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10篇 态度及品德形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166)
JPKC
基本观点 :品德(态度)形成是个体的主观因素
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即使没有受到
强化,也能通过模仿和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强化 性结果学会各种行为,或者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 以修正。 替代强化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 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样例30
依从阶段 认同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需要榜样
内化阶段
遵章守纪
(一)依从
新生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处于依从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 从众表现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大流
JPKC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 而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服从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 被迫服从叫做顺从,即表面上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 求,但在认知上并不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是正确 的,在情感上也不是自觉自愿地接受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要求。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 变化而变化。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知) 道德情感(情) 道德行为(行) ——样例17
JPKC
直觉的道德情感—由于对某种具体的 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 感体验。 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道德形 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伦理的道德情感—以清楚地意识到的 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而发生 的情感体验。
择的内部心理准备状态,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 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②两者的结构一致:态度和品德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或
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两者的区别:
①两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②两者的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催化剂,道德行为是知、情的归属。 2.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种品德都是知、情、行的统一体。 3.三种心理成分不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来自百度文库 两者的联系:
JPKC
①两者的实质相同: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
(二)认同
JPKC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学校的规章 制度和纪律要求,使自己的态度、行为与学校的规章制度 和纪律要求接近。 这一阶段需要有榜样的作用:
可能是看到别人由于遵章守纪受到奖励而遵章守纪,也可
能是看到别人由于违反规章制度受到惩罚而遵章守纪。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 定性。
JPKC
P154-15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
二、树立良好榜样
三、利用群体规范 四、价值判断 五、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2008年论述题——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培养学生良 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JPKC
用他(行为意向)。 认知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和态度表
达的动力,行为意向是态度的表达准备。
二、品德的实质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JPKC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
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第一,品德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它不是先天禀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第二,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地偶然表现,不能称之为 品德。 第三,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或完成某个任务时的自 觉行动。就是说,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或道 德认识,即使个体的行为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也不能说是道德的,反 之亦然。 ——精神病人的行为可能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但不能说是不道德的。
(二)态度的心理结构
JPKC
人们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如“吸烟有害身体”、 “浪费粮食可耻”、“读书使人增知益智”等。无论哪种态 度,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种心理成分构成。 认知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看法、评价 情感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好恶 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体表达态度行为的意向或意图 ——样例29
(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
三种水平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JPKC
六个阶段 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单选题】在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 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JPKC
运用: ①结合实例分析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有效方法来促进学生态度和品德 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心理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JPKC
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心理 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不是行为反应,而是行为反应的“内部准备状态” 。 2.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它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种活动, 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的态度 还是对事的态度,都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而形成和改 变的。
JPKC
(一)皮亚杰的两阶段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的两阶段理论
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阶段
JPKC
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 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
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阶段
——样例31
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者间的关系
JPKC
一般来说,认知、情感和意向三者间是协调一致的。比如, 某校长认为某老师教学效果好、科研成果多、工作认真(认 知),因而很喜欢他(情感),并委以重任(行为意向)。 三者间有时是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比如,某校长明知某
老师有诸多优点(认知),很喜欢他(情感),但就是不重
考试题型
样例18:
JPKC
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 特点?( A.学前阶段 )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样例46
D.高中阶段
——试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品德(态度)形成的过程及条件
一、品德(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
JPKC
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JPKC
主要内容
JPK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评价目标】
识记: ①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②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理解: 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③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④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JPKC
4.品德心理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倾向成熟
总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 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具有成熟性,能够比较自觉地运用一 定的道德观念、原则和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同化
JPKC
同化是个体将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 在要求,使自己的观点、信念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 求融为一体,变为自觉行动。 这一阶段不再需要榜样的作用。就是说,无论他人是否提 出明确要求,都能自觉自愿地遵章守纪。 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是: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决性,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一阶段,稳定的品德(态度)即形成了。
【简述题】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二、影响品德(态度)形成的条件 (一)外部条件
JPKC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第四节 良好品德(态度)的培养
行为。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一、有效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