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心肾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心肾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近况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中 的应用近况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黄玉茵,梁立峰,赵君雅,陈延强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疗法;综述 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3.5 g)、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 g/L、白蛋白<30 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 mg/dL)。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脂、环孢霉素等),尽管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不良反应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NS研究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明显提高了疗效,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NS中体现中医药的应用方面进行总结。 1 中药辅助激素治疗 自激素在NS治疗中应用以来,其疗效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但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非常明显,如诱发和加重感染、导致溃疡、代谢和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和骨坏死、神经精神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的抑制等。另外,在激素减量中出现的病情“反跳”,以及激素停用后如何防止病情不再反复等,也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表明,中药对于继发性感染、水钠潴留、负氮平衡导致肾功能损害、诱发微血栓形成等激素不良反应有防治性干预作用,可改善酸中毒症状和扶正泄浊保护肾功能[1]。临床观察表明,中药配合治疗NS具有预防并治疗激素导致的五心烦热、口干口苦、精神亢奋、痤疮等症的作用;还能预防并治疗其消化道症状、肝功能不良等激素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其复发及反跳现象[2-3]。李氏等[4]在采用激素标准方案治疗原发性NS的同时,运用中药以滋阴清热法为主随证加减治疗,结果面色潮红、五心烦热、激动易怒、心动过速、痤疮、反应性精神病、血栓等强的松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不用中药者。 叶氏[5]认为,在激素治疗NS首始阶段,因为激素为阳刚之品,服用剂量大、时间长,势必导致阳亢,阳亢则耗阴,故临床常出现阴虚火旺之证,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激动失眠、盗汗、两颧潮红、痤疮、舌红少津、脉弦细,此时宜用滋阴降火之法。激素减量治疗阶段,在激素撤减至一定量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激素撤减综合征,这时患者常由阴虚向气虚转化,而呈气阴两虚之证,证见腰酸腿软、神疲体倦、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舌淡、苔白、脉沉弱,此时应在滋阴补肾的同时,适时加用补气温肾之品,并应随激素逐渐减量而逐渐增加补气温肾药,有助于减少机体对激素的依赖,防止症状反跳,此法能拮抗外源性激素反馈抑制的作用,防止出现激素撤减综合征。激素维持量治疗阶段,由于激素已减至维持量,此阶段由激素所致阴虚火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核心试题:肾系病证

(精)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核心试题:肾系病证 一、A1 1、小儿尿频湿热下注证的治法为 A、清热利湿,通利膀胱 B、清热泻火,利湿通淋 C、清热利湿,升提固摄 D、清热利湿,固涩小便 E、利湿通淋,清热固脬 2、治疗小儿尿频湿热下注证的首选方剂为 A、菟丝子散 B、八正散 C、龙胆泻肝汤 D、桑螵蛸散 E、缩泉丸 3、治疗小儿尿频脾肾气虚证的首选方是 A、八正散 B、缩泉丸 C、菟丝子散 D、补中益气汤 E、桑螵蛸散 4、小儿尿频脾肾气虚证的治法为

A、健脾益气,温肾固摄 B、益脾温肾,固涩膀胱 C、温补脾肾,升提固摄 D、温补脾肾,固涩小便 E、健脾补肾,固摄缩尿 5、小儿尿频脾肾气虚证的症状特点为 A、病程长,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尿痛 B、病程长,小便频数,滴沥不尽,无尿痛 C、病程长,小便频数短赤,尿道疼痛 D、起病缓,小便频数,滴沥不尽,小腹坠胀 E、病程长,小便频数,尿液混浊 6、治疗小儿尿频阴虚内热证的首选方是 A、缩泉丸 B、八正散 C、知柏地黄丸 D、六味地黄丸 E、补中益气汤 7、哪些脏腑的功能不足导致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 A、心肾 B、肝肾 C、心脾 D、脾肾

