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财政支出管理的目标就是总量的控制、资源分配与配置的效率、运管理与运作效率。
本文从近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公共财政在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还是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并针对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越位”“缺位”财政规模经济发展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财政支出范围不规范,“越位”与“缺位”并存由于行政区划级次引起政府及财政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定位不明确,财政的职能范围与支出责任未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
由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引起的财政支出的“越位”、“缺位”。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较少;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政府支出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力度的弱化,同时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仍然偏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以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指导方针,所以经济建设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中份额最大的部分。
虽然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有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占财政支出比重仍然还是很高。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过快。
特别是至“七五”时期以来行政管理费超过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GDP的增长速度,极速了其比重的上升,虽然几次机构消肿,精简人员,但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没有明显下降。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扩大,机构人员逐步增加,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加有一定的必然性。
但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也不尽合理。
机构不合理膨胀、人员编制过多也会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等不合理的一面。
3.财政支出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浅谈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问题
公共行政改革是 指公 共部门 的改革 , 既包括政 府部 门, 如行政 机
公 检 法 司和各级权力机关 ; 也包 括 非政 府部门 , 如事业 单位、 公 才能进一步考察私人经济部门与公共经济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问题。财 关、 、 、 、 共企业 ; 既包括公 共部门内部的改革 , 也包括改善公共部门之间及公共 政支出的合理规模即是对财政支出效益外在合比例性的要求。 市场 、 公民之间的关 系。要从国家和社会的视 角对公共行 最后 , 从财政活动的最终 目的来看 , 财政 活动能否 全面地、 高质 量 部门与社会、 使之与经济发展战略和民主政治发展战略相契合 。 以 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不仅 取决于财政在 分配过程中是否 按照客观 比 政进行总体规划 , 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 例实现 了财政资源配置 , 而且还取决于在具体使 用财政资源过程 中对 提高公共行政的效率和质量 , 财政职能的界定涉及到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划分问题。各级政府间的 财政资源的耗费是否符合节约或高效率 的客观 要求。这就要 求财政 支 财政职责划分, 应遵循 受益原则 效率原则 。前者是指应根据各项 和 出应该是在既经 济节约又高效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目标效果。 财政职责的受益对象和受益范围来确定承担该职责的政府级次。凡 以国 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家为整体 、 使全国公民共同受益的事项 , 就是中央政府的财政职责 , 如国 1我 国财 政 支 出的 现 状 、
一
首先 ,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一定要以一定规模的总量为基础 , 总量的 不断扩大为结构的优化创造条件。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分为增量的结构 优化和存量的结构 优化 。 如果没有总 量的扩大, 就谈不 上增 量的结构优
加强预算管理,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预算管理,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考与建议作者:王德爽来源:《商情》2017年第39期[摘要]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形式严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已经成为各级财政部门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罗甸县财政支出数据为例,通过研究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现状,并剖析预算管理制度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预算管理财政支出结构罗甸县一、预算管理及财政支出结构概述政府预算指政府按法定程序编制并经审批后的年度财政资金安排计划。
政府预算管理指政府按法律对地方财力筹集、分配和监督使用的过程。
财政支出结构指各项财政支出占支出总额的比重。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指在增加各项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时,压缩行政管理经费开支,加大科教文卫等民生投入。
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现状——以贵州省罗甸县财政支出数据为例(一)不同地区财政支出差异较大如表1以罗甸县周边县市为代表,可以看出:近年来地方财政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县市支出数额存在差异。
福泉市财政支出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县市,瓮安县近两年财政支出有所下降。
可见不同地区财政支出数额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偏离民生保障目标由表2看出:2014年以来罗甸县对科教文卫等四大民生事业投入均有所增加,2016年开始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增幅达到71.4%;此外,2016年罗甸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有所减少,下降17.1%,说明罗甸县开始压缩了行政管理开支。
由图1看出:虽然罗甸县四大民生事业投入近年有所增加,但比重均变化不大,而一般公共服务开支虽减少,但降幅较小。
综上,近几年罗甸县财政支出已经向保障民生方向倾斜,只是速度较为缓慢。
根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要求,罗甸县财政支出结构远没有达到优化的标准。
三、现行预算管理制度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当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之所以不够优化,主要原因是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一)预算管理权力分配不科学,严谨性不高我国现行预算管理权力的分配缺乏严谨性:一是人大、政府之间没有完善的监督、制约体制,导致预算重心向行政部门倾斜,没有达到应有的监督效果;二是政府内部缺乏专职预算机构,导致预算管理权力碎片化、分散化。
2024年财政支出标准体系
2024年财政支出标准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在国家财政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4年,我国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将会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2024年财政支出标准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一、核心目标与原则1.制定财政支出标准体系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基本民生需求和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实行科学、合理、透明、可操作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切实增强财政支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推动财政支出标准向着更有效、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机制,增强财政支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完善财政支出标准制度4.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的范围和限额,规范各级财政支出的管理制度和程序。
