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造期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构造期次

一、迁西构造期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古太古代(3600-32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是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因河北迁西得名。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构造期

阜平期构造期是新太古代期间阜的构造期,时限为2900(+-)——2600Ma,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阜平县位于中国河北省西部,属保定市,与山西省接壤。

划分依据:由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分布: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阜平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

研究还极不充分。

三、吕梁构造期

吕梁构造期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和凤阳运动(安徽)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四、长城构造期

长城构造期,简称长城期,是元古宙长城纪(1800-14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长城运动或称长城事件。

名称由来:长城期是以长城纪命名的。长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固结纪(1800-1600Ma)和中元古代盖层纪(1600-1400Ma)的全部。长城期也常常被并到它之后的蓟县期里。

构造活动:长城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长城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可以划分成四个构造域,即亲西伯利亚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亲扬子构造域和亲冈瓦纳构造域。亲中朝构造域最初包括一个完整的原始中朝板块,但在长城期发生张裂作用,

形成了古塔里木板块、古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阿拉善地块此时还未分裂出来)。在古中朝板块内,也出现了拗陷作用,形成了三个大型的拗陷带,即渣尔泰-狼山裂陷带、燕辽裂陷带和熊耳裂陷带,但并未使板块分裂。

属于亲扬子构造域的原始的秦岭-大别地块,在长城期也出现张裂,后来的几个小地块可能就是这时形成的,但证据还很不充分。其他地块在长城期或者比较稳定,或者资料不足难于判断其活动性。

五、蓟县构造期

蓟县构造期,简称蓟县期,是元古宙蓟县纪(1400-10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蓟县运动。

名称由来和别名:蓟县期是以蓟县纪命名的。蓟县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以天津蓟县命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中元古代延展纪(1400-1200Ma)和狭带纪(1200-1000Ma)的全部。在中国南方,习惯上把蓟县运动称为四堡运动,把蓟县期(常常再包括之前的长城期)称为四堡期,这是用福建连城县四堡镇命名的。蓟县运动(四堡运动)的别名还有武陵运动(湖南)、梵净山运动(贵州)、黑龙江运动(黑龙江)、皖南运动(安徽)等。

构造活动:蓟县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蓟县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长城期相同。在此期间,由原始中朝板块分裂而成的古塔里木板块、古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继续分裂;秦别-大别地块(此时可能已经分裂成几个小地块)则开始出现碰撞、挤压现象。蓟县期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方属于亲扬子构造域,在此期间,北扬子板块和南扬子板块(即湘桂地块)发生碰撞,形成江南碰撞带,从而拼合成统一的扬子板块。其他地块在蓟县期或者比较稳定,或者资料不足难于判断其活动性。

六、青白口构造期

青白口构造期,简称青白口期,是元古宙青白口纪(1000-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青白口运动。

名称由来和别名:青白口期是以青白口纪命名的。青白口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以北京门头沟区的青白口村命名,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

(2004)确定的拉伸纪(1000-850Ma)的全部和成冰纪的早期。由于此时期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多发生在中国南方,标准地层剖面位于云南晋宁,所以也叫晋宁构造期(简称晋宁期),青白口运动因而也叫晋宁运动或晋宁事件。青白口运动(晋宁运动)的别名还有塔里木运动(新疆)等。

构造活动:青白口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青白口期,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蓟县期相同。在此期间,这些地块彼此会聚或碰撞。塔里木板块、柴达木地块和古中朝板块之间的祁连-阿尔金沉降带虽然在青白口期早期继续发育,但在青白口期晚期就变为碰撞带,最后使三个地块重新拼合在一起。而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也相互碰撞(很可能基本拼合在一起),使绍兴-十万大山碰撞带第一次出现;同时扬子板块与其北部(按今天的方位来说)的某个板块(不太可能是中朝板块)也相互碰撞,使秦岭-大别山碰撞带也第一次出现。通过这期的褶皱变形,扬子板块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七、南华构造期

南华构造期,简称南华期,是元古宙南华纪(800-68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南华运动。

名称由来:南华期是以南华纪命名的。南华纪是专门用于中国的地质年代,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成冰纪(850-630Ma)的大部。

构造活动:南华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南华期中国大陆的地块处于离散状态,所属构造域与之前的青白口期相同。不同的是南华期各地块由青白口期相互会聚的趋势改为拉长,以张裂作用为主。在青白口期重新拼合为一体的古中朝板块,在南华期再度张裂,塔里木板块和柴达木板块远离中朝板块(当时二者基本连为一体),向扬子板块靠近,因而从亲中朝构造域转入亲扬子构造域。在相当于Sturtian冰期(720Ma左右)的时候,它们和扬子板块一起发育了大陆冰川。而在青白口期很可能与扬子板块大体拼合的华夏板块,在南华期与之再度分离,而没有冰川的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