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巴塞尔姆白雪公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

虽然还是拥有乌黑的头发,如雪的皮肤,但是此时的白雪公主已经不是原来的白雪公主了。巴塞尔姆戏仿这一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将其揉碎后任意拼贴。拼图完成后,我们发现《白雪公主》褪去了童话色彩,留下的是巴塞尔姆眼中的世界,后现代眼中的世界。

初读《白雪公主》时,我感觉眼花缭乱,头脑发胀。为什么?原因在于我最初是带着一种解读的态度去看这本书的,猜想每一句话的意思,疑问为什么会前言不搭后语,想要弄懂七个矮人的谈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作者显然不想让读者以阐释的态度来阅读,作者有话不好好说,以杂乱堆砌的情节,乱套的逻辑联系迷惑读者。它作为后现代作品的一员是反阐释的,在《白雪公主》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后现代色彩。

我们会发现《白雪公主》是对传统的颠覆与解构。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保留了童话中的人物和王子救公主等相关情节,但是它并不是依附于原著,它破坏了旧文本而建立起一个新文本,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解构特征。宏大叙述中的伟大的英雄,伟大的冒险以及伟大的目标都出现了危机。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是一场丑与美的战争,童话中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富有浪漫气息跌宕起伏的情节、主题上对善与美的一种赞同,然而这一切在巴塞尔姆的笔下都消失了,故事情节单薄无力,人物干瘪而扁平,人物对话混乱,意义被消解,没有主题深度,与传统童话的明显意图相比,此时的《白雪公主》更像是游戏之作。从人物形象上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巴塞尔姆的《白雪公

主》对传统童话的解构。

在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美丽纯洁、七个小矮人无私可爱、白雪公主的后母阴险毒辣、王子还骑着白马。回首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我们会发现作者对原来人物的巨大颠覆,白雪公主一如当初那样美丽,她头发黑如乌木,皮肤洁白如雪。她依然在森林中迷了路,后来被七个矮人收留,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然后公主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做着成堆的家务,让人感觉她成了七个矮人的保姆。最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与七个矮人有着性关系,白雪公主与矮人在浴室里赤身裸体让人作何想象?后来白雪公主厌倦了七个侏儒男人,厌倦了当一个家庭主妇。她幻想有个王子来救她。于是她把黑黑的长发散落在窗口诱惑着王子。可惜最后王子误喝了毒酒,公主就只有在王子坟前撒菊花的份儿了,最后白雪公主羽化登仙,升上了天空。无疑,白雪公主很悲剧,社会无法提供给她一个王子,她只能升上天空去寻找。比尔、凯文、爱德华、休伯特、亨利、克莱姆、丹。这是巴塞尔姆笔下的七个侏儒男人,他们神经兮兮的不再可爱,比如小说的一开头便是“比尔现在开始厌倦白雪公主了”,他无法忍受别人碰他,以隐退来处理他的焦虑。他们的话语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精神分裂。通过他们的言行读者很难分清这七个矮人,他们好像只是一种符号,他们混作一团难以分辨。他们洗刷大楼,生产中国的婴儿食品,他们喜欢在工作时俯视地上的姑娘,喜欢逛窑子,喜欢与白雪公主在浴室里偷欢。白雪公主的后母简,是个狠毒的女人但同时也是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倔强的女儿,在得知霍格爱上了白雪公主后,女人的嫉妒被彻底激

发,摧毁了她恶的成熟。为了挽救即将逝去的爱,她为白雪公主调制了一杯毒酒,最后却误杀了保罗。白马王子保罗不再风流倜傥,他不再勇敢总是选择逃避,逃避电话,逃避白雪公主的长发,逃避自己拯救公主的责任。小说里的人物已经不是原来的人物,巴塞尔姆解构了格林童话,而建立起另一个故事。

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词语,对话与小说》一文中指出:“任何文本都好像一幅引语的马赛克镶嵌画,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之吸收与转化,构成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一个文学文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创作,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化和拼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根本不存在什么‘创造性’,所有文学都是互文本的。”就《白雪公主》的产生来看,作为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和改写,巴塞尔姆的《白雪公主》本身便是反创造的,这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反创造性。

