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Ⅳ类: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5、防止滥用
① 各种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抗菌
药通常无效: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 是病毒性,故少用
② 除病情严重或疑为细菌感染外,发烧不 明不宜用抗菌药
③ 除局部用药的杆菌肽,磺胺灭脓、 磺胺嘧啶外,应尽量避免局部使 用,防止过敏及耐药性
④ 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
6、特殊状况的用药
其他:乙酰基转移酶、酯酶、 核苷转移酶
金葡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乙酰 基转移酶灭活氯霉素
链球菌、大肠杆菌产生酯酶灭活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
金葡菌产生核苷转移酶灭活林可霉素
2、菌体原始靶位结构的改变
青霉素:PBPs改变
MRSA的耐药机制:PBP2a帮助细菌合成 细菌细胞壁的作用,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 素的亲和力极低
β-1,4糖苷键 肽聚糖(15-50层)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五肽交联桥
四肽侧链 β-1.4糖苷键
溶菌酶作用点
青霉素作用点 D-丙氨酰-D-丙氨酸
青霉素(A)和D-丙氨酰-D-丙氨酸(B)的立体模式
O O
RCNH
H3C CH3 S
N
O C
O
N H
A
H H3C
O
N
O
H RCNH
CH3
B
O
C O
H
Target : 核糖体30S亚基
氨基苷类抗生素
rBaidu NhomakorabeaNA
R
起始阶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终止阶段
P
A
肽链延伸阶段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
(抗药性)
1、产生灭活酶
β-内酰胺类酶——水解酶
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是产β-内酰胺酶 的主要致病菌。水解青霉素类,胞外酶, 可诱导
革兰阴性菌均可产生某些染色体介导的 β-内酰胺酶,其中多数可水解头孢菌素。 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远较革兰 阳性菌多而广泛
联合用药结果:
无关—联合应用≤较强的单一药物 作用
相加—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 增强—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 拮抗—疗效减弱或无效
抗菌药根据作用性质分类:
Ⅰ类: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Ⅱ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 多粘菌素类
Ⅲ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
5、化疗指数
半数致死剂量(LD50)与病原 体感染动物半数有效治疗剂 量(ED50)之比
5%致死量(LD5)与95%有效 量(ED95)之比来表示
6、抗生素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 的某种抗菌药物一定时间后, 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物, 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细菌的繁 殖不能正常生长的现象。
化学治疗药物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概述
化学治疗法(化疗)
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 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 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 由它们所致的疾病的治疗
Gerhard Domagk (1895-1964)
化疗药物
抗菌药 抗病毒药 抗寄生虫药 抗癌药
第一节 常用术语
1、抗菌药
(antibacterial drugs)
① 肝功不良时的用药:不宜用红霉素类、 氨苄西林类、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 类、利福平、异烟肼、两性霉素B、酮 康唑、咪康唑等
② 肾功不良时的用药:不宜用两性霉素B、 万古霉素、环丝氨酸、氟胞嘧啶、氨基 糖
③ 新生儿用药:不宜用氯霉素、呋喃类、 磺胺类等
小结
基本术语 抗菌药的作用原理 耐药性产生机理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G-杆菌对青霉素固有耐药性
脂 多 糖
脂质双层 脂蛋白
肽聚糖
5、代谢途径改变 二氢喋啶+PABA +L-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磺胺药、PAS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TMP
四氢叶酸 一碳基团
活化型四氢叶酸 参与核酸合成与蛋白质合成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1、病原菌的确认诊断
2、严格按照适应症选用药物 ①抗菌谱与适应症 ②肝、肾功能 ③感染部位
对病原菌具有杀灭或抑制生 长繁殖的作用 ( 前者称杀菌药, 后者称抑菌药 )
用于对病原菌所致的感染性 疾病的治疗
抗生素 抗细菌药物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合成药物
氟喹酮类 磺胺类
2、抗生素(antibiotics)
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放线菌属)产生,能杀灭或抑制其 它微生物的物质
