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板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品与高效能利尿药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合用,可能引 起或加重肾功能损害,不可同时应用。
常用药物
头孢曲松 临床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脑膜炎(成
人及婴幼儿)、败血症、中毒性肺炎等治疗。 ➢ 肝、肾双通道排泄 ➢ 脑脊液中、胆汁中浓度均较高,脑膜炎时,本品透过血脑
屏障的能力是正常人的30-300倍。
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板
前言
1. 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取决于药物在血液、其 他体液和组织中是否达到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
2. 体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又与血药浓度呈平行关系。
➢ 因此,传统上对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效参数指标主要以MIC (最低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等为指导。
常用药物
头孢唑啉 本品临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和某些革兰阴性 菌感染,还常用于外科手术预防感染。
【体内过程】 主要经过肾脏代谢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合用
,可增加肾毒性。
常用药物
头孢呋辛 本品临床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中唯一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 GM与克林霉素合用,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 GM与呋塞米 ➢ GM与青霉素类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属于β-内酰胺类抗 生素。时间依赖性
PK/PD参数:T>MIC ➢ 第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氨苄 ➢ 第二代: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 第三代: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 第四代:头孢吡肟
注意!!!
❖ 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乙醇合用时,可引 起“双硫样反应”,表现为全身潮红、胸闷、血 压下降、恶心、呕吐、失神、呼吸困难、心悸、 头痛、肌肉痉挛等。
MIC)比值。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 代表药: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 体内过程: 1. 吸收:口服吸收少; 2. 分布: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内耳
外淋巴液中分布浓度较高,t1/2为11-12小时,耳毒性。庆 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3. 代谢与排泄:肾脏是这类药物消除的唯一器官。尿药浓度是 血药浓度的25-100倍,可能是造成肾毒性的又一原因。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2、时间依赖性且PAE较短的抗菌药物 ➢ 一旦达到抗菌阈浓度,继续增加药物浓度,其杀菌速度及杀菌程度保持
相对稳定。其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 小。 ➢ 特点:① 当血药浓度达到MIC的4-5倍时杀菌作用最好,饱和状态。
② 当40%-60%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了MIC时,药物的疗效达到 最佳。 ➢ 代表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及林可霉素等。 ➢ PK/PD评价指标:T>MIC
,而取决于峰浓度:即血药峰浓度越高,其杀菌效果越好(如图21-2 )。 ➢ 注:不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 类)尤应注意。 ➢ 代表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 特点:较长的PAE和首剂效应 ➢ PK/PD评价指标:Cmax/MIC、AUC/MIC(AUI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给药方案优化
➢ 传统给药方式为一日多次给药或持续静脉滴注 ➢ 根据其为浓度依赖性药物,PAE长 ➢ 优化方案:一日一次给药 ➢ 优点: 1. Cmax/MIC比值达到8-11倍时,该抗生素可以达到
最大杀菌率,治疗有效率可以高达90%。 2. 减少耳毒性、肾毒性
常用药物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 GM是氨基糖苷类中作用较强的抗生素,对各种杆菌、铜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3、时间依赖性且后效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 由于PAE较长,给药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也
可通过增加给药剂量来提高PK/PD。 ➢ 代表药:阿奇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碳氢霉
烯类和抗真菌药氟康唑等。 ➢ PK/PD评价指标:AUC/MIC
二、双向个体化给药的有关参数
效最大;谷浓度大于2微g/ml时,易再组织中蓄积,并产 生耳毒性、肾毒性。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体液药物浓度测定】 1、HPLC法 2、分光光度测定法 3、放射性酶测定法 4、放射免疫测定法 5、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 6、微生物学方法 7、比色法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给药方案优化】 ❖ 例:在对头孢唑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中,当T
>MIC为55%时(即高于MIC的时间占24小时疗程的55% 时),可达到最大细菌清除率。 ➢ 为了获得较好的T >MIC,可增加给药次数,以增强临床 疗效。 ➢ 注:半衰期长、PAE比较长的此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半 衰期8.5小时,再12-24小时中,给药1次就能维持血药浓 度,而且治疗效果也不会降低。
第一节 抗菌药物PK/PD与双向个体化给药
药物 致病菌
人体
❖双向个体化给药(dual individualization)就是 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整合起来进行 给药方案设计的方法。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1、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是这类药物的杀菌作用与时间关系不密切
1. T>MIC :血药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累积的时间百分率。 2. Cmax/MIC 峰浓度与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 3. AUC/MIC 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 4. AUIC 代表24小时内系统中超过MIC的抗菌药物总量。 5. Cmax,SS/MIC 稳态血峰浓度( Cmax,SS)与最低抑菌浓度(
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于上述敏感菌引起感 染的治疗。
➢ 注:耳毒性、肾毒性;TDM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其Cmax与剂量、年龄、体重、肾外疾病和胖瘦等因素有
关。 ➢ 有效血药浓度:4-8微g/ml,峰浓度5-10微g/ml时,可能疗
常用药物
头孢曲松 临床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脑膜炎(成
人及婴幼儿)、败血症、中毒性肺炎等治疗。 ➢ 肝、肾双通道排泄 ➢ 脑脊液中、胆汁中浓度均较高,脑膜炎时,本品透过血脑
屏障的能力是正常人的30-300倍。
抗菌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板
前言
1. 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取决于药物在血液、其 他体液和组织中是否达到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 。
2. 体液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又与血药浓度呈平行关系。
➢ 因此,传统上对抗菌药物治疗的药效参数指标主要以MIC (最低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等为指导。
常用药物
头孢唑啉 本品临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和某些革兰阴性 菌感染,还常用于外科手术预防感染。
【体内过程】 主要经过肾脏代谢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合用
,可增加肾毒性。
常用药物
头孢呋辛 本品临床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中唯一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 以原形经肾脏排泄。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药物相互作用】 ➢ GM与克林霉素合用,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 GM与呋塞米 ➢ GM与青霉素类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属于β-内酰胺类抗 生素。时间依赖性
PK/PD参数:T>MIC ➢ 第一代:头孢唑啉、头孢氨苄 ➢ 第二代:头孢呋辛、头孢西丁 ➢ 第三代: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 第四代:头孢吡肟
注意!!!
