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4)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第十章第四节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第十章第四节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常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一)呈现证据注意点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二)说服注意点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考/试大/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
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
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
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这种学习过程并非直截了当完成的,相反要经过注意榜样的行为特征、在头脑中组织和编码所观察到的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再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方式、对这种行为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
其中强化不仅包括外部强化,还包括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
替代强化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二)呈现榜样注意点1.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 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生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 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品德形成的阶段(凯尔曼) • 依从阶段:个人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按照社
会的要求、群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 的行为。
• 认同阶段: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
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 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
心打碎了一盘玻璃杯。
• B、妈妈不在家,另一个孩子为了偷柜上的糖果吃,
结果打碎了一只玻璃杯。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 –他律:10岁之前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
–自律:10岁以后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
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价值标准。 • 认知矛盾是导致从他律到自律的关键因素,其顺 序是固定不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观点:道德认知集中在道德判断(道德评价)上。道
德判断的成熟先与道德行为的成熟。
• 特点:具有结构的差异性、不变顺序性、结构的整体
性和层次的整合性。
•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
• 道德判断的发展的水平 –前习俗水平(0—9)
•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 常用的技巧: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作用,
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考虑学生原有态度特点;逐步提
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 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 果影响行为的改变。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价值辨析: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价值选择,认清自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人云亦云”属于()现象A、认同B、服从C、模仿D从众2.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态度的认知成分B.态度的情感成分C.态度的行为成分D.态度的意识成分3. 一般认为,()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A.品德B.态度C.心向D.能力4. 有人认为雷锋品德高尚,但有人又认为他很傻,从态度的结构来讲这属于()。
A.态度的认知成分B.态度的情感成分C.态度的行为成分D.态度的意识成分5. 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这说明品德()。
A.反映人的社会特性B.不同于能力C.具有相对稳定性D.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6.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这被称之为()。
A.态度B.品德C.能力D.道德素质7. 下列选项中属于品德的心理结构的是()A.道德学习B.道德修养C.道德认知D.道德素质8.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
没有了它的道德只会变成干枯、苍白的语句,而这些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A.道德价值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行为D.道德评价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是()。
A.道德理想B.道德认识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0.个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A.意志坚强B.依从C.内化D.认同11.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行为B.道德情感C.道德认识D.道德素质12. 在学生身上经常发生的诸如明知故犯之类的错误行为是因为学生()。
A.缺乏道德认识B.缺乏道德情感C.缺乏道德行为D.缺乏道德信念13.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无道德规则阶段出现在()。
A.10岁以前B.10~12岁C.5、6岁以前D.婴儿期14.科尔伯格在研究人的道德发展规律时采用是()。
第十章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十章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一)态度的含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对态度含义的理解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
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
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三)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
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
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对品德定义的理解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
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
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t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
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学习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辅导:态度与品德学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有别于一般的知识、技能与策略的学习。
它不但涉及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还涉及愿不愿意的问题。
所以,其学习过程更为复杂一些。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这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理解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绝大部分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理解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理解,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依从则可能得到安全,否则将受到惩罚。
能够说,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因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个体能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逐渐获得做出某些行为的必要性的理解与体验,从而使态度与品德的学习逐步向深入发展。
(二)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理解与体验,但因为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三)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态度: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2.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他律道德:指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4.自律道德:指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5.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
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称为态度定势。
1.简述态度的实质?答: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映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简述品德的实质?答:(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有经常的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或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简述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答:(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象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4.简述皮亚杰的到的发展阶段论?答:(1)他律道德阶段: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2)自律道德的、阶段:指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
