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布鲁氏菌实验室检验.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器材及试剂 清洁脱脂玻片或有凹型孔的玻片, 0.1 毫升 吸管或微量加样器、牙签或细铁丝。虎红平 板凝集抗原、被检血清。
(二)操作方法 在玻片上加 0.03 毫升被检血清,然后加入虎 红平板抗原 0.03 毫升,摇匀或用牙签混匀, 在 5 分钟内判定结果。判定级别同平板凝集 反应。亦可只分为 (+) 阳性, (-) 阴性两类。
皮内变态反应禁忌
?既往有各种过敏史者, ?支气管哮喘病者 ?不可使用
评价:
? 此法敏感性较好,呈阳性反应的人只 表示受过布氏菌感染,不能做最后判定。
? 此法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检疫, 所以布病监测时为初诊方法,若皮变阳 性,应采血进一步做特异性抗体检测。
(2)试管凝集试验
原理:
Ag+Ab Nacl电介质 Ag-Ab
? 出菌材料有血液、关节液、滑囊液、骨髓、脑髓液、胸 液、淋巴结、乳汁、脓汁、胆汁、尿、阴道分泌物、等 20余种。
? 由于取材难易等原因,人多由血液、关节液、滑囊液、 骨髓出菌;羊多由流产羔、胎盘、死羔检出菌;牛多由 流产犊、乳汁检出菌;猪多由流产仔猪、胎盘出菌。
布氏菌的鉴定及分型
(一) ? 菌落生长时间和形态; ? 菌体形态和染色; ? 布氏菌血清凝集试验;
1、形 态
? 布鲁氏菌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 杆状细菌;
? 宽约0.3—0.5微米、长0.6—1.5微米。电 镜下见到的羊种菌为明显的球杆状、牛种 菌和猪种菌为短杆状;
? 6种布鲁氏菌靠形态很难区分,一般来说, 羊种菌最小,牛种菌产次之,猪种菌较大;
? 布鲁氏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夹膜。
2、染 色
? 对低温 和干燥有较强 的抵抗力,故可用冷 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
布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自然条件 水 尘 粪 畜舍墙棚 地面 衣服 皮毛 鲜牛乳
生存时间(天) 50—120 4—120 21—72 4—150 4—150 30—80 45—120 2—550
自然条件 奶油 奶酪 冻肉 腌肉 培养基 干燥胎膜 腐败脏器 人工胃液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 1、2、3、4、5、6、7、9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 (Br canis)
化学药品名称
──────────────
(%) 羊型 牛型 猪型
──────────────────
石碳酸
1
≤5 ≤3 ≤5
石碳酸 来苏儿
2
1
2
1
2
≤3 ≤1 ≤3
来苏儿 漂白粉澄清液 漂白粉乳剂
3
瞬间 瞬间 瞬间
0.2
1-2 瞬间 瞬间
2.5
1-2 瞬间 瞬间
肥皂水
2
≥20 ≥20 ≥20
─────────────────────────────
布鲁氏菌分离用培养基
? 血清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胰酶大豆培养基 ? 土豆琼脂培养基 ? 胰示琼脂 ? Albimi琼脂培养基 ? 肝琼脂培养基 ? 土豆+10%马血清培养基 效果最好
SAT滴度与培养阳性的符合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
40
80
160
320
640
1280
符合率
? 涂片染色检查多为单个排列,少见成对 短链排列。
? 布鲁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 革兰染色阴性; ? 柯兹罗夫斯基提出用 0.5% 沙黄水溶液染
色,加热出现气泡,水洗后用 0.5% 孔雀 绿或 1%美兰复染,布鲁氏菌呈 红色,其 它细菌呈绿色和兰色。
布鲁氏菌:
革兰阴性, 长约0.6-1.5 μm, 宽约0.3-0.6 μm, 用柯氏染色染成红 色,无鞭毛、不形成 芽胞和荚膜。
同时配置比浊管便于结果判定
稀 试管凝集反应( SAT)示意图 (1) 释 血 清
稀释度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25 1:50 1:100 1:200 1:400
弃去 0.5
比浊管的制备
管号
1:20稀释抗原 生理盐 清亮度 水
标记
1
0.00
评价:试管凝集试验是Wright和Sample于1898年首先 建立的,是布病诊断在国际上唯一的全标化方 法,使用广泛,经久不衰。特异性好,也较敏 感,实用性强,诊断、流调、监测均适用。
缺点:
— 有前带现象。
— 不能区别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
