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16课--29课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9《珍爱生命》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29《珍爱生命》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
3. 如何珍爱生命,包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和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学会珍爱生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
2. 学具:学生手册、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珍爱生命的事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珍爱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板书设计1. 《珍爱生命》2. 副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3.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学会珍爱生命。
4.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珍爱生命的方法和技巧。
5. 教学重点与难点:珍爱生命的意义,尊重和关爱生命的实践。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珍爱生命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让学生制作一张关于珍爱生命的海报,展示生命的独特性和宝贵性。
3. 让学生调查并记录身边珍爱生命的事例,分享给全班同学。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教案中实施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导入故事/视频选择:选择一个与生命相关的故事或视频,如《小威向前冲》等,能够生动展示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课时《还剩下多少》说课稿

福田区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课时《还剩下多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还剩下多少》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6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数量的减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减法概念可能还比较难以理解。
但是他们对具体的物品和数量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因此,通过实物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量的减少,并能够用减法来表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操作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减法的概念,操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减法的概念。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和动画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学生感受数量的减少。
例如,展示一幅有10只小鸟的画,然后让学生想象有几只小鸟飞走了,让学生用减法来表示。
2.新课导入: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例如,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纸,让他们在纸上画5个圆圈,然后让学生想象有几个人来拿走了几个圆圈,让学生用减法来表示。
3.课堂练习: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有10个苹果的画,然后让学生想象有几个人来吃掉了几个苹果,让学生用减法来表示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小学双语语文删减篇目

小学双语语文删减篇目一年级因一年级下册的学习任务以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主,识字量大,但学习周数比上册多,且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删减的内容少一些,主要删减的是古诗和每单元的最后一课(要写的字除外),具体页数如下:P12——P14P30——P32P50——P52P59——P61 P72——P74P88——PP90P107——P110 P126——P128 P151——P154P158 ——P167注:以上这些页数当中的具体内容不作为检测内容,但如果学生能力强,教师应鼓励自学。
二年级本册原有32篇课文、8个语文园地、6篇选读课文。
根据每单元内容的难易程度删除后共有24篇课文、6篇选读课文。
一、删减内容:1.课文:8篇第2课:《古诗两首》P5-P6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P31-P35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P50-P53第16课:《充气雨衣》P69-P72第17课: 《古诗两首》P76-P79第24课: 《玩具柜前的孩子》P108-P111第27课: 《寓言两则》P122-P124第32课:《阿德的梦》P144-P1472.语文园地:(8个)语文园地一P16-P18语文园地二P36-P38语文园地三P54-P57语文园地四P73-P75语文园地五P90-P94语文园地六P112-P115语文园地七P130-P132语文园地八P148-P151三年级本册原有32篇课文,8个语文园地,8篇选读课文。
根据每单元内容的难易程度删除后现有7个语文园地,24篇课文,16篇选读课文(把删除的课文也作为选读课文)。
一、删减内容:1.单元:把第三单元内容整体删除2.再删课文:4篇第2课《古诗两首》P5-P7第8课《路旁的橡树》P28-P29第13课《和时间赛跑》P52-P55第29课《古诗两首》P122-P1243.语文园地:(删除8次口语交际、3次“习作”等内容,只保留5次习作)语文园地一:删“口语交际”、“读读背背”、“宽带网”。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9课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人都喜欢诚实的人,看,这是一位年老的国王,他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方法在全国挑选继承人,是什么方法呢?谁将成为未来的国王呢?
2、今天我们要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⑴板书课题
⑵齐读课题
二、合作学习整体感知:
1、大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顺课文。
2、由小老师带领大家认识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3、比比谁认识的词语多,谁还能给生字找朋友。
4、小组赛读生字词,挑选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5、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老国王想选什么样的人当继承人?用什么方法挑选继承人的?用"--"划出答案并读一读。
6、齐读第一节。
7、师生合作引读第一节。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有利激发情趣,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
三、再读课文感受诚实:
1、全国的孩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拿到花种后,会怎么想呢?
2、雄日是怎样种花的?读一读,体会雄日的十分用心和焦急的心情。
读出雄日急切的心情。
3、规定的日子到了,孩子们种花的结果又怎样呢?(课件展示图片,自读第三节)板书孩子们的种花结果。
4、其他孩子捧着盛开的鲜花心里是怎么想的?
