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社会工作环境视角案例
社会工作环境视角案例一、案例背景社会工作环境是指社会工作者实践所在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特点的地域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社会工作环境下从事着各种形式和领域的社会工作,他们需要适应、影响和改善环境。
二、案例描述小王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在一家社会福利机构工作。
该福利机构主要为孤儿和流浪儿童提供庇护和教育。
小王每天需要面对一大批需要帮助的儿童,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家境贫困,有的失去了双亲,有的遭受家庭暴力。
小王需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帮助这些儿童重建信心,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分析1. 工作负荷大小王所在的社会福利机构负责的儿童数量众多,而资源有限,这使得小王的工作负荷很大。
他需要处理儿童们的日常生活问题、教育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在这样一个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小王需要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管理,以保证他能够持续地为儿童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2. 环境挑战儿童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的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抵触感或孤僻,这对于小王的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小王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便更好地与这些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3. 资源匮乏社会福利机构的资源有限,这意味着小王需要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工作。
他需要不断地寻找新的资源渠道,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以满足儿童们的需求。
四、解决方案1. 资源整合小王可以通过与其他福利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共享资源,达到优化资源利用的目的。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小王个人的工作负担,还能够为儿童们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帮助。
2. 进行常规心理辅导小王可以定期接受心理辅导,以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
这样可以帮助他更好地面对儿童们的情绪问题,同时也能够更有效地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3. 建立儿童支持团队小王可以倡导建立一个包括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教育专家等多专业成员组成的儿童支持团队,以提供更全面的帮助和支持。
五、结论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社会工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地调整工作方式和主动寻求解决方案。
案例1:流浪儿小刚的故事
2.儿童的界定
(3)行为特点 ①探索性(好奇) ②模仿性(媒体影响)
二、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三、儿童的成长、面临问题及资源
1.婴儿期(0~l岁) (1)特征 新生儿离开母体建立个体生活,但
对外界适应能力很差。 (2)任务 完成初期的快速生长发育目标,开
8、小刚在街头营生过程中主要碰到哪些问题?
9、如果你是政策制订者,你会发展哪些服务来 帮助这些孩子维持日常生活?又如何开展这些服务?
10、如果你是社工,你会如何接近小刚,并且帮 助他体面而尊严地生活?
知识点
一、问题行为
越轨和攻击行为是流浪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 1、越轨行为 (1) 越轨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2) 越轨的解释有三种 第一,生物学解释。主要从越轨者个体生理上的
后来的日子,他也尝试过其他办法去谋生。 看到一些厂里的招聘广告,他打电话去应聘, 但是人家都说他太小,没有身份证,不要他; 他的朋友有人卖报纸,他也去卖,但是抓得 厉害,说广场上不准卖;有个老板让他去发 飞机票代理的广告卡,说一个月600元,包吃 包住,他很兴奋,可是一个月下来,老板一 分钱都不给,还扬言要揍他,他白白帮人在 街头忙碌一个月。
(2)攻击习得论。攻击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 果,而非本能所致,个体获取攻击性行为方 式的学习包括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两种。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分析一:假如你在某一青少年福利机构实习,该机构专门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
机构督导希望你能够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服务方案,为10名有逃学、撒谎、偷窃等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服务。
请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小组工作服务方案。
案例分析二:阿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6岁时被判刑,后死在狱中,剩下姐姐和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1999年姐姐结婚出嫁,为筹办姐姐的婚事,母亲到处筹款借钱,给生活拮据的家庭添加了债务。
2000年,阿芳从职校毕业后找了份宾馆服务员的工作。
为还债务,她经常替小姐妹们加班,也不舍得为自己购置时髦的衣服。
慢慢地,阿芳观察到经常出入于宾馆、打扮时髦的女性及其她们的生活方式,阿芳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偷偷做起了卖淫女。
母亲看到打扮得日渐妖艳、神情懒散的女儿,心里很着急。
当母亲得知女儿已辞退工作偷偷卖淫时痛哭流涕,找到社工站请求社工救救女儿。
问题:1、阿芳的主要困境是什么?2、针对阿芳的困境,作为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介入?案例分析三:阿强是一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到网吧里哭着劝他也无法将他劝回。
后来,阿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
阿强的父母已离异,他目前由母亲抚养,父亲另组家庭,很少来看他。
其父母经济收入都不高,迫于生计,母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阿强的学习。
问题1.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阿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阿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案例分析四: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郊接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
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
儿童社会工作
4、火车站为什么不准捡瓶子、卖报纸? 5、你碰到过发卡的孩子吗?为什么发卡被禁止?
6、当老板拒绝给工资的时候,小刚可以怎么应 付?
7、在小刚的生活中,朋友的意义有哪些?
