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科专病申报表(颈椎病)
2023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申报表

2023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
【实用版】
目录
1.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背景
2.项目申报的具体内容
3.项目申报的评审标准
4.项目申报的预期成果
5.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为提高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市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开展 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工作。
第1页共1页。
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模板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模板篇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附件3编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申报单位(盖章):申报专科名称:主管部门:申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填写说明一、临床重点专科申报表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字迹清晰易辨,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
二、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填写医院相关情况。
“医院名称”应填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第一名称全称。
三、“医院类别”填写“综合”或“专科”,“医院等次”应填写“甲等”或“乙等”。
四、“联系电话”应填写医院院办公室电话或负责重点专科事宜的科室电话。
五、“实际开放床位数、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六、“医院在编人数”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七、“申报专科负责人”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负责人。
八、“技术队伍情况”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在科室工作人员的情况。
九、“学术团体及专业杂志任职情况”指在全国、全省本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或在相关专业杂志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等职的情况。
其中1人兼任多个职务的只填最高级别职务。
十、“医疗工作情况”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并简要介绍学科带头人的医疗水平及技术特长。
十一、“近五年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等情况”,指学科带头人在评估周期内,所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和发表论文、著作等情况。
十二、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十三、“诊疗技术”列出开展主要技术项目名称以及近五年开展的总例数。
十四、“特色技术及其先进性说明”列举能够独立开展的3-5项特色技术,说明其临床效果以及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
十五、“住院病种”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病名确定,按照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本专业住院患者排位在前5位的病种。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附件3编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申报单位(盖章):申报专科名称:主管部门:申报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填写说明一、临床重点专科申报表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字迹清晰易辨,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
二、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填写医院相关情况。
“医院名称”应填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第一名称全称。
三、“医院类别”填写“综合”或“专科”,“医院等次”应填写“甲等”或“乙等”。
四、“联系电话”应填写医院院办公室电话或负责重点专科事宜的科室电话。
五、“实际开放床位数、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六、“医院在编人数”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七、“申报专科负责人”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的科室负责人。
八、“技术队伍情况”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在科室工作人员的情况。
九、“学术团体及专业杂志任职情况”指在全国、全省本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或在相关专业杂志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等职的情况。
其中1人兼任多个职务的只填最高级别职务。
十、“医疗工作情况”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并简要介绍学科带头人的医疗水平及技术特长。
十一、“近五年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着等情况”,指学科带头人在评估周期内,所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和发表论文、着作等情况。
十二、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十三、“诊疗技术”列出开展主要技术项目名称以及近五年开展的总例数。
十四、“特色技术及其先进性说明”列举能够独立开展的3-5项特色技术,说明其临床效果以及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
十五、“住院病种”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病名确定,按照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本专业住院患者排位在前5位的病种。
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

附件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申报单位(盖章)申报专科:申报时间:年月日江苏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2017 年版填写说明一、申请单位应认真学习《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管理规定》、《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2013 版)》,并按临床重点专科论证书(提纲)要求提交论证书、填写申报书。
二、专科的现状(专科人员数、床位数、专科(病)年工作量及病人收治数、专科已开展的主要技术项目(包括手术)、技术水平、学科带头人知名度、专科人员结构及梯队状况、论文发表及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现有的主要设备、设施及使用情况等)。
三、在“专科技术优势及特色”中,应文字陈述本专科基本情况、技术优势、特色及临床应用情况等。
四、申报书中的相关数据,除人员队伍为申报时情况外,如无特别注明,均指申报时上一年度的数据,近(前)三年数据是指申报年度之前三年的数据。
五、“技术队伍情况”中包括的人员是指申报临床重点专科当年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为执业注册在本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 1 年以上、年工作时间 8 个月以上。
六、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其“医疗工作情况”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并简要介绍学科带头人的医疗水平及技术特长以及参加专家门诊、科内查房、手术、院外疑难危重病例重大会诊等情况。
七、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八、护理人员的“技术级别”是指根据《江苏省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确定的技术级。
九、“近三年获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情况”指获得省卫生计生委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情况,且必须为第一获奖单位。
十、“发表论文”指近三年本科室人员发表的研究论文(仅限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论著、综述)。
论文“发表期刊及年、卷、期、页”即填写发表论文于什么期刊的哪一年第几卷第几期第几页。
(完整版)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