E、脾肝 8、哪些脏腑的功能不足导致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 A、心肝肾 B、肝脾肾 C、心脾肾 D、肝脾 E、心肝脾 9、小儿何时尚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E、4~5岁 10、小儿何时尚不能说话为语迟 A、0~1岁 B、1~2岁 C、2~3岁 D、3~4岁 E、4~5岁 11、小儿何时头项仍软弱下垂为头项软 A、2个月左右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

肾病综合症是很严重的一种肾脏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甚至有很多患者因为这种疾病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体统的西医治疗肾病综合症多采用西药激素疗法,此疗法虽然能在短期内将症状消除,但远期疗效不好,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复发。这也是肾病综合症病情反反复复的原因之一。 中医采用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原则,往往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在肾病综合症的治疗上主要还是要因人而异,对症用药的。具体发挥以下多方面优势: 1、辩证和辨病结合——缩短治疗时间 在应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过程中,除了发挥中医药辩证的治疗作用外,还需要西医辨病处理疾病。 2、分阶段进行——巩固治疗效果 肾病综合征临床常用激素治疗,在激素治疗过程中,从初期大剂量使用到减量阶段,病人的病情不稳定,容易复发,或是出现激素反跳现象。在此阶段,配合应用中医药辅助,可以调养和改善病人的不良体质,缓解临床病症,并能巩固治疗效果。 3、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辩证和辨病结合,缩短医治时间。 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诊疗中心的肾病专家们在应用中医诊治肾病综合症的过程中,除了发挥中医药辩证的治疗作用外,还需要对症处理疾病。肾病综合症的中医医治,分阶段进行,巩固医治效果。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中医特色疗法——“基因活肾逆转法”是北京东城中医院肾病诊疗中心的肾病专家们经过临床近50的实践研发创立的,治疗肾病综合症有特效。此疗法现代基因学与现代中医药学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疗法,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引起各种肾炎的原因是肾小球发生病变,使肾小球失去过滤功能,造成体内毒素无法正常代谢。而造成肾小球病变的根本原因是,人体内的某些易感基因受到外界的刺激,产生变异,引发炎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中药中的某些物质对基因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将药物直接介入和植入到机体组织的特定部位、特定穴位,直接修复病变的基因。 “基因活肾逆转法”运用天然无污染的植物草菌中的特效成分进入人体后能迅速达到肾脏病灶部位促使受损肾脏固有细胞逆转,恢复其正常的细胞代谢功能;