(1)生理年龄(生理上生命存续的时间为依 据,骨龄);
(2)心智年龄(少年老成);
流浪儿童,也称为流浪未成年人,他们是儿 童中特殊的一群
数量不容小视,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救 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几年前,国务院 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课题组的报告表明,全国流 浪未成年人约100万。
(4)资源
①父母和家庭是照顾儿童和帮助儿童克服成 长面临的问题的重要资源。
②医疗照顾的形态、安全住处的拥有、健全 的营养和适当的正式与非正式儿童照顾的安 排都是重要的社会结构资源的实例。
3.学龄期(6~14岁) (1)特征 生理机能进一步发育,心理、智力、
学习能力不断增强,需要向全方面发展。 (2)任务 开始学习今后进入社会所需的各方面
第二节 街头营生 火车很快就到了上海。可是,还没有出站,熊猫
就因为偷人家的东西被警察抓走,从此杳无音信。 这让小刚很紧张,一个人在陌生嘈杂的火车站,他 茫然不知所措。他在火车站广场彷徨了大半天,然 后饿着肚子在火车站广场的一角落里熬了一个晚上。 繁华喧闹的大上海,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 第二天,饥饿难耐的小刚看到有老汉在广场上捡 瓶子,便鼓足了勇气上去问瓶子是不是可以卖以及 到哪里卖。衣衫褴褛的老汉详细地回答了小刚的所 有回答。小刚很快开始捡瓶子卖。开心的是,当天 他就赚到5块多钱,吃到几个热包子。虽然仍没有吃 饱,小刚还是觉得非常舒服。靠捡瓶子,他度过了 在上海的最初的一个星期。回想起来,小刚说,那 段时间很辛苦,每天就在那些垃圾桶旁转啊转,很 脏,很孤独,也赚不到什么钱。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XX救助站为例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研究--XX救助站为
例
城市流浪儿童是指在城市中没有固定住所、无依无靠的未成年人。
他们面临着生存、安全和发展的诸多困境。
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社会工作不断加强对这一群体的介入和干预。
本研究选取XX救助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分析该救助站对城市流浪儿童的社会救助工作,探讨社会工作在城市流浪儿童问题上的作用和成效。
首先,XX救助站通过提供基本的食宿、医疗等生存保障,满足了城市流浪儿童的基本需求。
其次,该救助站还组织志愿者团队和社会工作者,开展劝导、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这些孩子重建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此外,救助站也积极引导这些孩子参加学习、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实际能力。
通过对XX救助站的研究,发现社会工作对城市流浪儿童的帮助是多方面的,不局限于满足基本生存需求,还包括心理辅导、教育培训等多种方面。
社会工作的介入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群体的处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2019年度优秀社会工作案例、项目名单
2019年度优秀社会⼯作案例、项⽬名单2019年度优秀社会⼯作案例、项⽬名单个案⼯作案例(⽂章刊登于潍坊市民政局.潍坊市社会⼯作协会《潍坊市社会⼯作优秀案例成果集锦》)1、运⽤优势视⾓助残疾青少年实现就业创业——以福利院弃婴弃⼉为例(本⽂荣获中国社会⼯作协会2019年全国青少年社会⼯作优秀案例⼀等奖)潍坊市社会⼯作协会张新民2、坦诚相待幸福相恋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连娟项⽬督导秦廷升(本⽂荣获中国社会⼯作协会2019年全国青少年社会⼯作优秀案例三等奖)3、对福利院孤⼉成长的介⼊潍坊市⼉童福利院陈雪4、福利院残疾青年⼊院融合的社⼯介⼊潍坊市社会福利院何援塔5、⾛出阴霾,重塑信⼼潍坊市社会福利院马锡云6、救助⽼年流浪⼈员案例潍坊市救助管理站鞠明远7、救助⽼年智障妇⼥案例潍坊市救助管理站鞠明远8、⼈⽣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协助失学孤⼉再圆学校梦昌乐县民政局刘思建9、助困难家庭申请低保改善⽣活——帮扶社区困难家庭个案坊⼦区凤凰街办龙⼭路居委会王莹10、做社区邻⾥的解铃⼈——化解社区邻⾥⽭盾个案坊⼦区凤凰街道郑营南路社区王艳玲11、放⼿,愿你我都有幸福晚年——再婚⽼⼈离婚纠纷调解个案坊⼦区民政局董路宁12、照亮灰暗⼼灵重塑尊严⽣活——社区“缠访户”个案介⼊奎⽂区民政局张学三13、⾛出阴霾,重拾希望——⼀位退休⼯⼈的家庭社会⼯作个案寿光市圣城街道向阳社区 赵丹霞14、让爱筑巢共拓希望——关爱孤⼉成长个案⼯作案例⾼新区民政局谭雯婷15、告别流浪重返学堂——诸城市流浪未成年⼈救助⼯作案例诸城市社会⼯作协会16、幸福像花⼉⼀样——致⼤⼭⾥的“孤⼉”安丘市幸福⾥社区服务中⼼李国英17、失独不失群,⼤爱助我⾏奎⽂区北苑街道⾦都社区王致娟18、将个案社会⼯作融⼊康复训练中潍坊市⼉童福利院黄梅19、脑瘫⼉童的个案服务潍坊市⼉童福利院王敏20、⼀棵⽤⽣命影响⽣命的万年青——⼀位退休护⼠捐赠遗体的⽼年社会⼯作个案潍坊市社会福利院 李天岩21、⾛出焦虑阴霾重沐爱的阳光——⼀位退休⽼⼈⽣活融合的⽼年社会⼯作个案服务潍坊市社会福利院李天岩22、美好⼈⽣从“⼼”开始⾼密市社⼯协会王妍23、强化⽣活信⼼重塑健康⼈⽣⾼密市社⼯协会单燕群王妍24、⼀抹阳光——⽼年社会⼯作个案⼯作结案记录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赵⽟贞25、爱·幸福·感恩潍坊市新路社会组织发展中⼼曾丽娟26、 “关爱军休⼲部遗属”——困难家庭⽼⼈个案介⼊潍坊市众智社会⼯作服务中⼼刘雷飞赵国芳27、协助失独⽼⼈⾛出⼈⽣阴霾奎⽂区⼤虞街道丁媛28、⽤爱伴你成长——某市⼉童福利院青少年社会⼯作服务个案案例潍坊市⼉童福利院夏春红29、 “迷途知返” 青春回归豪迈中学鞠坤30、奎⽂区北海路街道北宫东街社区社⼯案例北宫东街社区⼩组⼯作案例31、社⼯携义⼯⼣阳⽆限好——⽼年⼈社会⼯作⼩组服务案例潍坊市社会福利院李天岩32、丹青溢彩墨飘⾹——书法绘画⼩组结案记录潍坊市社会福利院王佳琦33、 “蕙质兰⼼,‘纸’要精彩”⽼年⼈衍纸⼩组潍坊市众智社会⼯作服务中⼼王贞贞张媛媛34、 “⽼有所学⽼有所乐”电脑学习⼩组潍坊市众智社会⼯作服务中⼼魏婷35、⽼年书画⼩组潍坊市众智社会⼯作服务中⼼车玲燕⽅钰李敏36、⽤⾳乐点亮⽣活⽤歌声传递关爱——学歌唱⼩组结案记录潍坊市社会福利院王佳琦37、七彩童年美术班-未成年⼈健康成长的乐园——“七彩童年美术班”活动案例坊⼦区凤凰街道张洁容38、⼩⼿拉⼤⼿关爱独居⽼⼈——青少年志愿者元宵节服务独居⽼⼈活动奎⽂区梨园街道九龙园社区徐秀荣社区(项⽬)⼯作案例39、社区⽼年⼈精神需求社会服务⼯作案例⾼新区新城街道鸢都社区邵兴华40、⾛近我的⽗亲母亲——社会⼯作⽅法在机构养⽼中的应⽤潍坊市社会福利院李天岩41、⾦⾊阳光社区综合养⽼项⽬奎⽂区⼤虞街道孙家社区张光辉42、⽢肃康乐县“呵护⼼灵,陪伴成长”潍坊科技学院⼩百合公益助学团队43、 “乌鸦喝⽔”⾏动——“促进充分就业、共建和谐社区”寒亭区寒亭街道镜湖社区王伟裙44、凝聚爱⼼缔造和谐传递正能量——⼈民商城社区社⼯服务团服务实录潍城区社会⼯作协会刘思建尹亚群李伟华45、社⼯⽤爱点亮“⼼”希望——有先⼼病⼉童,就找潍坊社⼯项⽬潍坊市社会⼯作协会王钧张新民陈晓单莉唐⼼愿46、⽤好红⾊资源,实现⽼有所为——协助⽼年优抚对象发挥余热潍城军休⼀所 尹亚群47、 “黄⾕⽣机”服务案例潍坊鸢都义⼯公益服务中⼼48、 “放飞青春梦想,共筑多彩⼈⽣”——社区困境未成年⼈潜能培养计划案例潍坊市社会⼯作协会王钧张新民陈晓单莉唐⼼愿49、我的梦想,我做主——孤残青少年创业助⼒服务项⽬潍坊市社会⼯作协会王钧单莉唐⼼愿50、潍坊市社会福利院“⼼桥”为⽼服务项⽬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连娟51、关爱留守⼉童促进健康成长——诸城市社区社会⼯作服务项⽬案例诸城市社会⼯作协会52、⽼年⼈⽂艺活动谱就社区“最美⼣阳红”——社区⽼年⼈⽂艺宣传队活动案例坊⼦区凤凰街道郑营南路社区王艳玲53、乐观⼼态是良药抗击病魔筑家园——潍城区⼈民商城社区组建潍坊市癌友之家纪实潍城区⼈民商城社区李伟华季晓洁程琪媛54、⽤爱,传递社区正能量——⼈民商城社区正能量志愿者团成长录潍城区南关街道⼈民商城社区李伟华55、听⽼⾰命讲过去的事情——铭记历史功⾂传承⾰命精神昌⾢市义⼯联合会综合服务中⼼主任李云美56、 “五位⼀体”整合社区资源 “四社联动”开展社区治理奎⽂区东关街道⼯福街社区马丽丽57、亲情为民服务为本建设和谐家园潍城区曹家巷社区江宏58、⽼⼈纠纷案例与分析潍坊市社会福利院⾼连娟59、社会⼯作专业技术成果——设⽴“爱⼼救助基⾦”项⽬潍坊益都中⼼医院社⼯科科长王正玲60、爱在⼼中感恩更美——奎⽂区北海路街道胡西社区母亲节纪念活动奎⽂区北海路街道胡西社区杜冬冬周见见61、社会⼯作在民政领域基层党建中的应⽤分析——以潍坊市直民政系统为例潍坊市灵⼭仙庄管理处秦廷升。
