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七章_休息与活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形式(阅读、听音乐等)、药物、陪伴、卧 具、光线、声音及温度等的需要
入睡持续时间
7-17
(五)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
睡眠资料的收集
睡眠深度 是否打鼾 睡眠效果
夜间醒来的时间、次数和原因
睡眠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失眠、呼吸暂停、梦游
等)、严重程度、原因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睡前是否需要服用睡眠药物及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休息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
7-5
一、休息概述
休息的条件
身体方面 心理方面 环境方面
睡眠方面
7-6
一、休息概述
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
身体的舒适 心理的放松 环境的和谐
睡眠的保证
7-7
二、睡眠
睡眠的原理 睡眠的生理特点
睡眠的时相
睡眠周期 睡眠的需要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休息与睡眠
第二节 活动
7-2
第一节
休息概述 睡眠
休息与睡眠
7-3
一、休息概述
休息(rest)
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
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
7-4
一、休息概述
休息的意义
休息可以减轻或消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和压
力
休息可以维持机体生理调节的规律性 休息可以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休息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某些医护措施的
运动、神经系统功
执行
能受损
7-24
一、概述
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对皮肤的影响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7-25
二、患者活动的评估
患者的一般资料 心肺功能状态 骨骼肌肉状态 关节功能状态
每个关节每次作5~10次完整的ROM练习,当患
者出现疼痛、疲劳、痉挛或抵抗反应时,应停止
操作
7-32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操作方法】
运动结束后,测量生命体征,协助患者采取舒适 的卧位,整理床单位
记录每日运动的项目、次数、时间以及关节活动 度的变化
7-33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机体活动能 力、心肺功能状态、关节的现存功能
有助于睡眠,并能减慢老化过程和慢性疾病的
发生。
7-22
一、概述
活动的意义
适当的活动可以保持良好的肌张力,增强运动
系统的强度和耐力,保持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 增强全身活动的协调性,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7-23
一、概述
活动受限的原因
疼痛 运动系统结构改变 营养状态改变 损伤
精神心理因素
7-36
(二)肌肉练习
等长练习(isometric exercises)
可增加肌肉张力而不改变肌肉长度的,因不伴
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练习。
主要优点是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故可在肢
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肌肉萎缩;也可
在关节内损伤、积液、炎症时应用;并可利用 较大负荷增强练习效果等。
7-42
7-43
7-35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注意事项】
对有心脏病的患者,在ROM练习时应特别注意观 察患者胸痛、心律、心率、血压等方面的变化 护士应结合患者病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关节活 动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锻炼
运动后,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运动的时间、内容、
次数、关节的活动变化及患者的反应,为制定下
一步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7-14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梦魇(nightmare) 睡惊(night terrors)
遗尿(bedwetting)
7-15
(五)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
睡眠特点
睡眠节律改变 睡眠质量改变
7-16
(五)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
睡眠资料的收集
每天睡眠时间的需要 就寝时间的需要 是否需要午睡及午睡时间的长短 睡眠习惯,包括对食物、饮料、个人卫生、放
严格掌握运动的量与频度,以达到肌肉适度疲
劳而不出现明显疼痛为原则。
7-41
(二)肌肉练习
【注意事项】
如锻炼中出现严重疼痛、不适,或伴有血压、
脉搏、心律、呼吸、意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应及时停止锻炼,并报告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理。
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加心血
管负荷的作用,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 疾病患者慎用肌力练习,严重者禁作肌力练习。
7-8
(一)睡眠时相
睡眠分期 N-REM期 REM期 第Ⅰ期 特点 生理表现 脑电图特点 可被外界的声响或说话 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均 低电压α节律,频率为 声惊醒 匀,脉搏减慢 8~12次/秒
第Ⅱ期
进入睡眠状态,但仍易 被惊醒
第Ⅲ期
第Ⅳ期
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均 出现快速、宽大的梭 匀,脉搏减慢,血压、 状波,频率为14~16 体温下降 次 /秒 睡眠逐渐加深,需要巨 肌肉十分松弛,呼吸均 梭状波与δ波交替出现 大的声响才能使之觉醒 匀,心跳缓慢,血压、 缓慢而高的δ波,频率 为1~2次/秒 为沉睡期,很难唤醒, 体温继续下降 可出现梦游和遗尿 眼肌活跃,眼球迅速转 全身松弛,无任何活动, 呈不规则的低电压波 动,梦境往往在此时期 脉搏、体温继续下降, 形,与第Ⅰ期相似 出现 呼吸缓慢均匀,体内分 泌大量生长激素 心率、血压、呼吸大幅 度波动,肾上腺素大量 分泌。除眼肌外,全身 肌肉松弛,很难唤醒
