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课件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课程内容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是一门研究“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思潮发展演变进程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按照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史分为六章:第一章二十年代文学思潮;第二章三十年代文学思潮;第三章四十年代文学思潮;第四章建国后政治化文学思潮;第五章新时期文学思潮;第六章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思潮。本课程以文学思潮的发展线索安排教学,讲授各个时期形成的重要和主要的文学思潮、文学思想,及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基本理论主张和实践主张,文学史贡献和局限以及借鉴意义。
文学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系统中受某种文学规范体系所支配的群体性思想倾向,具备群体性、动态性、文学性、精神性、历史性。
第一章二十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第三节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
第四节创造社的文学思想
第五节鲁迅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政治挫折中的文化反思
辛亥革命所标志的20世纪初中国政治革命的突破性进展,在辛亥革命后却遭到严重挫折,突出表现为民初政局和社会的极端混乱。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和以
康有为为代表的保守知识分子均进行了文化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伴随此种文化反思而兴起。
二、思想革命的主题:“人的觉悟”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将“伦理之觉悟”视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而伦理问题的核心是人的价值问题。
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自我价值,是“五四”时代所推崇的现代伦理。“人的觉悟”
是思想革命的基本主题,是一种既尊重个人的自由和意志又强调人的社会性和责任感的现代伦理,讲求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启蒙精神和救亡意识的统一。
“现代性”某种意义上即“西方性”。
工业革命后的西欧提供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性社会。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全球冒险、工业革命、市民社会等促成价值观上的现代转变:理性、科学、民主、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平等、自由、人权、启蒙、进步观念。
中国的现代化具有被动后发的特点。
三、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影响
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逐步传入中国,对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率先发生影响。随着传播的深入和影响的加深,新文化运动逐渐增添了社会主义因素,部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追随者逐步转变为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并由文化战线挺进到政治战线。
第二节“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主张和实践
一、用“新文艺”鼓吹“新文明”
“五四”先驱者在酝酿文学革命时,一个共同目的是用“新文艺”来鼓吹“新文明”,瞩望体现“人的觉悟”的新的国民精神。
二、用“活语言”创造“活文学”
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中国文学语言的划时代变革,是“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内容之一。
胡适的贡献:《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
“五四”白话文运动体现了启蒙主义的思想内涵。
胡适文学观中存在着形式主义的思维倾向,特别重视白话文学的提倡,列为文学革命的“第一个目标”。其“实验主义”一重实际效果,一重实验方法。
三、以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本,建设“人的文学”
周作人1918年作《人的文学》,提出“人的文学”重要主张,第一次以“人的文学”
界定了新文学的性质,从理论上阐明了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孕育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张扬“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集中体现了“五四”
启蒙主义精神。
周作人“表面上淡泊,内心里却是冷峭”(梁实秋语),渐趋淡化“五四”时期“平民文学”的立场。
第三节文学研究会的文学思想
一、“为人生”的文学观
1921年1月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适应着文学革命运动发展的需要,并得到《新青年》作家群体支持而成立的。
“为人生”的文学观在1921年由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宣言正式提出。沈雁冰、郑振铎对文学反映人生的具体内容作了新的探讨和阐述,特意强调写社会的黑暗与劳苦大众的痛苦,关心被损害者和被侮辱者的生活和命运,突出文学反映时代批判现实改造社会的意义。
“为人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传统
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论
文研会倾向于现实主义(“五四”时期被称为写实主义),既是“为人生”文学观的必然要求,也更适合“五四”时代批判现实的需要,也表现了沈雁冰等对文学思潮进化的理解。
强调真实性以至于主张借鉴自然主义,强调理想性防止使读者陷入绝望、强调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努力克服雷同化,是支撑文研会的现实主义艺术方法论的三块基石。
三、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在与鸳鸯蝴蝶派、名士派和唯美派的文艺思想之争中,文研会理论家们明确提出作家应具备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鸳鸯蝴蝶派在民初盛行一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都市青年的时代苦闷,艺术上有可取之处,但其不具备“人的觉悟”的现代意识和以文学改造社会、人生的严肃态度。其
作品内容中充斥“发乎情止乎礼义”之类陈旧观念,善于编造种种“哀情”、“惨情”故事,较多迎合市民阶层读者的消极心理,并较看重商业利益。
“五四”时代文研会所抨击的名士派包括旧派作家中以才子自命而风流自赏者,以及跻身新文学作家中却颓唐自放而鄙视功利者,后者常引西方浪漫派颓废派文学为同道。他们都表现出对文学的社会使命和作家社会责任的放逐。沈雁冰对这种“狂放脱略”
的“中国名士最坏的习气”进行了严厉批评。
“五四”先驱者和文研会一开始并未完全拒斥唯美派,但后来文研会表现出反对的立场。如沈雁冰不否认王尔德作品为“好的西洋文学”,但不赞成盲目介绍引进,认为其不适合“五四”启蒙潮流要求。
第四节创造社的文学思想
一、“自我表现”的文学观
创造社活动将近十年,其文学观前后有很大演变,前期高扬狂飚突进的“五四”精神,倡导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出版《女神》、《沉沦》、《冲击期化石》等,社会反响很大。
后期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1922年宣称创造社“只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罢了”。“自我表现”是创造社关于文学本质的共同话语。
“自我表现”文学观既体现了“五四”时代以个性主义为中心的各种文学、文化思潮对充满青春气息的创造社同人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他们作为年轻叛逆者不能不关注社会改造的复杂心态,“自我表现”的文学观有其特定内涵和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