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案例分析芳芳,11岁,2013年被某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收留。
芳芳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家里很穷。
她读了几年小学,由于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家里也没有能力继续供她上学,就辍学了。
由于缺乏文化知识,不善表达,她很少说话。
虽然与其他孩子相处友好,但是有自卑、防备心理。
她每天课外时间都会外出捡废旧瓶子卖了赚钱。
芳芳在中心的表现很好,每天都能得到中心工作人员的表扬和奖品,芳芳特别爱惜这些奖品。
【问题】1•请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芳芳的现实资源情况。
2.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试评估芳芳和她父母各自的需要。
【答案】1.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内外影响力分析范式中,人被看做是发展和成长的。
人的发展都要经过几个普遍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逐步攀升的,是成长的。
从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
针对芳芳没有读完小学,没有文化知识、不善表达以及她自卑、防备别人的心理特点,社会工作者首先应提供帮助使芳芳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首先,要帮助芳芳继续接受教育,教她读书识字,同时还要与芳芳的家庭联系,关注和帮助他们解决经济问题,与家乡的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当地的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起从不同角度给予芳芳和她的家庭帮助。
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芳芳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2.芳芳和她父母各自的需要具体表现为:(1)芳芳的需要①心理表达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对芳芳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她健康的心智,积极向上的品质,使她树立自信心理,并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②接受教育的需要。
芳芳正值求知年龄,需要通过多方支援,提供芳芳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③人际交往的需要。
芳芳需要和同辈群体接触、交流,应该鼓励她克服自卑、防备心理,多交朋友。
④获得关爱、支持、鼓励的需要。
芳芳需要回归家庭,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需要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老师的关心和鼓励。
团体社会工作案例
团体社会工作案例团体社会工作案例:1. 在社区开展的老年人团体活动。
通过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讲座、文娱活动、手工DIY等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面向失独家庭的心理辅导团体。
通过定期组织失独家庭成员参加心理辅导团体,让他们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得到专业心理辅导和支持,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3. 面向青少年的志愿者团体。
通过招募青少年志愿者,组织开展环保、公益义工、文化交流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4. 面向残障人士的康复训练团体。
通过组织残障人士参加康复训练团体活动,协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提高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促进残障人士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5. 面向城市贫困家庭的扶贫团体。
通过组织志愿者为贫困家庭提供物资、关爱和帮助,帮助他们缓解生活困难,同时通过开展扶贫教育、职业培训等活动,提高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会。
6. 面向流浪儿童的关爱团体。
通过组织志愿者关爱流浪儿童,提供食宿、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并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文化教育等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重建家庭和社会关系。
7. 面向女性的职业发展团体。
通过组织女性参加职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活动,提高女性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同时促进女性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推动女性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
8. 面向农村青年的创业团体。
通过组织农村青年参加创业培训、资源整合等活动,帮助他们创业就业,同时促进农村青年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9. 面向学生的科技创新团体。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科普活动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技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10. 面向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团体。
通过组织律师和志愿者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开展法律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社会工作者助流浪少女个案分析
社会⼯作者助流浪少⼥个案分析 社会⼯作者在介⼊过程中采⽤危机⼲预、物质⽀持、⼼理辅导、制定习得机制、资源整合等多种⼿段帮助服务对象正确认识和分析⾃⼰的处境,矫正服务对象的偏差⾏为,促进服务对象与其家⼈之间的良性沟通,缓解家庭关系,建⽴家庭⽀持系统。
那么,下⾯是由店铺为⼤家整理的助流浪少⼥个案分析,欢迎⼤家阅读浏览。
⼀、案例背景 (⼀)基本资料 ⼩慧(化名),⼥,12岁;四川⼈ ⼩琳(化名),⼥,14岁,四川⼈ (⼆)个案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慧、⼩琳是亲姐妹,在街头流浪,经葵冲派出所发现后护送⾄我站求助,经救助站接待⼈员进⾏⾝份甄别后,接纳⼊站。
⼊站后,救助站社⼯及时介⼊,对其进⾏个案辅导。
引发/重要事件:在前期接触过程中,案主⾃述,上过⼩学⼀、⼆年级。
出⽣之⽇起就跟随⽗母在⼤亚湾⽣活,全家以乞讨、捡拾为⽣,案主的⽗母偏爱其弟弟,对她们的管教⽅式则是⾮打即骂,因为受不了⽗母的打骂,两姐妹便离家出⾛,沿街乞讨维⽣。