5.简述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答:(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阶段:①: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这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③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④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⑤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⑥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答:(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教育心理学第10篇 态度及品德形成共24页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教育心理学第10篇 态度及品德形成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精选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品德2.道德3.前习俗水平4.道德情感5.意义障碍4.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认同B.模仿C.从众D.内化5.(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A.意向B.品德C.态度D.观念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表现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是( )。
A.依从B.认同C.内化D.参与7.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化分为( )。
A.顺从、认同和内化B.顺从和认同C.逆反、认同和内化D.认同和内化8.衡量品德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 )。
A.道德意志B.道德行为C.道德信念D.道德情感9.人们在具有了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1O.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行为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11.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
A.一年级B.三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12.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好孩子”取向阶段A.组织B.反应C.接受D.性格化1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
A.自律道德B.无道德规则C.他律道德D.依存性道德17.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无规则水平1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第十章_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
从功能上看也有相同之处:都是要产生相应的行为,这
些行为都具有倾向性
但态度与品德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态度具有普遍性,人对自己所接触到事物只要有 一定的认识就都会有一定的态度,而品德仅指与道德有关的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 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一、态度概述 态度(attitude)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是人们经常提起的名词。
态度的对象包括对人的态度、对物的态度、
对事的态度、对社会和集体的态度、对生活和工
作的态度、对金钱和物质的态度等等
但心理学家对其尚无一致的看法。
么是错,人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对待父母、对待工作等
道德认识的范畴非常广泛,既有层次之分,如有很笼统 的道德认识问题,也有很具体的道德认识问题。又有侧面之 分,如工作中的道德、家庭中的道德、公共场合中的道德等 等。凡是与道德有关的问题都有道德认识的问题
道德认识一般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也表现出有很矛盾、有
态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
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它可以直接影
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态度与实际行为不一定一致。
(2)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些 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人们是否愿意完成任务,即决定行为 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是
情境。当一个人置身于某个环境或场合,这种环境或场合发生了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中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般过程与条件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态度1 、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的⾏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2 、实质:态度是⼀种内部准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态度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为的选择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的3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为成分(⼆)品德1 、定义:使社会道德在个⼈⾝上的体现,使个体依据⼀定的社会道德⾏为规范⾏动时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理特征和倾向.2 、实质:反映了⼈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认识与⾏为的统⼀.3 、⼼理结构:道德认识 ----个体品德中的核⼼部分道德情感 ----直觉的、想像的、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技能、习惯)(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 、相同点(实质、结构)2 、区别:范围不同:态度⼤;品德⼩.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有五种⽔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品德是价值观念性格化时的稳定态度.⼆中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P156-161)(⼀)理论⽪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他律道德⾃律道德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三⽔平六阶段(⼆)基本特征伦理道德发展具有⾃律性,⾔⾏⼀致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般过程与条件 (P162-1165)(⼀)过程依从认同内化(⼆)条件外部条件(家庭的教养⽅式、社会风⽓、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个体其他因素)四、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P165-171)有效的说服树⽴良好的榜样利⽤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态度与品德学习
榜样的行为达到了要求并得到了奖励,而其他人也 常常效法他们的行为
榜样有权力、有能力奖励学习者 榜样与学习者有类似之处(如性别和年龄)
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二)强化与惩罚 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并有助于新行为出现的概
率增加的事件,包括精神方面的表扬和物质方面的 奖励。 惩罚不同于强化,它是指降低行为的反应频率。
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三)个人的信念 信念是人对自己和对外界的带有情绪色彩的主
观认识。班杜拉将人的信念分为四种来源: 亲身经历 替代经验 社会评价 逻辑推理
响,班杜拉区分了两种学习: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亲历学习(enactive learning)
二、导致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两类学习
❖ (一)观察学习
❖
它有时也被称为社会学习或替代学习,指
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
观察学习可分成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学习
引言
❖Leabharlann 20世纪70年代,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之一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综合了道德发
展阶段论和认知失调论这两方面的理论,从而较
全面地解释了态度和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一、社会学习理论简介
B(行为)
E(环境)
P(主体)
在三方互动原因中三类决定因素
❖
三方互动决定论的人格理论模式
二、导为致了态具度体与说品明人德的形思成想与和改行变为的怎样两受类环学境习影
子过程。
❖
班杜拉的实验基础:充气娃娃实验
二、导致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两类学习
教育心理学第10篇 态度及品德形成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知) 道德情感(情) 道德行为(行) ——样例17
JPKC
直觉的道德情感—由于对某种具体的 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 感体验。 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某种道德形 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伦理的道德情感—以清楚地意识到的 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而发生 的情感体验。
考试题型
样例18:
JPKC
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 特点?( A.学前阶段 )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样例46
D.高中阶段
——试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品德(态度)形成的过程及条件
一、品德(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
JPKC
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
(二)态度的心理结构
JPKC
人们对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态度,如“吸烟有害身体”、 “浪费粮食可耻”、“读书使人增知益智”等。无论哪种态 度,都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3种心理成分构成。 认知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看法、评价 情感成分:态度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好恶 行为意向成分:态度主体表达态度行为的意向或意图 ——样例29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形成
JPKC
主要内容
JPKC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评价目标】
识记: ①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②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理解: ①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②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③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④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二)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能不能视为品德的表现?