7、抗药性 (耐药性,resistance)
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 药的不敏感性(耐受性)
8、机体、病原微生物、药物三者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耐药性
病原菌
如理 何想 合的 理抗 应菌 用药 抗条 菌件 药是 ?什
么 ?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四肽链 五肽桥
3、预防应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仅限于实践 证明确实有效的少数情况
① 结肠或直肠术后感染: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② 闭塞性脉管炎者因手术或外伤致气性坏疽:
青霉素 ③ 流脑:SD ④ 结核:异烟肼 ⑤ 疟疾:乙胺嘧啶+周效磺胺 ⑥ 外伤后破伤风:青霉素 ⑦ 风湿复发:长效青霉素
4、联合应用
目的: 提高疗效 延缓或减少不良反应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发生 对混合感染可扩大抗菌范围
链霉素:菌体核糖体30S亚基 的靶位结构改变
林可霉素、红霉素:核糖体 23S亚基RNA上腺嘌呤甲基化
3、抗菌药物泵出机制
喹诺酮类泵出系统 氯霉素泵出系统 红霉素泵出系统 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
4、胞浆膜通透性的改变
对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摄取 减少而造成抗菌作用下降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OmpF、C、 D缺失,药物不易通过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 —合成酶
乙酰转移酶 核苷转移酶化 磷酸转移酶
游离氨基乙酰化
游离羟基核苷化
游离羟基磷酰化
R1
HC NHR2 O
NH2
R7 R8
O
NH2
R6
OH
OH O
NHR4 R5
OH
NHR3 O
不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为同一 酶钝化
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存在多个 结合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的, 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 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成 产品
3、抗菌谱
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范围
(1) 窄谱抗菌药:如异烟肼 (2) 广谱抗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等
4、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能力 体外抗菌实验 (1) 最低抑菌浓度(MIC) (2) 最低杀菌浓度(MBC)
5、防止滥用
① 各种病毒、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抗菌
药通常无效: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多 是病毒性,故少用
② 除病情严重或疑为细菌感染外,发烧不 明不宜用抗菌药
③ 除局部用药的杆菌肽,磺胺灭脓、 磺胺嘧啶外,应尽量避免局部使 用,防止过敏及耐药性
④ 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
6、特殊状况的用药
其他:乙酰基转移酶、酯酶、 核苷转移酶
金葡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乙酰 基转移酶灭活氯霉素
链球菌、大肠杆菌产生酯酶灭活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
金葡菌产生核苷转移酶灭活林可霉素
2、菌体原始靶位结构的改变
青霉素:PBPs改变
MRSA的耐药机制:PBP2a帮助细菌合成 细菌细胞壁的作用,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 素的亲和力极低
β-1,4糖苷键 肽聚糖(15-50层)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五肽交联桥
四肽侧链 β-1.4糖苷键
溶菌酶作用点
青霉素作用点 D-丙氨酰-D-丙氨酸
青霉素(A)和D-丙氨酰-D-丙氨酸(B)的立体模式
O O
RCNH
H3C CH3 S
N
O C
O
N H
A
H H3C
O
N
O
H RCNH
CH3
B
O
C O
H
Target : 核糖体30S亚基
氨基苷类抗生素
rBaidu NhomakorabeaNA
R
起始阶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终止阶段
P
A
肽链延伸阶段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
(抗药性)
1、产生灭活酶
β-内酰胺类酶——水解酶
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是产β-内酰胺酶 的主要致病菌。水解青霉素类,胞外酶, 可诱导
革兰阴性菌均可产生某些染色体介导的 β-内酰胺酶,其中多数可水解头孢菌素。 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远较革兰 阳性菌多而广泛
联合用药结果:
无关—联合应用≤较强的单一药物 作用
相加—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 增强—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 拮抗—疗效减弱或无效
抗菌药根据作用性质分类:
Ⅰ类: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青霉素、 头孢菌素类