⼆、问题及原因分析 (⼀)理论分析 “⽣态系统”理论强调把⼈与⽣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即系统内部的各个⼦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
因此应该从分析服务对象的个⼈、家庭、学校等⽅⾯进⾏介⼊,进⽽提升服务对象对⽣活的信⼼,构建社会⽀持⽹络,完善其⽣态系统。
(⼆)服务对象的优势 1、服务对象有年龄相仿的姐/妹陪伴左右,相互给予情感⽀持。
2、服务对象性格外向,愿意与他⼈沟通交流。
(三)服务对象的劣势 1、服务对象⾏为偏激,常在救助仓内⼤声吵闹,故意挑衅站内其它救助⼈员。
2、服务对象防备⼼理极强,对于他⼈对其的家庭情况的询问,常避⽽不谈或答⾮所问。
(四)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原因 社⼯在服务对象⼊站后及时介⼊,通过与服务对象⾯谈,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优秀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优秀社会工作案例精选
1. 拯救流浪儿童的故事:某社会工作者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一个流浪儿童救助中心。
通过提供食物、住所和教育机会,帮助无家可归的儿童重新融入社会。
许多孩子在得到关怀和支持后,开始重投学校,并且在这个安全的环境中全面发展。
2. 应对家庭暴力的故事:一名社会工作者在一次家庭暴力案件中拯救了一个妇女和她的孩子。
通过提供临时住所、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帮助她们脱离暴力环境,重新开始。
该妇女后来成功地找到工作,给孩子一个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
3. 支持精神疾病患者的案例:一位社会工作者在一个精神病院工作,帮助患者走出自闭状态,重建社会联系。
她通过提供心理辅导、个体或团体疗法,以及帮助他们重新适应外界生活的机会,让患者逐渐康复,并在社会中找到自我认同感。
4. 推动社区发展的案例: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合作,通过建设社区中心、提供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社区经济繁荣和居民参与。
通过激发社区的自力更生精神,社区逐渐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案例展示了社会工作者的不同工作领域和方法,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提供支持、资源和机会,帮助和改变那些面临困境的人们的生活。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浪儿童救助
探析社会工作视角下流浪儿童的救助摘要:流浪儿童群体自出现至今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结合社会工作的实质对流浪儿童救助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提出从社会、社区、家庭方面来解决流浪儿童救助问题,为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崭新的途径。
关键词:流浪儿童救助现状;流浪儿童救助问题;社会工作的介入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97-022012年11月16日清晨,贵州毕节市的一垃圾箱内,发现了5名流浪男童的尸体。
据称,这5名男童是因为避寒而躲在垃圾箱的。
这一事件的发生又不免让我们联想到流浪儿童问题的严峻性。
虽然国内外的许多研究一直呼吁要关注流浪儿童问题,但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流浪儿童、该怎么去关注这些流浪儿童?一、流浪儿童问题现状流浪儿童,也成为流浪未成年人,指18周岁以下,脱离监护人有效监护,在街头依靠乞讨、捡拾等方式维持生活的未成年人[1]。
他们是儿童中的特殊群体,数量也不容小觑,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全国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14.6万人次。
几年前,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一课题组的报告表明,全国流浪未成年人约100万[2]。
为什么会出现流浪儿童事件,为什么有的流浪儿童被遣返回家时,还是会选择重复流浪?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经济困难。
大量有关流浪儿童问题的研究表明,许多流浪儿童来自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居多[2],并且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往往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过早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中。
第二,家庭结构不完整。
在一般家庭中生育子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传统社会,生育子女与家庭和家族的延续连在一起,也与人们的养老期望紧密相关。
同时,儿童少年社会化,对儿童少年的关怀和培养是家庭的一项重要功能[3]。
如今,许多流浪儿童来自单亲家庭,这种情况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们害怕和别人提起自己的家庭[4]。
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摘要】流浪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和援助。
从优势视角来看待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资源,实现更有效的帮助。
本文从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理论框架、实践措施、案例分析,挑战与对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倡导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有助于促进流浪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建设更加人性化、有温暖的社会环境。
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提升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更多的流浪儿童得到真正的关爱和帮助。
【关键词】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优势视角、理论框架、实践措施、案例分析、挑战、对策、未来发展方向、倡导、身心健康成长、人性化、温暖的社会环境。
1. 引言1.1 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性流浪儿童是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们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如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匮乏、容易受到暴力和性侵害、营养不良等。
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流浪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环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
