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聊斋志异》导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聊斋志异》
1。
了解作者及《聊斋志异》成书经历。
2.理解《聊斋志异》的写作背景及思想内容.
3.了解《聊斋志异》艺术价值.
一、蒲松龄其人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
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
他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
二、《聊斋志异》如何成书
据清人笔记《三借庐笔谈》记载:蒲松龄曾为了搜集素材,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每晨起就在大道边铺席于地,并摆设烟茶,坐待过往行人,来喝茶的人可以用一个故事代替茶钱。
借助这个方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离奇的故事,每听到一事,回家后就加以粉饰润色.经过整理、加工过后,他都将其收录到了《聊斋志异》中。
1
事实上,历代学者经过考据发现,《聊斋志异》中故事的来源,一部分是前代小说或笔记的改编,一部分采自当时社会传闻或直录友人笔记者,一部分是作者自己虚构的狐鬼花妖故事。
康熙元年(1662),蒲松龄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
康熙十八年春,40岁的蒲松龄初次将手稿集结成书,名为《聊斋志异》,南高珩作序。
此后屡有增补。
直至康熙二三十九年前后和康熙四十六年,该书还有少量补作。
《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蒲松龄大半生精力。
▷小知识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副对联是郭沫若1962年为蒲松龄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故居题写的。
写鬼写妖: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聊斋志异》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
"此指《聊斋志异》题材的特点是描写鬼狐花妖的。
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龄在小说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动,又指蒲松龄的写作才能不同常人。
刺贪刺虐:
贪虐:指贪官污吏。
联语指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的主题思想是讽刺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暴虐。
入骨三分:
2
化用成语“入木三分",比喻见解、议论的深刻,指《聊斋志异》对罪恶社会的揭露深入骨髓。
三、写作背景
清代突出的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满清贵族入关后,中原人民的反抗始终没有停止.在“康熙盛世",从皇帝到满族大臣,对汉族士子的怀旧情绪绝对不能容忍,制造文字狱,连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都要杀头,在文字狱威慑下,知识分子噤若寒蝉。
在这样的情况下,蒲松龄长期乡居,深受黑暗社会重压,了解黎民苦难,熟悉科考制度种种弊端,他虚拟出鬼魂世界梦幻世界,写鬼写妖,他的“刺贪刺虐”才能入骨三分,这些幻想形式的采用,使得《聊斋志异》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辉和很高的艺术境界。
四、思想内容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共491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
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蒲松林19岁进学,文明日起,却屡应乡试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
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中,也假借谈鬼说狐发泄出来.
3
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发出的幻影.同时蒲松龄也通过此类故事抨击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歌颂纯真爱情.
4。
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这类故事立意大多在于劝诫,一般来说这类文章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讽刺的原则。
蒲松龄自述创作意图: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志异》)借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
5.具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1)《崂山道士》:一世家子弟学仙得道故事:学任何东西都须持有恒心,而不能浅尝辄止。
满足于一孔之见而吹牛皮,必然碰壁。
(2)《画皮》王生被一女鬼迷惑吃尽苦头故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对于恶鬼,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除恶务尽。
对坏人慈悲,好人就要遭殃。
五、艺术手法及特色
《聊斋志异》的基本样式,就是历史传记和“传奇"的结合.体裁上,大部分作品有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具备短篇小说的体制。
书中近五百篇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为短篇小说体,主要采用史传文学及唐人传奇的体制,以人物生平遭遇为中心,篇幅较长,有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一为散记特写体,不以记人而以记事为主,多描绘一个场面或记述某些事件,情节简单,篇幅适中;一为随笔寓言体,保留魏晋“残丛小语”
4
的形式,多为偶记琐闻,写法也是粗成梗概,篇幅短小。
在这三类体裁中,作品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短篇小说体,书中的一些名篇几乎都是这一体裁,足以代表《聊斋志异》的文学成就,体现了出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而胜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创作特征。
1.采用传奇的方法来志怪。
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传统的志怪小说,大抵叙述鬼神怪异之事,篇幅短小又仅“粗陈梗概”,语言简约而显露不出文采。
而唐代的传奇小说则“叙述宛转,文辞华艳”,小说的主体是人间人事人情人态.蒲松龄借用传奇的特长,来写花妖狐魅,使小说内容精彩且充实,情节离奇而生动,展现出极其迷幻曲折的色彩。
2。
情节委曲,叙次井然。
《聊斋志异》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
小说的要素之一是故事情节。
文言小说演进的轨迹之一便是由粗陈梗概到记叙委婉。
《聊斋志异》中精心结撰的故事多是记叙详尽而委曲,有的篇章还特别以情节曲折有起伏跌宕之致取胜.如《王桂庵》写王桂庵江上初逢芸娘,后沿江寻访苦于不得,再后偶人一江村,却意外地再见芸娘,却又由于一句戏言,致使芸娘投江;经年自河南返家,途中又蓦地见到芸娘未死,好事多磨,几乎步步有“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之趣.《聊斋志异》里作品类型的多样化,既表明作者仍然因袭了旧的内涵无明确界定的小说观念,所以其中也有简单记事的短篇,但也表明作者又有探索性的创造,增添了不专注故事情节的小说类型.
《聊斋志异》中许多优秀的作品,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更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作者对各类人物形象,都描写出其存在的环境,暗示其原本的属性,烘托其被赋予的性格。
如《莲花公主》写主人公的府第:“叠阁重楼,万椽相接,曲折而行,觉千门万户,迥非人世。
”依蜂房的特征状人间府第,莲花公主之为蜂王族属便隐现其中。
5
3.描写丰美,形象生动,善用多种手法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
较之以前的文言小说,作品加重了对人物环境、行动状况、心理表现等方面的描写。
如《连琐》开头便写杨于畏“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
”为鬼女连琐的出场设置了阴森的环境。
《红玉》写红玉初见冯相如:“一夜,相如坐月下,忽见东邻女自墙上来窥。
视之,美。
近之,微笑。
招以手,不来亦不去.固请之,乃梯而过,遂共寝处。
”生动地表现了两情相悦的情景。
4.语言精练,词汇丰富,句式富于变化。
如《婴宁》中,写婴宁爱笑,就用了“笑容可掬”、“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复笑不可仰视”、“大笑”、“笑声始纵”、“狂笑欲堕”、“且下且笑”、“微笑而止”、“室中吃吃皆婴宁笑声”、“浓笑不顾”、“孜孜憨笑”、“笑处嫣然”、“笑极不能俯仰"、“放声大笑,满室妇女为之粲然",总共不下二十余处,但无一处相同,各有特色,且符合不同的情境。
一、文学常识填空。
“聊斋”是蒲松龄的名称,“志"是的意思,“异”指。
《聊斋志异》是一部,所收作品共491篇。
故事大致可以分为4
类:、揭露的弊端、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关注。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义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