7-12
(四)睡眠障碍
分类
器质性睡眠障碍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 •
睡眠失调(失眠、嗜睡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睡眠失常(睡行症、睡惊和梦魇)
7-13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失眠(insomnia) 发作性睡眠(narcolepsy)
睡眠过度(hypersonm-nias)
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s) 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 梦游症(sleepwalking)
髋 膝 踝关节
掌指关节90º 近侧指间关 节120º 远侧指间关 节60º ~80º 150º 0º 135º 0º 背屈25º 跖屈45º
15º 10º
45º
30º
40º
60º
7-30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7-31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操作方法】
活动关节时操作者的 手应作环状或支架支 撑关节远端的身体。
等张练习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
起疲劳的原则进行,也可采用“渐进抗阻练习
法”(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PRE)
7-40
(二)肌肉练习
【注意事项】
以患者的病情及运动需要为依据,制定适合患
者的运动计划
肌肉锻炼前后应作充分的准备及放松运动,避
免出现肌肉损伤。
7-9
(二)睡眠周期
睡眠时相周期图
7-10
(三)睡眠的评估
年龄因素 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 环境 情绪 食物
睡前习惯
生活方式
药物
7-11
(四)睡眠障碍
定义: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 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 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如睡眠减少或
睡眠过多,以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
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可以促进消化、
预防便秘。
活动还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放松,
有助于睡眠,并能减慢老化过程和慢性疾病的
发生。
7-21
一、概述
活动的意义
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氧和
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可以促进消化、
预防便秘。
活动还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放松,
(二)肌肉练习
等张练习(isotonic exercises)
指对抗一定的负荷作关节的活动锻炼,同时也
锻炼肌肉收缩。因伴有大幅度关节运动,又称动
力练习。
优点是肌肉运动符合大多数日常活动的肌肉运
动方式,同时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7-39
(二)肌肉练习
等张练习(isotonic exercises)
机体活动能力
患者目前的患病情况
社会心理状况
7-26
三、协助患者活动
协助患者变换体位 关节活动度练习 肌肉练习
7-27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目的】
维持关节活动度 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 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营养的供给 恢复关节功能 维持肌张力
7-28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7-பைடு நூலகம்8
(六)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满足身体舒适的需要 减轻心理压力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合理使用药物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做好晚间护理
睡眠障碍的护理
7-19
第二节 活动
概述 患者活动的评估 协助患者活动
7-20
一、概述
活动的意义
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氧和
7-37
(二)肌肉练习
等长练习(isometric exercises)
主要缺点是以增加静态肌力为主,并有关节角
度的特异性,即因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练习,只
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
等长练习中,肌肉收缩的维持时间应在6秒钟以
上,所增加的静力负荷可视参加锻炼者的具体 情况而定。
7-38
运动前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帮助患者更换宽松、舒适的衣服,注意保护患者 的隐私
7-34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注意事项】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对活动的反应及耐 受性,注意观察有无关节僵硬、疼痛、痉挛及其 他不良反应。
对急性关节炎、骨折、肌腱断裂、关节脱位的患 者进行ROM练习时,应在临床医生和康复医生的 指导下完成。
【操作方法】
护士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帮助患者采取自然放
松姿势,面向操作者,并尽量靠近操作者。
根据各关节的活动形式和范围,依次对患者的
颈部、肩、肘、腕、手指、髋、踝、趾关节作 屈曲、伸展、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关节 活动练习。如肩关节、膝关节。
7-29
(一)关节活动度练习
部位 脊柱 肩部 肘关节 前臂 腕关节 手 屈曲 伸展 过伸 外展 内收 左右侧屈30º 90º 5º ~10º 桡侧偏屈 50º 拇指屈曲 50º 左右侧屈30º 135º 45º 旋前80º 掌屈80º 背伸70º 尺侧 偏屈 35º 过伸45º 屈曲80º 外展70º 旋后100º 45º 内旋 外旋 颈段前曲35º 后伸35º 腰段前曲45º 后伸20º 前屈135º 150º 后伸45º 0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