5.加强对各项支出的监督和审计,规范各类支出标准的制定和调整,确保支出符合法律法规和财政纪律。
6.加强支出绩效评价和监控,实行绩效导向的财政支出制度,提高支出效益和社会效益。
7.加强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评估,建立政府绩效考核和问责机制,促进财政支出的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
三、分类管理和分级授权8.推动财政支出标准的分类管理和分级授权,根据支出项目的性质和目的,划分不同的支出标准和管理权限。
9.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管理,按照规定的支出标准和程序开展财务活动,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
10.推动地方政府支出标准向市县级政府下放,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支出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
11.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支出协调和沟通,确保支出标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重复和浪费。
四、增强支出的可持续性12.加强对支出项目的评估和审查,确保支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节奏,避免盲目扩张和无效支出。
13.推动支出的结构优化和调整,提高对高效支出的倾斜和对低效支出的削减,实现支出的可持续性。
财政学第05章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7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概述
2019/11/19
二、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在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形势下,一 国政治经济及其政府政策,受国际形势和环境的影响越来 越大,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地存在和发展,都 必须通过不同形式与国际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和交 往。经济一体化既使各国经济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也形成 了相互的依赖。因此,各国经济发展不能不受到国际经济 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影响,各国制定本国经济政策也必须充 分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因素,从而对财政支出的结构产生显 著的影响。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6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2019/11/19
一、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内涵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是考察公共部门配置公共资源 效果的核心内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应当是公 共支出宏观规模适度、财政资源分配的合比例性 及公共支出耗用的有效性这三方面的有效统一。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13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四、卫生支出
2019/11/19
政府卫生支出是由政府干预卫生事业而形成的支 出。政府卫生支出关系到一个国家居民医疗需求 的满足和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政府干预卫生事 业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卫生领域的公 共卫生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如果 完全由私人提供会造成公共卫生产品提供数量不 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过低。政府干预卫生事业, 还有利于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财政学
中国金融出版社
4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概述
2019/11/19
财政部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的指导原则
财政部关于优化财政支出的指导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增长的财政需求,优化财政支出成为了财政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财政部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以确保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指导原则,以期为优化财政支出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综合平衡原则综合平衡原则是指在进行财政支出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财政支出的整体平衡。
首先,要充分考虑财政收入状况,确保财政支出不超出可承受范围。
其次,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财政支出的优先级和重点领域。
最后,要平衡好各项支出指标,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二、效益最大化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强调财政支出的效益性和经济性。
在进行财政支出时,要充分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确保资源的最大效益。
因此,财政支出必须以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为目标,注重投资回报率和社会效益,避免空耗和浪费。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财政支出应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财政部门在进行支出决策时,要考虑到资源的长期供应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因此,财政支出应该注重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避免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过度消耗或破坏。
四、公平合理原则公平合理原则要求财政支出应该公平合理地分配于各个领域和地区。
财政部门在进行支出决策时,要注重扶贫帮困、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支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
同时,要避免财政支出的滥用和腐败,确保资源的公正分配。
五、风险控制原则风险控制原则要求财政部门在进行支出决策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
财政支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预算超支、项目失败等。
因此,财政部门要加强预算管理,制定严格的审批和监管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问题。
六、创新驱动原则创新驱动原则要求财政支出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发展。
财政部门在进行支出决策时,要鼓励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结合。
同时,要关注新兴产业和新动能的培育,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财政支出题库答案2
财政支出知识巩固1. 按支出功能分类,我国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我国财政支出按照政府支出功能分类包括如下17类。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 外交支出3. 国防支出4. 公共安全支出5. 教育支出6. 科学技术支出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 医疗卫生支出11. 环境保护支出12.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 农林水事务支出14. 交通运输支出15.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6. 转移性支出17. 其他支出2. 简述我国财政支出原则的主要内容。
答:由于财政支出的内容相当广泛,所以在安排财政支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矛盾,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必须遵循一定的准则,这就是财政支出的原则。
