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玉泉学校刘述英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一、以情境激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是一切创新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产生求知欲的内驱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全过程,体验教学美。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上课时,我首先运用激趣引入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新鲜活泼、富有趣味的情景之中,激起他们学习的爱好。如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或者运用唱歌、讲故事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之中。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先让学生听配音朗读,让他们感知想象桂林山水的样子。接着观看录像图画,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壮美,直接感知,调动情趣,最后引导学生在读、议中感受山水的美丽,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景之中。这一堂课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爱好浓厚,积极性高涨,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质疑,表现了一种求知欲望,包含着聪明的火花;质疑,是一种探索精神,孕育着创造。“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大胆探索,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质疑是创造之母,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源于质疑。作为教师应满腔热情地保护学生敢问敢驳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我在教学中即使有些孩子质疑没有问到点子上,我也不能批评责备,
而是在鼓励的基础上耐心启发,认真引导,让每个孩子敢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在教学中,我既激发学生敢于质疑,也恰当地指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我都会让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不懂的词语或理解课文时碰到的难题,以此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听讲与思考。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展创新思维
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格式。例如我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我创设满池荷花盛开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荷花挨挨挤挤,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荷叶的多,按花开的不同程度描述荷花的美,还能概括性地描述满池荷叶荷花的整体美。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如荷花未开、半开、全开的形态各异,以及绿叶红花的相互映衬,不同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时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
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尝试实践,迁移运用,探究创新。在教学《鲸》这种抽象说理的文章时,我让学生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学中创新。这样,不仅使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创造思维。面对未来社会空前激烈的竞争,培养一代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刻不容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接触生活,参加社会实践。
在不断改革应试教育弊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新课程改革中创新教育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一块培植孩子创造思维的沃土,一片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