— 产生一定的交叉反应。
— 慢,需要两天。
(3)、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生存时间(天) 25—65 21—90 14—47 20—45 60—318 120 死亡 20—50
(1)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物理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物理因子 湿热56℃ 湿热63℃ 湿热80℃ 湿热90℃ 湿热100℃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30分钟以上 10分钟以上 半分钟死亡
物理因子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直射阳光 散射阳光
评价
? 简便、快速易行,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有一定的敏感性,检查牛的阳性率稍
高于绵山羊。
? 该法可用于大面积检疫 。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7分钟以上 1~4小时 7~8天
(2)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化学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药物名称 新洁尔灭 石炭酸 来苏儿 来苏儿 氯亚明 氯亚明 升汞
浓度(%) 生存时间
0.1 30秒钟
1~2 1~5分钟
2
1~3分钟
3
1分钟以内
0.2 5~7分钟
0.5 3~5分钟
0.05 1分钟以内
器材及试剂:
布氏菌素、酒精棉球, 1ml注射器,测量尺
皮内变态反应操作方法
1.每次注射前必须详细询问职业、健康情况曾否
接种过布氏菌活菌苗等。 2.前臂掌侧中部皮肤用 75%酒精棉球消毒,待干
后,用1ml注射器皮内注射 0.1ml。 3.判定反应时间:注射后 24、48h各观察一次
(以48H结果为准)。 4.判定反应标准:阳性反应局部红肿达 2x2cm或
布鲁氏菌的发展史
年份
菌名
发现人
国家
宿主
1887 1897 1914
羊种菌 牛种菌 猪种菌
Bruce
马尔他
羊
Bang
丹麦
牛
Traun
美国
猪
1953
绵羊附睾种菌
Buadle
新西兰
公绵羊
1956 1966
沙漠森林鼠种菌 犬种菌
Stoennen Carmichael
美国 美国
沙漠森林野鼠 小猎犬
(一)病原学概述
BSL-2:实验室设施 (二级屏障)
人间布病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1、流行病学接触史: 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畜产品、 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
2、临床症状和体征 :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 3、实验检查: 病原分离
试管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参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病原学、血清学诊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1、布鲁氏菌病原学; 2、布鲁氏菌诊断标准; 3、布鲁氏菌血清学实验的几种方法。
(一) 布氏菌概述
1887 年英国医生布鲁氏首先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 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后,布鲁氏菌属 (Brucella),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猪种布氏菌(Br suis)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二、从牲畜材料中分离布氏菌
? 从牲畜流产羔检菌:
?
从胎衣检菌:
?
从阴道源自文库泌物检菌:
?
尿液检菌:
?
乳汁检菌:
?
脓汁检菌:
?
血液培养:
?
脏器检菌:
我国出菌宿主及材料
? 我国从人、羊、牛、猪、犬、鹿、马、骆驼等家畜及黄 羊、岩羊、黄鼠、黄胸鼠等野生动物检出布氏菌。从牧 区水塘水和羊毛中也检出过布氏菌。
人间布病血清学阳性判定标准
病原分离:检出布鲁氏菌; 试管凝集试验:1:100(++) 及以上为阳性; 补体结合试验:1:10 (++)及以上为阳性; 抗人球蛋白试:1:400(++)及以上为阳性;
人间布病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凡具备1、2和第3项中的任何一项检 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病人。
