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允价值研究综述

纵观理论界对我国公允价值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概念内涵、公允价值的属性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因此,从这三个角度对现有理论成果进行了综述。

标签: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综述

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交易的方式也愈加复杂,会计的职能也从最初的记录、计量及报告转变成以分析及管理为主。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已经无法满足交易的计量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其背后蕴含的决策有用观、强市场敏感度及真实灵活地度量企业资产价值,满足利益相关者决策的有用性和可靠性。本文拟对公允价值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为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

1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作为科学的依据,引导学科的诞生和成长。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公允价值学术研究的土壤,也是公允价值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的不竭源泉。曹慧(2007)提出公允价值的十大理论渊源,具体包括资本保全理论、会计的配比原则、会计目标理论等。卢永华、杨晓军(2010)认为应将货币计量纳入公允价值计量中,以增强计量属性的配比度。这说明理论界对于公允价值的真实可靠性仍有质疑。谢诗芬(2008)提出,公允价值计量内含成本经济观、全面收益观、时间价值观、经济收益和计量观等本原逻辑,其灵活全面的度量方式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初宜红等(2011)从经济学视角解读,以公允价值来计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明确产权主体的界限及经济利益;从契约学视角看,公允价值所呈现的反映现在和未来的信息更能满足契约双方做出正确判断的需求;从计量学视角看,公允价值计量具有预测性。

2 公允价值的概念

公允价值的概念在国内外学者领域都是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话题。FASB和IASB等准则制定机构对我国公允价值概念研究起到了重大影响。针对公允价值的本质,在国内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真实价值;另一种认为是一种动态交易时的公平价格。针对第一种观点,黄世忠(1997)认为公允价值本质上是对资产或负债真实价值的判定。夏成才(2000)更详细将其解释为市场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认定。葛家澍(2007)指出公允价值是以价值为基础随市价消长而变动。针对第二种观点,黄世忠教授(1997)提出公允价值普及需要一个过程,应当不断改善、管制。葛家澍、刘峰(2002)提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可靠性为主给公允价值计量带来沉重的打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当前我国会计计量的主流观点是重成本轻价值的取向。历史成本虽具有极强的真实可靠性,但却无法体现会计计量中的损益部分。这一缺陷直接导致企业的市价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裘宗舜、柯东昌(2007)认为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意义在于脱手价格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也有人质疑,为何不用“当前入账价格”或“当前脱手价格”来取代“公允价值”?若一个主体在市场买入一项资产或承担一项负债后迅速卖出脱手,在这种情况下脱手价格与入账价格可能会存在偏差。从哲学角度来看,陆宇建等(2007)认为会计学中所讲的“公允价值”是一种价值上的交换,这是站在新古典经济学角度的价格立场,本质上是效用的交换。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市场交易价格,很难将其与价值观、价格观一刀切,著名会计学家常勋在其著作《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就指出“公允价值就是公允的现时价值”,譬如市场交易价格有很多种,买入、卖出和中间转手价。卖出价可归为公允價值,其不仅反映出现值,也遵循了市场公平交易原则,但买入价可能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某项资产的真实价值。所以对于公允价值概念的理解应当细化到情境中,从用途来解读其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认为,价值是客观主体与客体属性之间联系的桥梁。价格是立足于价值且由价值决定的货币表现形式。对于商品本身来说,所有的商品的价值都具有同质性,但是商品的价值量无法直接计算。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商品的价值是依靠货币所表示的价值量的数值进行流转的,这也是市场价格形成和会计计量的基础。因此,讨论公允价值究竟是“价值”还是“价格”,其实与硬币正反面的道理类似,同一事物的不同视角。

3 公允价值与各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

这里在探讨公允价值与会计计量关系的关系时,通过复合与独立属性两个方面论述。复合属性的视角下,对公允价值的认定在于其非空产生,而是基于历史以及现行成本等基础上的融合体。其中,复合计量观点还划分为包括历史成本和不包括历史成本两种。有观点认为,从公允价值的历史渊源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为了弥补金融工具及衍生金融工具在会计确认、计量等环节时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能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其本质是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立的。但谢诗芬(2001)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具有普遍使用性的方法,而非是与历史成本相对立的概念。当已有的计量属性满足可度量、相关可靠的特征时,这些计量属性都可以看作是公允价值。谢世芬这一观点与于永生不谋而合,于永生(2005)认为公允价值是所有现存会计计量属性的核心,各种会计计量属性只不过是公允价值在不同时日对不同资产、负债进行计量的不同手段、不同方式的表现形式而已。游静(2010)在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的区分中指出,公允价值是一个主观认同概念,历史成本只不过是交易形成后的公允价值,二者是个动态趋同的地位,区分点在于交易形成前的交易双方通过估计所认定的价值,偏差就在于估计的尺度,按公认合理的方式估计,这种估计就是被许可的。李红霞(2007)认为与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五种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计量属性,而是现有计量属性的融合,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从持独立属性观点来看,公允价值是一种不同于已有属性的新属性。葛家澍、徐跃(2006)也认为公允价值是一种抛开历史观念、全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不是建立在过去已发生的交易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现行交易的基础上,而是参照现行交易的估计价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企业会计计量中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传统的、历史的难以应对和解决的

需求,都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解决和实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探寻价值就是探寻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过程,其遵循一个从直接法到间接法的步骤,若现值难以寻找就用现值的近似值代替。但是由于会计计量上存在可靠性等信息质量要求,所以在公允价值寻找价值时遵循先间接(市价等)后直接法(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理想条件下,现值等于市价,公允价值计量往往是在难以获取真实市价时,考虑时间价值,用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来获取资产或负债的估计价值。现值的估计往往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在主观性的作用下,现值的估计会更多的应用于其它计量属性所不涉及的领域,这也是划分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分水岭。所以,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划分上笔者更倾向于这是一种全新的属性,而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补充变形或几种属性的复合体。

参考文献

[1]曹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07,(7).

[2]卢永华,杨晓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4).

[3]谢诗芬.基于价值与现值的公允价值会计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初宜红,曲在苗.公允价值理论基础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1,(12)

[5]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1997.

[6]夏成才.财务管理能力模型:评价财务管理能力的新思路[J].财会通讯,2000,(4).

[7]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11).

[8]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國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9]葛家澍,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0]裘宗舜,柯东昌.公允价值计量研究的国际演进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7,(28).

[11]陆宇建,张继袖,刘国艳.基于不确定性的公允价值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7,(2).

[12]谢诗芬.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3]于永生.公允价值会计理论比较研究[J].财会研究,2005,(6).

[14]游静.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共性探讨[J].财会月刊,20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