此外,《白雪公主》碎片式的结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的碎片,无序而杂乱地拼在了一起。叙述缺乏逻辑,中心意义被消解,这更体现了它的后现代性。

巴塞尔姆说“碎片是我信赖的唯一形式”。《白雪公主》中存在着许多的碎片,在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个个独立的叙述在毫无过渡的情况下被堆在了一起,比如明明上一段还在讲保罗关于“王子”的思考,下一段便转入了矮人亨利。在文已经处于分裂状态的情况下,作者还随手将别的东西塞在段与段之间,里面有诗歌如“我想想我不是她的一杯茶/啊啊啊啊啊/在孤独的房间里我总会找到一条路”,还有

来自别处的片段原文如“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者继承了第一代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由于工业社会和政治压迫烦人邪恶而变得复杂”,以及一份有着十五个问题的调查问卷。此外我们会发现小说的字体是不同的,有的地方字比较小,有的地方字成了粗体。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小说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那一份调查问卷,它向读者发问“你喜欢目前这个故事吗?”“读到这里,你是否已经知道保罗是一个王子形象?”“简是否是一个邪恶的继母形象?”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使读者参与其中,在阅读时读者已经不能像阅读格林童话那样等待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被动地接受感情的冲击和深刻的教诲启迪,而是要参与、分析、重构作品。巴塞尔姆给了读者二次创造的空间,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各不相同的寓意和真理,而不是被明确了的意义。文本成为了读者的世界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作者为中心,对作者惟命是从。

《白雪公主》没有了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反它是由碎片拼贴而成的,同时它也缺乏现代主义精心设计的逻辑,它体现出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混乱。在“对头发的反应”中这种逻辑的缺失相当明显。文中在提到摇滚乐队的弗雷德对白雪公主的头发的反应时,他却转而谈起了“野牛音乐”,这与白雪公主散落在窗口的黑发毫无关系。依然是对头发的反应,丹在一个盒子上坐下来,大谈普通语言学。而爱德华则是针对“现代社会家庭主妇”大说特说了一通,发表了一下“家庭主妇!没有她,平民生活的整个结构就崩溃!”的赞美之词,但是对家庭主妇的歌颂与白雪公主的头发相去甚远。无论是弗雷德还

是丹亦或是爱德华,他们的话都缺乏逻辑或者说根本无逻辑可言。

在碎片莫名其妙的组合中,在精神分裂式的无逻辑中,小说情节得到淡化,叙述变成了语言碎片的随意组合,小说意义的中心被消解了。后现代主义怀疑并解构现代主义,建立自己的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向人们传达后现代眼中的世界。后现代主义所表达的并不是无意义的,它同现代主义一样传达着意义。

随意安排的碎片似乎是在反映美国人的一种琐碎、凌乱、茫然、麻木的生存状态。拼贴、穿插、组合的形式,使小说更适合于反映现代复杂的生活,以及情感的虚无缥缈。后现代消解秩序,将事物摆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体现出一种自我销毁。

在《白雪公主》中大量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其荒诞而诙谐的意味,足以在游戏之中引发人们的某种思考。一个明显的反讽就是对王子的讽刺,他坐在浴缸里想取消那垂在窗口的头发的诱惑。他不敢接电话,那样他就暂时安全了。他懦弱犹豫,他的举止毫不像个王子。保罗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我可是个王子”,他的王子身份不是因为他的英雄的行动而仅是因为他的血统,只有在反复强调自己是王子时他才有些动力。他是王子这一想法仅存在于虚幻的想象之中。再看看保罗的父亲,他所引以为荣的血统就是来自他的父亲。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拥有国王的气派。但是可笑的是这样一个有着国王气质的人,最大的抱负却只是不时地调戏那个古怪的女服务员,还有不断地往鞋里喷香水的怪癖。这样的讽刺引起我们的思考,保罗是王子吗?这个时代有王子吗?还是这个时代根本不能容忍王子的存在。保罗不知道历史要他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