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课件PPT

合集下载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归纳总结
主旨
•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作品,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 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下的脚印, 也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
• 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 所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研究而推断出来的。
独句段
(22)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 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24)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27)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 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 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基本方法,可以让读者 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揭开自然奥秘的兴趣。
写作特色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有趣。(多种说明方法) 采用逻辑顺序,层次清晰。(独句段条理清)
说明方法
•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 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 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 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
• 举例子、列数字,以三叶虫化石为例,具体有力 地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也准确说明地球历史 的发展过程需要的时间之长。
(1-4)

岩石的 毁灭与新生 。
间 的 脚 印
二 详细说明 (5-29)
(色
(22-29)
化石
三 总结全文 阐明意义: 寻找宝藏、造福人类
(30-31)
岩石是如何毁灭与新生的? 阅读5-21段,谈谈你的看法。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7张PPT)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7张PPT)

作者介绍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 地质学家、科普作家。他写了许多 普及地质矿物等知识的文章。著有 《变幻多彩的地球》《谈天说地》 《时间的脚印》等。
基础知识
字音字形 踪迹(zōnɡ) 烘烤(hōnɡ) 腐蚀(shí) 孔隙(xì) 刨刮(páo) 沙砾(lì) 山麓(lù) 沟壑(hè) 龟裂(jūn) 吹拂(fú) 浑浊(zhuó) 掸(dǎn) 湖泊(pō) 粗糙(cāo) 楔形文字(xiē
举例子、作比较。以建筑兰新铁路时,人们 炸掉山头为例,具体地说明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 用。将人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与地质作用的速度进 行比较,突出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③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 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一米厚的 岩石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 大致的概念。
(“胶结”能不能替换为“黏合”?为什么?)
不能。“胶结”指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 变硬黏结在一起,准确地说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而“黏合”指黏性的东西使两个或几个物体粘 在一起,用“黏合”与实际情况不符,语言表达 不准确。
③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 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大约”能不能去掉?)
第二部分 (5-29)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 (30、31)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问题探究
精读课文
1.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小诗有什么作用?
它是文章的题记,引出话题;它将时间 拟人化,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2.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岩石运动的过程:
岩石
大自然的作用 人的作用
碎石、 泥沙等
重点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 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时间的脚印》PPT优质课件

《时间的脚印》PPT优质课件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安全性,有望在密码学、 化学模拟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量子通信则可实现超高速 率和超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生物科技与基因编辑
生物科技的发展将带来更加精准的医疗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方案;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将有望治愈许多 遗传性疾病。
可再生能源与环保技术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和实践行动推进
加强环境教育
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宣传等途 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
强化企业环保监管,推动企业 采取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措 施。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鼓励公众采取节能减排、垃圾 分类、绿色出行等环保行动。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环保合作,共同应对 全球性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当代社会意义
绝对年代法
通过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来确定岩石的年龄, 从而确定地质年代的绝对时间。这种方法主要利用放射性同 位素测年技术,如铀-铅法、钾-氩法等。
03
化石记录与生物演化
化石类型及其保存条件
化石类型
遗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 、化学化石
保存条件
快速掩埋、低氧环境、适宜的温 度和压力、缺乏侵蚀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时 间相关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式与时间安排
授课方式
01 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时间安排
02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每部
分约45分钟,中间设有10分钟 休息。具体安排如下
• 第一部分
03 介绍时间的概念与特性(45分
钟)
• 第二部分
04 探讨时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初中语文-陶世龙《时间的脚印》课件PPT(40页)

初中语文-陶世龙《时间的脚印》课件PPT(40页)

