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复习重点2011版

合集下载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

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5、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为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湖边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饭凑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阐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阐述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其发展过滤为以下三点: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六、什么是改革?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哪里?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措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1)打麻将和打牌:这个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娱乐方式,现在男女老少很多都打麻将,多少带点赌博性质,这种娱乐方式给农村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①制约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以前人们只是在农闲或者是春节期间打麻将,但是近些年来即使农忙时候村中心都会有好几桌打麻将或打牌的,有些人家里的农田都荒废了也照玩不误,这种风气长久下去会对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造成很坏的影响。

那些辛辛苦苦在田里劳作的勤劳的人们通常还遭到麻将桌上人们的挖苦和嘲讽,说他们迂腐不懂得享受生活。

②影响邻里关系。

由于打麻将而造成的口角甚至打斗现在变得非常普遍,调查中得知有一位妇女打麻将引起了争吵一怒之下将对方的头打破,在外面躲了好多年至今仍未回家。

③影响家庭和睦。

由于打麻将引发的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的争吵数不胜数,调查中就有因为打麻将弄得妻离子散的,还有一例是在家带孙子的奶奶沉溺于打麻将导致孙子掉进河里无人知而淹死的,有一个案例是妻子因为丈夫几天几夜打牌为回家一气之下喝农药致死的······这样由打麻将打牌引发的悲剧在广大农村地区是很多的。

④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的行为。

由于打麻将而欠下高利贷的比比皆是,还不起赌债的然后偷窃的也是很多的。

我们村以前每年过年前总是有很多户人家的鸡鸭鹅或者是腊鱼腊肉被偷的,后来抓到过一回,原来那人是成天打麻将的一年下来没收成过年就只好做起偷鸡摸狗之事。

⑤容易给下一代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小孩是被家人抱在麻将桌旁长大的,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这些会对他么的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但我就见过父母成天打麻将不顾家小孩没有人教养没有钱读书,十五六岁就外出打工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村不是少数。

(2)看电视:看电视时农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主要人群是妇女和小孩子,妇女一般都是在睡觉前看一下,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孩尤其是小学生除了看电视以外,没什么娱乐活动,像小时候我们做的游戏:过家家、捉迷藏、跳房子、抓鱼、放牛并漫山遍野采蘑菇抓兔子、爬树······由于现在小孩子少了父母又太疼孩子不让孩子有一丁点儿磕磕碰碰的,所以都没孩子玩那些游戏了,孩子也只能在家看电视了,而且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小学生居然都带着眼镜,我想这个除了学习的原因外肯定有部分是由于看电视太多而且又有不好的看电视习惯造成的。

马基复习重点

马基复习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

(革命是什么样的革命?怎样取得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构建)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科学内涵。

(党是什么样的党,怎样构建)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求。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理论政策和各项工作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发挥人民积极性,使他们获得利益。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马基复习重难点提纲

马基复习重难点提纲

马基复习重难点摘要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4.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基本要求: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基本内容: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基本要求: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通过对真理这三个基本特性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认清真理的过程性,既唯物又辩证的对待真理的问题,防止出现主观主义、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难点:1.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阐述问题,乃是一个有争议的难题。

有答案的:2011-2012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有答案的:2011-2012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有答案的:2011-2012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2011-2012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和科学体系。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的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什么?答: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延续长达十余年的、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基重点

马基重点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
2.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及其意义。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6.真理(客观性、辩证性)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8.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与作用
11.资本主义萌芽及其产生途径
12. 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其作用
1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及其基本矛盾
14.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商品价值的决定、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
15.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及特殊性、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式、资本积累的实质、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16.垄断理论(垄断及其产生的原因、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及其对社会的控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17.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的本质与原因、当代经济危机的特征)
18.经济全球化理论(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
1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0.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及时代局限性。

2011年春季学期马基重点总结

2011年春季学期马基重点总结

2011年春季学期马基重点总结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个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他们是人类认识和改变世界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印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实践的客观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社会的物质性主要体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实践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1,联系具有客观性2,联系具有普遍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得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1,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2,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变化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一)规律及其客观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社会客观的(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2011年4月马克思重点复习提纲

2011年4月马克思重点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辅导2011.4.9绪论为何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三个直接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三个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理论特征及理论品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和我国现在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是什么,应反对哪两种错误的学习倾向。

第一章哲学和世界观的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的定义、一元论、二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相对静止、时间和空间的特点、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关系、实践及其特点、三种基本实践形式是什么。

联系的特点、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定义、为何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怎样的、矛盾及其两个基本属性和它们的关系、启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及其启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启示、两者关系怎样及其启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启示意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原理的启示。

事物质量度定义及掌握度的意义、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与启示、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及启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及其启示、五对范畴各自之间的关系原理的意义、规律及其特点、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及启示。

第二章为何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标准、目的)、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含义及其性质、特点、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分别是什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及启示、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两个实现条件是什么、p110第一段人类认识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真理的属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的启示、真理的功能p121。

第三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划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为何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形态的划分法、阶级斗争及其三种形式、作用表现;社会革命和改革的作用、为何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2011年马基各个章节复习要点

2011年马基各个章节复习要点

马基各个章节复习要点【第一章】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史上的伟大革命。

2.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3.对哲学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才能为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认识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在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4.哲学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5.物资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时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时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6.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7.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一、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的到最终的科学说明8.事物的普遍联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永恒发展)9.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1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重点