• 1 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粗心大意。 • 2 年幼儿童讲假话或经常损坏别人的物品。 • 3 在下面的行为中哪些属于道德问题、哪些 不属于道德问题?为什么? • A.挑食 B.晚睡晚起 C.小偷小摸 D.穿着不 讲究 E.爱占小便宜 F.不爱说话 G.挤公交 车 H.随地吐痰 I.在居民小区大声喧哗 J. 写字潦草
的态度等等
态度的定义 :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的行为 选择的内部状态。(加涅) (1)态度是一种反应的倾向性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 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决定人们行为的选择
(3)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 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 分。
有关态度行为的成语
人认识世界获得两种经验:对象的经验(客体 的经验,即对对象本身的了解)和对对象与自己的 关系的经验(客体与主体关系的认识,即对象对于 自己来说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我们在前面主要研究的是第一种经验,本章主 要研究第二种经验,即态度
第一节
一、态度的性质
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人们经常提起的名词。态度的对象包括 对人的态度、对物的态度、对事的态度、对社会和 集体的态度、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对金钱和物质
同样的对象在同一个人的不同时间里具有不同
的意义,因此同一个人对它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这说明随着需要的变化态度也会有所变化
2.情感成分
情感是人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能使人聚集起
某种力量准备采取行动。情感越强,人行动的力量
就越强,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情感体验按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分为两种:
一种是积极的体验,即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
• 1 学习态度不认真,不能说品德不良。
• 2 由于年幼儿童的价值标准没有内化或完全 缺乏价值标准,不能视为品德的表现。 • 3.属于道德问题的是C、E、H、I。道德是 指人们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准则。
第二节
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与改变的理论
一、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内容 •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因素 •研究方法 对偶故事(临床法)
道德认识一般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也表现 出有很矛盾、有差异性的地方,如不同年龄人之间 道德认识就有差异,不同文化传统的地区之间道德
认识也有差异。同时人经常会处在道德的两难困境
中
道德认识一般以道德概念、道德判断、道德推
理、道德评价的形式出现
2.情
即道德情感或道德体验,也就是在道德情境中
对所观察到、经历到的事情或行为产生的情感。
主要看他在道德情境中的一贯的表现
(二)品德的结构 一般将人的品德看做是由知情意行构成的结构
1.知 即道德认识或道德观念,也就是人对于行为规 范的认识,如在某种场合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 么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人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对待父母、对待工作等
道德认识的范畴非常广泛,既有层次之分,如 有很笼统的道德认识问题,也有很具体的道德认识 问题。又有侧面之分,如工作中的道德、家庭中的 道德、公共场合中的道德等等。凡是与道德有关的 问题都有道德认识的问题
但一个人想怎么做与实际上怎么做往往不是一
回事。因此这里的行为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并不是实
际的行为
认知成分(认识 -评价)
肯定性 否定性
情感成分
积极
消极
行为倾向 趋近、接受 逃避、拒绝
实际行为
二、品德的性质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其实也是态度,只不过是人在一定的道德
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
品德和道德
情感领域学习各水平之间的关系
• 注意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和先导,没有注意情感就无法产生;
• 反应表现出人对事物或他人的积极的相互作用的倾向;
• 价值化表明人将事物集中与自己的生活的中心,赋予其生 活价值,表现出兴趣;
• 组织表明人将根据价值将各种活动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有 连带关系的活动群;
• 价值的性格化说明由某一活动而形成的行为特征成为人的 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其它活动使其也具有这样的特 征。
但态度与品德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态度具有普遍性,人对自己所接触到事
物只要有一定的认识就都会有一定的态度,而品德
仅指与道德有关的行为
其次,态度是不稳定的。态度随人的需要而变
化,昨天态度比较好,今天态度不一定好。而品德
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一个人经常地一贯地表现出
的行为才能作为品德的标志
第三,态度具有层次性。从对某个具体事物的
态度到对工作、对学习的态度、到对整个人生的态
度,越往上态度越抽象,越具有概括性和人生哲理
性,越成为指导人的许多行为的心理品质。在比较
概括的态度中与道德有关的才是品德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 联系:都是一种内部的状态或倾向,构 成成分相同。 •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 态度的范围大,涉 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称品 德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价值内化到高 级水平的态度,成为个人性格一部分的 稳定态度才称为品德。
道德情境指能够用社会道德准则衡量和评价的 人的行为的情境。当一个人置身于某个环境或场合,
这种环境或场合发生了道德问题,这就是道德情境
问题情境
• 公交车到站了,上来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 奶。小芳正在车上坐着,但她没有让座。 请问她的行为道德吗?为什么?