生字词
dǎn

bān
踪迹
shā lì
砂砾
shí
腐蚀

山麓
装置
烘烤
海枯石烂
jūn
龟裂
cāo
粗糙
文章简介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 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 留下的脚印,也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
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 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所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 记录开展研究而推断出来的。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 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 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揭开自然奥秘的兴趣。
自然是时间的见证者, 不同的事物都在用自己的形式 在自然间留下时间的印记。
PART.2
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陶世龙(文学、科普作家)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9年开始创作科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 中国文化融合的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 《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 部分作品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 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内容探究
9.找出文中说明方法的使用。 ②打比方。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
风沙比作“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 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地移动比作“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 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生动形象。
内容探究
9.找出文中说明方法的使用。 ③分类别。课文在说明岩石遭受各方面的“攻击”时,
语言特色
YUYANTESE
(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 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 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 惟肖,令人同情。再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 式的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统编(部编)版初2语文8年级下册 第2单元《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9张PPT)

统编(部编)版初2语文8年级下册 第2单元《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9张PPT)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 的历程。
7.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 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 下的宝藏。 8.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有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 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 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 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 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 的过程吗? 3.分组阅读并讨论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4.这些“痕迹”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5.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请任选一例简要分 析。 6.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 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在山东临朐县山旺由硅藻土沉 积而成的其薄如纸的岩层(上图) 中,保存着大量古动物和古植物 化石,左图为玄武蛙的化石,右为 拟银鹊树的叶子的化石。
海枯石烂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明显的地方之外,还把脚印留在 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 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 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 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 能”。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 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 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石头记”, 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 为人类造福。
说明顺序
由性质到 作用
由原因到 结果
性质
从介绍事物本身 到介绍该事物的 功用。
介绍事物或现象 的成因。
由质疑到 解疑
从提出问题到回 答问题。
课文出处
《大自然的语言》先介绍物候学,再 介绍物候学的意义。
《时间的脚印》介绍岩石的成因。
《恐龙无处不有》先提出“恐龙是如 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这 个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再次阅读文章,找到关键词概述“石烂”到“新生”是怎样的过程? 山崖裂缝
崩落(碎石,沙砾,泥土) 旅行 沉积 新生
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判断依据
原文内容
岩层厚度 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排列顺序 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 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
岩石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本文中岩石保存 了哪些历史痕迹,它对人类有着怎样的意义,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意义:①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记录了气候的变化;③记录了 古代生物的状况;④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记录了自然界 某些转瞬即逝的活动。
意义与启示:对岩石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对自然 界与史前历史有了更多的认识,还使我们拥有了开发史前资源的可 能性,能为人类谋取幸福。我们要秉承这种辩证主义思想观念,发 扬科学探索的精神,在人类前行的历史上,贡献出一份力量。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0张PPT)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0张PPT)
8* 时间的脚印
新课导入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 法子并用一些载体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 用日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介 绍了一种奇特的记录时间的载体——岩石!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 章的结构顺序。 2、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 理。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 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 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 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 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 职。
创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 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 间”留下的脚印,也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大自然变迁的过 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所 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研究而推断出来 的。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 本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 揭开自然奥秘的兴趣。
第二部分(5-29):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1):岩石的毁灭与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 迹。
第二层(22-29):进一步补充介绍岩石所保存的更多的 历史痕迹。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 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懂大自然,保留地记录, 造福人类。
(3)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 特征?请制作图表,标示出来。
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
逻辑顺序 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 岩石 记录的意义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引用高士其的诗?
1、引用诗句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 题目,又开启下文,引出说明对象。 2、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 踪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能够吸引读者。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25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本文生动地说明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 因、岩石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 义,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 然奥秘的兴趣。
观点二:偏离主旨。因为前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记 录时间的办法,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 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一起说,不必在后面单独提及。另外, 如果不要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更自然、紧凑。
合作探究
2.课文运用了多种说 明方法,请找出运用说明 方法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其 作用。
文本研读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岩石保存的历史 痕迹的?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石头颜 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 有着丰富的记录;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 也留下了痕迹。
合作探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 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 了主旨?为什么?
有很多单句成段。
整体感知
2.找出课文中单句成段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
示例句子: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用:内容上,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结构上,承上启 下,过渡到下文,引出说明对象,即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整体感知
3.划分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 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 载体之一。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 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 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 地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 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 度可要快多了。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必考字词梳理
近词
腐蚀
侵蚀

