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量指标是统计中最基本的指标,它具有两个特点:总量指标是统 计汇总的直接结果,没有经过进一步计算,直接具体;总量指标的数 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2.总量指标的作用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在社会经济统计实践中,总量指标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可 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总量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基本状况,是认识社会经济 现象的起点。如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粮食 产量50 150万吨,工业增加值107 3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137 2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 210亿元,进出口总额 21 738亿美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129万人等,表明了我国 经济及社会的基本情况。 2)总量指标是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番数是指两个相比较的数值中,一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2"倍时, 则n是番数。例如,某地区2007年的工业增加值为200亿元,计划 到2010年翻一番,则该地区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应达到400亿元; 若计划翻两番,即为800亿元;翻三番,即为1 600亿元。
(4)百分数、百分点、千分数 百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0来计算的相对数,百分数 是相对指标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当分子、分母数值差别不大时可用 百分数表示。例如某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为110%,学生出勤率为 99% ;, 百分点是百分数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它是百分数中以1%为单位
第四章 静态分析方法
实例导入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第五节 静态分析指标的应用原则
实例导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 910亿元,增长3. 7%;第二产业增 加值121 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 328亿元,增 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 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 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 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11.1 %,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 11.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 8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
3.是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和考核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 在制定和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用相 对指标来进行比例关系的研究、检查和监督。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相对指标
考核企业经济活动成果也要计算一系列有关相对指标。例如,资金利 税率、成本产值率、成本利润率等,用于研究企业投人产出比例关系 和社会经济效益。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 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 619亿美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例导入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 304 6元人民币,比上年年末升值6.9 % 全年税收收入49 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
年增加11 813亿元,增长3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统计公报》 分析: 以上统计公报用了很多指标,把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1)倍数和系数 倍数和系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来计算的相对数。当分子 数值比分母数值大得很多时,一般用倍数表示;当分子、分母数值差 别不大时,常用系数表示。 (2)成数 成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来计算的相对数。如某县粮食产 量2007年比2006年增长一成,即增长1/100 (3)番数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活动分析和统计研究中应用很广。其主要作用有: 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对水平和联系程度 运用相对指标,可以观察某一总体的任务完成程度,内部的结构状
况,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的普遍程度、强度 和密度,从而有利于分析同类现象在不同时空上的联系与区别,为揭 示现象的本质和特点提供依据。例如,人们常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判 断一个企业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用人均国民收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 济实力,用耐用消费品的平均拥有量评估一个地方的生活状况。
情况展示了出来。这些指标中有静态分析指标,有动态分析指标,你知 道哪些是静态分析指标,哪些是动态分析指标吗?在静态分析指标中,你 能分清楚哪些是总量指标,哪些是相对指标,哪些是平均指标吗?它们又 如何应用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便能解决这些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实例导入
经过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 总,可以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为了揭示社会 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本章主要介绍静态分析指标: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内容。重点介绍各种静态分析 指标的计算和运用。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而变化。如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则该企业的所有职工是总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每个职工是总体单位,因此,职工总数是单位总量,工资总额等是标 志总量,其中,职工总数在前例中是标志总量,这里就变成了单位总 量。就一定的总体而言,单位总量只有一个,标志总量根据研究目的 不同可以有多个。
下一页
实例导入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 9%。工业品出 厂价格上涨3. 1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 2% ,生活资料价格 上涨2. 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 4 %。农产品 生产价格上涨18.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 6%,其 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 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 4%;房屋租 赁价格上涨2. 6 %。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 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净增加1 040万人,新增加1 2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0 %,比上年末下降0. 1个百分点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计划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计划的基本指标常常是以总量指标的形式规定的,同时计划的执行 情况和各项管理工作,也都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并通过对实际数字资料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 管理措施。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是在有关总量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例如,人口性别比是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 比,单位面积产量是总产量与播种面积之比等。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 指标。时期指标是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的指标, 如工业总产值、人口出生数、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等都是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是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总数量的指标,如人口数、 商品库存额(量)、资金占用额等都是时点指标。
2.提供了现象之间的比较基础 相对指标把总量指标之间的具体差异抽象化了,从而使不可比的
上一页 下一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现象转化为可比现象。例如,要比较两个企业流通费用额的节约情况, 如果仅以费用额的绝对节约额进行比较就难以说明问题,因为它们所 完成的商品销售额可能是不同的,而费用额的多少直接受商品销售额 大小的影响。如果采用相对指标即流通费用率来分析流通费用的节约 情况,则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流通费用率表明单位商品销售额所 支付的费用额,排除了销售额大小的影响。 这样,两个企业乃至多个企业就有了共同对比的基础。
单位,如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量,长度以“米”为单位计量等。 双重单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结合使用的计量单位,双
重单位如电动机用“千瓦/台”表示。 复合单位,是指两个单位以乘积的形式表示,如货运周转量以