通过社会工作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获取教育资源,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流浪儿童处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中,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认识自我、树立未来目标,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才能真正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让他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1.2 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意义在优势视角下的流浪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中,我们强调的是要从儿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出发,通过关注他们的优点和能力来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服务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流浪儿童的自尊和自信,还可以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有效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流浪乞讨儿童谁来解救?摘要:当我们走在繁华都市的街头,总会看到那些被埋没在来往人群中却艰难的生存着的人,有老人、孩子、青年人。
乞讨儿童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流浪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流浪乞讨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及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又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和公共管理问题.本文将对关键词:乞讨儿童;微博解救;福利政策;引言解救乞讨儿童,是近期微博上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2011年1月17日,一名失踪儿童的母亲给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发了一封求救信,希望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孩子。
于建嵘随后通过微博向网友求助。
在接到更多的寻人信息之后,于建嵘教授专门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号召网友们随时留意身边的乞讨儿童,帮助他们和亲人团聚。
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不仅在热心人群中反响强烈,还受到了名人微博和公安微博的推荐与回应。
城市中的流浪乞讨儿童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群体,这类特殊的群体一直被当作污染城市环境的垃圾,但是他们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法治等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他们的产生及大量涌入城市必将会对城市的管理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所以对这一群体进行现象分析、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合理有效的救助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乞讨儿童的现状分析丐是社会的私处,我们天天羞于示人,却又天天感觉存在;丐又是极端传说,丐到洪七公的境界,皇帝都不做,丐到残疾童丐的境地,则暗无天日,江河无语。
根据民政部《十一五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流浪乞讨儿童100-150万,其中80%有盗窃、抢夺等违法行为,45%的儿童常年以违法行为为生,74.4%的儿童在流浪乞讨两个月后就会出现违法行为。
(一)流浪乞讨儿童的乞讨方式1.沿街流动行乞,这种方式较为普遍,或行走在商业区,或在过街天桥,或在地下通道。
青少年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青少年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青少年志愿服务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十个优秀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案例。
1. 关爱老人
在某市的一家养老院,一群中学生每周末前往陪伴老人。他们与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还组织一些活动如唱歌、跳舞等,为老人们带去欢乐与关怀。
2. 儿童乐园志愿者
一群中学生在暑假期间,去当地的儿童乐园做志愿者。他们帮助管理游乐设施,组织儿童游戏和活动,并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指导,确保他们在游乐园里度过愉快的时光。
8. 社区服务
一些青少年志愿者组织了社区服务活动,如街头义卖、义务搬家等。他们利用自己的时间和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9. 童话演出
一些高中生组织了一场童话演出,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将经典童话故事搬上舞台,为孩子们带去欢乐和启发。
10. 救助流浪动物
一些青少年志愿者参与了救助流浪动物的工作。他们为流浪动物提供食物、水源和医疗帮助,同时也宣传动物保护知识,呼吁社会关注和关爱动物。
提供阅读资源。他们还组织读书分享会和阅读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6. 志愿者陪伴残障儿童
一些中学生成为了残障儿童的志愿者陪伴者。他们定期去残障儿童福利中心,陪伴他们玩耍、学习,帮助他们提高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7. 助力农村教育
一些大学生组织了志愿者团队,前往农村地区的学校开展教育支援。他们为学生们提供学习辅导,组织文化课程和体育活动,帮助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社会工作流浪少女行为矫正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漂泊少女行为矫正案例分析社会工作漂泊少女行为矫正案例分析社工在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遇到障碍时,通过减轻案主的不安和压力,营造舒适的交流环境逐渐解决了难以达成有效沟通这一问题,同时通过对案主适当的牵就,渐渐获得了案主的信任。
那末,下面是由为大家分享漂泊少女行为矫正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阅读。
姓名:陈某性别:女年龄: 12 岁文化程度:小学六年级,辍学2XXX 年 10 月 16 日 18 时许,大山坪派出所民警在街边找到一名 12 岁流娼妇孩(即本例案主陈某),此女自述随其母居住于云南某偏远山区,从未念过书,自 6 岁起其母便外出务工,陈某靠母亲每月寄回的 50 元钱单独生活,直至 3 日前随其母来本市寻其素未谋面的父亲,但其母借机将其遗弃街边。
派出所民警根据案主的自述,无法核实其身份信息,遂将案主送往我站承受救助。
案主初入站时有较为明显的负面情绪,如不安、冲动、烦躁、沮丧等。
为引导案主适应站内生活,确保对案主的救助、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我站社工及时介入,开场对其提供心理疏导,以及后续的偏向行为矫正和思想转化等效劳。
通过与案主的交流,以及日常的效劳工作,我站工作人员逐渐觉察案主惯于扯谎。
其描绘的不少信息都是虚构的,但通过这些半真半假的信息,我们最终还是联络上了案主父亲,复原了案主的真实身份。
原来案主父母离异,案主自幼随其父四处奔波,转学三次,于一个月前因回绝进校念书回到本市随其爷爷、奶奶居住。
平日里无所事事,这次买了一大包零食离家出走,已单独漂泊数日。