心肾综合征的分级、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黄小驰

218 第18卷 第3期 2016 年 3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8 No. 3 Mar ., 2016 心肾综合征的分级、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黄小驰1,刘莹2 (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2.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 2008年由急性透析质量改善计划小组主办的心肾综合征共识会上明确了心肾综合征的定义及分型,总定义为心、肾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下,一个器官的急、慢性功能损伤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受损,分别为1型急性心肾综合征,2型慢性心肾综合征,3型急性肾心综合征,4型慢性肾心综合征,5型继发性心肾综合征。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以及西医、中医的治疗进展。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R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6) 03- 0218- 04 收稿日期:2015-09-21 作者简介:黄小驰(1991-),男,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通讯作者:刘莹(1962-),女,辽宁沈阳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 Cardiorenal Syndrome Grading and Pathogenesis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dcine Treatment Progress HUANG Xiaochi 1,LIU Ying 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2. Liaoning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Shenyang 110016,Liaoning,China) Abstract:The defination and grading of cardiorenal syndrome were determined in 2008 by the conference hosted by acute dialysis quality improvement plan. It is under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of heart and kidneys dysfunction,one organ failure leads to acute or chronic dysfunction of another organ. It is can be divided into type 1 acute cardiorenal syndrome,type 2 chronic cardiorenal syndrome,type 3 acute reno-cardiac syndrome,type 4 chronic reno-cardiac syndrome and type 5 secondary cardiorenal syndrom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ahtogenesis and the treatment progr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Keywords:cardiorenal syndrome;pathogenesis;heart failure;renal insufficiency;treatment 心脏功能和肾功能关系密切。心、肾之间相互 的生理作用能够保持人体正常功能、状态的运行,而心肾之中任何一个器官受损可以引起另一个器官的结构功能障碍,因此心、肾互损而致的一类疾病也逐年引起人们的重视。2008年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将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定义为心、肾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下,一个器官的急、慢性功能损伤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受损[1]。同时将心肾综合征分为5型,1型为急性心肾综合征:即急性心功能恶化(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ardio-renal syndrome)导致肾脏损害和(或)功能障碍。2型为慢性心肾综合征:慢性心功能异常(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Chronic cardio-renal syndrome)导致肾脏损害和(或)功能障碍。3型为急性肾心综合征(Acute reno-cardiac syndrome):急性肾功能恶化(急性肾损伤),导致心脏损害或功能障碍。4型为慢性肾心综合征(Chronic reno-cardiac syndrome):慢性肾脏病导致心脏损害、 疾病和(或)功能障碍。5型为继发性心肾综合征(Secondary cardio-renal syndromes):系统性疾病导致同时发生心肾损害和(或)功能障碍。 1 心肾综合征的分型及机制1.1?1型CRS-急性心肾综合征 1型CRS 一般认为左室收缩功能的减低,血流动力学紊乱,心排血量和动脉灌注量下降,导致肾静脉压力增加,腹内压升高,引起肾功能恶化,当肾脏灌注不足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该系统主要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相关活性物质组成,肾素主要由肾小球旁器分泌,肾小动脉灌注压降低,刺激肾小球旁器分泌肾素,肾素裂解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Ⅰ,继而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分解成血管紧张素Ⅱ,其具有强烈的血管平滑肌收缩作用,升高外周血管阻力[2];还可通过刺激醛固酮分泌,内皮素水平和氧化应激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3.078

中西医结合治肾病有优势

中医治疗肾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位患者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差异性”。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的优势 抵消西药的毒副作用对某些肾病而言,西医治疗有快速见效作用,但相应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中医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优势近年来凸显出来,中医注重调养,注重人体整个内环境的平衡调理,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抵消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事半功倍比如,肾病治疗在西医上多采用激素或者联合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防止阳盛耗阴,由肾阳虚转变为肾阴虚,此时要佐以滋阴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之类)保护肾脏。根据激素在体内的负反馈作用,长期应用会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所以当激素减少到维持量时,又需要在滋阴药基础上加上助阳的药,以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促使其分泌皮质激素,达到逐渐撤掉外源性激素的目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可延缓肾衰进程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局,病情重,预后差,尽管晚期尿毒症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或肾移植,但由于费用高昂,多数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和长期的治疗。因此,及早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延长肾功能衰退的进程,部分病例能稳定数年甚至十数年。慢性肾衰竭晚期的尿毒症表现本虚标实,扶正祛邪为治疗的主要关键。扶正当温补为主,附子、肉桂、仙灵脾、干姜、黄芪、白术等为常用药,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肾功能。祛邪以生大黄为主,此药有活血解毒、推陈致新作用,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不良反应。以大黄为主通腑泄浊治疗慢性肾衰已较普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大黄已成为治疗尿毒症的一味专药。 总之,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的治疗中有其明显的特色和优势,随着现代科技、分子生物学等积极引入中医药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联合现代西药在治疗肾病方面,尤其是难治性肾病和防治尿毒症等方面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中医理论补肾