临床重点专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0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0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40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30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三、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四、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五、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各亚专科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各亚专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
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的人员。
八、此标准用于答辩评比和现场检查。
“检查内容”中标明“△”符号的,用于答辩评比。
对于答辩评比的内容,必要时将在现场检查时进行复核。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页脚。
十堰市临床重点专科申请表

十堰市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申请单位(盖章):申请专科名称:主管部门:申请日期:十堰市卫生局填写说明一、临床重点专科申请书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统一采用电脑输入,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若填报内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二、填报医疗机构应为符合十堰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案的医疗机构;机构名称须填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全名。
三、“医院性质”是指非营利性、营利性。
四、“医院类别”是指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等。
五、“医院等级”应填报经省卫生厅组织评审的等级,如:“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二级甲等”。
六、医院“联系电话”应填写院办电话。
电话和传真电话号码均应填写区位号。
七、“申请专科负责人”系指申请专科的临床科室负责人。
八、“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任职情况”系指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学术团体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等职,或在相关专业杂志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编委等职的情况。
九、“专业工作简述”系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
十、“在评审有效时间内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等情况”,系指学科带头人在评审的三年建设周期内,所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和发表论文、著作等情况。
十一、“专科建设(目前已被列为重点专科或重点学科)”情况系指本科室在上一建设周期评审中,已被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评审批准列为重点专科或重点学科。
十二、“在评审周期内承担的各级别科研课题”系指本专业建设评审周期内所承担并立项的各级科研课题。
十三、课题“级别”应填写国家级、部省级或市州级。
十四、课题“立项时间”应填写课题批准立项的年份。
十五、“参入研究单位(人)排位”系指申报重点专科或重点学科的临床科室或该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在参入该科研课题组中前五位研究者的排位顺序。
十六、课题“鉴定水平”应填写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省内先进、市州领先、市州先进。
市重点专科建设申请表(1018)

***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申请书
申请单位(公章)
申请专科
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年月日
***市卫生局
二O一0年七月制
填写说明
一、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经审查,若填写内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二、学科带头人可填写1-2人。
三、设备情况包括千元以上医院拥有的与专科配套的设备及专科拥有的设备。
每2台以上的同一设备应分别登记,表格不够,自行复印。
四、有关指标填写上一年度情况。
医疗事故栏,未发生事故写“无”。
五、科研成果,国家级指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省级、市级类推。
六、医学学术论文指会议交流或杂志发表的论文,国家级指中华牌杂志。
七、教学情况应填写承担大专院校学生临床实习有关情况,包括学校及人数等。
八、本申请书一式七份,用A4纸打印,并于左侧装订成册。
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临床专科)

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医院
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
(适用于临床专业)
申报单位(盖章):
申报专科名称: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一、医院总体情况
(二)科室设置。
(三)医疗技术队伍。
(四)医疗技术开展情况。
(五)医院主要统计指标。
二、专科情况
(一)科室基本情况。
(二)科室负责人情况。
(三)科室护士长情况。
(四)科室人员梯队情况。
(五)专科主要设备(自有)。
(六)专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七)专科诊治能力(近3年专科主要病种情况)。
(八)创新能力。
(九)本专科医疗质量状况。
(十)本专业临床路径开展情况(2015年数据)。
(十一)本专业优质护理开展情况。
(十二)辐射能力。
七、专科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八、相关部门意见。
医学重点专科申报书

