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第一,文字就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语言就是第一性的,文字就是第二性的,因而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字的特点。如汉语缺少形态,用汉字来记录汉语就是十分合适的;英语、俄语就是有形态的语言,用拉丁文字与斯拉夫文字来记录这些语言也就是合适的。另一方面,文字又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系统,如汉语与日语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用来记录这两种不同语言的文字系统就是相同的,即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它们。同一语言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的文字系统。如越南语原来用汉字系统来记录,后来用拉丁文字系统来记录,如维吾尔语,曾经用拉丁文字系统,现在用阿拉伯文字系统。

第二,文字通过形来记录语言中的音与义。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中的音就是能指,所指就是语言的义。而文字就是语言符号的符号。文字中的形就是语言符号的能指,语言符号的音与义就是所指。文字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要素。

第三,文字记录语言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文字就是记录语言中的语素,有的就是记录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有的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因而文字就有不同的文字体系。

关于“了”的问题

园子里的苹果熟了、*园子里的苹果生了、

她孙子的个子高了、*她孙子的个子矮了、

问题: “熟、生、高、矮”等形容词具有反义关系,但为何后一例不能加“了”?

答案:

被否定的初始成分可以把自身作为前时点,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这就有了个“实现过程”,可以加“了”、

被否定的结果成分不能把再自己作为前时点而向时间靠后的事物或性质转化过程,不能代表一个“实现过程”,也就不能再与“了”搭配、

怎样认识语言的系统性?

语言学中常常使用“系统”这个词,如语言系统、语音系统、词汇系统与语法系统等等。然而对甚么就是系统以及为甚么说语言就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集中论述的人不多,这里我想简单就这个问题谈一下瞧法。一、对“系统”的认识系统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可见系统不就是由一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就是由多个要素以某种关系而构成的整体。系统就是以整体为前提的,客观世界中任何一种事物都离不开与自己周围事物的互相联系与互相作用,否则它就成为不可理解、毫无意义的东西。乌杰在《马列主义的系统思想》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认为客观世界就是一个系统,有以下原因:其一,自然界中的所有对象客体都具有着化学组成与物理属性的同一性;其二,整个世界中物理的、化学的、生命的与社会的等等不同的现象领域,都就是一定的结构系统,具有着普遍的结构相似性;其三,客观世界中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物体、太阳系、银河系以至遥远的河外星界的有序排列,显示了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层次性;其四,整个世界都就是在不同的具体运动形式以一定条件相互转化的过程中,生动而又鲜明地表现出来的。

怎样认识语言符号任意性特点?

怎样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任意性就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的,即音、义的结合就是由现实现象的性质决定的,还就是由社会约定的?就就是说,它们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现在一般的瞧法就是: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就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人们说不出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比方说“人”,汉语说rén,英语说person,或man与woman,相互间的语音差别很大,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一样,说明不同的音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同样,相同或相似的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如ai,汉语中表达的就是哀、爱、矮……,在英语中表达的就是“我”(I);英语的bye-bye(再见)与汉语的拜拜、排排等的语音相似。人们根据诸如此类的现象

得出结论,认为什么样的音与什么样的义相结合构成语言符号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简称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或约定性;一般的语言学著作都用荀子的“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的“约定俗成”四字来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人们都非常推崇荀子“约定俗成”的学说,认为这一认识比西方语言学家还要早二千多年。

语音发展变化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

语言的发展变化,就是由语言新质要素的长期积累与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不可能一下子出现质的突变。即使人为地想让它发生突变,也就是不可能的。这就就是文字可以进行改革,而语言不能改革,只能因势利导逐渐使其规范的原因。

什么就是义素?义素分析的方法与程序如何

第一,确定对比分析的义位。

什么样的义位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不就是随意的,而就是有条件限制的。如“电灯”与“英明”,“天”与“跑”等就不可以进行义素的对比分析,因为毫无联系的义位之间缺乏可比性。应该说属于同一语义场之内的义位因为义位之间的某种联系性具备义素分析的基本条件。也可以说语义场就是义素分析的依据。无论何种类型的语义场如类属义场、关系义场、顺序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等都为义素分析提供可供对比的义位。确定义位,这就是义素分析的第一步。

第二,寻找义位之间的共性特征与区别性特征。

确定了对比分析的义位之后,就要将该组义位进行对比,首先找出互有联系的共性义素,然后找出互有差异的区别性义素。这就是义素分析的关键性的一步。

第三,将寻找出的各种义素用结构式描述出来。

可以就是文字性的描述,也可以就是符号式的标记。

义素分析法将义位的内容加以分解、形式化,使语义分析在摆脱传统释义法某种随意性的同时,增加一定的科学性,而且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实体化、形式化的依据,这些都就是义素分析法的价值表现。但就是,该种方法也并非尽善尽美,一方面,在分析的过程中仍然难以避免某种主观性,如义素的选择在数量与构成方面可能会出现因人而异、因分析目的而异的情形;另一方面,义素分析法目前还停留于几种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的分析中,还无法普及到所有类型词的分析,这就是义素分析法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词义的民族性

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现实之中,二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始终处于一个互动的过程。一个民族文化上的“独特性”或“差异性”,往往在其语言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表达、传承与沉淀,往往在其它民族语言中形成“空白”,形成概念、语义、词汇等方面的空缺。语言中有一些表示某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现象、概念的词语,这些事物、现象、概念在其她民族的文化中就是不存在的,因而这些词语在其她民族的语言中也就是不具备的,即呈现出一种空缺状态,这一类的词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就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譬如:一些表示我国古代器物、典章、称谓的词语“鼎”、“八仙桌”“轿子”、“科举”、“贵妃”等;一些政治性色彩浓厚的词语“三个代表”、“一国两制”等,这样的词语在英语中就是没有的,即使把它们翻译到英语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注释说明也很难被人们所理解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孤立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缺少屈折语那样的形态变化,由此延伸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词序严格,词序不同,语法关系不同,意义也不一样;第二,虚词十分重要,同样的结构,有没有虚词,意义差别很大;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汉语就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词序与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雷锋学习”就是主谓结构,“学习雷锋”就成了述宾结构;“她们工作”就是陈述句,“她们工作不’就成了疑问句;汉语词汇中,合成词要占绝大多数,由词根与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