肾藏先后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对机体有温煦、激发、兴奋、蒸化、封藏和制约阴寒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对机体有滋润、宁静、成形和抑制过度阳热等作用者称之为肾阴,亦称为元阴、真阴、真水。肾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并使之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阴则抑制或减缓人体的过度的新陈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减慢,产热相对减少,并使气聚成形而为精血津液,精神也趋于宁静内守二者相反相成,共同调节控制着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 编辑本段 肾虚症状 一般症状 肾虚的症状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肾虚的症状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肾虚的症状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肾虚的症状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阴茎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肾虚的症状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 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容颜早衰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嗓音逐渐粗哑,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 女人肾虚症状 1.黄褐斑 肾气不足,不能泫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2.黑眼圈 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是肾虚,许多其他器官有病,时间长了都会积累到肾,就是我们常说的“久病及肾”都会表现出黑眼圈。 3.怕冷 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湿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 4.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 5.不孕 肾阳不足,不能摄精成孕,常伴有月经色淡,腰酸痛楚,头晕,怕冷,疲惫乏力等症状。 6.腰酸痛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可反应为腰酸痛,其特点为劳累后隐隐作痛。 7.骨质疏松 原因:肾主骨,肾虚易出现骨质疏松,此在更年期后的中老年妇女中尤其常见。 白领肾虚的症状

肾病的中医治疗

肾病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肾病中医治疗 肾病是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专家指出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疗效较为巩固。 辨证论治整体调理 中医治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个人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甚至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个性”。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多数肾脏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甚至加重恶化,患者情绪易波动,性情抑郁,悲观烦躁,中医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和适应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并取得患者单位、家庭的配合,同时指导患者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专方专药证病合参 中医治疗肾病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同时也兼顾到辨病。证和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医学语言,描述患者机体的异常状态,证反映人体某阶段的主要矛盾,具有动态性,并能概括全过程的病理生理特征,反映基本矛盾,两者结合,既能解决基本矛盾,又能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某一疾病某一证候,长期用药观察,

得到较为肯定的疗效,固定处方,经过现代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科学开发出新的制剂、新的药物。 中西结合提高疗效 立足中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衷中参西,相互结合,取得良好的疗效。如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形式,如表现单纯血尿或少量蛋白尿(小于1克/24小时)通常以辨证论治用药治疗;表现为肾病的则中西医结合,采用激素+雷公藤+中药辨证方,或再加免疫抑制剂,经系统治疗,有效者用中药帮助撤减激素,巩固疗效,无效者用中医药重点保护肾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作用主要有三:①起明显的协同作用。②减少西药副作用,如清热解毒或清利湿热中药减少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副反应;和胃健脾中药减少免疫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益肾填精中药可防止免疫抑制剂对骨髓及机体正常免疫力的过分抑制。③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药食针浴多途并举 慢性肾衰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局,病情重,预后差,尽管晚期尿毒症能透析或肾移植,但经济代价高昂。 透析前期,即血肌酐在700μmol/L以下的肾衰,国内外肾病界尚无良策,目前治疗主要依靠中医药,尤其是血肌酐在200~400μmol/L 以下,及早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能有效地延缓进入透析阶段的时间,部分病例能稳定数年甚至十数年。①多途径用药:提高对慢性肾衰的辨证水平,有机地将辨证方与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有效的中成药保肾片、针刺等结合使用,各有针对性,相互协同,标本兼顾,对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目的探讨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肾病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肾病患者分为A1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与A2组(西医治疗组60例);对于A2组患者,首先要求患者需要充足休息,之后选择优质低蛋白(正常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饮食需要含有较高热量、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利尿以及降压治疗等。对于A1组患者,除了采用上述方法给予治疗之外,联合采用中医肾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肾病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A1组肾病患者高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提高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 标签:肾病;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了蛋白尿(大量)的症状,出现了低蛋白血症的症状以及高脂血症的症状与水肿的症状。针对肾病患者的治疗,部分学者认为采用西医方法给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1]。为了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给予治疗,最终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了重要作用,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120例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64例。患者年龄19岁~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6±1.5)岁;患者病程1个月~35个月,平均病程为(1 2.5±1.5)个月。在所有患者中,30例患者肾功能出现了程度有所不同的改变。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肾病患者分为A1组与A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给予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诊断最终发现全部符合肾病标准。对于A2组的60例患者,在准备治疗前,要求患者需要充足休息,对患者选择优质低蛋白(正常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饮食需要含有较高热量、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利尿以及降压治疗等;针对A1组患者,除了采用那上述方法给予治疗外,联合中医肾汤对患者进行治疗。用药处方为党参、生地、山药、杜丹皮、二花、蒲公英以及连翘等。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看,根据用药剂量合理进行调配,1剂/d,用水煎药2次,之后取汁,选择温服(2次)的方式[2]。 1.3 观察指标在准备对患者给予治疗前以及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胆固醇指标、24h尿蛋白量指标、血肌酐指标以及甘油三酯等指标发生的变化。

