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参照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温带
温带 荒漠
草原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北回归线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赤道



高度
纬度地带性 (高、低纬地区)
垂直 自然带 水平 分布规律
纬度 热量
山地
经度
海陆 地形 非地带性因素
经度地带性 (中纬地区)
水分
非地带性特征

纬度地带性
现代大气 O2、N2 等
水圈 吸取O2等营养物质 生物新陈代谢
排出、分解出CO2、 N、K、P等元素
风化产物 岩石 风化作用 (成土母质)

土壤
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热量:决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影响植物分
布的条件 光照: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气候)
a.喜光植物(马尾松)b.喜阴植物(冷杉)
水分:限制生物分布;影响植物个体形态
消费者:各种动物 次级消费者: 第一级肉食动物
……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含 有媒质的空间

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生产者
三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概念
由非地带性因素引起的无规律性分布
成因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引起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 的表现
a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 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b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如南美的 巴塔哥尼亚荒漠)
c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的范围受到约束 (如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各自然带紧逼西 海岸分布)
d地理自然现象的斑状分布(如荒漠带中 斑块状分布的绿洲)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0年8月上午9时18分20.8.1309:18August 13, 202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9时18分10秒09:18:1013 August 2020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上午9时18分10秒上午9时18分09:18:1020.8.13
一、地理环境 二、陆地自然带 三、自然带分布规律

地理 环境
地形
气候
组成 要素
水文
生物
土壤
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互相渗透
区域分布差异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地理环境
区域差异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热量 水分 气候
生物 水文 占有一定宽度 自然带
土壤

陆地自然带
(以北半球为例)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极圈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指示土壤酸碱度:铁芒萁 酸性土壤
对环境的
碱蓬 盐碱性土壤
指示作用
指示土壤水分: 骆驼刺 干旱环境 芦苇 水湿环境

第二节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二、生态系统的机制和功能 三、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1、概念 2、组成
物质
生物群落 能量 无机环境
生产者:主要指利用光能的绿色植物 初级消费者:食植动物

高度(米)
8848 珠穆朗玛峰(南坡)
概念 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成垂 直变化
积雪冰川带
5500 4800 4500 3900
2500
垂直地带性
高寒荒漠带
成因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 化
高山草甸林带
高山灌木林带
分布 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纬度、山
高山针叶林带
的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
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概念 各自然带大体与纬线平行地延伸成条带状
成因 以热量为基础,与水分共同作用
分布规律
延伸方向:与纬线大体平行,东西方向延伸 更替方向:沿经线作南北向更替
水平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概念 各自然带大体与经线平行地延伸成条带状
成因 以水分条件为主,与热量共同作用
分布规律
延伸方向:与经线大体平行,南北方向延伸 更替方向:自大陆沿海向内陆作东西向更替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20.8.1320.8.13Thursday, August 13, 2020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9:18:1009:18:1009:188/13/2020 9:18:10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0.8.1309:18:1009:18Aug-2013-Aug-20
光合作用
物质和能 量转换
把环境中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贮藏
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化学元素 发生迁移: 环境
wenku.baidu.comCO2 、水、无机盐等 植物
光合作用
分解 CO2 、水、无机盐等
微生物
同化作用
动物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二)
改造 三大 圈层
原始大气 CH4、H2、NH3、 H2O 、HCN 等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细菌分解氮化合物
物质循环
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产者
(绿色植物)
环境
消费者
(动物)
能量流动
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能流渠道 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顺着食物链 (网)流动的
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能量沿食物链(网)各营养 级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逐级递减—能量在流动时逐级降低,形 成金字塔形营养级关系

概念 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 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系统中生产、消费和 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叫生态平衡
高三
安徽省歙县中学地理组 许从志

第五章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

第一节 生物与地理环境
一、生物圈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三、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生物圈
概念: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厚约 20千 米
岩石圈
核心 部分
地面以上100 米水面以下 200米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一)
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特点 生态系统总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发
展过程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身
的变化和发展
地震、火山爆发、山崩
自然因素
海啸、台风、水旱灾害
破坏原因
流行病等自然灾害
人为因素
植被和食物链被破坏; 环境被污染等人类活动

第三节 土壤(略)
第四节 自然带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09:18:1009:18:1009:18Thursday, August 13, 2020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0.8.1320.8.1309:18:1009:18:10August 13, 2020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2020年8月13日星期四上午9时18分10秒09:18:1020.8.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