?对已确诊的慢性布病病人和接种过 菌苗的人,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 据,血清学试验效价高低,皮变反 应仅供参考。
布氏菌侵入机体后,就会刺激 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 体可与相应抗原(布氏菌体) 发生特异性结合,在电介质作 用下,就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 集反应,我们就是用已知抗原 查未知抗体。
试管凝集反应步骤 1、加入倍比稀释受检血清 0.5ml 2、加入1:10稀释布氏菌抗原 0.5ml 37度24小时观察结果
3、培养特性
1.布鲁氏菌培养营养要求高:
需要各种氨基酸和各种金属离子,有的菌种需 要血清才能生长。
2.生长缓慢: 一般需经 4—6天,有的甚至 21—30
天才能长出菌落。 3. 生长所需温度: 20 —40 ℃,最适为 37 ℃,超过 42℃则不生长。 4. C02:
绵羊附睾种菌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菌需严格 的C02(5~10%)。
(1)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原理:当机体受布氏菌抗原作用之后,导致 T细胞 过敏。致敏 T细胞再遇到相同抗原后进行分化, 衍变,产生能释放各种淋巴因子的效应细胞,局 部的皮肤变态反应就是各种淋巴因子综合作用的 结果,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注意:
布氏菌素注射后,不会使人感染布病;也不会 导致常规检测的抗体增加。
(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
? 采用何种方法、 ? 取何种材料、 ? 何种培养基 ? 实验室条件
布氏菌的分离培养
? 一、从可疑病人分离布氏菌 ? 血培养: 30天未培养出菌,可定位阴性 。 ? 骨髓培养:抽取骨髓(接种双相培养基) ? 尿培养: ? 其他病原材料培养:乳、脑脊液、关节液
和滑囊液分离布氏菌,参照血培养观察 结果,15天不长菌定为阴性
药物名称 漂白粉 红汞 过锰酸钾 甲醛 乳酸 氢氧化钾 肥皂
浓度(%) 0.2~2.5
2 0.1~0.2 0.2 0.5 2 2
生存时间 2分钟以内 7分钟 7~15分钟 20 分钟以上 1 分钟以内 3 分钟 20 分钟以上
主要化学药品对三型菌的影响
──────────────────
浓度 布鲁氏菌生存时间(分钟)
(二)特殊方法: ? 1 . 细 菌 DNA 鸟 嘌 呤 十 胞 嘧 啶 克 分 子 百 分 比
(C+CMOL %)的测定; ? 2.布氏菌 DNA与可疑菌 DNA杂交试验 ; ? 3.应用色谱技术鉴定布氏菌 ;
布氏菌属的种、型鉴定方法
? 初代分离培养对二氧化碳的需要 ? 硫化氢产生试验 ?染料抑菌试验 ?单项特异性血清A、M、R凝集试验 ?粗糙型(R型)血清凝集试验(玻片、试管法) ?噬菌体裂解试验 ?尿素酶活性试验
1.00
100%
++++
2
0.25
0.75
75%
+++
3
0.50
0.50
50%
++
4
0.75
0.25
25%
+
5
1.00
0.00
0%
-
每次试验须作三种对照
? 阴性血清对照 ? 阳性血清对照 ? 抗原对照
结果判定: 根据各管中上层液体的清亮度记录凝集反
应程度(滴度),特别是50%清亮度(++)对判 定结果关系较大,一定要与比浊管对比判定。 ++++ 等于完全凝集,上层液100%清亮。 +++ 等于几乎完全凝集,上层液75%清亮。 ++ 等于显著凝集,上层液50%清亮。 + 等于有凝集出现,液体25%清亮。 - 等于无凝集,液体不清亮。 人的诊断标准:1:100++为阳性,1:50++为可疑。
(4) 细菌变异
? 布氏菌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异; ? 即从光滑型(S)变为非光滑型 ——粗糙(R)
或粘液(M)状。 ? 变异菌落常比光滑型稍长,表面有颗粒。
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或褐色,
(5) 抵抗力
? 布氏菌在合适条件下能生存 很长时间 ,有 较高的抗灭活能力。
? 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 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面积4cm2
皮内变态反应注意事项
?部位:要皮内注射,切勿皮下注射 ?剂量:为0.1ml,注射后应在注射部位有小
白泡隆起,注射液不得从针口漏出。 ?消毒:用酒精,切勿用碘酒,以免引起假阳
性反应。 ?面积计算:浸润、伪足都属于测量范围 ?制品浑浊,有摇不散的沉淀,有异物,安瓶
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保存:布氏菌素于 4-10℃冷暗处 .