词 同 都是动词,都有“逐渐侵害使变坏”的意思。


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 意思是逐渐侵害使变坏;
消损破坏外,还常用来指腐朽 暗中一点儿一点儿地侵占 异
的思想和恶劣的环境会使一个 (财物)。
人逐渐变质堕落。
①不健康的书刊会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我们要严防狠打。 例 ② 防护林可以使耕地和农作物免受风沙的侵蚀。
7.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不光在于帮助人
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人们找寻 地下的宝藏。
课文全篇探究
1.[重点] 本文是怎样一步一步进行说明的? 文章开头在引用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后,自然而然地提
出问题,由设问句一问一答,领起全文说明的内容。接着作者又 用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 和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踪迹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倒数第二段对上文 进行总结:“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 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说明认识岩石 中“时间的脚印”的意义,即增加知识,有助于找寻地下的宝藏。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 思3 岩石是如何留下“时
间的脚印”的?
关键词:岩石、时间
导 思
2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
说明方法?
导 思4 读懂岩石上的记录
对人类有何意义?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第一部分(1—4):首先提出“时间”的话题。

岩石
脉 络
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第二部分(5— 29 ):文章主体,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8张PPT)
分析: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 雨等对岩石的破坏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 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性,形象地说 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自然的破坏”。
示例二:
句子: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 了……
分析:三个并列短语构成排比句,生动地描绘 了“狂风”“洪水”“冰河”等几种自然力的气势。 “爬来了”是一种拟人化的表述,增强了冰河移动 的动感和目的性,表现了它势不可当的威力。
结合对任务一的单句成段句子的综合分析, 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由时间引出本文 的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 之一。
第二部分(第5—29段):文章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先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 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第5—21段), 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第22—25段),最后讲 化石(第26—29段)。
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 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 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
第7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 展开。
第11段与第13段:“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 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地面上和地 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这两 段明显是对第7段的进一步阐述。
示例一:例子的不同层次——先讲非生物 的例子,再讲生物化石的例子;在介绍非生物 情况的时候,先讲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再 讲新岩石的生成,最后讲地壳活动在岩石上留 下的印记。
示例二: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 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 未说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的生 灭过程。这是因为点明岩石的生灭过程,也是为 了说明物质时刻都在运动着这一普遍规律。说明 作者并不是以静止的观点去看待岩石的变化,而 是将岩石的变化纳入宏观的视野中。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06 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树立正确时间观念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
要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有限性,避免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
时间与成功的关系
理解时间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规划时间。
守时、准时的重要性
养成守时、准时的良好习惯,尊重他人的时间。
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制定合理计划
根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合理的时间计划, 确保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充分利用。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庆祝和传承与节气相关的民间习 俗和节庆活动,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并 增强民族认同感。
健康养生
根据节气变化来调整饮食起居和锻炼 方式等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健 康和预防疾病。
04 钟表发展历史简介
古代计时器具回顾
日晷
利用太阳照射在晷面上的 影子来测定时间,是人类 历史上最早的计时工具之 一。
漏刻
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时 间,是古代中国使用时间 最长的计时工具。
沙漏
通过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 另一个容器来计量时间, 是欧洲中世纪常用的计时 工具。
现代钟表发明历程
机械钟表的诞生
14世纪,欧洲出现了最早的机械 钟,用发条驱动齿轮转动来计时

石英钟表的普及
20世纪70年代,石英钟表开始普 及,其精度和稳定性远超机械钟表 。
总结回顾,展望未来
定期总结回顾
定期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分析时间利用情 况和成果。
调整改进计划
根据总结回顾的结果,调整改进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和方 法。
展望未来目标
展望未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更好地利用时间做 好准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时间的脚印》课件 (共33张PPT)

《时间的脚印》课件  (共33张PPT)