❖ 头孢曲松等头孢菌素类药物与乙醇合用时,可引 起“双硫样反应”,表现为全身潮红、胸闷、血 压下降、恶心、呕吐、失神、呼吸困难、心悸、 头痛、肌肉痉挛等。
MIC)比值。
第二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 代表药: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 体内过程: 1. 吸收:口服吸收少; 2. 分布: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内耳
外淋巴液中分布浓度较高,t1/2为11-12小时,耳毒性。庆 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3. 代谢与排泄:肾脏是这类药物消除的唯一器官。尿药浓度是 血药浓度的25-100倍,可能是造成肾毒性的又一原因。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2、时间依赖性且PAE较短的抗菌药物 ➢ 一旦达到抗菌阈浓度,继续增加药物浓度,其杀菌速度及杀菌程度保持
相对稳定。其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 小。 ➢ 特点:① 当血药浓度达到MIC的4-5倍时杀菌作用最好,饱和状态。
② 当40%-60%时间体内血药浓度超过了MIC时,药物的疗效达到 最佳。 ➢ 代表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及林可霉素等。 ➢ PK/PD评价指标:T>MIC
,而取决于峰浓度:即血药峰浓度越高,其杀菌效果越好(如图21-2 )。 ➢ 注:不能超过最低毒性剂量,对于治疗窗比较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 类)尤应注意。 ➢ 代表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甲硝唑等 ➢ 特点:较长的PAE和首剂效应 ➢ PK/PD评价指标:Cmax/MIC、AUC/MIC(AUI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给药方案优化
➢ 传统给药方式为一日多次给药或持续静脉滴注 ➢ 根据其为浓度依赖性药物,PAE长 ➢ 优化方案:一日一次给药 ➢ 优点: 1. Cmax/MIC比值达到8-11倍时,该抗生素可以达到
最大杀菌率,治疗有效率可以高达90%。 2. 减少耳毒性、肾毒性
常用药物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 GM是氨基糖苷类中作用较强的抗生素,对各种杆菌、铜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3、时间依赖性且后效应(PAE)较长的抗菌药物 ➢ 由于PAE较长,给药间隔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也
可通过增加给药剂量来提高PK/PD。 ➢ 代表药:阿奇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碳氢霉
烯类和抗真菌药氟康唑等。 ➢ PK/PD评价指标:AUC/MIC
二、双向个体化给药的有关参数
效最大;谷浓度大于2微g/ml时,易再组织中蓄积,并产 生耳毒性、肾毒性。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体液药物浓度测定】 1、HPLC法 2、分光光度测定法 3、放射性酶测定法 4、放射免疫测定法 5、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 6、微生物学方法 7、比色法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给药方案优化】 ❖ 例:在对头孢唑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中,当T
>MIC为55%时(即高于MIC的时间占24小时疗程的55% 时),可达到最大细菌清除率。 ➢ 为了获得较好的T >MIC,可增加给药次数,以增强临床 疗效。 ➢ 注:半衰期长、PAE比较长的此类药物,如头孢曲松,半 衰期8.5小时,再12-24小时中,给药1次就能维持血药浓 度,而且治疗效果也不会降低。
第一节 抗菌药物PK/PD与双向个体化给药
药物 致病菌
人体
❖双向个体化给药(dual individualization)就是 将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参数整合起来进行 给药方案设计的方法。
一、抗菌药物根据PK/PD特点分类
1、浓度依赖性抗菌药 ➢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特点是这类药物的杀菌作用与时间关系不密切
1. T>MIC :血药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累积的时间百分率。 2. Cmax/MIC 峰浓度与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 3. AUC/MIC 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低抑菌浓度的比值。 4. AUIC 代表24小时内系统中超过MIC的抗菌药物总量。 5. Cmax,SS/MIC 稳态血峰浓度( Cmax,SS)与最低抑菌浓度(
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于上述敏感菌引起感 染的治疗。
➢ 注:耳毒性、肾毒性;TDM
庆大霉素(gentamycin,GM)
【药物代谢动力学】 ➢ 其Cmax与剂量、年龄、体重、肾外疾病和胖瘦等因素有
关。 ➢ 有效血药浓度:4-8微g/ml,峰浓度5-10微g/ml时,可能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