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论经络学说浅析(下)

3奇经八脉及其他相关的经络内容

3.1奇经八脉

关于奇经八脉在《内经》中只是散见于各篇章,

还没有系统、完整的记述。至《难经》在27,28,29三

难中,始论述了奇经八脉的作用、循行起止及所主疾

病。尔后《针灸甲乙经》复记述了奇经八脉的有关穴

位。至明代李时珍,在研习之后,撰有《奇经八脉考》

附于《濒湖脉学》后。现综合上述内容,以示应用于

临床的意义。

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

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

痛,不得前后,为冲病,其女子不孕,瘾痔遗溺,A干。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病,女子带下瘾聚。”《灵枢。经

脉》:“任脉之别,名曰尾黯,下鸡尾,散于腹。实则腹

皮痛,虚则痒搔。”

冲脉:《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

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素问。痞论》:“冲

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泽灌黔谷,与阳明合于宗筋。

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

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

引,故足痞不用也。”《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

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杆,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灵枢。逆顺肥瘦》:“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

脏六腑皆bT焉。其上者,出于顽颗,渗诸阳,灌诸精;

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月国

中,伏行箭骨内,下至内踩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

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跄属,下循跄7入大趾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洁则跄上不动,

不动则厥,厥则寒矣。”《灵枢。动输》:“冲脉者,十二

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

股内廉,邪(斜)入月国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

下入内踩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斜)入踩,出属跄

上,入大趾之间,注诸络,以温足胫,此脉之常动者

也。”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

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

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内,血独盛则

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

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

焉”。《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灵

枢。海论》:“血海(指冲脉)有余,则常想其身大,佛然

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

所病。”《灵枢。百病始生篇》:“虚邪之中人也……留

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即冲脉的深层),在伏冲之

时,体重身痛。”《灵枢。岁露》:“邪气入则病作……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

督脉:《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

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

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

内皆,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譬燮内,挟脊抵腰中,入循普,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又:“督脉生病治督

脉,治在骨上,甚者在脐下营(指曲骨穴,脐下营,指

阴交穴)。但这两个穴都是任脉穴。《灵枢。经脉》: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普上项,散头上,当肩肿左右,别走太阳,入贯普。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阴娇、阳娇脉:《灵枢·脉度》:“跻脉者,少阴之

别,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躁之上,直上循阴股,人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人顺,属目内皆,合于太阳,阳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

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湍揍理。.....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

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脑者,正属目本,名

曰眼系。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人脑乃别阴跻、阳跻,阴阳相交,阳人阴,阴出阳,交于目锐毗,阳气盛则镇目,阴气盛则螟目。”

按:眼睛之开合失常,当与二跻脉有关。

阳维、阴维脉:《素问·刺腰痛论关“阳维之脉,令

人腰痛,痛上佛然肿。刺阳维之脉,脉与太阳合揣下间,去地一尺所。(按:“.去地一尺所”为阳维之a,即

太阳承山穴。)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佛佛(怒貌) 然,甚则悲与恐。刺飞阳之脉,在内躁上五寸,少阴

之前,与阴维之会。(按:飞阳即维之脉。起于足少

阴筑宾穴。刺飞阳之脉,在内跺上五寸,即阴维之都

筑宾穴。)”

带脉:《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胭中,别

走太阳之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以上是散见在《内经》部分篇章中,有关“奇经八脉”的记载。从其内容来看,还不能十分明确“奇经

八脉”在经络学说中的地位与作用。至《难经》始对

“奇经八脉”存在的作用,以及每条经脉的起止点、循

行部位和所出现病变证候,做出简要的论述。如: 27难谓:“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

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跻、有阴跻、有冲、有

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即不

受十二经的约束),故曰奇经八脉也。然,圣人图设

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

此之时,霜需(形容大暴雨的水势)妄行,圣人不能复

图也。此脉络满溢,诸经(指十二经)不能复拘也。”

28难谓:“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

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级之俞(即会阴

穴),并于脊里,上至风府,人属于脑。任脉者,起于

中极(即中极穴,在脐下四寸)之下,以上至毛际,循

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上循循面,入目络舌。冲脉

者,起于气冲(即气街穴,在少腹下方横骨两侧处,

股动脉部位)并足阴明之经(《内经》谓并足少阴之

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跃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躁上行,入风

池。阴跻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踩上行,至咽喉,交

贯冲脉。阴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

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即足太阳膀胧经

的金门穴,在足外躁前下方)也,阴维起于诸阴交(即

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在足内躁的上方)也。

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

人不有拘通也,而人脉隆盛,人于八脉,而不还周(即

不像十二经脉好样环周不息。但事实上十二经脉

的环周并不是与奇经八脉无关的,如任、督、冲三脉

最为明显),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就是不能约制八

脉)也。其受邪气,蓄则肿热,贬射之也。”

29难谓:“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

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

能自收持(倦怠为力)。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

苦心痛。阴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跻为病,阴缓而

阳急。冲之为病,气逆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

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七庙,女子瘦聚。带

之为病,腹满,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

也。”

按:《难经》虽对奇经八脉做出综合系统的论述,

但仍不是完整的。至李时珍撰《奇经八脉考》,始将

每条经脉的起止循行过程中,与其它经脉相互沟通、

联络及其穴位表述的比较完整。事实上,奇经八脉

并非是八条孤立的经脉,而是属于整个经络系统的

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即是调节、灌注十二经脉

(包括十五络、经别等)血气的脉道,又是使十二经脉

相互沟通、协调的主导。仅举一例,“冲为血海”,女

子在14岁左右冲脉始盛,月经来潮,婚后受孕,又是

冲脉养胎;产后哺乳,其乳汁同样是冲脉的作用(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