在我国财政支出中必须坚持以下三条原则:①量入为出原则所谓量入为出原则,是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②优化支出结构原则所谓优化支出结构,是指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各种比例,使之实现结构的最优组合,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财政支出中需要注意的比例关系较多,其中主要有: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这些比例关系的正确形成,都与财政支出密切相关。
只有财政支出结构实现最优组合,才能有助于这些比例关系的正确形成。
③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在经济领域中,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包括公民参与分配的权利平等和分配结果合理化两层含义。
效率是指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经济运行方式,把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最优的配置,借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为:公平分配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分配的基础。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表现为:如果过分地强调效率,就会对社会公平产生一定的损害;如果过分地强调公平,力求实现收入均等,又会弱化利益刺激对经济效益的促进效应。
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如何调整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处理各级财政的纵向分配关系上,体制上的调控能力与调控实力不对称现象较为突出,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体制调控效果不理想。
一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性支出的制度安排不合理,拉大了基层财政间的贫富差距,致使许多县乡财政陷入了运转困境状态。
二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性支出无法形成基层政府的实际可用财力,降低了上下级财政间转移支付的财力调控功能。
目前,在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乡基层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中,60%以上是通过专款安排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所占比例不足40%。
这种现象,一方面使转移支付资金在分散化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被各部门中途截留现象,增大了转移支付成本,另一方面,也无法有效缓解基层财政面临的财力紧张矛盾,削弱了转移支付资金的财力调控能力。
2、在体现政府职能的横向分配关系上,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能适应新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是财政支出对公共资源的整合与调控能力低,降低了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突出表现是以行政、事业收费形式形成的大量预算外财政资金,即使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下,也仅仅是体现了财政监督、部门使用的特点,仅仅是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的“收支两条线”,还没有真正达到预算外资金支配使用上的“收支两条线”。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形成的“财政监督,部门独立使用”的预算外财政资金仍然高达4380亿元,这部分预算外资金虽然在性质上属于财政资金,但处于财政监督下的部门独立使用状态。
二是财政预算内资金中的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过大,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也挤占了财政资金的其他用途。
1978年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52.9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4.71%,2003年,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达到了4691.2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到了19.03%。
如果考虑到政府各部门用预算外资金安排的支出在内,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占综合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了23%左右。
财政支出管理
财政支出管理1. 什么是财政支出管理财政支出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的过程,旨在实现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的有序推进。
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预算编制、资金拨付、支出执行、绩效评估等多个环节,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性财政支出管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财政支出管理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政府可以提供公共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服务,促进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
其次,财政支出管理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稳定社会预期也有积极作用。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调节经济周期波动,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此外,财政支出管理还能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可持续发展。
3. 财政支出管理的原则财政支出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公开透明原则财政支出管理应当公开透明,让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支出决策和使用情况。
政府应当建立财政支出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财政预算、支出清单、绩效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2 预算约束原则财政支出应当在预算范围内进行,不得超出预算限额。
政府应当制定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监督,防止财政支出过度扩张。
3.3 绩效导向原则财政支出应当注重绩效管理,以实现预期目标为导向。
政府应当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对财政支出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3.4 合规合法原则财政支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法。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防止财务违规行为发生。
4. 财政支出管理的主要内容财政支出管理包括以下主要内容:4.1 预算编制与执行财政支出管理的核心环节是预算编制与执行。
政府应当制定年度财政预算,明确各项支出的用途和金额,并按照预算执行,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控制。
4.2 资金拨付与支付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到资金的拨付和支付。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与答案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第一讲财政导论一、名词解释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
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二、填空题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
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7、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
三、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 国家B 政府C 政党D 民众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C )。
A 国民生产总值B 商品价值C 一部分社会产品D 社会总产值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
A 增加就业B 调节社会收入C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D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 D )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
A 0B 1%C 3%D 5%四、多项选择题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 B E )。
A 卫生保健B 生态环境保护C 医疗事业D 邮政电信E 公安司法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 C E )。