Ⅱ型心肾综合征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初探

2019年7月第26卷第7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专题论坛 Ⅱ型心肾综合征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初探 吴华芹1,张并璇1,赵畅2,杨阳柳林1,宋庆桥1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2.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100076 摘要:目前对Ⅱ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病机认识尚不统一,主要有心肾不交、心肾阳虚和血不利为水3种,这些观点从不同层面反映了疾病发展阶段的病理特征。Ⅱ型CRS是心病及肾、心肾同病的状态,其发展多呈慢性经过,每一阶段有其不同的病理特点,分析其动态变化,探讨其病机演变规律,对开展疾病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提出Ⅱ型CRS病机演变规律主要经历4个阶段,即早期为心气不足、初期为阴虚火旺、中期为血瘀水停、后期为阳虚水泛,以期更有效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减少疾病发生,延缓病情进展。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心力衰竭;病机 中图分类号:R25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7-0001-04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7.0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for Evolution of TCM Pathogenesis of Type Ⅱ Cardiorenal Syndrome WU Huaqin1, ZHANG Bingxuan1, ZHAO Chang2, YANG Yangliulin1, SONG Qingqiao1 1. Guang'anm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3, China; 2.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Beijing 100076, China Abstract:The understanding of TCM pathogenesis of type Ⅱcardiorenal syndrome (TⅡCRS) is still not uniform at present. It mainly includes three viewpoints: disharmony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kidney, and the unfavorable blood transform into water, which reflect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at different stag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ⅡCRS is the stage of heart disease affecting kidney, and the condition of simultaneous occurrence of both heart and kidney disease.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of TⅡCRS is usually chronic and each stage has different pathological features. Furthermore, to analyze its dynamic changes and explore its evolution mechanism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arrying out early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studies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s, this article propos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TCM pathogenesis of TⅡCRS mainly has four stages: deficiency of heart qi syndrome at stage 1, hyperactivity of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at stage 2, blood stasis and water diffusion syndrome at stage 3 and water overflowing due to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 at the last stage, with the purpose to guide clinic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clinic,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and delay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Keywords: cardiorenal syndrome; heart failure; pathogenesis Ⅱ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慢性心功能不全导致的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不全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喘憋、水肿、尿少等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带病生存患者增加,Ⅱ型CRS患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799);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所级课题(2014s287) 通讯作者:宋庆桥,E-mail:sqqbj@https://www.360docs.net/doc/bd10860649.html, 已成为心衰住院患者的重要群体,因此积极开展Ⅱ型CRS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1 对Ⅱ型心肾综合征的认识 中医古籍无“CRS”病名,后世根据其临床表现, 将其归属“喘证”“水肿”“心悸”“痰饮”等范畴。目前对Ⅱ型CRS的病机认识尚不统一,归纳起来主要有“心肾不交”“心肾阳虚”和“血不利为水”,此3种学说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概括Ⅱ型CRS发展到某个阶段的病理过程,但不能从整体上对其病机进行高度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中医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肾病综合征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属于中医“水肿”范畴。本病的发生是内外之因合而为病,外因有风、湿、热、毒等病因,内因为饮食不节,劳倦纵欲等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导致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或受损。肺失宣肃,不能布水散精;脾失健运,不能转输敛精;肾失开阖,清浊不分;三焦不能气化,水道不畅,以致水液潴留,溢于肌肤,发为水肿;或精微失摄下泄,而有蛋白尿;精微丢失过多,而现低蛋白血症;脾失健运,痰浊内停,或水病及血,瘀血内阻,痰瘀互结,而见高脂血症。病变过程中,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主,致气血阴阳不足,为肾病综合征之本,水湿、湿热、瘀血为标。因正气愈虚,邪气愈盛,而湿浊诸邪,阻滞更甚,以致病情迁延难愈。 (二)辨证论治 1、辨证思路 肾病综合征因风寒湿等因素,在正虚的基础上而诱发,使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所致,临床表现有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之不同。其中以实证为多,其次为虚证,在虚证中则有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及气阴两虚之分。临床上只有辨明虚实,注意证候之间的转化或夹杂,方能治之不殆。 2、论治原则 对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水肿明显,以邪实为主,当先治其标,

