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巡洋舰装甲防护演变之简要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装甲巡洋舰装甲防护演变之简要报告
2
本文实际一个关于装甲巡洋舰发展史的文章的一部分。由于原文章在写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而且框架太大,难以驾驭,所以暂时删削成此文。fridarx知道,文中一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有很多错误,也希望各位前辈和同好,不吝赐教,多加批评。
装甲巡洋舰装甲防护演变之简要报告(1870-1907)
作为巡洋舰,装甲巡洋舰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水线舷侧装甲防护。一般认为,最早的装甲巡洋舰(或者称为装甲巡洋舰的先驱)是俄国于1870年开工的“海军上将”(General Admiral)级。该级舰沿用了老式的风帆巡洋舰基本格局,采取舷旁列炮和全帆装。该舰的特点在于除了1英寸的装甲甲板之外,还在巡洋舰上首次装备了有6英寸厚的全长装甲带,“装甲带为锻铁材料铆接于木制背板,水线以上高2英尺,水线下深5英尺,使得她的水线带对开花弹基本免疫”。尽管在当时,它的防护能力已经可以应付对木质战舰威胁极大的爆破弹(或开花弹)。不过根据后来的标准,当时的装甲巡洋舰的装甲防护依然是不完善的,存在着本质上的结构缺陷。本文将依据对国内外研究者研究成果的不完备掌握,主要根据火炮和装甲较量这一传统的思维路线,对装甲巡洋舰的装甲防护演变做一简单
说明。
一、甲带巡洋舰的基本防护特征
早期的装甲巡洋舰也被后来的研究者俗称为甲带巡洋舰或被甲巡洋舰,以区别于后来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正规的)装甲巡洋舰。根据宁平等国内研究者的论述,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防护结构上的差异,早期的装甲巡洋舰(即甲带巡洋舰)反映的是不成熟的试验思潮,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装甲带和防护甲板并不相连”。如何理解这句话很费思量,看过一些当时军舰的装甲布置图,但都无法理解这句话。经过与前辈、同好的讨论,fridarx认为,这可能是指防护甲板被置于舷侧装甲带的顶部或上方,按照下面这幅正规的装甲巡洋舰防护图中的示意,应是缺乏作为装甲盒下底的弧状的中装甲甲板,同时存在的较小的可能是上部的装甲甲板(应该是巡洋舰的主甲板)也没有和装甲带连接(参见下图)。一张英国早期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甲带巡洋舰)的结构图上明确标明,在装甲带顶部设有2英寸厚的装甲甲板。此外,有的文献将英国早期的“伊姆佩里尤斯”级装甲巡洋舰的装甲防护描述为一个“没底盒子”,还有的文献认为甲带巡洋舰的特点在于缺乏完整的“装甲盒”。这些可以作为此种理解的佐证。当然这也可以笼统理解为装甲带和防护甲板之间的连接上存在结构缺陷。简言之,甲带巡洋舰在舷侧装甲防护结构上存在缺陷,这是它和后来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正规的)装甲巡洋舰相区别的基本特征。
二、甲带巡洋舰的装甲防护演变——从全长装甲带到“早期的重点防护”
具备上述特征的甲带巡洋舰,其自身的防护式样同样根据火炮的发展对其防护产生的挑战而演变。
早期的装甲巡洋舰发展(1870-1887年)基本可以概括为英俄装甲巡洋舰竞争。俄国“海军上将”级和同时期的“米宁”号最初都是木制护卫舰设计,开工后同时进行了设计修改,其目的在于使它们“能够击沉敌方商船,并独立执行作战任务”(作为木质护卫舰的“米宁”号开工早于“海军上将”号,但作为装甲巡洋舰的建成
时间晚于“海军上将”号)。这种破交职能对于与俄国素有积怨、而又严重依赖海上航运的英国威胁尤大。
“能与铁甲船敌者惟铁甲船,能与巡海快船敌者惟快船。西国设置水军皆权衡邻邦力量,必与之势均力敌”。原本的英国海军巡洋舰执行的都是是护航、侦察、通报和显示武力这样的低烈度任务,防护和火力远不如这种新生的装甲巡洋舰,无法与之对抗。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海上航运利益,英国皇家海军必然要针对俄国海军的这种创新做出反应。1873年8月29日英国第一艘装甲巡洋舰“香农号(Shannon)”也被送上船台。该舰标准排水量5 670吨,长79.248米,宽1 6.459米,吃水7.087米。该舰的锻铁(熟铁)装甲带高9英尺(约2.74米,一说3.15米),厚度在船舯部厚8-9英寸(203-228mm),到尾部减薄为6英寸(152mm)。马力3370,最大航速12.25节。主要武备:254mm/15倍单装前装线膛炮4门,228mm/14倍单装前装线膛炮7门。