A充分就业 B 通货紧缩 C 物价稳定 D 经济滞胀 E 经济增长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 B D E )。
A “相机抉择” B投资性支出 C “自动稳定器” D财政收入 E转移性支出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3、公共产品一般都是无形产品。
财政支出制度
财政支出制度财政支出制度是指国家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和管理的一整套规章制度。
它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财政支出制度的目的、原则和重要性,以及当前财政支出制度的问题和改进方向等几个方面来谈谈财政支出制度。
首先,财政支出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公共服务的提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财政支出制度也需要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避免浪费和滥用。
其次,财政支出制度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确保财政支出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公开、透明、可监督。
其次,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保证财政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各个领域、地区和群体的利益得到公平对待。
再次,要贯彻效率优先原则,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和僵化。
此外,还应注重风险控制和长期稳定原则,确保财政支出的可持续性。
财政支出制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财政支出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制度,才能保证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稳定。
其次,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财政支出还可以通过调节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的公平。
然而,当前财政支出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首先,财政支出的决策和执行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滥用和浪费。
其次,财政支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一些地方和部门过度依赖财政资金,缺乏自主发展能力。
再次,财政支出的分配不够均衡公正,一些地区和群体的利益得不到公平对待。
另外,一些财政支出项目的项目效益评估不够充分,导致资金的浪费和使用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制度。
首先,要加强财政支出的公开透明,建立规范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增加财政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力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或企事业单位为了实现财政资金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以确保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效益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建立起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以下是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预算编制1.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预算编制应遵循中央要求和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安全发展、科学发展、提高财政投入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原则。
预算编制应体现绩效管理和结果导向的理念,注重绩效评价。
2.预算编制的程序和流程:预算编制应按照“自下而上、分级负责、集中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
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组织编制预算报表、编制预算说明、开展初步核算等工作,确保预算编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预算执行1.预算执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预算执行应遵循“审批、执行、监督、评价”的原则,确保财政资金的准确使用和及时补充。
各部门要按照预算安排执行预算,不得擅自增加预算支出,确保实施预算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和控制,及时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支的部门和单位要进行问责和追责。
同时,要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计和监察。
三、预算绩效评价1.预算绩效评价的目标和意义:预算绩效评价是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评估和分析,旨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质量,为下一年度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2.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预算绩效评价应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数据收集和综合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
四、预算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1.预算信息公开的原则和要求:预算信息公开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财政预算事务的透明性和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公开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公开听证、征求意见、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方式进行。
财政支出的原则
财政支出的原则
1.公平分配原则
财政支出坚持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
2.效益原则
财政支出效益原则,是以市场机制发挥
基础性作用为基点的,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这个原则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含义:从宏观上看,要实现社会均衡,即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从微观上看,要进行成本-效益分
析。
3.稳定与发展原则
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反之则减少财政支出。
【例题1·多选题】在安排和执行财政支出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性的基
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A.公平分配原则
B.效益原则
C.确实原则
D.便利原则
E.稳定与发展原则
[答疑编号91111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E
【例题2·多选题】财政支出公平分配原则,要求()。
A.实现平均分配
B.实现公平分配
C.多劳多得
D.拉开收入差距
E.缩小收入差距
[答疑编号911110102:针对该题
提问]
【答案】BE
【例题3·单选题】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体现了财政支出()的要求
A.公平分配原则
B.效益原则
C.稳定原则
D.发展原则
[答疑编号91111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角度阐述我国保经济稳定发展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你知道有哪些吗?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1.逐步解决行政事业经费增长过快的问题行政管理、外交、公检法等部门执行社会管理的必要经费支出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本需要,属于公共需要,是财政必须保证的部分。
但我国行政管理费支出与世界各国相比较高,2000年达17.42%,增长速度超过同期GDP增长速度。
针对我国现状,可采取如下改革措施:(1)进一步精减机构,控制行政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
1998年以来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精简了机构人员,但仍然存在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人员费、办公费居高不下,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
要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
