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速递精校打印word版--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王朝统治宣告结束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 AB. BC. CD. D
29.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C.两种经济形式共存和竞争D.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
31.在伏尔泰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孟德斯鸠则提出,“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由此可知孟德斯鸠倡导
A.学生是爱国的行为,不应该制裁他们B.审判完学生后,应该将他们全部释放
C.非理性的行为,应该以法律加以规范D.借着国民意思的行为都应受法律制裁
2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3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第II卷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
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
27.五四运动中火烧曹汝霖住宅发生后,梁漱溟说:“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事实上讲,试问这几年来那一件不是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梁漱溟认为
A.八字方针的提出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文革”被彻底否定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30.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B.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Biblioteka Baidu分)
2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学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33.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各界的层次化
C.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D.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法律所允许的权利和自由B.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
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D.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32.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
C.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D.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25.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
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26.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些做法
34.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
C.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D.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
C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A. AB. BC. CD. D
29.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据马桦《英国文官考试研究》等
材料二
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总的来看,公务员制度在抗战之前推行效果相对较好,而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则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是连形式都没有。
C.两种经济形式共存和竞争D.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着市场行为
31.在伏尔泰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孟德斯鸠则提出,“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由此可知孟德斯鸠倡导
A.学生是爱国的行为,不应该制裁他们B.审判完学生后,应该将他们全部释放
C.非理性的行为,应该以法律加以规范D.借着国民意思的行为都应受法律制裁
2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B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3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第II卷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A.推崇“中华统绪,不绝如线”B.出于“恢复中华”的需要
C.彰显汉民族帝王的主体地位D.能够有效地缓解阶级矛盾
27.五四运动中火烧曹汝霖住宅发生后,梁漱溟说:“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在事实上讲,试问这几年来那一件不是借着国民意思四个大字不受法律的制裁才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梁漱溟认为
A.八字方针的提出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文革”被彻底否定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30.1957—1978年,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也存在着一部分非计划经济因素,如农村集体经济下的“小自由”、社队企业,城市中的个体经济、中小国有企业等。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未真正建立B.经济活动完全纳入国家计划体
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35年一位英国人撰文评价东印度公司采用公开考试竞争原则选拔文职人员时说:“这种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在印度的充分发展,预示着或许将来有一天,它会像火药和印刷术一样,在国家制度中,引起另一次伟大变革。”1836年英国观察家默德赫斯特在著述中说:“假如我们的文职官员和副职官员在得到委任之前,能够采取某种三级考试的选拔,那么他们就不会经常出错了。”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颁布了两道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逐步建立政治中立、职务常任、强化培训、知识更新等颇具西方特色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并被其他西方国家纷纷效仿。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第十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Biblioteka Baidu分)
24.《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学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33.真正的旅游业兴起于近代的英国,主要原因在于工作强度的增大和工作时间的限定,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中兴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反对各种野蛮的或者充满血腥的娱乐方式,希望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这主要反映了
A.经济活动影响政治地位的升降B.工业革命促进社会各界的层次化
C.工业革命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D.大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法律所允许的权利和自由B.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
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和基础D.法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32.1787年美国宪法的“革命性”在于给共和政府的运作构置了“更完美的天平”,使天平始终不偏不倚。材料中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最大程度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B.实现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
C.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D.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
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25.宋仁宗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
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占佃权和使用权的分离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26.明太祖朱元璋创建了历代帝王庙,集中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也入祀了元世祖忽必烈。清初继续使用明朝太庙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把明太祖的神位迁入历代帝王庙供奉。这些做法
34.1979年之前,英国在工党的领导下,国家经济大面积国有化。1979年以后,英国政府对亏损的国有企业开刀:大幅度推行私有化,用比较低的价格使国有企业上市。无论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政府的政策工具。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B.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加大
C.国有化与私有化各有千秋D.西方各国的经济政策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