Ⅱ类: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 多粘菌素类
Ⅲ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
5、化疗指数
半数致死剂量(LD50)与病原 体感染动物半数有效治疗剂 量(ED50)之比
5%致死量(LD5)与95%有效 量(ED95)之比来表示
6、抗生素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 的某种抗菌药物一定时间后, 再去除培养基中的抗菌药物, 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细菌的繁 殖不能正常生长的现象。
化学治疗药物
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概述
化学治疗法(化疗)
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 内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 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 由它们所致的疾病的治疗
Gerhard Domagk (1895-1964)
化疗药物
抗菌药 抗病毒药 抗寄生虫药 抗癌药
第一节 常用术语
1、抗菌药
(antibacterial drugs)
① 肝功不良时的用药:不宜用红霉素类、 氨苄西林类、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 类、利福平、异烟肼、两性霉素B、酮 康唑、咪康唑等
② 肾功不良时的用药:不宜用两性霉素B、 万古霉素、环丝氨酸、氟胞嘧啶、氨基 糖
③ 新生儿用药:不宜用氯霉素、呋喃类、 磺胺类等
小结
基本术语 抗菌药的作用原理 耐药性产生机理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G-杆菌对青霉素固有耐药性
脂 多 糖
脂质双层 脂蛋白
肽聚糖
5、代谢途径改变 二氢喋啶+PABA +L-谷氨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磺胺药、PAS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
TMP
四氢叶酸 一碳基团
活化型四氢叶酸 参与核酸合成与蛋白质合成
第四节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1、病原菌的确认诊断
2、严格按照适应症选用药物 ①抗菌谱与适应症 ②肝、肾功能 ③感染部位
对病原菌具有杀灭或抑制生 长繁殖的作用 ( 前者称杀菌药, 后者称抑菌药 )
用于对病原菌所致的感染性 疾病的治疗
抗生素 抗细菌药物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抗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
合成药物
氟喹酮类 磺胺类
2、抗生素(antibiotics)
由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 放线菌属)产生,能杀灭或抑制其 它微生物的物质
7、抗药性 (耐药性,resistance)
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 药的不敏感性(耐受性)
8、机体、病原微生物、药物三者关系
机体
抗菌药物
抗菌作用 耐药性
病原菌
如理 何想 合的 理抗 应菌 用药 抗条 菌件 药是 ?什
么 ?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四肽链 五肽桥
3、预防应用 严格掌握适应症仅限于实践 证明确实有效的少数情况
① 结肠或直肠术后感染:氨基糖苷类+甲硝唑 ② 闭塞性脉管炎者因手术或外伤致气性坏疽:
青霉素 ③ 流脑:SD ④ 结核:异烟肼 ⑤ 疟疾:乙胺嘧啶+周效磺胺 ⑥ 外伤后破伤风:青霉素 ⑦ 风湿复发:长效青霉素
4、联合应用
目的: 提高疗效 延缓或减少不良反应 延缓或减少耐药性发生 对混合感染可扩大抗菌范围
链霉素:菌体核糖体30S亚基 的靶位结构改变
林可霉素、红霉素:核糖体 23S亚基RNA上腺嘌呤甲基化
3、抗菌药物泵出机制
喹诺酮类泵出系统 氯霉素泵出系统 红霉素泵出系统 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
4、胞浆膜通透性的改变
对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摄取 减少而造成抗菌作用下降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OmpF、C、 D缺失,药物不易通过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钝化酶— —合成酶
乙酰转移酶 核苷转移酶化 磷酸转移酶
游离氨基乙酰化
游离羟基核苷化
游离羟基磷酰化
R1
HC NHR2 O
NH2
R7 R8
O
NH2
R6
OH
OH O
NHR4 R5
OH
NHR3 O
不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为同一 酶钝化
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存在多个 结合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分为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的, 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 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半合成 产品
3、抗菌谱
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范围
(1) 窄谱抗菌药:如异烟肼 (2) 广谱抗菌药:四环素、氯霉素等
4、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 的能力 体外抗菌实验 (1) 最低抑菌浓度(MIC) (2) 最低杀菌浓度(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