通过身份核查及资料,社工在根本理解案主情况后,拟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归纳,对案主现状发展分析,以便确定后续效劳的目的与方案。
案主资源系统分析:1、案主的自身系统优势:案主条理清晰、富同情心、有结交朋友的愿望等。
优势:厌学、自卑、较为自闭、爱扯谎、比较懒散、面对艰难时往往趋于选择逃避等。
2、案主的家庭系统优势:家庭无经济压力,案主父亲、爷爷、奶奶对案主向来非常关心,希翼案主能继续念书;案主的两个姐姐均可作为案主学习的典范等。
双百工程社工优秀案例
双百工程社工优秀案例1. 项目名称:关爱留守儿童,点亮未来描述:该案例是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工项目。
通过与当地学校和社区合作,组织志愿者进行定期探访和关怀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学习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2. 项目名称:老年人社区康复计划描述:该项目致力于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社工团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训练和身体保健指导。
通过定期健康讲座和体育活动,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延缓衰老进程。
3. 项目名称: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描述:该项目旨在帮助失业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并找到稳定的就业。
社工团队与就业服务机构合作,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课程和个人就业指导。
通过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和自信心,增加他们就业的机会。
4. 项目名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描述:该项目旨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
社工团队与学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讲座、小组辅导和心理测试等。
通过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5. 项目名称:家庭暴力防治计划描述:该项目致力于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并提供相关支持和援助。
社工团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女维权组织合作,开展家庭暴力防治宣传和培训活动,提供咨询和庇护服务。
通过加强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帮助受暴力威胁的家庭脱离危险。
6. 项目名称:环保意识培养计划描述:该项目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社工团队与社区居委会合作,开展环保宣传和培训活动,包括垃圾分类指导、节能减排知识传授等。
通过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7. 项目名称:残障人士社会融合计划描述:该项目旨在促进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合和自立能力提升。
社工团队与残障人士组织合作,开展社交活动和职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通过帮助他们建立社交网络和提升职业技能,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入和自我价值实现。
社会工作介入“事实孤儿”服务的实践研究
二、服务模式
1、服务内容:社会工作介入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心理辅导:社工为青少年提供个体或团体心理辅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 情绪和思维模式,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家庭治疗:社工对家庭进行干预,通过改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方式, 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
c.社交技能培训:社工为青少年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 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团队工作
社会工作团队在服务模式中起着关键作用。团队成员可以共同制定服务计划, 协作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确保服务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团队工作还具有以下优势:
1、协作能力:团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服务的效 率和质量。
2、经验共享:团队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技巧,提高团队的整体 水平。
4、服务
三、服务实践
以下是社会工作介入“事实孤儿”服务的具体实践案例:
1、服务对象:小红,12岁,父母因车祸离世,成为事实孤儿,生活陷入困 境。
2、服务策略: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工作方式,为小红提供心理支持、生活 照顾和教育资源等服务。首先,与小红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她的心声,帮助她宣 泄情绪;其次,协助小红申请生活补贴和学费减免,为她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 最后,为她学校,提供教育资源,帮助她重返校园。
1、服务对象:主要面向父母离世或丧失监护能力的儿童,包括但不限于孤 儿、流浪儿童、单亲家庭孩子等。
2、服务目的:旨在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支持,包括心理疏导、生活照顾、 教育资源等,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返正常生活。
3、服务方式: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式,为服务对象提 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谢谢观看
然而,社会工作介入“事实孤儿”服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社会工作 者在处理服务对象的复杂问题时可能力不从心;其次,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可能导 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最后,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抗逆小童星
小组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方法,它是 由知识,了解,技巧所构成,透过个人在社 区机构中的各类小组,借助小组工作者的协 助,引导小组成员在小组 活动中互动,促进 组员彼此建立关系,并以 个人能力与需求为基 础,获得成长的经验,旨在达成个人,小组, 社区的发展的目标。 具体可参见 /file/tc66ezc3wrac zo6uts6zxct6_1.html
三、需要分析
需要是指个人、家庭或者群体因受到环境及 其他因素的限制,在面对一些社会、经济或 健康问题时,未能发挥自身内在潜能。 而社会工作的目标,正是要通过不同的服务 及程序,发掘社区的资源,协助受助对象消 除心理上或环境上的障碍,发挥他们的潜能, 从而满足他们的需要。
(一)流动儿童需要的评估方法
案例分析:贫穷的孩子抗逆力一定低吗?