5、国王看到手捧空花盆的雄日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29课 跳跃: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说课稿1

科学版小学体育一年级《第29课跳跃: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跳跃: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是小学一年级体育课程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跃姿势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通过简单的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动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跳跃的基本要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吸引他们。
此外,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跳跃游戏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跳跃的基本技巧,能够跑几步后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
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跳跃的基本技巧,包括跑几步、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动作要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跑几步后能够准确一脚蹬地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跳跃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跳跃练习,互相纠正、互相鼓励,提高练习效果。
3.采用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跳跃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技能。
4.采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跳跃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过程。
3.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跳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游戏环节(10分钟):设计趣味性的跳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技能,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目录(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目录(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目录(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课文目录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汉语拼音(a o e)汉语拼音(i u )汉语拼音(b p m f)汉语拼音(d t n l)复习一汉语拼音(g k h)汉语拼音(j q x)汉语拼音(z c s)汉语拼音(zh ch sh r)复习二汉语拼音(ai ei ui)汉语拼音(ao ou iu)汉语拼音(ie e er) 复习三汉语拼音(an en in un n)汉语拼音(ang eng ing ong)复习四识字(一)1 一去二三里识字(一)2 口耳目识字(一)3 在家里识字(一)3 在家里识字(一)4 操场上语文园地一课文 1 画课文 2 四季课文 3 小小竹排画中游课文 4 哪座房子最漂亮课文 5 爷爷和小树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口语交际)课文 6 静夜思课文 7 小小的船课文 8 阳光课文 9 影子课文 10 比尾巴语文园地三识字(二)1 比一比识字(二)1 比一比识字(二)2 自选商场识字(二)3 菜园里识字(二)4 日月明语文园地四我会拼图(口语交际)课文 11 我多想去看看课文 12 雨点儿课文 13 平平搭积木课文 14 自己去吧课文 1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语文园地五该怎么办(口语交际)课文 16 小松鼠找花生课文 17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文 18 借生日课文 18 借生日课文 19 雪孩子课文 19 雪孩子课文 20 小熊住山洞课文 20 小熊住山洞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生字表(一)生字表(一)生字表(一)生字表(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 搭石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语文园地六第七组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语文园地七第八组29 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 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语文园地八选读课文1 五彩池2 小青石3 麻雀4 迷人的张家界5 仰望布达拉6 一个苹果7 幻想家8 人造发光植物生字表生字表(一)生字表(二)。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第29课《海上的风》word同步练习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第29课《海上的风》word同步练习一、我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
(yè yuè)(còu zòu)(xān xiān)乐奏掀二、读拼音,写词语。
shén duǒ zhàn花一来,万花儿开,非常的漂亮。
三、孪生姐妹巧辨析。
浪很力刀丈文()()()()()()四、句子模仿秀。
海上的风是花神。
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yuè zòu xiān二、神朵绽三、浪花很好力气大刀万丈文化四、示例:老师园丁我们祖国的花朵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第4课《我自己做》word同步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nái nai bà mā shàng kè二、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早.晨( zǎo zhǎo )起床.(chuáng cuáng)衣服.(fú fu )整.理(zhēng zēng)孩.子( hái gái)觉.得(jiào jué)三、读一读,连一连。
穿背洗整理用具袜子书包衣服四、按原文填空。
我是小学生,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也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奶奶爸妈上课二、zhǎo cuáng fú zēng gái jiào三、穿衣服背书包洗袜子整理用具四、能做的事自己做自己长大了。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16课一分钟人教部编版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 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 习情况和反馈,不断改 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课堂游戏
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和掌握知识点。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安排
导入环节设计
01
总结回顾
复习上一课学过的生字、词语,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为新课的
导入做铺垫。
02 03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关于“一分钟”的小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人 物在做什么,并提问:“视频中的人用一分钟做了什么事情?”引导学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80%
情境表演
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境, 如“早上起床、洗脸、刷牙、上 学”等,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和记忆。
总结评价环节设计
回顾总结
回顾本课学过的生字、词语和 重点内容,让学生再次巩固所 学知识。
