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步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房平面布置图、横断面图或可资套用的定型施工设计有关图纸; 较大的锅炉房还应附有汽水管道工艺系统图、运煤除灰方案布置图等。
序号 设备号 名称及规格
重量 数量
单重 总重
电动机 型号 功率
备注
动力原材料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 目 日耗量
煤 水 电 热水 蒸汽 食盐
单位
吨/日 吨/日 度/日 104KJ /日 吨/日 kg / 日
7.供热介质、参数和供热方式的确定
供热方式与介质种类: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供热介质归一;必须供两种
介质的锅炉房,锅炉设备最好能为一种;系统中不好处理的小负荷单独处理。 ◦ 只有采暖热负荷的供热系统:热水锅炉 ◦ 没有采暖热负荷的系统
当全部热负荷或经处理后都可以用热水供应时,应采用热水做介质。 当有一部分热负荷必须用蒸汽时,应采用蒸汽供热。
大气热力式除氧用热负荷:可通过热力计算;
采用蒸汽喷射真空除氧用热负荷:喷射器耗汽量可取5~8kg/吨(水);
蒸汽给水泵用热负荷:可通过查取说明书获得;
锅炉房采暖用热:按面积热指标法估取,锅炉房每蒸吨装机容量占用建筑面积为 50~80m2/蒸吨,采暖面积热指标为80~120W/m2;
K0—管网漏损和热损失系数(表); K1—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1.0; K2—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9~1.0; K3—生产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7~1.0(表); K4—生活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5,若生产和生活用热时间错开则K4=0; K5—自用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8~1.0。
工厂企业生产用汽多是饱和蒸汽。锅炉的工作压力,比最高用户的需用压力, 加上热网压力损失,高0.1~0.2MPa即可。选择锅炉时,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应 尽量靠近系统工作压力,两者相差不要太大。
对于散发可燃性粉尘、纤维的车间,高温水<130℃;如用饱和蒸汽 <0.05MPa。
中温辐射板采暖,水温不应低于110℃,宜用130~150℃。如用蒸汽,压力 不宜低于0.2MPa,宜用0.4MPa。
要考虑有60~75%的备用率。 生产性锅炉房,当锅炉检修或事故停运一台,锅炉房热负荷可以通过调度尚能满足生
产要求时,可不设置备用炉;当锅炉房减少供热会引起生产事故或重大损失时,应设 一台备用炉。 生产和采暖共用锅炉房,当非采暖期有一台锅炉停运,则不考虑备用锅炉。 锅炉房应尽量选用同型号、同容量、同一生产厂的锅炉设备,至多不能多于两种。 。
小时 耗量
单位
吨/时 吨/时 度/时 104KJ /时 吨/时 kg / 时
技术经济 指标
单位
kg / 吨(汽) kg / 吨(汽) 度 / 吨(汽) 104KJ/吨(汽) kg / 吨(汽) kg / 吨(汽)
备注
◦ 施工图设计 图纸目录; 采用标准图目录; 设备材料表; 施工图说明:
初步设计审批后如有原则变化和修改,应予以说明 施工说明主要指明设备安装、管道安装、试压和试运行顺序来写 对于未作初步设计的施工图说明中尚需加入简单的工艺方案设计内容,
◦ 生产采暖热负荷都有的供热系统
当经过采取一定措施后,全部生产用热可以统一为热水时,则采用高温热水为供热介质。 生产用汽量小,采暖热负荷较大的供热系统:汽水两用锅炉(可同时供汽和供水)。冬季以
高温水为主,间供蒸汽;夏季根据生产用汽负荷大小,运行一台或几台锅炉,全部供汽,其 余锅炉做检修或备用。 生产用汽量大,采暖热负荷较小的供热系统:选用蒸汽锅炉,以蒸汽系统为主。采暖宜用蒸 汽喷射器或表面换热器转换成热水供热。 生产用汽和采暖用热量都很大的供热系统:供汽系统为主,锅炉房宜全部采用蒸汽锅炉,采 暖用淋水盘换热器转换高温热水供暖。
要求:初步设计力求原则正确、方案合理、文字简练、数据可靠。 目的
确定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确定锅炉及锅炉房配套辅机的型号、参数、数量、附件和主要材料的型号
与数量(设备一览表、主要材料一览表)以满足订货;
计算技术经济指标,供审批使用。
需要提交的文件:
设计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参考下列各项编写 设计依据:包括国家或上级指示文件、标准、工艺条件、原始资料、地方情况
热规划等 ◦ 确定供热介质及参数,选定锅炉型式、容量和台数。 ◦ 确定锅炉房内部系统(汽水系统、鼓引风系统、运煤除灰系统和仪表控制系统)
和辅助设备。
◦ 绘制方案图。 ◦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在初步设计被批准和锅炉设备订货落实基础上进行施工图设计。
3.设计文件深度
阶段
◦ 初步设计 种类:
简明初步设计:小型锅炉房或有定型设计可资套用的; 扩大初步设计:技术复杂、规模较大的锅炉房。
暖天数;
通风热负荷:小时最大热负荷,使用情况; 蒸汽喷射制冷:小时最大热负荷及其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 余热利用:最大和平均小时产热量,蒸汽和热水参数(锻锤废汽、工业炉