附件3:编号:□□□□□□□□□无锡市医学重点专科申报书申报单位(盖章):申报专科名称:主管部门:申报日期:填写说明一、医学重点专科申报表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字迹清晰易辨,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
二、第一部分基本情况主要填写医院相关情况。
“医院名称”应填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第一名称全称。
三、“医院类别”填写“综合”或“专科”,“医院等次”应填写“甲等”或“乙等”。
四、“联系电话”应填写医院办公室电话或负责重点专科事宜的科室电话。
五、“实际开放床位数、业务用房建筑面积”指申报医学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六、“医院在编人数”指申报医学重点专科当年的情况。
七、“申报专科负责人”指申报医学重点专科的科室负责人。
八、“技术队伍情况”指申报医学重点专科当年在科室工作人员的情况。
九、“学术团体及专业杂志任职情况”指在全国、全省、市级医学会本专业中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或在相关专业杂志中担任主编、副主编、常务编委等职的情况。
十、“医疗工作情况”指学科带头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简历,并简要介绍学科带头人的医疗水平及技术特长。
学科带头人需三人,并进行排列。
十一、“近三年年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等情况”,指学科带头人在评估周期内,所主持或承担的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和发表论文、著作等情况。
十二、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正高级职称人员。
十三、“诊疗技术”列出开展主要技术项目名称以及近三年开展的总例数。
十四、“特色技术及其先进性说明”列举能够独立开展的3-5项特色技术,说明其临床效果以及在国内外所处的地位。
十五、“住院病种”指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病名确定,按照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本专业住院患者排位在前5位的病种。
患者总例数、急危重症比例、疑难症比例、治愈率、平均住院日、人均费用是指针对所填写的某一病种的相应指标。
重点专科中医护理专科申报表

重点专科中医护理专科申报表甘肃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中医护理)建设项目申报书申请项目名称:风湿骨病中医护理申请项目类别:中医护理学申请单位名称:XXXXXXXXXXXXXX (盖章)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单位通讯地址:单位邮政编码:电话:单位传真:电子邮件: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制二○一五年三月一、医院综合情况二、申报项目基本情况五、近三年来医院护理工作情况(可做附件8)六、申报项目建设经费预算时间2015.1-2015.12建设内容(一)临床护理建设1.中医专科护理规范建设:在原有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进行优化,实施专科护理质量评价。
2.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积极推广和落实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开展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研究3.优质护理服务:贯彻2011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发展。
(二)护理队伍建设1.进一步完善护理继续教育及专科护士培养制度。
2.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护理管理人员、护理学术人才、中医专科护理人才等。
(三)完善护理管理1.继续开展中医专科护理的质量检查与考核,突出中医专科知识、专业技术、专科护理水平,完善中医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2.加强护理信息化的工作,完善管理职能。
(四)中医护理难点和解决措施1.优势病种和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实施与评价解决措施:发挥专科护士优势,由专科护士负责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推广过程中原始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方案的优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具体指标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开展中医护理评价。
1.开展耳穴埋豆、穴位按压、中药外敷、中药泡洗、艾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每科室增加中医护理技术1-2项;初步建立失眠、便秘等常见症状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
2.优质护理服务:全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积极开展对责任制护士的岗位绩效管理,选择3个病区为试点,建立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并对责任护士开展360°的满意度评价。
2023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申报表

2023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摘要:1.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的背景和意义2.申报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申报表的提交时间和流程4.申报表的评审标准和结果5.对申报表的建议和展望正文:一、2023 年度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的背景和意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是为了促进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临床专科建设的发展而设立的。
在2023 年度,我国将通过评审的方式,选出一批具有高医疗水平、高质量服务和规范管理的临床重点专科,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
二、申报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申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申报科室的基本情况,包括科室名称、所属医院、科室规模、人员结构等。
2.申报科室的诊疗能力,包括疾病种类、诊疗技术、诊疗设备等。
3.申报科室的科研能力,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
4.申报科室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质量、实习生培养等。
5.申报科室的社会影响力,包括患者满意度、社会口碑、媒体报道等。
申报表的填写要求如下:1.申报表必须严格按照表格格式填写,不得擅自修改。
2.申报表必须如实填写,不得虚构数据和情况。
3.申报表必须由科室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医院公章。
三、申报表的提交时间和流程申报表的提交时间为2023 年12 月31 日前,提交地点为市级卫生健康委员会。
申报表的提交流程如下:1.科室填写申报表,并提交给医院审核。
2.医院审核申报表,并加盖公章。
3.科室将申报表提交给市级卫生健康委员会。
四、申报表的评审标准和结果申报表的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管理规范、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社会影响力等。
评审结果将在2024 年1 月31 日前公布,届时将选出一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五、对申报表的建议和展望建议申报表在填写过程中,要如实反映科室的情况,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要注重科室的特色和优势,突出科室的亮点和优势。
重点专科申报书

