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街巷空间及其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a 三朝巷24

号手巾寮平面

图3-b 三朝巷24号手巾寮空间构成分析表2 三朝巷24号手巾寮空间构成数据分析

总用地面积室内面积

灰空间面积天井面积面积(m 2)18018

1141485519110141比例

100%

63132%30192%5176%

从灰空间在泉州民居中的普遍性我们发现灰空间主要结合天井呈环状分布,并且灰空间占总面积的1 3这一比例已由经验值的不断累加而上升成为理论值。

4 泉州民居灰空间对现代的借鉴作用及意义

记得建筑大师路易・康曾说过:“在所有事物中,我尊重开端……古人的头脑也很聪敏,就和我们所假设自己的头脑一般

聪敏……”〔9〕

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宗白华先生总结道:“历史

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是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究源。”〈10〉

看来,无论中西方的名人们都同样地意识到了历史对现代乃至未来地提示借鉴作用,的确,泉州这一亚热带地区,古民居提醒着我们注重气候设计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灰空间对建筑环境舒适性的影响更是“立竿见影”,古人对灰空间的分布及比例的把握已形成一定的潜在模式,灰空间围绕天井环状扩散分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的比例值得建筑设计者的重视与学习,对建筑灰空间性质上的把握及数量上的斟酌,能使建筑在

内涵上继承传统的生态精神,从而使气候造就的特色的空间成为历史与现代的结合点。

(注:感谢彭晋媛老师的悉心指导。)

3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9808007)

注 释

1 转引自龙庆忠 中华建筑与中华民族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p 25

2、3、4 转引自 彭晋媛 和而不同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

2001p 43、p 43、p 26

5 转引自 中国建筑美学 侯幼彬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p 1936 转引自 黄金良 泉州民居 海风出版社 1996p 107、8 转引自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p 97、p 929 转引自 李大夏 路易・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 14510 转引自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p 58

参考文献

1 黄金良 泉州民居 海风出版社 1996112 杜仙洲 泉州古建筑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1123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4 彭晋媛 和而不同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论文20015 侯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 孙杰 传统民居与现代绿色建筑体系 建筑学报2001(3)p 617 蔡镇钰 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 建筑学报1999(7)p 538 龙庆忠 中华建筑与中华民族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9 B ・吉沃尼 人・气候・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 沈玉水 泉州古民居建筑特点 福建建筑1995(1)p 11

收稿日期:200111118

・省科协二届学术年会土木建筑优选论文(二)・规划・设计・环境・论坛・

传统街巷空间及其启示

王珊 (华侨大学建筑系 362011)

〔摘 要〕 唐、宋、明清是我国古代城市形态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其城市街巷的发展及其主要空间特征的阐述,指出传统城市街巷空间对现代城市及街巷设计的启示和意义。

〔关键词〕

 传统街巷空间 启示Space of trad iti ona l street and lane and the i n sp i ra ti on fro m it W ang Shan (D ep t .of A rch itecture ,N ati onal H uaqiao U niversity 362011)

Abstract :T ang 、Song 、M ing&Q ing D ynasty are th ree m ain

stages of the devel opm ent of ancient city for m .T he article elabo 2

rates the devel opm en of the street and lane ,states the m ain s paec characters of the m and then points out that modern city and street design can draw ins p irati on from traditi onal street and lane .

Key words :Space of traditi onal street and lane Ins p ira 2

ti on

如果把城市视作一个肌体,那么街巷无疑就是它的血脉。古今城市街道在物质功能上的差异是巨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出现,街巷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理性,现代生活的需要使其布局、交通、管线等物质功能被强化。然而,街巷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它还是人们生活的场所和舞台,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威廉・怀特说:“街道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中心场所。”而就这一点而言,古今城市相承,并没有太大变化。古人云:史可鉴今,在当今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多,设计趋同化的时候,回头看一看或许会让我们走得更好更远。

1 唐、宋、明清街巷空间的发展

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岁月里,就营国制度体系传统而言,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封建制兴起的春秋、战国

之际到秦汉时代,是第一阶段。自东汉迄明、清,则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又以宋为转折。①就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唐、宋及明清是三个较为典型的、较成熟的发展阶段。

111 唐的街巷空间

古代城市大部分是社会政治的产物,而且一次建成——先修城墙,再建城市;先定宫室,再筑其它区域——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后由内而外的建城秩序。建城之前要先“辨方正位”,正南正北的房屋朝向对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社会制度下,“井田制”观念影响深远,在古代城市规划中,人们也用它来作为主要依据。这两者相结合的结果就产生了古代城市典型的“棋盘式”格局。“假如地形许可的话,(古代都

城)基本都是按照整齐规则的传统模式来规划的。”(李允金禾,《华

夏意匠》

)唐以前,这种规划形制就很普遍了,这种形制的极致例子就是唐长安城。

唐长安城尺度宏大、规划严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也最为规则的城市。白居易描绘唐代城市面貌诗云“七堰八门六十坊”。坊,即“里坊”。是城市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城市的细胞,一个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