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同,其净电荷为零,此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N-端到C-端氨基酸排列顺序。由肽键维持

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由氢键维持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aa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由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等非共价键以及二硫键维持。

4.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像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5.中性溶液中带正电的氨基酸(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6.中性溶液中带负电的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增色效应:DNA变性后,双链螺旋被破坏,分子内部的碱基暴露,DNA在260nm处紫外吸收增强。

2.Tm值:指使50%的DNA变性,也就是A26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

3.DNA的一级结构:核苷酸自5’端至3’端的碱基排列序列。

4.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DNA由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单链组成,反向平行,直径2.73nm,螺距3.54nm;核糖与磷酸在外侧;DNA双链间形成互补碱基对)由疏水堆积力和氢键维持

5.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原核:环状;真核:核小体为基本单位)

6.tRNA含有多种稀有碱基,tRNA含有茎环结构,二级结构似三叶草(氨基酸臂、反密码环、二氢尿嘧啶环、T-Ψ环、额外环),三级结构是倒L形。

第三章酶

1.全酶: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结合在一起成为全酶。

2.辅酶:凡是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或超滤除去的称辅酶。

3.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易用透析或超滤除去的称辅基。

4.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5.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可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6.(不)可逆性抑制剂:不可逆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失活。可逆性抑制剂与酶非共价可逆性结合,使酶活性降低或消失。

7.酶原激活:酶原向酶的转变过程称为酶原的激活,实质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

8.竞争性抑制:抑制剂和酶的底物在结构上相似,可与底物竞争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9.磺胺类药物抑菌机制:对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10.酶的专一性分类:绝对专一性,相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

11诱导契合:酶与底物相接近时,结构上相互诱导、相互变形、适应,进而形成酶-底物复合物的过程。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的酶结合一组结构不全相同的底物,酶构象有利于结合,并让底物变为不稳定过渡态,易受酶催化转为产物。

第五章维生素

1.维生素: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2.维生素A前体:β胡萝卜素。

第六章糖代谢

1.六条代谢途径:糖的消化吸收与转运、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异生。

2.糖异生:由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糖异生。

3.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4.糖酵解的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5.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葡糖-6-磷酸脱氢酶

6.血糖的来源:

(1)食物消化吸收提供血糖

(2)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

(3)非糖物质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

7.血糖的去路:

(1)有氧氧化分解供能

(2)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备

(3)转变为其它糖

(4)转变为脂肪或者氨基酸。

8.ATP计算: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可净生成30mol(FADH2氧化呼吸链)或32molATP(NADH氧化呼吸链)。

第七章脂质代谢

1.软脂酸完全氧化分解的四个阶段:

(1)脂肪酸活化

(2)肉毒碱转运脂酰CoA进入线粒体

(3)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

(4)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共产生ATP:7*(3+2)+8*12-2=129

2.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物质的总称。合成原料来自脂类代谢。

3.酮体利用途径的关键酶: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酸硫激酶。

4.软脂酸合成碳源、氢源:

碳源:乙酰CoA(线粒体)糖代谢

氢源:NADPH磷酸戊糖通路

其他:CO2

5.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密度法: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2)电泳法:乳糜微粒、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α-脂蛋白

6.9.柠檬酸丙酮酸循环:P151

第八章生物氧化

1.生物氧化:糖、脂类和蛋白质有机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2.呼吸链:参与氧化还原的组分由含辅助因子的多种蛋白酶复合体组成,形成一个连续的传递链,因此称为氧化呼吸链。Cytb → Cytc (III

Cyt aa3 → 1/2 O2 (IV)

FADH2:Cytb → Cytc (III)

Cyt aa3 → 1/2 O2 (IV)

6.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浓度。

7.抑制剂在呼吸链中的阻断部位

FMN → CoQ, Cytb → Cytc1, Cytaa3Fe3+(2+) → 1/2O2

第九章氨基酸代谢

1.8种必需氨基酸(缬、异亮、亮、苏、甲硫、赖、色、苯丙)、12种非必需氨基酸

2.氨基酸代谢途径:书P202 图

3.脱氨方式: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常用酶:L-谷氨酸脱氢酶)、联合脱氨基作用(主要途径)、非氧化脱氨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