如老年人上公交车
如半夜三更吹小号
不是所有的情境都与道德有关,与道德有关的 情境才能衡量人的品德,但偶尔一次在道德情境中 的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品德。看一个人的品德
1.区别
• 道德——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不以个别人的存亡或个别人是否具有某种品德为 转移,它是社会学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 品德——是个体现象或心理现象,品德的发生和 发展依赖于个体的存在,它一方面受到社会生活 条件的制约,同时还受到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的 制约,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此阶段儿童尚未形成关于“我”与“我
的”概念。在他们的世界里,自己所想即
他人所想,他人所想也是自己所想。他们
没有意识到人与人的不同,自己所想并非
就是他人所想
这个时候儿童需要懂得外界的想法与自己的想 法是不一样的,需要摆脱自我中心
2.权威阶段(6-8岁)
此阶段儿童具有服从外部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人非草木,熟能无情?”
道德情感的产生决定于两个条件: 道德情境中所发生的事件 人的道德标准
不同的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如看到别人 受苦受难而产生同情心,帮助了别人可能产生欣慰 感、自豪感,看到以强凌弱产生痛恨、愤怒的情感, 等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道德标准下可能产生不同的 情感,如看到乞丐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 的人怜悯,有的人憎恶,有的人惧怕。看到有人落
完善的道德品质,比如唯智论者(认知派)过分
强调道德认知部分;行为派(习惯论)者只强调
行为习惯的训练。这些在实际工作中都是有害的。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与品德都是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有倾向性
的心理特征
从结构上看它们是同构的:都是由认知、情感 和行为倾向构成的心理共同体
从功能上看也有相同之处:都是要产生相应的 行为,这些行为都具有倾向性
品德和道德
• 2.联系:
• 品德是一具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是社会道德在 个体身上的表现。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的 舆论和风气的熏陶下和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 形成的。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 而许多个人的品德也构成社会道德风貌。所以说 人们何以会有这样那样的品德内容时,应当到社 会寻找原因。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指出态度、品德学习与认知学习、动作技能学 习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能举例说明态度与品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能用实例说明品德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对品德培养 的意义; 4.能通过实例说明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在品德教育 中的运用; 5.能结合事例说明认知失调理论; 6.能简述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条件。
点头哈腰、卑躬屈膝、爱不释手、趾高气扬、
昂首挺胸、不卑不亢、不理不睬、横行霸道、必恭
必敬、不苟言笑
态度是人对对象的心理准备状态,包括对对象 的认识和评价、对对象的情感和对对象的行为倾向
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的态度与人的实际行为 不一定一致
(二)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 认知成分包括对对象的了解、认识和评价 了解、认识是获取对象的信息,评价是对对象 进行价值判断,即判断对象的性质、意义、重要性 等,如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等等
水,有的人焦急,有的人紧张,有的无动于衷
之所以有不同的感受是因为不同人的道德标准 不同,有的人认为的和别人所认为的不同
道德情感具有两极性,如爱与恨,崇敬与鄙视, 感恩与记仇,等
3.意 即道德意志,即人按照社会的道德标准行动的 毅力
这种毅力表现在: 坚持,即坚持按照社会的道德标准去做,哪怕
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他们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欲望,开始根据自己与外 界人物的关系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们比较能够服从 那些他们认为比较有力量的人
所谓有力量的人通常是有力气、有地位、有权
力的人。服从权威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形成,例如挨
打、挨骂或看到权威人物施展权力使别人服从,尤
其是看到自己身边的人物服从,更加深他们对权威
的敬畏
知道服从权威是一种进步,但此时的儿童并不
具有情境性,即规则是在某一个时期群体共同制订
出来的,是反映当时情况的。那么一旦情况发生了
变化,规则也应该改变,这对于大家都是公平的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内容 •道德认识发展阶段 •道德认知水平发展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道德两难法 •研究材料 道德两难故事(海茵茨偷药救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