祛邪为主,施以宣肺利水。病变过程中以正虚为主,当治其本,扶正为主,佐以祛邪,分别施以温阳利水,滋补肝肾,益气养阴之法。此外,还应重视气化,注意气滞,湿热论治,采用行气利水,分利湿热之法。 3、治法运用 (1)宣肺利水法,适用于风热犯肺证。临床表现为一身悉肿,面目尤甚,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咳嗽,咽痛,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浮数,。风热毒袭表,首先犯肺,肺失宣肃,水道不利,水溢肌肤,则一身悉肿,面目尤甚;营卫不和,则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肺气上逆,则咳嗽;热伤肺津,则咽干咽痛;津液枯燥,则小便不利。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犯肺之象。方以越婢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石膏、鱼腥草、黄芩、连翘、白茅根、杏仁、赤小豆、冬瓜皮)。方中麻黄、石膏辛凉宣达,以祛在表之风热,又加鱼腥草、黄芩、连翘、白茅根、杏仁、赤小豆、冬瓜皮清上通下,淡渗利湿,使积聚之水液表里分消。若表邪解,可去麻黄、石膏。尿检仍有蛋白或红细胞,加黄芪、益母草。 (2)温阳利水法:适用于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为面色咣白,形寒肢冷,遍身悉各,按之没指,甚者可伴有胸腹水,乃至胸闷气急,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苔薄或腻,脉沉细。阳气虚衰而面色咣白,形寒肢冷;水湿不化,开阖失司,水液不得正常运行排出而停于体内,溢于肌肤,故见遍身悉肿,按之没指,甚者可伴胸腹水;湿浊上泛,所逆于上则胸闷气急;脾虚运化失常,水湿渗于肠道,故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探讨 【摘要】心肾综合征( CRS) 是西医所定义的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肾功能下降的病症,中医可见于“水气病”、“心悸”等。临床上由于该病病因病机复杂,辨证分型、量化分级呈现多样化,所以治疗时中医、西医各有其方案。为了更好的对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心肾科医疗工作者提供临床治疗及研究依据,本文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中西医;病理 心肾综合征( cardiorenal syndrome,CRS) 是一个由心肾功能障碍结合而成的病理生理情况,这组病人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由于长寿人口增加及心和( 或)肾功能不全患者存活逐年增加而使CRS 发生率上升。心力衰竭( 心衰) 并发肾功能衰竭( 肾竭) 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而肾功不全或需血液透析者出现心衰时死亡危险也增加。 1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1肾脏的病理生理变化 (1)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肾血流量占心排血量的20%,当血压下降或心功能不全造成心输出量降低时,就会使得肾脏灌注量不足,造成有效滤过压降低而使(GFR)下降。 (2)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肾缺血时,肾小球滤过膜细胞的孔隙增大,滤过膜表面的粘多糖减少或消失,进而带负电荷的白蛋白大量通过通透性增高的滤过膜,出现蛋白尿,造成急性肾损伤。 (3)肾小管的损伤:NO是一种舒血管因子,会促进肾脏损伤;同时肾缺血时肾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显著减少,使细胞抗氧化能力下降,肾小管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下降,导致肾小管坏死。 1.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RAAS分为两种:一种存在循环中,另一种存在于器官组织局部。器官灌注减少时网状激活系统RAS 活化,水钠潴留加重,加速心力衰竭的进展和恶化,并且血管收缩引起肾血管灌注压和血流量降低;肾脏还有自身的RAS,血管紧张素2 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肾小动脉强烈收缩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同时刺激醛固酮的释放,使远端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尿量进一步减少,加重肾功能的损害。 1.3 一氧化氮(NO)与活性氧(ROS)系统平衡 NO作为一种细胞内信使分子,具有扩张小血管、改善缺血心肌灌注、增加心收缩力等作用;活性氧的活性可衡量体内酶类抗氧化系统防御自由基损伤的能力,二者互相平衡。肾缺血时肾脏血管内皮和肾小管部位内NO 生成异常,NO 和ROS 间的平衡被打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NO 生物效应下降从而造成血容量的增加及血压的增高。 1.4炎症 伴随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炎症已经成为心肾综合征的另一个基本特征。研究显示,炎症可加重心衰,慢性心衰患者血浆和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a 和IL-6 含量升高。同时,炎症也是尿毒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心肾综合征时均存在慢性炎症状态,这种反应能够促进ROS 的合成,通过激活白细胞释放氧化成分,刺激RAS 等加速心肾功能的损害。 1.5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 心衰时心排血量降低、脉压减小,使主动脉和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受到的牵张刺激减弱,可使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造成肾脏缺血。过度交感神经活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2、CRS 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目前,多以心肾相交理论分析CRS 中医病因病机。心肾相交是指心肾两脏在生理状态下,上下阴阳水火之间相互资助又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包括心肾水火相交、心肾阴阳相交、