《天堂的孩子》是一部伊朗电影,说的是9岁的阿里不慎把妹妹莎拉的 一双鞋给弄丢了.对于孩子和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这可是一件很严重 的事。为了避免父母发现和责备。兄妹俩达成了一项协议:每天早晨莎 拉先穿着阿里的球鞋去上课,放学后跑回来与阿里换鞋,再让哥哥赶去 上学(伊朗男女生不在同一时间上课)。于是在接力赛般的一跑再跑中便 衍生出许多故事,虽然细小,却清晰地折射出人生百态和生命中酸甜苦 辣的滋味。阿里虽然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天的日子又在飞奔、换 鞋、迟到、挨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辱、哭泣中度过,但是从阿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 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阿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 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 的热爱、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贫困的孩子阿里也是 一个高抗逆力的孩子。
(1)个案访谈
主要以半结构式访问为主,了解流动儿童的 需要状况。“抗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 目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学校 工作人员、流动儿童、社区居民四类。 “抗 逆小童星”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共访谈了8位流 动儿童,4位社区工作人员,7位学校工作人 员。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境的实务探索
四、研究方法与发现
1、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 析法梳理相关研究,明确研究问题;其次运用调查法了解J社区流动儿童的现状 及需求;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的实践效果。
2、发现与介入策略
通过调查和案例分析,发现J社区流动儿童在教育、社交和家庭支持方面存 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研究发现,J社区流动儿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资源不均衡:流动儿童在教育资源的获取上存在较大差距,部分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
(2)社会交往困境:由于语言、文化背景等差异,流动儿童在与当地儿童 交往过程中存在障碍,导致社交圈子相对狭隘。
(3)家庭支持不足:部分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父母忙于工作无暇 孩子成长,家庭支持力度不足。
(3)家庭支持体系构建:社会工作者可提供家庭辅导服务,帮助流动儿童 家庭解决教育、生活等问题。同时,搭建亲子沟通平台,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与支持。
五、对比分析与方案制定
对比分析上述介入策略,发现每种策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流动儿童面临 的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策略。建议政府部 门、学校和社会工作者联合制定综合方案,确保各项介入策略的有效实施。
背景
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困境儿童,包括孤儿、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这些儿 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心理困扰、教育缺失、家庭暴力等。然而, 现行的社会福利体系尚不完善,无法充分和解决这些儿童的困境。因此,社会工 作的介入成为必要手段,以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和支持。
方法
社会工作介入困境儿童保护的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多 种技术。个案工作侧重于为单个儿童提供个性化、全面的服务,包括家庭走访、 心理辅导、资源链接等;小组工作则注重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儿童在互动中 获得支持、成长和改变;社区工作则强调调动社区资源,促进儿童与社区的融合, 实现社区照顾。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26个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案例五罗贵斌,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
一天,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立即对罗贵斌采取了帮助措施。
【问题】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答案】1.上述案例中,案主罗贵斌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1)基本生活的保障问题罗贵斌是一位孤寡老人,体弱多病,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2)日常生活的照顾需要罗贵斌老人已有70岁,体弱多病且孤寡,日常生活无人照顾。
2.针对案主罗贵斌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可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1)对罗贵斌老人进行家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2)评估罗贵斌老人的家庭收入情况,帮助其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3)整合社区资源,联系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社区志愿者,为罗贵斌老人建立社区照顾的关系网络,让其能够得到日常生活的照顾,推动社区互助气氛的形成;(4)鼓励罗贵斌老人多参与社区提供的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
案例一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
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已花光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
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
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
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一、流浪儿童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一)界定1.困境儿童:这一提法源于国际儿童民间组织在工作中所使用的一个范畴。
主要包括那些因为社会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特别困难境况的儿童,如:孤儿、弃儿、流浪儿童、残障儿童等。
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所谓流浪儿童,是指18岁以下离开家人或监护人,在外游离超过24小时且无可靠生存保障并最终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
3.中国政府对流浪儿童的定义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下,完全脱离家庭或离开监护人流落社会,流落社会连续超过24小时,失去基本生存和可靠生活保障而陷入困境的少年和儿童。
案例:谁为5名流浪儿童非正常死亡负责事件回顾:11月16日,一个寒冷的雨夜,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童钻进垃圾箱,试图熬过那个漫长的夜晚。
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孩子们生起了一个火盆,却没能等来温暖世界。
5条幼小的生命就此终结。
生前,他们如城市里漂浮的灰尘,无人在意;死后,沉痛的事实却刺伤了千万国人的心灵。
都市的霓虹灯照不进垃圾箱内,到底还有多少被我们忽略的角落?(二)基本现状相关数据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抽样调查推算,我国每年流浪儿童约有100万—150万人,而据民政部门统计,每年仅有15 万人次流浪儿童得到救助,救助形势十分严竣。
·从性别上看:流浪儿童中男性约占70%,约有10.5 万人;女性约占30%,约有4.5 万人。
·从来源上看:来自农村的约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
·从教育程度上看:文盲占2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5%。
·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 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
类型我国学者将流浪儿童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主要想打工赚钱的流浪儿童;·非打工赚钱的纯粹流浪动机的儿童;·因暂时性和偶然性因素离家出走和流落街头的儿童;·因非本人意愿影响而流浪街头和失去家庭温暖的儿童;·具有纯粹的流浪动机并且染有偷窃与盗窃恶习的长期流浪儿童(三)特点及生存形式特点1.流浪儿童的性格特点·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冲动性强·自我封闭,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强·法制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情感缺失2.流浪儿童的行为特点·为了生存不得不违法犯罪·流浪中被人教唆、强迫·有组织犯罪流浪儿童的生存形式1. 捡。
年龄较小或刚开始流浪的流浪儿童一般靠捡破烂,拾垃圾卖钱为生2. 讨。
向路人乞讨是当前流浪儿童比较主要的谋生方式。
3. 偷。
流浪时间稍长,年龄稍大的流浪儿为了能使自己的穷困境遇有所改善,不择手段连讨带偷,甚至强抢。
4. 卖艺。
有许多流浪儿童尤其是女童主要靠在火车站附近、市场、广场、夜市等行人集中的地方卖艺卖唱、耍小杂技等为生。