XX(一)医院
医学重点专科申报书
申报类别:
申报科室:
专科名称:
申报日期:
XX医院
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书各项内容的填写应实事求是、认真严谨、准确完整。
不得使用没有规定的符号、代码和缩写,不得填报虚假信息。
二、申报类别:填写“院级重点专科。
”
三、重点专科带头人为建设周期内的学科带头人,需为本专科在职在编人员。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
四、后备带头人年龄不应超过学科带头人,人数不超过2人。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
五、人员组成指本专科在职在编的医务人员。
六、本申报书重点专科为立项申报和周期验收的原始资料。
七、申报书表格式样、格式不得变更,打印需用五号宋体字体,按A4规范。
八、如有关项目填写空格不敷,可另纸附页。
一、专科基本情况:
专科医生学历结构
专科医生职称结构
学科带头人详细情况
后备学科带头人详细情况
二、专科特色及重点技术
三、近3年科研立项、获奖及论文情况
四、重点专科建设考评指标申报自评情况:见附件1
五、考核小组意见
六、医院意见。
颈椎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22版)

(依据重点专科检查要点修改,按照公文字体排版)针灸推拿科颈椎病(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22年版)一、病名中医病名:颈椎病(TCD编码:A03.06.04.05)西医病名:颈椎病(颈型、椎动脉型M47.001+G99.2*、神经根型M47.201、交感神经型M47.202、混合型M47.802)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4)。
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②颈、肩、背疼痛,肌肉板硬,或伴有头痛、头晕,上肢酸胀麻木。
③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棘突两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④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及分型。
①颈型: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被动活动疼痛加重。
②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疼痛向上肢放射痛,手指活动麻木不灵。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上肢腱反射可能减弱。
③椎动脉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伴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或出现一过性眩晕,甚至突然昏倒,以头部突然旋转伸展活动有关。
椎动脉扭曲试验(+)。
④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伴有反射性交感神经刺激症状,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同侧面部充血、出汗、头痛、咽部有异物感及血压升高等症状。
⑤脊髓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伴运动障碍、肢体麻木、共济失调、自主神经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CT、MRI提示硬脊膜、脊髓受压或椎管狭窄。
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项目申报表

2014年建设中医药强省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表二
2014年建设中医药强省专项资金项目
申报表
(中医临床重点专科项目)
申请单位
项目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邮政编码:电话:
单位传真:电子邮箱:
广东省中医药局
制
广东省财政厅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附件:
1.3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3个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3.开展的主要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疗法
4.专科中草药/民族药医院制剂
5.专科护理方案
6.学术创新
7.疑难病诊疗能力
8.危重病症诊疗能力
9.专科辐射能力
10.本专科中医临床研究方向
11.科研课题情况
12.科研成果情况
13.学术论文情况
14.教学与培训
11。
2-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中医)