四种不同类型心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探析

分类号:R541.4 学校代码:1 0 0 6 2 密级:学号:2012602335 学位类别: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学科门类:医学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四种不同类型心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T I T L E :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of Four Different Kinds of Cardiorenal Syndromes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 二级学科:内科学 心血管病 论文作者:陈琳 指导教师:袁如玉教授 导师组成员: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二O一五年五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天津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 (请在相对应的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中文摘要 目的: 分析及总结四种不同类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因素,以期能更好的预防及延缓心肾综合征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及肾内科2012年01月至2014年1月住院的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四组,A组为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有无急性肾损害分为I型CRS组(有急性肾损害)和其对照组(无急性肾损害);B组为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有无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Ⅱ型CRS组(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其对照组(无慢性肾功能不全);C 组为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根据有无心脏损害或心功能不全分为Ⅲ型CRS组(有心脏损害或心功能不全)和其对照组(无心脏损害或心功能不全);D组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有无心脏损害或心功能不全分为Ⅳ型CRS组(有心脏损害或心功能不全)和其对照组(无心脏损害或心功能不全)。进而分析四种类型心肾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结果: 1. A组共204例,其中对照组为108例,I型CRS组为9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存在心衰发作史、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低射血分数、高心功能分级、入院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既往存在心衰发作史、入院肌酐水平高是发生I型CRS的危险因素。 2. B组共150例,其中对照组79例,Ⅱ型CRS组为7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低白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低射血分数、高心功能分级、BNP水平在两组间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冠心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心功能分级高是发生Ⅱ型CRS的危险因素。 3. C组共115例,其中对照组68例,Ⅲ型CRS组47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院内进行血液透析、高尿酸血症、低白蛋白血症、高心功能分级、入院尿素氮水平、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血钾等在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心功能分级高、冠 I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 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3、元气:是人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气,由肾精(或先天之精)化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 原动力。 4、别络:为脉络中较大者,又称“大络”。,加之任脉、督脉的别络和脾之大络,合称“十 五别络”.若加之胃之别络,又可称为“十六别络”。 5、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 6、痰饮: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 饮。 7、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苦涩的病理变化。 8、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 盛衰变化。 9、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症候性质相反的药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 方药与疾病症候性质相逆,故又称“逆治”。 10、赛因赛用: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热证。 1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2、上焦如雾:雾,即雾露。喻指上焦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如天降雾露。 13、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 14、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中寒:寒邪之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16、风为百风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2019 AHA科学声明:心肾综合征的分类,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策略