从装甲防护角度来看,英俄各自的首艘装甲巡洋舰均属于甲带巡洋舰的范畴,其具体的防护样式则是舰体全长装甲带防护,即舷侧装甲带覆盖了舰体全长。不过,这种防护很快就转化为“早期的重点防护”(和无畏舰时代以后的“重点防护”不同)。俄国设计师在通过“海军上将”号等舰的建造取得经验后,对此后的装甲巡洋舰改为采取更接近“早期重点防护”的铁甲堡设计——在舰体中部隔出一个空间对火炮和动力系统进行重点防护。而英国的装甲巡洋舰自从1881年开工的“伊姆佩里尤斯”也改为“早期的重点防护”式样。
上面是1886年服役的英国“伊姆佩里尤斯”级装甲巡洋舰,黑色区域为其装甲,它的装甲防护区域主要包括机舱、锅炉舱以及主炮装甲围壁和彈藥提升通道,与前面的俄国“海军上将”号相比,它的装甲防护改为了“早期重点防护”样式。“伊姆佩里尤斯”级装甲巡洋舰的装甲带厚10英寸(254mm),高度虽然有8英尺,约合2.5米,还算不错,但是长度只有140英尺,只占全长的44%。稍后的英国“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延长了装甲带,覆盖了全长的2/3,但是装甲带的高度降低为1.67米。清朝1885年订购的“经远”级装甲巡洋舰装甲带高度约为1.8米。因此,这种早期的装甲巡洋舰的舷侧装甲防护几乎完全就是这样一条“狭窄的腰带”式的装甲带,装甲防护面积十分有限。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早期装甲巡洋舰被研究者俗称为甲带巡洋舰或被甲巡洋舰的原因之一。更严重的是,由于技术不成熟,这条狭窄的装甲带还往往没入或几乎没入水线以下,从而无法为水线以上提供任何保护。此外,巡洋舰的副炮炮位也缺乏装甲防护。
之所以改为采取“早期的重点防护”,是因为当时火炮威力增大,而且已经采用了穿甲弹。“海军上将”级和“香农号(Shannon)”的全长装甲带防护,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186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对木质战舰威胁极大的极大的爆破弹(或开花弹)。1853年,俄土锡诺普海战,俄国就是凭借爆破弹彻底摧毁了土耳其舰队。克里木战争中法国临时设计的装甲移动炮台以及后来的著名“光荣”号装甲舰主要都是针对当时的爆破弹。但是随着火炮威力的不断增长和穿甲弹的采用,原有的装甲防护很快变得无法对抗迅速提高了的火炮威力。由于当时装甲材料是锻铁(熟铁),防护能力十分有限。1880年代初下水的中国“超勇”号的10寸/2 6倍径主炮就可以在3000米上击穿14英寸厚钢板,甲午海战时双方正常交战距离则在2700米以内。因此,当时主要依赖熟铁装甲或稍后的钢面铁甲的装甲巡洋舰不得不增加装甲带的厚度,才能抵挡当时大型巡洋舰上装备的8-9英寸级别的次大口径舰炮的轰击。李鸿章在中法战争后购买新巡洋舰时提出的防护要求是:甲不可薄于十二寸, 如用钢面甲不可薄于十寸。这基本上也是当时西方的普遍认识。但是巡洋舰的生命力和作用又更多的依赖于其速度和机动性,装甲重量不能太大,这就必然要限制装甲防护的面积。因此,虽然全长防护曾经一度被采用,但甲带巡洋舰的防护很快就转为集中防护主炮和动力系统的b]“早期的重点防护”。
因此,上述的甲带巡洋舰虽然从数据上看拥有6英寸、9英寸甚至10英寸的水线装甲带,但是由于装甲巡洋舰的防护结构缺陷和装甲防护面积十分有限,对军舰的防护很不完备。但这种“早期重点防护”的防护方式在当时还能勉强适用,其原因在于:当时的火炮射速都比较慢,12英寸左右级别的大口径火炮固然射速极低,战场上有时候十分钟甚至几十分钟才能放一发(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一个多小时一发的情况也不是没有),8-9英寸级别次大口径火炮以及以下的中口径火炮之间的射速同样不高(4-5分钟一发),远达不到弹如雨下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装甲巡洋舰,放弃对于次要部位的防护,并不会对战斗中军舰生存和战斗力维持造成太大妨害,集中防护要害部位则可以尽量避免出现致命的损失,因此“早期的重点防护”是可行的。。
三、从“早期重点防护”到“全面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