情激发起来是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难点。
学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教育和培养,要敬业爱岗,关心他们的生活。
体育教师的劳动具有体、脑结合的特征,长年累月在室外作业,给体育教师一些优惠政策,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优良的教学、训练、科研环境,改善体育教师待遇,鼓励青年教师进修学习,实行“教师教学工作承诺制及其管理办法”,应让教师作出承诺,自觉提高综合素质,既要立足学校,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又要走向社会,投身院校之间、同行之间的拼争,为宣传自我、展示自我、提高院校的声誉而竞争。
五、高校体育管理要加强学生课外体育管理
高校体育管理的内容涉及学生早锻炼、课间锻炼、课余体育锻炼以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几个方面。
高校课外管理具有自己的方式与特点,课外活动是课
内的延伸,是学生凝聚人心、增进友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实验基地,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环节的一个良好补充。
根据各校实际,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保持课余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育,实行自学自练相结合,从而发展其个性,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因为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意识强,大学校园体育运动氛围浓厚、运动设施相对齐全,以及大学生的课程安排灵活性较大,课余时间较长。
因此,大学生的课余体育管理应以学生自觉性为主,体育教师不宜过多地直接参与管理,应通过协助制定课外体育活动计划、锻炼方式与方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场地器材以及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等途径实施间接的管理。
六、高校体育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德育至重、以德服人,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大事,如学科建设、课程目标与计划、学校体育发展方向、收入与分配等问题,采取“民主—集中—再民主—再集中”的原则,吸收普通体育教师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和情感管理的重要思想,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达到学校体育管理的最终目标。
因此,管理者要特别提高控制管理水平,要有理论性、超前性、科学性及先进性管理能力,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结合各校的实际,扬长避短,主动去适应高教改革的潮流,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对高校体育进行规划、监控管理、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彻底剔除陈旧的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要有开拓精神,开创全新理念。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状况,进而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为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结论与建议
学校体育管理观念转变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现在及未来几十年体育工程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体育管理要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原则,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创新、进取、科学、务实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把学校体育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建议:第一,在学校体育管理中要提高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决策水平和决策效率,管理必须立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办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依法治教。
第二,转变教学理念,管理要为教学服务,使
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协作,能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化、多元化、终身化和市场化的发展。
第三,要改变宏观管理缺乏灵活性、应急性和自主性的弊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使学校体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第四,采用目标管理方法,把高校体育工作的不同人群纳入到目标网络管理体系中,使每个工作者认识到自己的重任,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五,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黄世华.加强普通高校体育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1).
[2]石方勇.高校体育管理浅析[J].管理论坛,2004(9).
[3]卢绍群.增强高校体育管理之我见[J].咸宁学院学报,2006(3).
[4]王燕.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探析[J].山西科技,2005(1).
[5]华雷珍.高等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