(二)操作方法 在玻片上加 0.03 毫升被检血清,然后加入虎 红平板抗原 0.03 毫升,摇匀或用牙签混匀, 在 5 分钟内判定结果。判定级别同平板凝集 反应。亦可只分为 (+) 阳性, (-) 阴性两类。
皮内变态反应禁忌
?既往有各种过敏史者, ?支气管哮喘病者 ?不可使用
评价:
? 此法敏感性较好,呈阳性反应的人只 表示受过布氏菌感染,不能做最后判定。
? 此法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检疫, 所以布病监测时为初诊方法,若皮变阳 性,应采血进一步做特异性抗体检测。
(2)试管凝集试验
原理:
Ag+Ab Nacl电介质 Ag-Ab
? 出菌材料有血液、关节液、滑囊液、骨髓、脑髓液、胸 液、淋巴结、乳汁、脓汁、胆汁、尿、阴道分泌物、等 20余种。
? 由于取材难易等原因,人多由血液、关节液、滑囊液、 骨髓出菌;羊多由流产羔、胎盘、死羔检出菌;牛多由 流产犊、乳汁检出菌;猪多由流产仔猪、胎盘出菌。
布氏菌的鉴定及分型
(一) ? 菌落生长时间和形态; ? 菌体形态和染色; ? 布氏菌血清凝集试验;
1、形 态
? 布鲁氏菌是一组微小的球状、球杆状、短 杆状细菌;
? 宽约0.3—0.5微米、长0.6—1.5微米。电 镜下见到的羊种菌为明显的球杆状、牛种 菌和猪种菌为短杆状;
? 6种布鲁氏菌靠形态很难区分,一般来说, 羊种菌最小,牛种菌产次之,猪种菌较大;
? 布鲁氏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胞和夹膜。
2、染 色
? 对低温 和干燥有较强 的抵抗力,故可用冷 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
布氏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自然条件 水 尘 粪 畜舍墙棚 地面 衣服 皮毛 鲜牛乳
生存时间(天) 50—120 4—120 21—72 4—150 4—150 30—80 45—120 2—550
自然条件 奶油 奶酪 冻肉 腌肉 培养基 干燥胎膜 腐败脏器 人工胃液
布鲁氏菌属(Brucella) 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 1、2、3、4、5、6、7、9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1、2、3型 猪种布氏菌(Br suis) : 1、2、3、4、5型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 (Br canis)
化学药品名称
──────────────
(%) 羊型 牛型 猪型
──────────────────
石碳酸
1
≤5 ≤3 ≤5
石碳酸 来苏儿
2
1
2
1
2
≤3 ≤1 ≤3
来苏儿 漂白粉澄清液 漂白粉乳剂
3
瞬间 瞬间 瞬间
0.2
1-2 瞬间 瞬间
2.5
1-2 瞬间 瞬间
肥皂水
2
≥20 ≥20 ≥20
─────────────────────────────
布鲁氏菌分离用培养基
? 血清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胰酶大豆培养基 ? 土豆琼脂培养基 ? 胰示琼脂 ? Albimi琼脂培养基 ? 肝琼脂培养基 ? 土豆+10%马血清培养基 效果最好
SAT滴度与培养阳性的符合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
40
80
160
320
640
1280
符合率
? 涂片染色检查多为单个排列,少见成对 短链排列。
? 布鲁氏菌可被碱性染料着色; ? 革兰染色阴性; ? 柯兹罗夫斯基提出用 0.5% 沙黄水溶液染
色,加热出现气泡,水洗后用 0.5% 孔雀 绿或 1%美兰复染,布鲁氏菌呈 红色,其 它细菌呈绿色和兰色。
布鲁氏菌:
革兰阴性, 长约0.6-1.5 μm, 宽约0.3-0.6 μm, 用柯氏染色染成红 色,无鞭毛、不形成 芽胞和荚膜。
同时配置比浊管便于结果判定
稀 试管凝集反应( SAT)示意图 (1) 释 血 清
稀释度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25 1:50 1:100 1:200 1:400
