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静脉瘘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8
临床表现产生机制
因PVAF的存在, 未氧合的肺动脉血直接进入肺 静脉,形成心外右向左异常分流,导致不同程 度的低氧血症,分流量>20%时心负荷增加。
PVAF是由管壁异常薄弱的血管构成,破裂后 可导致致命的大咯血和胸腔积血。
PVAF时缺乏正常的肺毛细血管的过滤功能, 从而导致异位栓塞,如脑梗死、脑脓肿等严重 的神经系统症状。
结节状或肿块状
a
30
a
31
条带样和网纹小结节
a
32
鉴别诊断
肺内结节或肿块性病变:原发肿瘤、转 移瘤 肺内其它血管性病变:肺动脉瘤、肺静 脉曲张 肺内炎性病变:结核(本组误诊1例)、 支扩(本组误诊1例)
a
33
治疗
a
34
治疗目的
改善或消除缺氧症状 治疗和预防心衰 防止肺出血 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
CT三维重建:可直观地显示含造影剂的肺血 管与动静脉瘘之间的立体形态和关系
a
15
a
16
a
17
a
18
a
19
a
20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a
26
a
27
a
28
胸部X片表现
结节样表现(2例) 团块状表现(2例) 条带样表现(1例) 网纹小结节表现
混和以上表现者(1例)
a
29
a
6
讨论
a
7
发病机制
在胚胎正常发育过程中,胚芽周围的静脉丛与 第6对动脉分割产生出来的肺动脉支吻合形成 血管床,然后在此血管床中又出现了血管间隙 并形成毛细血管,将原始的肺动脉、静脉丛分 隔开,形成正常的肺动脉、毛细血管和肺静脉 系统。若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该血管间隔形成 障碍,肺动脉分支不经毛细血管,直接与肺静 脉分支相通。出生后,由于肺动脉压力大于肺 静脉压力,部分肺动脉血通过异常通道流入肺 静脉; 由于该处血管壁较薄,不能承受肺动脉 压,血管逐渐扩张形成瘤(囊)。这主要是毛 细血管发育缺陷与肺动脉压力作用所致。
肺动-静脉瘘: 影像诊断与血管内治疗
a
1
前言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又称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或肺动静脉瘤, 是一种少见的肺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变是肺动
脉支和肺静脉支间的直接沟通。发病率约为 2~3/10万,国内鲜见大宗病例报道。以前主要 采取手术治疗,1978年Taylor采用弹簧圈栓塞 治疗获得成功。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栓 塞术已成为其首选治疗方法。
a
5
结果
肺动脉供血5例,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 单纯型3例,复杂型2例,弥漫型1例 DSA及CT均正确诊断,X线误诊3例 经血管内置入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1例弥漫型 者共接受3次治疗 术前后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测定,2例肺 动脉供血者均有明显增高,1例支气管动脉栓 塞后出血即刻停止
1例弥漫型者3次治疗后病变范围明显缩小
对于弥漫型,栓塞治疗只能作为姑息手段,栓 塞应适度
a
50
并发症
栓塞物脱逸所致体循环异位栓塞 肺梗死 其它 严格遵循治疗原则和介入操作规范,一般较少 出现并发症
a
51
谢谢!
a
52
a
4
治疗方法: ①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股静脉或(和)股 动脉,使用6F端孔导管或“猪尾”管置于主肺 动脉造影,然后行选择性左右肺动脉造影,明 确病变范围、部位和类型 ②更换Cobra导管超选择至靶动脉后造影,明 确靶动脉长度和直径及与周围血管分支和瘤囊 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弹簧圈(cook公司),栓 塞位置尽量靠近瘤囊,对复杂型或弥漫型逐支 栓塞或分期栓塞
血管内栓塞治疗:适应症广,创伤小,效果可 靠,并发症少,已成首选。也可与手术相结合
肺移植:对弥漫型PVAF心肺功能严重受损者
,则可考虑行双肺移植
a
37
血管内栓塞治疗
栓塞材料的选择:弹簧圈、可脱性球囊 、封堵器等 技术关键:选择合适的栓子释放部位和 合适的栓塞物
a
38
治疗原则
栓塞点应选择在供血动脉远端近瘤囊处 选择合适的弹簧圈或球囊:弹簧圈大于栓塞动 脉横径20%~30% 采用多枚弹簧圈栓塞
对复杂型PVAF应逐一栓塞所有供血动脉 对弥漫型或多发复杂型PVAF, 应行分期、适
度栓塞,先行栓塞分流量较大的病灶
a
39
疗效判断
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测定,术 前后对比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复查胸片,了解肺纹理和病变大小改变 CT复查或DSA复查
a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40
1例弥漫型PVAF三次治疗追踪
a
41
a
9
DSA诊断
单纯型囊状PVAF:1支迂曲扩张的肺动脉、单 个瘤囊、1支早显的扩张的肺静脉 复杂型囊状PVAF:2支或多支供血动脉及引流 静脉,多个瘤囊或分隔,瘤囊对比剂排空明显 延迟
弥漫型PVAF:弥漫分布,多发细小瘤囊 体循环供血PVAF:扩张的主动脉分支显影时 病变区引流肺静脉早显, 病灶局部见迂曲的血 管团或血管池
a
2
研究目的
分析、总结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各种影像表 现及其特点 观察经血管内置入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
a
3
材料和方法
先天性肺动-静脉6例,男女各3例,年龄11~35 岁,平均25岁。所有患者均摄取胸部正位片, 其中行胸部CT及CTA检查2例,DSA检查4例 。行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其中行 1次 治疗2例, 行3次治疗1例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紫绀5例;不明原因咯血2 例;右上、右下闻及血管杂音各1例;杵壮指4 例;活动后心慌、气短或阵发性眩晕4例
a
35
适应症
PVAF出现临床症状时均需治疗
无临床症状者,由于存在咯血和异位栓 塞导致脑梗死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之 可能性,也需早期治疗
有作者认为供血动脉增粗大于3mm者 既需治疗
a
36
治疗方式
外科手术切除:适用于单纯型或复杂型病变局 限者。为根治性措施,但创伤大,并发症多。 病变范围大或为弥漫型者不适于外科手术治疗
第二次治疗前造影
a
42
再次弹簧圈栓塞后
a
43
术后三天复查胸片
a
44
第三次治疗前复查胸片
a
45
第二次治疗一年后胸片对比
a
46
第三次介入治疗前后
a
47
a
48
a
49
该患者三次治疗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8.7% 上升到95% 介入栓塞治疗PVAF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首 选治疗方法
对单纯型和局限的复杂型疗效最肯定,对弥漫 型和广泛复杂型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有待进 一步观察
a
10
单纯型PVAF
a
11
复杂型PVAF
a
12
弥漫型PVAF
a
13
体循环供血
a
14
CT及三维重建诊断
CT平扫:单发或多发大小不等结节或肿块, 密度均匀,边界清楚锐利,有时可见增粗血管 影与病变相连。弥漫型表现为广泛分布的小结 节或扭曲状影
CT增强动态扫描:病变迅速强化,与病变相 连的血管显示更清晰,左房提前显影,病变造 影剂排空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