2-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中医)某某某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中医专业)申报单位(盖章):申报专科名称:主申管报部日门:期:某某某某某某某卫生厅第一部分专科整体实力情况23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m2(二)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500字左右)(三)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年度投入金额(万元)主要用途合计4(四)专科专用设备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买日期金额(万元)运行状况(五)中医诊疗设备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5购买日期金额(万元)使用情况(六)相关科室配套设备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购买日期金额(万元)使用情况(七)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收费项目等内容)6三、中医医疗技术队伍(一)技术团队整体实力的说明:78(三)专科骨干一览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称执业医师类别从事本专业年限(四)(专科骨干姓名)工作情况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任职情况:中医医疗工作(应用中医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十一五”重点专科工作情况:中医医疗工作及科研教学情况(近3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9(专科骨干姓名)工作情况省级及以上学术团体、专业杂志任职情况:中医医疗工作(应用中医药解决疑难重症的能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情况):“十一五”重点专科工作情况:科研教学情况(近3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五)年龄结构总计人数年龄结构(%)30岁以下30-50岁50-60岁60岁以上(六)职称结构总计人数职称结构(%)正高级10人员类别中医类别临床类别医师护士技术人员人员类别中医类别临床类别护士技术人员副高级中级初级医师护理工作(掌握中医辨证施护、先进护理技术、解决疑难重症护理的能力、年度护理查房次数等):科研教学情况(近3年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奖成果、专利、发表论著、指导研究生毕业等):(十)本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说明(人才培养规划、培养方向及落实情况):人员姓名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主要方向12四、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总体水平解决疑难病能力(包括主要病种、治疗方法、疗效评估):相关指标数据指标名称年出院人数年门诊人次平均住院日中医治疗率疑难危重比例2022年2022年2022年平均值13(二)中医专科特色技术(提供3项技术)近3年开展例数中医专科特色技术名称中医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中医专科特色技术名称近3年开展例数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2年中医专科特色技术应用情况说明:注:特色技术项目较多,可另附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成都市卫生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申请表
单位: xxx医院 专科(专病)名称: 颈椎病重点专病 学科带头人姓名 年龄 学历 技术职称 主任医师 基本 情况 专科病床 年门诊人次 年住院人次 专科年收入
人员 情况 总数 占全院卫技人员(%) 职称比例高:中:初 2:2:5 职称 高级 2人 中级 人2 初级 人5 其它 专科 设备 总台(件)/1000元以上 总值(万元) 主要仪器设备名称
技术 质量
专科门诊治疗率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专科住院治疗率 治愈好转率 专科疾病诊断准确率 病床使用率 专科制剂(种) 名称
开展护理技术项目 科研 成果 课题 国家级: 项 省级: 项 市(州)级: 项 成果 国家级: 项 省级: 项 市(州)级: 项 学术论文: 国家: 篇 省级: 篇 市(州)级: 篇 县卫生行政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市(州)中医(卫生)行政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附件3 成都市卫生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计划书
项目名称: 颈椎病重点专病 项目类别: 重点专科□重点专病■
建设期限: 3年 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邮政编码: 电话: 单位传真: 电子邮件:
成都市卫生局 二○一三年印制 一、专科(专病)主要发展方向 要求:在目前所开展的工作基础上,明确本专科(专病)主要发展方向和围绕发展方向所做主要工作内容,其中,重点专科应确定3个以上的病种作为重点。字数控制在1500以内。 1.发展方向 在既往临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工作现状,我们将以颈椎病的防治作为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以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作为重点病种,逐步拓展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性颈椎病及混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等领域。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为基础,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最终目标,以应用研究为主导,同时注重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着重优化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的筛选与制定,开发颈椎病的特色疗法与固定方剂,探讨辨证论治思路,并与现代医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逐步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专科学术水平,为建立颈椎病特色诊疗体系奠定基础。 2.主要工作内容: ①重视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思想,对于颈椎病患者普及预防颈椎病的有关知识,如注意生活的调摄,提倡功能锻炼在颈椎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防止颈椎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影响。 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颈椎病的临床证候,进行归类总结,完善颈椎病辨证分型,对于中西医结合优势单病种诊疗规范的制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③我们已制定了相关的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及护理规范,在日后的工作中必将进一步优化。如通过临床疗效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的探讨可以为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④对目前的院内制剂进一步进行研究,优化方剂的组方,筛选药物成分及药物的配比。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以获得院内制剂的成本-效果比,从而指导临床应用。 ⑤每年送出1~2名人员外出进修学习。 ⑥选派专门人员管理信息数据库,争取两年之内建成并完善。
二、专科(专病)建设主要目标