弃去 0.5
比浊管的制备
管号
1:20稀释抗原 生理盐 清亮度 水
标记
1
0.00
评价:试管凝集试验是Wright和Sample于1898年首先 建立的,是布病诊断在国际上唯一的全标化方 法,使用广泛,经久不衰。特异性好,也较敏 感,实用性强,诊断、流调、监测均适用。
缺点:
— 有前带现象。
— 不能区别人工免疫和自然感染。
— 产生一定的交叉反应。
— 慢,需要两天。
(3)、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生存时间(天) 25—65 21—90 14—47 20—45 60—318 120 死亡 20—50
(1)对物理因子的抵抗力
物理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物理因子 湿热56℃ 湿热63℃ 湿热80℃ 湿热90℃ 湿热100℃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30分钟以上 10分钟以上 半分钟死亡
物理因子 干热80℃ 干热90℃ 干热100℃ 直射阳光 散射阳光
评价
? 简便、快速易行,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有一定的敏感性,检查牛的阳性率稍
高于绵山羊。
? 该法可用于大面积检疫 。
生存时间 60分钟以上 60分钟以上 7分钟以上 1~4小时 7~8天
(2)对化学因子的抵抗力
化学因子对布氏菌的影响
药物名称 新洁尔灭 石炭酸 来苏儿 来苏儿 氯亚明 氯亚明 升汞
浓度(%) 生存时间
0.1 30秒钟
1~2 1~5分钟
2
1~3分钟
3
1分钟以内
0.2 5~7分钟
0.5 3~5分钟
0.05 1分钟以内
器材及试剂:
布氏菌素、酒精棉球, 1ml注射器,测量尺
皮内变态反应操作方法
1.每次注射前必须详细询问职业、健康情况曾否
接种过布氏菌活菌苗等。 2.前臂掌侧中部皮肤用 75%酒精棉球消毒,待干
后,用1ml注射器皮内注射 0.1ml。 3.判定反应时间:注射后 24、48h各观察一次
(以48H结果为准)。 4.判定反应标准:阳性反应局部红肿达 2x2cm或
布鲁氏菌的发展史
年份
菌名
发现人
国家
宿主
1887 1897 1914
羊种菌 牛种菌 猪种菌
Bruce
马尔他
羊
Bang
丹麦
牛
Traun
美国
猪
1953
绵羊附睾种菌
Buadle
新西兰
公绵羊
1956 1966
沙漠森林鼠种菌 犬种菌
Stoennen Carmichael
美国 美国
沙漠森林野鼠 小猎犬
(一)病原学概述
BSL-2:实验室设施 (二级屏障)
人间布病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1、流行病学接触史: 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畜产品、 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内的居民。
2、临床症状和体征 :应排除其他疑似疾病。 3、实验检查: 病原分离
试管凝集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 参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布鲁氏菌病原学、血清学诊断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要内容:
1、布鲁氏菌病原学; 2、布鲁氏菌诊断标准; 3、布鲁氏菌血清学实验的几种方法。
(一) 布氏菌概述
1887 年英国医生布鲁氏首先从死于“马尔他热”的英 国士兵脾脏中分离出羊种布氏菌后,布鲁氏菌属 (Brucella),包括6个种19个生物型。 羊种布氏菌(Br melitensis) 牛种布氏菌(Br abortus) 猪种布氏菌(Br suis) 沙漠森林野鼠种布氏菌(Br neotomae) 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r ovis) 犬种布氏菌(Br canis)
二、从牲畜材料中分离布氏菌
? 从牲畜流产羔检菌:
?
从胎衣检菌:
?
从阴道源自文库泌物检菌:
?
尿液检菌:
?
乳汁检菌:
?
脓汁检菌:
?
血液培养:
?