201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重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重点重点理解记忆的原理(最重要的观点)共有27个,主要是辨证关系。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必然和偶然辩证关系原理(4)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原理(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6)辩证的否定观(原理)(7)否定之否定规律(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9)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10)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2)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和“重点论”的统一(1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4)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5)认识发展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以至无穷(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16)真理发展的规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17)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或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2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21)人类社会的基础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23)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2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5)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6)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的原理(27)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单项选择题1.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2.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B)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解析]答好此题先应对“熟知”与“真知”有正确的理解。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论述题集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论述题集

2011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汇总1.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辫证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3)我国的对外开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丈明成果,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辫证统一的关系(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以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指引的。

离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岐途。

3.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燥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2011-20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2011-20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狭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2.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学说(三大理论基础)?p8-10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174.什么是哲学?p.27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p28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分别是什么?p.30-317.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328.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是什么?p.30/56-579.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321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自然界、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p.33-34 11.时间和空间的性质?p.3212.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3 13.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是什么?p34-3514.如何理解实践既是把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p.37-3815.联系、发展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p.40-41 16.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43 17.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启示?p.45-461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p.4619.怎样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启示?p.472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表现在哪些方面?p.64-6521.认识的本质是什么?p.662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68-6923.真理的涵义及其客观性的体现?p.71-72 2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含义分别是什么?73 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0 2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9427.社会存在包含哪些要素?p.952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p.9829.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狭义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p.100-10130.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01 3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p.102-104 32.国家的实质、职能是什么?与原始氏族组织的区别是什么?3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关系?p.105-10734.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13-11535.什么是阶级,阶级斗争的根源是什么?p115-11636.社会革命的实质是什么?p.11937.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123-12538.人的本质什么?p.1283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用?p.130-13140.什么是商品经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p.1434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分别是什么?p.144-14542.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是什么?p.147-14843.货币的含义及其职能是什么?p.1474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作用是什么?p.149-15045.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15146.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p.154 47.什么是剩余价值及其规律?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156-15948.资本积累的含义?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学说的意义?p.16249.资本的有机构成?p.1635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本质特征是什么?p.17051.垄断及其产生的原因?p.1835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p.1865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p.1965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是什么?p.202-20455.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方面?p.229-230 56.如何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3-23457.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p.255-262 58.如何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p.267。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1.时代背景: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2.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活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含义:①广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②狭隘: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5.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应用);③科学社会主义(实质核心)。

6.根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根本特性)②四大基本原理:⑴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最后: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根本理论基础。

总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⑵政治立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⑶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理论品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和基本要求;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⑷社会理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7.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最根本属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发展及其物质规律(辩证唯物主义)一、哲学:1.涵义: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知识功能的总结。

马基复习重点2011版(精)

马基复习重点2011版(精)

马基复习重点2011▲考试题型:一、单选: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辨析: 3题选做2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四、简答: 5题选做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五、论述: 2题选做1题,共16分▲考试范围:绪论,第一章——第六章。

(所划复习重点涵盖所有试题考试范围:绪论,第一章——第六章。

(所划复习重点涵盖所有试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5.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6.规律及其客观性第二章: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真理的客观性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5、真理与谬误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第三章: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第四章: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5.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7、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8.资本积累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五章:1.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特点和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第六章:1.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011马克思重点归纳

2011马克思重点归纳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几个进行操纵和控制。
原因,一,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的企业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获得高额利润。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二,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三,这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四,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一,这些国家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序的社会化生产能力,这是发挥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
二,这些国家发生在社会主义时的客观形势和条件,使得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获得革命的成功
2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性和长期性
一,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否的历史任务。
17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实践的意义,以及深化这一理论的认识
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二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认识:深化对创造价值和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所起得作用。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马克思复习指导2011-2012(1)(精)

马克思复习指导2011-2012(1)(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指导(2011-2012-1一、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人的本质商品价值量变动的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职能形式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经济全球化及表现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和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状态的三个阶段马克思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共产主义的阶段二、基本理论1、哲学基本问题2、实践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5、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6、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7、认识运动过程中的两次飞跃及实现条件。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坚持实践标准的意义。

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运用这一理论分析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观点。

13、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4、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及现实意义。

1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16、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实现的?17、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问题。

18、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19、垄断和垄断产生的原因。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以及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实质。

2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原因及其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基复习重点2011▲考试题型:一、单选: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二、多选: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辨析: 3题选做2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四、简答: 5题选做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五、论述: 2题选做1题,共16分▲考试范围:绪论,第一章——第六章。

(所划复习重点涵盖所有试题)考试范围:绪论,第一章——第六章。

(所划复习重点涵盖所有试题)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5.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6.规律及其客观性第二章:1.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2.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3、真理的客观性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5、真理与谬误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第三章: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第四章: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5.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7、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8.资本积累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第五章:1.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特点和实质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第六章:1.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绪论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需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以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1、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

2、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正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是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正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事实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第一章:一、哲学的基本问题P27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想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克划分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基于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32物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从古至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以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30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纯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世界统一性的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的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都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四、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P34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

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是在社会生活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这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社会。

五、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P431、矛盾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六、规律及其客观性P54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

2、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3、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

4、规律是客观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则要受规律的支配。

第二章:一、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P63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P68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三、真理的客观性P71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四、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P73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值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性真理走向绝对性真理、接近绝对性真理的过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五、真理与谬误P75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