5.做童工。
有些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儿童由于家境贫寒,生存受到威胁,不得不流浪到城市靠廉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
(四)儿童流浪的具体原因流浪儿童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牵涉到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政府的政策制度等方面。
1.经济贫困:家庭贫困被认为是造成儿童离家的要原因。
2.社会因素:为儿童流浪提供了温床3.学校教育因素:学习压力,学习成绩不好,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高额的学杂费造成一些儿童的心理压力和成长压力。
4.家庭因素:逃避家庭暴力、父母离异、遭受亲人遗弃、维持家人生计等5.自身因素:缺乏教育导致文化素质低,是非对错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诱惑而流浪。
(五)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救助中存在的问题1.现有政府职能机构的救助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要2.救助政策缺少相对独立的流浪儿童救助管理办法3.局限于住院式、程式化救助民间组织救助中存在的问题1.规范性不够完善2.资金运转存在一定困难(六)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传统工作者与现代社工的差异流浪儿童回归社会的方法途径促使流浪儿童成功回归主流社会是救助与保护流浪儿童工作的最终目标,也是衡量这一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帮助其回归社会主要方法及途径有以下几方面:·回归原有家庭·回归“类家庭”:在社区建立一个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为流浪儿童融入社会奠定基础·家庭寄养·家庭助养·专业技能培训·工读学校·心理矫正介入的突出问题1.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现有法律均为综合性的儿童权利保护法,缺乏操作性,对行为主体的权责规范不清。
2.社会工作应用的认识不全面。
全国的救助机构在推进社会工作应用发展中,普遍存在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目标和路径认识不清。
3.社会工作者作用发挥不突出。
总体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还不充足,且专业作用发挥不理想。
4.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限。
双重管理体制下难以获得合法的社会身份,故难形成庞大的非政府救助网络。
二、流浪儿童个案分析案主的基本情况姓名:GF性别:男年龄:16个案来源:救助站转介家庭地址:贵阳市X县L乡B村案主自己的陈述案主自述在村口玩耍,被陌生人骗至张家界,之后与同村的两个孩子一起开始流浪,经湖南来到柳州。
在路上由人指示,来到救助站求助。
希望得到救助站的帮助,送自己回家与父母团聚。
案主说自己不知道家的方向,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便辍学了,在流浪时走错了方向。
案主自述原名DQS,生父娶了后妈,曾经几次把他赶出家,然后自己又回去了。
最后又被赶出来。
他在流浪的时候,遇见了义父,跟了义父姓高,和义父一起卖艺。
义父对他很好,教他杂耍卖艺;但由于义父喜欢女孩,所以从小把他当做女孩养,让他留长发,以致他现在一直留在长发并不愿剪掉。
后来义父也找了一个后妈,无奈小高只能再次流浪。
案主介绍人的陈述救助站工作人员陈述:案主2011年9月8日晚上11点多来到救助站求助,因为流浪没钱回家,想来救助站,希望救助站送其回到家里。
当时案主与另外两个流浪儿童一起来到救助站,没有带任何随身的物品。
满身很脏,案主留着长发,上手指甲较长,且不愿意剪掉。
案主话比较少,开始时不愿意多说。
救助站根据相关规定提供给予救助。
流浪儿童个案分析思考:案主存在哪些问题,尝试分析其需求。
服务对象目前的主要问题1.单亲家庭,从小缺乏母爱。
对母亲印象不深刻,但是很想念妈妈;对生父没有感情,很崇拜养父;2.心理方面:缺乏安全感,不愿意与人深入交流。
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没有积极的目标;懒惰,安于救助站的生活现状,不主动配合救助站工作人员寻找及联系其家人;3.生理需求:生存欲望不强烈,对自己破罐子破摔,不求改变;社会化性别出现障碍或畸形,留长发、长指甲,不注重个人卫生;4.缺乏生活目标与动力,想法消极,不是很想回家,不想读书;在救助站就只是吃饭,看电视,打乒乓球,下象棋;5.有出逃继续流浪的想法,觉得在救助站像坐牢一样,想追求所谓的自由;6.学习能力差,文化程度低,识字很少,自我表达能力差,偶尔有词不达意的情况。
案主需要分析1.正确认识自己包括对家庭看法以及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激发对家的眷念之情。
2.社会人际支持系统缺少,如同辈交往及父母的关爱,以及适当的监护者,救助站工作人员暂时充当了这一角色。
3.需要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
4.树立生活目标,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谋生技能。
具体行动计划1.预定用谈话策略。
每天与案主接触一至两次,多与案主讲他感兴趣的事,谈其需要,谈其在家里的情况,建立了良好关系,并取得信任。
探索其情感和需求;2.通过开展小组,在小组过程中观察案主的行为表现及情感需求;3.在小组活动中,用游戏活动表达其内心真实想法。
设计游戏挖掘案主家庭信息,并与另外两名通村的流浪儿童对质;4.面谈,培养其学习兴趣。
社工介入流浪儿童问题的理论指导:人在情境中、人本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以“人在情境中”理论分析案主的问题“人在情境中”的理论(person-in-situation)认为,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
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
以人本治疗模式分析案主的问题心理:孤独需要人关心陪伴,对爱的感受能力弱.通过专业面谈,疏导其情绪,给以心理上的支持,给予其关爱,重塑对人和家庭的认知。
学习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较同龄人弱,在学习游戏活动中,唤起其良好的体验和增加工作人员对其家庭情况的了解,树立学习兴趣。
以行为修正模式分析案主的问题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的环境刺激和特约下形成和改变的,并强调通过学习过程改变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行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一个刺激下与一个反应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通过让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在同时出现,就可以建立起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基于该理通过代币治疗等论消退案主暴力、撒谎等偏差行为。
参考文献:[1]陆士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2008[2]李晓东,陈怡,高秋凤.流浪儿童的性格与行为特点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26-130[3]王思斌.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能力建设[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25-30[4]刘日飞.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介入及其意义[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1(1): 62-68[5]冯元,彭华民.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中的应用研究——以N市救助管理站为例[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1-6[6]姜微.社区为本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研究[D],201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7]冯元,彭华民,孙维颖.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J].甘肃理论学刊, 2012(4):103-107[8]张淑静.城市流浪儿童的现状与救助机构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50-52[9]毕伟.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11),25(6):53-59[10]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石家庄市保护流浪儿童研究中心课题组.流浪儿童保护机制和对策研究[J].中国妇运,2005(6):11-14[11]曹朝阳,张双全,何俊华,陈新景.流浪儿童的心理特点、成因及教育[J].社会科学论坛,2007(5):148-151[12]庄勇,孙美华.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的路径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2):21-26[13]李晓凤,蔡瑾.问题流浪儿童的生存状况与机构救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9(8):53-56[1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浪儿童问题研究”课题组.我国城市流浪儿童的基本特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6):39-45[15]黄瑶,李立文.我国流浪儿童的社会政策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32): 216-217二、网瘾青少年的社工介入1 相关数据2010 年2月1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 AND)第三次发布《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 万,这一比例与2005 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