巩固提升
1、给下面加点字(蓝色)注音,给拼音写出 汉字。 山麓( ) 掸( )掉 犀牛( ) 琥珀( ) 粗cāo( ) jūn裂( ) 孔xì( ) 沟hè( )
(lù dǎn xī pò 糙 龟 隙 壑)
巩固提升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综迹呢? (2)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失去的时间。 (3)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涯也已经有了裂缝。 (4)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沙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 溜溜的 (5)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烁、泥土。 (6)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殚去身上的尘土
深层探究
1、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标题“时间的脚印”是什 么意思?
“时间的脚印”是指从岩石上,我们 可以看到时间在这块岩石上留下的印迹, 即岩石产生时间的长短、在这块岩石产 生到现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过的事情。
深层探究
2、文章开头《时间伯伯》这首小诗,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
《时间伯伯》这首小诗紧扣题目,并且把时间拟人 化,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实际生 活,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这首小诗也引 出了后文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这一说明对象。
课堂小结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 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 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 藏。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 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我们要将这些 写脚印
岩石:因阳光、严寒、
风雨、人类、动植物
等因素变成沙粒。
语言探究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 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完整版)《时间的脚印》ppt示范课件

(完整版)《时间的脚印》ppt示范课件
项目主题
以“时间的应用与探索”为主题,设计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实践项目。
项目目标
通过实践项目,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提高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项目内容
可以包括研究不同文化中的时间观念、调查人们的时间利用情况、设 计一款时间管理应用等。
项目实施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施,包括制定计划、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整理 分析等步骤,最终完成项目报告并展示成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各时期特点
太古代时期地壳薄,地震频繁;元古代时期藻类植物繁盛 ;古生代时期寒武纪爆发,生物大发展;中生代时期恐龙 繁盛;新生代时期哺乳动物和人类出现。
地层形成过程与原理
地层定义
地层是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形成 的成层的岩石和堆积物。
地层形成原理
地壳运动使得岩石发生变形、变 质和重新排列,同时地表受到风 化、侵蚀、搬运和沉积等作用,
风力作用
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形成风成地貌,如风蚀蘑菇 、沙丘等。
冰川作用
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形成冰川地貌,如冰斗、角 峰等。
海浪作用
通过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 ,形成海成地貌,如海蚀崖、
海滩等。
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演变规律总结
内外力共同作用
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主导地貌的 基本格局,外力作用则在地貌形态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地貌演变阶段性
地貌的演变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地貌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随 着时间的推移,地貌形态将不断发生变化。
地貌演变规律性
地貌的演变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外力作用的均衡 性等。这些规律为我们预测和解释地貌形态提供了重要依据。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3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3张PPT)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为什么能记录时间,岩 石 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 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的清 楚明白,有声有色。
探究一: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过渡的作用。请同学们跳读课文, 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2.小组合作议一议:本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哪四部分?每部分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3.说明文的逻辑顺序有哪些呢?深入探究选择说明顺序的原则。
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有关。比 如 《恐龙无处不有》,作者说明的重点是“板块构造”理论,这部分 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放在后面,先以南极的恐龙化石引出话题,这 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这样的安排,由浅到深,比较吸引读者。
探究二: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1.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标题“时间的脚印”是什么意思? 2.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3.小组交流在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记录时间呢?
2.小组合作议一议:本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哪四部分?每部分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 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 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第6-21自然段):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 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细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 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普作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山麓 ( lù ) 掸掉( dǎn )
腐蚀 ( shí ) wéi幕 ( 帷)
砂砾 ( lì ) 海枯石烂
装置 ( zhì) 烘烤 ( hōng) 沟壑 ( hè ) 龟裂 ( jūn )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2.第二部分(5-29)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 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三层。
3.第三部分(30-)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 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 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课文研读
1. 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一开始并未说岩石 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而是描述岩石有生灭过程,这是为什么?
课文研读
6、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19-21)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课文研读
7、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 迹。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提示:(22-26)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的相关知识, 掌握本文说明顺序中的说明顺序。(重点)
过程与方法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体
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
值观
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
作者介绍
陶世龙(1929—),四川 安岳县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A项,本文是一 篇事理说明文。
课堂小练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目前,国内几大主流媒体对爆款手游《王者荣耀》中人物的设定罔顾历史,过度创 新的行为,纷纷发文批评。 B.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三进校园”等多项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 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1.活答案方:式C,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解D析.:针本对题最考近查发辨生析在重校点字园音里、的字一形些的违能法力案。件A项,,教龟育jū部n,要消求—地销方。有B项关,部载门zà,i。对D侵项,犯滥少—年烂儿。 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3张)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3张)