“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以“人公里”表示。 标准实物单位,是按统一的折算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不同特点。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 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可以直接相加,累加结果表示更长一段时间内 现象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期指标资料的搜集要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各时点指标数值不能 直接相加,其资料搜集是通过一次性调查来完成的。
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
1.有名数
有名数,又称为复名数,是指将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指标的计量
单位结合起来表示相对指标。例如,人均钢产量用“千克/人”表示,
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等。
2.无名数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多用无名数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常用倍数、系数、成数、番数、百分数、 百分点和千分数来表示。
3.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 量指标。 (1)实物指标 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它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 自然单位,即按照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态来度量其数量的单位,
如人口按“人”和牛、羊按“头”计量等。 度量衡单位,即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的规定来计量事物数量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种单位,如各种型号的拖拉机以15马力为一标准台,15马力就称 为标准实物单位。
实物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但不 同属性的实物指标不能直接相加。因此,它无法用来反映非同类现 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缺乏广泛的综合能力。
(2)价值指标 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计量单位有元、百元、 千元、万元等。如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利润 额等。价值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但价值指标脱离了具体 的物质内容,比较抽象。
上一页 返 回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
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故又称绝对指标或 统计绝对数。例如,我国的人口数、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基本建设 投资额、原煤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等,都是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
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总体单位的总数,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某种 标志值的总和。如调查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该地 区所有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因此,工业企业 总数是单位总量,工业总产值、职工总数等是标志总量。
上一页 返 回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虽然可以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由于 现象总体的复杂性,仅根据总量指标仍难以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判 断。相对指标就是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而产生的统计分析指 标,它有利于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状况。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统计 指标数值对比所得到的抽象的比值。 相对指标的特点是:它把构成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的具体数值抽象化 了;相对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相对指标反映了现 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和联系程度,在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经济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3)劳动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一般工人的工作
量用工时、工日表示,农民的工作量用劳动日表示,教师的工作量用 课时表示。1个工人做1个小时工,叫做1工时,8个工时等于1个工日。 劳动量指标主要在企业范围内使用,是评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和计算 劳动生产率的依据,是企业编制和检查劳动生产计划的依据。不同类 型、不同经营水平的企业劳动量指标是不能直接相比较的。
2.总量指标的作用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在社会经济统计实践中,总量指标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作用可 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总量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 总量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基本状况,是认识社会经济 现象的起点。如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粮食 产量50 150万吨,工业增加值107 36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137 2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 210亿元,进出口总额 21 738亿美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129万人等,表明了我国 经济及社会的基本情况。 2)总量指标是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番数是指两个相比较的数值中,一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2"倍时, 则n是番数。例如,某地区2007年的工业增加值为200亿元,计划 到2010年翻一番,则该地区2010年的工业增加值应达到400亿元; 若计划翻两番,即为800亿元;翻三番,即为1 600亿元。
(4)百分数、百分点、千分数 百分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0来计算的相对数,百分数 是相对指标中最常用的表现形式。当分子、分母数值差别不大时可用 百分数表示。例如某企业计划完成程度为110%,学生出勤率为 99% ;, 百分点是百分数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它是百分数中以1%为单位
第四章 静态分析方法
实例导入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 第五节 静态分析指标的应用原则
实例导入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 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 910亿元,增长3. 7%;第二产业增 加值121 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 328亿元,增 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 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 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 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 11.1 %,二季度增长11.9%,三季度增长11.5%,四季度增长 11.2%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 8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
3.是国家进行宏观管理和考核评价企业经济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 在制定和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过程中,需要用相 对指标来进行比例关系的研究、检查和监督。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相对指标
考核企业经济活动成果也要计算一系列有关相对指标。例如,资金利 税率、成本产值率、成本利润率等,用于研究企业投人产出比例关系 和社会经济效益。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5 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 619亿美元。
上一页 下一页
实例导入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 304 6元人民币,比上年年末升值6.9 % 全年税收收入49 449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
年增加11 813亿元,增长3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统计公报》 分析: 以上统计公报用了很多指标,把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1)倍数和系数 倍数和系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来计算的相对数。当分子 数值比分母数值大得很多时,一般用倍数表示;当分子、分母数值差 别不大时,常用系数表示。 (2)成数 成数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来计算的相对数。如某县粮食产 量2007年比2006年增长一成,即增长1/100 (3)番数
上一页 下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活动分析和统计研究中应用很广。其主要作用有: 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对水平和联系程度 运用相对指标,可以观察某一总体的任务完成程度,内部的结构状