事业单位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公益型,如基础教育、技术推广等;二是准公益型;三是经营型。
对这三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财政应保证社会公益型经费,对准公益型实行定额或定项补助方式,并适当核减部分经费,把经营型事业单位推向市场。
(3)推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统管。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贯彻预算内外资金结合作用、统筹安排的原则,保证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它收入主要用于弥补正常经费的不足和促进事业的发展,建立一套能全面、系统反映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报表体系。
2.改革财政投资体制财政用于固定资产的投资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投资对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起,中央政府针对我国存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连年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有力地拉动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同时中央政府承担了很大的债务风险。
简述财政支出必须遵循的原则
简述财政支出必须遵循的原则财政支出是政府在实施各项经济和社会政策过程中,运用财政资金进行投入与支出的行为。
财政支出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平衡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等。
为了确保财政支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须遵循一系列原则。
1. 公共利益原则财政支出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以最大化人民福祉为目标,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政府应以民生为中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保障其基本权益,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水平。
2. 合规性原则财政支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财政制度,确保合规度。
政府应根据财政预算和财政制度规定,按照审批程序进行支出,并进行事后监督检查。
这有助于保障资金的合规使用,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3. 可持续性原则财政支出必须具备可持续性,不能过度依赖外债或临时性融资方式。
政府应在制定预算时,根据国家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安排支出,确保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注重节约开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效益性原则财政支出必须具备预期效益,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政府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将财政资金投入到能够产生良好效益的领域。
同时,要进行事后评估,及时调整支出方向,确保支出的效益最大化。
5. 过程规范性原则财政支出必须遵循程序规范,保证公开透明与公正公平。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预算制度和决策程序,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开展财政支出。
政府部门应及时公开财政预算和支出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知情权。
6. 风险控制原则财政支出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防范财政风险的发生。
政府应加强风险管理,在制定预算时预测不确定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项目财务状况的监督,确保支出的安全和稳定。
7. 税收适应原则财政支出必须与现有税收水平相适应,不能过度负担纳税人。
政府在制定预算时要考虑税收收入情况,防止支出超过预算,造成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增加,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及优化思考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及优化思考作者:宋婧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6期【摘要】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三大职能,而支出结构优化的根本目的是保障政府职能的更好履行。
本文从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入手,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出政府职能结构优化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各项职能将集中起来的经济资源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行为和过程。
顾名思义,财政支出结构则是指各类具体的财政支出项目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它反映了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时的方向、范围,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关联。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财政支出结构与一个国家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使用的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息息相关,其状况和变化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正在履行的重点职能及变化趋势。
因而,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化的总趋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换而变化。
(一)改革开放前财政支出结构情况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财政支出占比来看,国家高度重视经济职能,中央政府调动了大量资源从事生产活动,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比高。
改革开放前,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值在60%左右,在1950年-1978年间,经济建设支出占比最高达到了71.7%。
从财政支出范围来看,几乎包揽了生产、投资、消费各项社会事业,涵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各类行为主体。
(二)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结构情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仍然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支出色彩,即经济建设支出占主要地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逐步减少参与配置,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比大大降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支出比例提高。
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经济体制框架的完善,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逐步调整,财政支出从一般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逐步减少,转而突出保障农业、社会保障、环保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致力于在满足公共需求上发力,如2008年财政支出重点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延伸,力求满足人民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相对稳定与服从政府和财政职能转变的原则。政府支出 结构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以利于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但又 不能一成不变,因为处于转型期的政府职能在转变,经济运行 本身也有周期性的变化。为了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了用财 政手段来“熨平”经济的波动,财政支出结构必然也要相应地 有所调整。 总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必须体现市场经济下公共财政的一 般要求,为满足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财力保障,同时要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市场能解决的领 域,财政不应介入,已经介入的要逐步退出,没有到位的要逐 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