要求:依据本专科(专病)主要发展方向,明确建设的主要目标、预期取得的进展和关键指标值。字数控制在1500以内。 1.主要目标 ①筛选和优化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性颈椎病及混合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形成一套特色的诊疗体系。 ②科室内信息技术的建立与进一步完善,在原有的门诊病历录入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住院患者病历录入及随访系统,同时建立文献数据库。对以上信息进行分析、挖掘与整理,从而为临床科学研究,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帮助。建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对区域内颈椎病发病率有一定的了解,并逐步建立起“治未病”的思路。 ③探索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科研方法和思路,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建立起中西医结合防治颈椎病的疗效评价体系。 ④挖掘医学前辈治疗颈椎病的医学文献及民间特色疗法,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如应用正交设计的研究方法研究传统中医手法推拿(杜氏、孙氏、赵氏)对颈椎病不同症型的技法及疗效,制定颈椎病诊疗方案,筛选特色中医药疗法。 ⑤人才梯队的建设,为保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对科室人员进行培训、送出进修,以利于专业技术的提高。建立人才聘用的竞争制度,以利于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为培养后续学科带头人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科室的专业建设。 ⑥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学习先进的临床技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开发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案及技术。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诊疗思路及体系。 2.预期进展: ①建立临床行之有效的颈椎病多型病种诊疗规范、疗效评价体系,建立中西医结合颈椎病不同症型诊治规律,发展中医学术理论。 ②成果的转化,通过临床探索与试验对于临床行之有效的制剂及特色治疗方法,申请专利。对于临床科研成果进行申报评奖。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为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诊疗规范提供依据。 ③建立完善的门诊、住院及文献资料数据库,为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素材,为人才培养提供学术上的条件。 ④培养一批业务过硬,科研水平过关的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专业的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⑤加强国内外的学术经验交流,提高专科的知名度,把专科建设成为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 3.关键指标: ①经过临床经验的逐步积累,形成完善的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临床疗效5~10%,患者住院医疗费用较前减少,住院日缩短。 ②建立基于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的颈椎病不同症型中医证候模型2~3个,构建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评价体系。 ③争取省级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1项,市(区)级科研课题2项,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④每年举办市级(区级)专病学习班1次,以便于推动专科的发展。
三、专科(专病)建设具体计划 要求:按年度(3个年度)列出具体的建设计划,主要包括业务条件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益提高、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信息管理、经费投入等。 2013年度 1.颈椎病不同症型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的完善,中西医结合护理规范体系的研究。 2.开展固定方剂与特色疗法的临床研究,预备申报科技攻关课。同时挖掘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剂及民间的单方验方。 3.电子信息化病历数据库的应用,临床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备,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4.医疗质量的考核及考核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形成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5.在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逐渐培养和扶植一批年轻的业务骨干,通过进修学习(每年送出1~2名)提高临床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6.每年举办1~2次区级会议,开展区域内或区域外的协作。 7.投入临床及科研经费10万元。 2014年度 1.颈椎病不同症型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护理规范体系的的完善,尤其是3个重点病种临床医疗体系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 2.继续开展固定方剂与特色疗法的临床研究,并积极开展应用的基础研究,申报科技攻关课题1~2项。对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剂及民间的单方验方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学术论文的整理。 3.电子信息化病历数据库的完善,国内外文献的分析与整理。网络信息化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信息及人才信息,为临床提供帮助。 4.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护理规范及医疗质量考核的实施,初显成效,临床差错明显减少,临床疗效较前提高。 5.通过进修学习(每年送出1~2名),临床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开发1~2种新技术项目,计划招纳研究生1~2名。 6.在专业协作组内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对照试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口帮扶2~3家中医专科。 7.投入临床及科研经费80万元。 2015年度 1.颈椎病不同症型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护理规范及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对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在区域内推广经验和技术。 2.固定方剂与特色疗法的临床研究及应用的基础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对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剂及民间的单方验方进行临床与实验研究亦取得相应的阶段性成果;总结学术论文并发表,完成科研成果的申报。 3.电子信息化病历数据库彻底建成与完善,在临床与科研中运转良好,网络信息化平台在学术交流与信息获得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医疗质量的考核及考核办法的制定与实施,形成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5.年轻的业务骨干,通过进修学习,临床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临床水平与科研能力趋于成熟,能满足临床及科研的基本需要。 6.新技术项目争取申报1~2项专利。 7.实验室具有一定的规模,能满足临床及科研的需要,影响力逐步提高,为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准备条件。 四、经费投入计划 各级主管部门(上级单位): 医院投入 1、区主管部门投入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2、市(州)主管部门投入 负责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单位印章 五、审核意见 区行政管理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印章 年 月 日
市(州)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