况,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一事物与另一事物联系的普遍程度、强度 和密度,从而有利于分析同类现象在不同时空上的联系与区别,为揭 示现象的本质和特点提供依据。例如,人们常用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判 断一个企业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用人均国民收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 济实力,用耐用消费品的平均拥有量评估一个地方的生活状况。
情况展示了出来。这些指标中有静态分析指标,有动态分析指标,你知 道哪些是静态分析指标,哪些是动态分析指标吗?在静态分析指标中,你 能分清楚哪些是总量指标,哪些是相对指标,哪些是平均指标吗?它们又 如何应用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便能解决这些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实例导入
经过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 总,可以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为了揭示社会 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分 析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本章主要介绍静态分析指标: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内容。重点介绍各种静态分析 指标的计算和运用。
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而变化。如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则该企业的所有职工是总体,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每个职工是总体单位,因此,职工总数是单位总量,工资总额等是标 志总量,其中,职工总数在前例中是标志总量,这里就变成了单位总 量。就一定的总体而言,单位总量只有一个,标志总量根据研究目的 不同可以有多个。
下一页
实例导入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 9%。工业品出 厂价格上涨3. 1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 2% ,生活资料价格 上涨2. 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 4 %。农产品 生产价格上涨18.5%, 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 6%,其 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 2%,二手住宅价格上涨7. 4%;房屋租 赁价格上涨2. 6 %。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城 镇就业人员29 350万人,净增加1 040万人,新增加1 2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0 %,比上年末下降0. 1个百分点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很多,其中计划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计划的基本指标常常是以总量指标的形式规定的,同时计划的执行 情况和各项管理工作,也都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并通过对实际数字资料的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 管理措施。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是在有关总量指标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 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例如,人口性别比是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 比,单位面积产量是总产量与播种面积之比等。
2.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 指标。时期指标是说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的指标, 如工业总产值、人口出生数、商品销售额、工资总额等都是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是说明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总数量的指标,如人口数、 商品库存额(量)、资金占用额等都是时点指标。
2.提供了现象之间的比较基础 相对指标把总量指标之间的具体差异抽象化了,从而使不可比的
上一页 下一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现象转化为可比现象。例如,要比较两个企业流通费用额的节约情况, 如果仅以费用额的绝对节约额进行比较就难以说明问题,因为它们所 完成的商品销售额可能是不同的,而费用额的多少直接受商品销售额 大小的影响。如果采用相对指标即流通费用率来分析流通费用的节约 情况,则可作出正确的判断,因为流通费用率表明单位商品销售额所 支付的费用额,排除了销售额大小的影响。 这样,两个企业乃至多个企业就有了共同对比的基础。
单位,如重量以“千克”为单位计量,长度以“米”为单位计量等。 双重单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结合使用的计量单位,双
重单位如电动机用“千瓦/台”表示。 复合单位,是指两个单位以乘积的形式表示,如货运周转量以
“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以“人公里”表示。 标准实物单位,是按统一的折算标准来度量被研究现象数量的一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各有不同特点。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 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可以直接相加,累加结果表示更长一段时间内 现象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期指标资料的搜集要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各时点指标数值不能 直接相加,其资料搜集是通过一次性调查来完成的。
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
1.有名数
有名数,又称为复名数,是指将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指标的计量
单位结合起来表示相对指标。例如,人均钢产量用“千克/人”表示,
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等。
2.无名数
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多用无名数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常用倍数、系数、成数、番数、百分数、 百分点和千分数来表示。
3.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 量指标。 (1)实物指标 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它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以下几种: 自然单位,即按照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态来度量其数量的单位,
如人口按“人”和牛、羊按“头”计量等。 度量衡单位,即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的规定来计量事物数量的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种单位,如各种型号的拖拉机以15马力为一标准台,15马力就称 为标准实物单位。
实物指标可以直接反映产品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容,但不 同属性的实物指标不能直接相加。因此,它无法用来反映非同类现 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缺乏广泛的综合能力。
(2)价值指标 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计量单位有元、百元、 千元、万元等。如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额、利润 额等。价值指标具有较强的综合概括能力,但价值指标脱离了具体 的物质内容,比较抽象。
上一页 返 回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
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故又称绝对指标或 统计绝对数。例如,我国的人口数、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基本建设 投资额、原煤产量、国内生产总值等,都是总量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量指标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
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简称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简称标志总量。 单位总量是指总体内总体单位的总数,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某种 标志值的总和。如调查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该地 区所有工业企业是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因此,工业企业 总数是单位总量,工业总产值、职工总数等是标志总量。
上一页 返 回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虽然可以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但由于 现象总体的复杂性,仅根据总量指标仍难以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的判 断。相对指标就是在总量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对比而产生的统计分析指 标,它有利于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状况。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统计 指标数值对比所得到的抽象的比值。 相对指标的特点是:它把构成相对指标分子和分母的具体数值抽象化 了;相对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相对指标反映了现 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和联系程度,在国民经济管理、企业经济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总量指标
(3)劳动量指标 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一般工人的工作
量用工时、工日表示,农民的工作量用劳动日表示,教师的工作量用 课时表示。1个工人做1个小时工,叫做1工时,8个工时等于1个工日。 劳动量指标主要在企业范围内使用,是评价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和计算 劳动生产率的依据,是企业编制和检查劳动生产计划的依据。不同类 型、不同经营水平的企业劳动量指标是不能直接相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