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脾胃论如何体现中医的科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脾胃论如何体现中医的科学性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不断有”科学真理只有一个,中医怎么能是科学?”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有”废医验药”之说。人所共知,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医学。而关于中医学在近百年来的科學定性问题,一直是倍受非难和争议。中医学的科学性是中医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何谓中医之”伪”?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严密性,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四气五味的关联紧密,其中任何一环错误就会使治疗效果出现误差,如有差误不是中医药不科学而是人为等其他因素没有达到准确度。不能因此就断定中医学不是科学。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医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也就是说中医是祖科学或成熟科学(这一点在《论旋转统一的气动力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一文中有祥述),而近现代的人们往往拿西医来对比。西医的手术外科,静脉输液及基因生物工程和先进仪器等与中医的系统控制论是世界中共同存在。下面就所学专业从脾胃病讨论中医学是否具有科学性,促进这个问题研究与解决。
2中医与西医的理论系统论述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2000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经过由古至今人体验证和漫长历史的检测,社会实践的体验形成”天人合一”的实践医学,源于有形与无形的物质。由于中医学以阴阳五行、气化生息的抽象而无形质的学说,引起一些人的怀疑并指责其为”伪科学”,自从”五四运动”时,新文化向旧文化挑战责难中医至现代,仍有人前仆后继。为了使中医学不再受不白之冤,要从中医药的科学价值探讨。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实证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从实证出发,要想证明中医理论是科学的,这是非常困难的。中医学不同于现代医学解剖、细胞、分子的有形之质,中医将有形人体用无形的”阴阳气化”阐释。中医学源于《易经》,其中有道、儒、佛文化思想,圣贤们的研究自然现象,结合民间治疗疾病的经验,以人体为证的方法,探知人体机理,用抽象推理阐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从《内经》到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至清代《温病学》的出现,历代医家不断总结成为完整的中医学体系。而西医学是还原论,病因要还原到致病微生物,治病的机理要还原到细胞、分子的物理化学反应。然而人体是有机整体,是不能分解还原的,要以整体观念阐释机体疾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方法。
3脾胃在中医学中的理论基础
脾为后天之本,”仓廪实知礼节”,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之根本[1]。中医学中五味甘入脾,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四白,通于长夏之气,脾功能失调则食之无味、肢体消瘦、重则肌绝。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消化、吸收、输布精微的主要脏器。脾主运化,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并输布精微的功能。中医的脾胃是一个系统,与现代医学中的胰腺、脾、胃类同。脾位于中焦,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素问·玉机真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以灌四傍”。脾气运化健全,能生精、为气、血提供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
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濡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气的运化功能减退,脾失健运,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输布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等精气血不足的病变。
4从生理学角度论中医学脾胃概念的科学性
现代生理学表明食物的消化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而消化酶绝大部分来自胰腺的胰腺细胞和小导管的管壁细胞分泌的胰液,其中的有效成分有机物主要是各种消化酶,包括胰液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并且还含有羟基肽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等,因此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即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如果胰液分泌不足影响消化引起经脉失养、腹泻。中医学中脾主运化水液。脾有吸收、传输水精,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水精、水液传输到胃、小肠、大肠,接着脾将其运化到肺,再由肺到全身。②肾蒸腾气化由肺肃降的清中之浊。脾居中焦,肺为水上之源,肾为水下之源,而主运化且位于中焦,因此脾为水液代谢的枢纽。以现代生理学角度分析:经脾运化的食物(糖、脂类、蛋白质)成为小分子可吸收物质,要被机体利用需要进入血液而循环全身提供能量、原料等。进入血液的物质需要与某些蛋白质。(载体)结合才能运输,并且还要保持血浆的一定浓度,而水在血液中的比例为91%~92%,水的含量对于运输物质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消化腺中的脾同时还分泌两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激素,即作用相反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东汉末年方书之鼻祖张仲景在免疫方面就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即是指脾就有免疫功能,比西方医学提出脾脏有免疫功能早发现早1700余年。
5脾胃病在病理方面的科学性
5.1脾失运化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患者胰岛出现异常使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其中的多饮、多尿由于脾运化水液失司,使水液不能正常濡养脏腑器官出现多饮,多尿。脾主肌肉,脾功能失常,不能营养四肢百骸致消瘦。从现代病理学角度分析由于物质运输要在溶液中进行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消耗大量水液,出现多尿,且尿中有糖,主要供能物质糖不被利用而消耗机体储存的脂肪、蛋白质而致肢体消瘦。
5.2脾统摄失调脾统血。脾气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而不逸出脉外的功能。明·薛已((薛氏医案》明确提出”心主血,肝主血,脾能统摄于血”。清·沈明宗《金匮要略编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从现代生理学分析,脾为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白骨髓开始造血后,脾变成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但脾内仍富含血管(血窦),且脾内淋巴组织形成的微细结构沿血管有规律地分布,经组织结构分析脾的被膜软厚由富含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而结缔组织内的平滑肌纤维收缩可调节脾的血量。脾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红细胞等有吞噬作用,如果脾功能异常,血小板损伤过多则易出血。
5.3脾气虚脾主统摄血液是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脾脏的
一部分,一身之气充足,脾气必然充盛:而脾气健运,一身之气自然充足。气足则能摄血,而气足是机体正常的表现,脾气有升举的特性并与肌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习惯上把下部出血和肌肉皮下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称为脾不统血,是血随气陷而下逸出血的病机。脾不统血是由气虚所致,属气虚出血,一般出血色淡质稀,如为便血,可呈黑色柏油样,并见气虚症。
6结论
会中医学的科学性经历了2000多年的验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脾胃论是中医体系中的一部分,对其生理、病理的科学性的阐述,亦可对中医学的临床实用性及科学性进行有力的佐证。中医学在对人体认识原则是正确的,只是在微观上还是不够严谨的。中医学应不断完善辩证施治,四诊合参,在临床上用疗效来检验自身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