2019 AHA科学声明:心肾综合征的分类,病理生理学, 诊断和治疗策略 心肾综合征(CRS)包括一系列涉及心脏和肾脏的疾病,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3月11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心肾综合征的分类、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策略的科学声明。 1. 心肾综合征包括涉及心脏和肾脏的一系列疾病,其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以导致另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它是心脏和肾脏互相作用导致的一系列复杂的疾病状态。 表1 基于急性透析质量倡议共识会议的CRS分类

备注:ACS,急性冠脉综合征;AHF,急性心力衰竭;AKI,急性肾损伤;CKD,慢性肾脏病;CRS,心肾综合征 2.心肾交互作用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 (1)心脏衰竭状态下,心脏和肾脏在血流动力学的相互作用;(2)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对两个器官系统的影响; (3)神经激素激活; (4)细胞因子; (5)慢性肾脏病中,贫血-炎症-骨矿物质代谢轴的改变; (6)肾脏疾病进展特有的心脏结构变化。

图1 心肾综合征的神经体液和炎症通路的病理生理学 3. AHA科学声明侧重于CRS的定义、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策略;还描述了特殊人群中的心肾相互作用,例如糖尿病和肾移植患者。 4. 在CRS中的诊断策略中,讨论了生物标志物、成像模式和CRS 中的容量状态的确定等内容。

5. 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评估心衰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情况,并为急性和慢性CRS提供预后价值,包括心脏和肾脏的生物标志物。 表2 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备注:ACS,急性冠脉综合征;AKI,急性肾损伤;BNP,B型利尿钠肽;CKD,慢性肾脏病;CRS,心肾综合征;cTn,心肌肌钙蛋白;

心肾综合征的治疗(完整版)

心肾综合征的治疗(完整版) 分型与概述 肾功能不全是心衰常见的合并症,为心衰患者带来较差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2008年,Ronco等人1将心肾之间的这种由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的功能障碍引起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定义为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 CRS),并根据不同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长短将CRS分为5型(表1)。其中由心功能不全为始动因素引起的CRS为CRS1型及CRS2型,1型CRS又可以根据血流动力学分为4个亚型2(表2)。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约30%急性心衰患者伴有肾功能的恶化(1型CRS),而约60%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表现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60ml/min/1.73m2),提示为2型CRS。无论是1型或2型心肾综合征,肾功能都是远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3。 CRS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公认的包括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血流动力学障碍、炎性反应、氧化应激、贫血、分子信号通路异常、药物影响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与之相伴的是CRS发病率的增加,与心衰状态相伴的神经体液因素、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如何有效的治疗心肾综合征是目前需要面对的难题。在保护心、肾

功能,预防并发症这一治疗原则下,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以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神经激素拮抗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为主的药物治疗和以超滤、CRRT等为主的非药物治疗,每种治疗方法都有特定的目的及作用,然而并不是每种治疗方法都适用于任何患者,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本文拟针对1型及2型心肾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生理状态的治疗及进展予以综述。 表1 心肾综合征的分型(Table 1) 表2 1型心肾综合征(CRS)的分型(Table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