课堂评价
通过提问、观察和互动等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了解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 况。
阅读相关文章
学生需要阅读与本课主题 相关的文章,以拓展知识 面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作业完成时间安排
02
01
03
抄写生字
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节省课后时间。
背诵课文
建议学生在课后进行,每天花10-20分钟时间进行背 诵。
阅读相关文章
建议学生在课后进行,每天花15-25分钟时间进行阅 读。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揭示课题
通过问题导入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分钟》, 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用一分钟做了什么事情。”
新课讲授环节设计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感基 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汤钊成员:唐小杨编号:TJ一YW06216.燕子妈妈笑了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包括15个要求认识和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会用课文中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3.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课文及上字教学难点:规范正确的数写本课的上字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用具:生字卡片、小红花、田字格卡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燕子妈妈笑了》学习过程:一、复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二、新授1.教师范读课文《燕子妈妈笑了》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老师先把课文来读一下大家认真听。
2.找熟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中学过的生字画出来读一读,看看你还认识他们吗?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一下小组的同学教师把学生找到的生字写在卡片上,出示卡片学生读生字,并用学过的生字进行口头组词3.找生字在小组中学生把本课要学的生字画在课文中,对照拼音拼读一下生字,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教一教,把本课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
哪位同学想当小老师,来带领大家拼读一下(请每组中的一位同学进行拼读)请刚才领大家拼读的同学在小组中带大家继续拼,也可以将自己已经拼得很好的几个字带领大家拼一下。
用手盖住拼音,检查一下自己记得住哪几个字?教师去掉拼音学生认读,请一到两名学生来领大家读生字教师:同学们及的真快,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哪个字的?(学生可以挑自己记得牢的生字来说说方法)4.在小组中进行巩固和练习教师检查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各种形式来进行生字的巩固学习主备人:汤钊成员:唐小杨编号:TJ一YW063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本课的生字及生词,教师出卡片学生认读二、新授1.组词练习在课文中找一下,有哪些字可以组成词语,在小组中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将学生找到的生词出示在黑板上菜园、冬瓜、茄子、屋檐、燕子、不错、还有、细毛请一到两名同学带领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在小组中读以下、互相检查一下同学的学习情况。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用这些生字中的谁组词?2.课文教学教师:这一课的生字在上节课中同学们基本都已经掌握,试着读一下课文、将课文中没有学过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标上拼音(小组中互相读课文)请一名学生读一下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其他的学生用手指着每个字认真听,听听他有没有读错的地方3.请学生读课文分小组读、齐读。
教师提出问题:燕妈妈让小燕子去看的哪两种蔬菜?本课中燕子妈妈共让小燕子去看了几次冬瓜和茄子的区别?第一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它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妈妈是怎样说的?让学生试着读出燕妈妈和小燕子的语气。
第二次小燕子观察到了什么?妈妈又是怎样说的?第三次小燕子观察到的什么?妈妈是怎样的心情?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请学生分角色读出课文。
学生说说燕妈妈为什么笑了?他为什么要让小燕子再回到菜园观察?(引导学生善于细致全面的观察事物)5.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三、写字教学出示小黑板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生说说这些生字每一笔都占了什么位置,以小组为单位说给大家听听。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小结,将比较容易写的不规范的字讲一下。
瓜:起笔在上半格竖中线右边落笔,竖提写在竖中线的左边,捺收笔的部分比竖提略高一些,整个字占了田字格的中心位置。
屋: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两部分比较上半部分的“尸”的撇写的略长一些包过下面的“至”,“至”手笔的时候,最后的横要比上面的部分长一些。
错:这个字是左右结构,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左边的部分要比右边小,左右各占了左半格和右半格,左边写的时候要适当的瘦一些。
认:这个字同样是左右结构,左边的言字旁在左半格右边的人既占了左半格又占了右半格的位置。
现:左边的王左半格,写的时候离开竖中线,略瘦一些,右边的见起笔的书写在竖中线上,占一部分左半格的位置。
四、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的不规范的同学。
五、作业展评请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打开,评出写的好的和进步较大的同学,发小红花进行奖励。
板书设计:燕字妈妈笑了冬瓜茄子第一次大小第二次青的紫的第三次皮上有毛柄上有刺作业设计一、填空。
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共有()句话。
小燕子第一次去,看见冬瓜是(),茄子是(),第二次去了,看见冬瓜是(),茄子是(),第三次去,发现冬瓜的(),茄子的()。
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看得(),所以燕子妈妈()。
二、词语接龙。
(12)分现()——()——()——()样()——()——()——()好()——()——()——()三、选字填空。
(8)分王玉人入大()()米()民出()外处吹欢住()()面()乐()气四、我会分类。
(8)分么瓜发现好茄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2.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3.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解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挂图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看图,了解图意: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利用挂图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un,不要错读成qon。
捕:声母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
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主备人:汤钊成员:唐小杨编号:TJ一YW066第二课时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四、练习,巩固:投影出示练习题: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尾巴变短→不见绿衣裳、雪白的肚皮第三课时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