提出时间管理的建议
分享时间管理技巧和策略, 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时间。
时间的文化和哲学
时间在各文化中的表现
探索不同文化对时间的理解和 表达方式。
时间哲学的探讨
深入研究哲学家对时间本质的 思考和探索。
时间对人类文化和哲学的 影响
探讨时间如何塑造人类文化和 哲学观念。
结语
总结时间的脚印
回顾课程中所学,总结时间 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展望时间的未来
探讨时间对未来的影响和发 展趋势。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 33张PPT)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时间的本质与影响,揭示时间对人类文化和哲学的重 要意义。
时间的定义和概念
时间的起源
化对时间的不同理解与定义。
时间的量度单位
介绍我们常用的时间量度单位及其应用。
时间的测量和记录
时间的测量工具
深入了解不同时代使用的时间测 量工具。
时间的记录方式
探索人类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变化 的。
历史上的时间记录方法
回顾历史上不同文明使用的日历 系统。
时间的变化和演化
1
时间的演化过程
2
了解时间如何从自然现象到科学定义的
演化过程。
3
时间的变化规律
揭示时间的变化规律,如日月运行和季 节变化。
时间对人类的影响
探讨时间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 要影响。

(完整版)《时间的脚印》ppt示范课件

(完整版)《时间的脚印》ppt示范课件
小知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地壳的活动; ②气候的变化; ③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时间是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时有间什是么物可质以存记在录的时客间时观的间形更式替是,?什无处么不在?,与每
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了解岩石记录时间(历史) 的相关知识。(重点)
能力目标: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本 文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说明语言)。(难点)
皲裂:皮肤因暴露于风中或寒冷中而发生的裂口或 变粗糙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下列词语书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时间的脚印吗?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 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 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3、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 有什么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增加知识, 而且可以探寻地下“宝 藏”,造福人类,更有 无穷的大自然奥妙存在。
探究说明方法
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请 举例说明。
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 一个时代。——高士其《时间伯伯》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来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 论并阅读22到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 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 过程;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
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 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据计算,大约3 000~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去掉“大约”,就 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000~10 000年的时间。事实 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 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 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字词学习
掸( dǎn) 烘烤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
山麓( lù ) 沟壑(hè )
帷幕( wéi ) 海枯石烂( kū 状元成才路 )
装置(zhì) 砂砾( lì ) 龟裂(jūn ) 浑浊(zhuó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词语解释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 万物已变。也可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 变,表示坚贞爱情所立下的誓言。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拓展延伸
人们对时间感受的名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课后作业
•抄写读读写写。 1.完成练习册P24-26。
化石 (26-29)
第三部分(第30-31段)是文章末尾,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
的 意义 。
整体感知
3、由此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1)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 (2)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3)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 顺序。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 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学科素养: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 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人, 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 《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火 山和地震》《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 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 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 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 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 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 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扫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 坏作用的巨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总结归纳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谈岩石 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记录的内容和 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 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 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状元成才路
说明对象: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整体感知
2、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脉,在下列横线里依次 填写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第1--4段)首先提出 “ 时间 ” 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5- 29段) 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先讲非生物 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 侵蚀 、瓦解、 搬运 、沉积 、 和新生(5- -21), 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22 -25),最后讲
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照应, 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 吸引读者。富有趣味。
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新铁路时,一个山头几分钟 就被炸掉的例子,列举真实典型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对岩石的破坏。
品味说明语言
品味说明语言
本文除了表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通过生动的语言让文 章变得富有趣味,请举例说明。
“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 打着它……”“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岩石、狂风等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 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