脏器检菌:
我国出菌宿主及材料
? 我国从人、羊、牛、猪、犬、鹿、马、骆驼等家畜及黄 羊、岩羊、黄鼠、黄胸鼠等野生动物检出布氏菌。从牧 区水塘水和羊毛中也检出过布氏菌。
人间布病血清学阳性判定标准
病原分离:检出布鲁氏菌; 试管凝集试验:1:100(++) 及以上为阳性; 补体结合试验:1:10 (++)及以上为阳性; 抗人球蛋白试:1:400(++)及以上为阳性;
人间布病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凡具备1、2和第3项中的任何一项检 查阳性即可确定为布病病人。
?对已确诊的慢性布病病人和接种过 菌苗的人,应以临床症状为主要依 据,血清学试验效价高低,皮变反 应仅供参考。
布氏菌侵入机体后,就会刺激 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这种抗 体可与相应抗原(布氏菌体) 发生特异性结合,在电介质作 用下,就会形成肉眼可见的凝 集反应,我们就是用已知抗原 查未知抗体。
试管凝集反应步骤 1、加入倍比稀释受检血清 0.5ml 2、加入1:10稀释布氏菌抗原 0.5ml 37度24小时观察结果
3、培养特性
1.布鲁氏菌培养营养要求高:
需要各种氨基酸和各种金属离子,有的菌种需 要血清才能生长。
2.生长缓慢: 一般需经 4—6天,有的甚至 21—30
天才能长出菌落。 3. 生长所需温度: 20 —40 ℃,最适为 37 ℃,超过 42℃则不生长。 4. C02:
绵羊附睾种菌和牛种菌的某些生物型菌需严格 的C02(5~10%)。
(1)布氏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原理:当机体受布氏菌抗原作用之后,导致 T细胞 过敏。致敏 T细胞再遇到相同抗原后进行分化, 衍变,产生能释放各种淋巴因子的效应细胞,局 部的皮肤变态反应就是各种淋巴因子综合作用的 结果,是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注意:
布氏菌素注射后,不会使人感染布病;也不会 导致常规检测的抗体增加。
(二)布鲁氏菌分离培养
? 采用何种方法、 ? 取何种材料、 ? 何种培养基 ? 实验室条件
布氏菌的分离培养
? 一、从可疑病人分离布氏菌 ? 血培养: 30天未培养出菌,可定位阴性 。 ? 骨髓培养:抽取骨髓(接种双相培养基) ? 尿培养: ? 其他病原材料培养:乳、脑脊液、关节液
和滑囊液分离布氏菌,参照血培养观察 结果,15天不长菌定为阴性
药物名称 漂白粉 红汞 过锰酸钾 甲醛 乳酸 氢氧化钾 肥皂
浓度(%) 0.2~2.5
2 0.1~0.2 0.2 0.5 2 2
生存时间 2分钟以内 7分钟 7~15分钟 20 分钟以上 1 分钟以内 3 分钟 20 分钟以上
主要化学药品对三型菌的影响
──────────────────
浓度 布鲁氏菌生存时间(分钟)
(二)特殊方法: ? 1 . 细 菌 DNA 鸟 嘌 呤 十 胞 嘧 啶 克 分 子 百 分 比
(C+CMOL %)的测定; ? 2.布氏菌 DNA与可疑菌 DNA杂交试验 ; ? 3.应用色谱技术鉴定布氏菌 ;
布氏菌属的种、型鉴定方法
? 初代分离培养对二氧化碳的需要 ? 硫化氢产生试验 ?染料抑菌试验 ?单项特异性血清A、M、R凝集试验 ?粗糙型(R型)血清凝集试验(玻片、试管法) ?噬菌体裂解试验 ?尿素酶活性试验
1.00
100%
++++
2
0.25
0.75
75%
+++
3
0.50
0.50
50%
++
4
0.75
0.25
25%
+
5
1.00
0.00
0%
-
每次试验须作三种对照
? 阴性血清对照 ? 阳性血清对照 ? 抗原对照
结果判定: 根据各管中上层液体的清亮度记录凝集反
应程度(滴度),特别是50%清亮度(++)对判 定结果关系较大,一定要与比浊管对比判定。 ++++ 等于完全凝集,上层液100%清亮。 +++ 等于几乎完全凝集,上层液75%清亮。 ++ 等于显著凝集,上层液50%清亮。 + 等于有凝集出现,液体25%清亮。 - 等于无凝集,液体不清亮。 人的诊断标准:1:100++为阳性,1:50++为可疑。
(4) 细菌变异
? 布氏菌在各种理化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异; ? 即从光滑型(S)变为非光滑型 ——粗糙(R)
或粘液(M)状。 ? 变异菌落常比光滑型稍长,表面有颗粒。
菌落颜色为灰白色或褐色,
(5) 抵抗力
? 布氏菌在合适条件下能生存 很长时间 ,有 较高的抗灭活能力。
? 对湿热、紫外线和各种射线以及常用的消 毒剂、抗生素、化学药物比较敏感;
面积4cm2
皮内变态反应注意事项
?部位:要皮内注射,切勿皮下注射 ?剂量:为0.1ml,注射后应在注射部位有小
白泡隆起,注射液不得从针口漏出。 ?消毒:用酒精,切勿用碘酒,以免引起假阳
性反应。 ?面积计算:浸润、伪足都属于测量范围 ?制品浑浊,有摇不散的沉淀,有异物,安瓶
有裂纹,标签不清,过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保存:布氏菌素于 4-10℃冷暗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