烟气余热、连续和定期排污余热等); 邻厂协作供热关系。包括热源输送距离、热负荷、介质参数、价格、回水
要求等;
回水量:凝水回收量,热水采暖漏水率; 热负荷曲线
暖风机用高温水,温度最好用150/70℃。
锅炉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 原则:应考虑对负荷变化和意外事故的适应性,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 调节和调整运行锅炉的台数及工作容量,使锅炉经常处于经济负荷下运行。锅炉的经
常负荷状态不应低于锅炉额定负荷的50~60%。 采暖锅炉房原则上不设备用,设备维修可安排在非采暖季节,但在锅炉台数的选择上
及其它要求。
设计原则:主要说明设计范围、规模、改扩建原则,简述供热方案、供热介质
及参数、备用设备、环保节能方面的考虑和措施。此项中对大型较复杂锅炉房或 根据甲方要求提交环保专篇、劳动保护专篇、防火专篇等。
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初步设计阶段未能解决的个别技术环节、设计问题以及
建议可简要提出。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设备选择
并改为施工说明。
锅炉房管道系统图; 锅炉房平剖面布置图; 运煤除灰系统设备布置图及设备安装图; 鼓引风机及其通风除尘系统安装图、接管大样图; 水箱、分汽缸、支吊架等非标设备制造图、装配图
4.锅炉房设计标准 ◦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 ◦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8;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不用)
◦ 煤质资料:运煤方式、燃烧设备类型
产地、矿井名称,价格,运输距离及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 煤的元素分析结果: Car,Har,Oar,Sar,Nar,Aar,War; 煤的工业分析结果: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煤的低位发热量; 煤的粘结性及燃烧时的结焦情况; 灰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即t1、t2、t3); 煤的可磨系数(烧煤粉时用); 煤的粒度。
应考虑防震。 总平面布置图、地形图:锅炉房位置和全厂供热系统布置
◦ 设备、材料资料
锅炉机组资料:进行扩大初步设计时,只需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型号、规 格外形图及价格资料;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取得锅炉安装(设备基础、平 台扶梯、仪表阀门、风烟接管、操作位置等)图纸;
辅助设备资料:包括风机、水泵、各种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的图纸、技术 参数和价格;
D0=K0(D1+D2+D3+D4)t/a
D1、D2、D3、D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生活全年热负荷,t/a; Q5/Qmax—自用热系数。
D1=8n1[ SQ1pj+(3-S)Q1f ] t/a D2=8n2SQ2pj t/a
D3=8n3SQ3pj t/a
D4=8n3SQ4pj t/a
n1、n2、n3—分别为采暖、通风天数和全年工作天数; S—每昼夜工作班次; Q1f—非工作班时保温用热负荷,t/h;tn=5℃
平均热负荷
Qpj=K0(Q1pj +Q2pj +Q3pj +Q4pj) t/h
◦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
Q1pj=фQ1 t/h
Q1pj—采暖平均热负荷,t/h; ф—采暖系数,取0.5~0.8或按下公式计算。
ф—采暖(或通风)系数;
tn t pj
tn tw
tn—采暖(通风)室内计算温度,℃; tpj—采暖期(通风)室外平均温度,℃; tw—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生产平均热负荷:各车间的平均热负荷相加而得。
◦ 生活平均热负荷:浴室、开水炉、厨房等用热;
Q4pj=1/8Q4
t/h
对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其最大计算热负荷和平均热负荷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计 算得出。
平均负荷表明热负荷的均衡性,设备选择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年热负荷:全年燃料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一个根据。
热负荷一览表及负荷计算—最大、平均(日、采暖季)、月、年; 锅炉房供热介质和参数的确定; 锅炉型式、台数、容量选择
辅助设备选择 鼓引风系统设备选择—确定烟风道断面、烟囱出口直径和高度; 水处理、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简要计算及设备选择; 运煤除灰系统简要计算和设备选择;
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5. 原始资料的收集 新建锅炉房
◦ 热负荷资料:总装机容量、机组选型、热力系统
全厂各生产车间的蒸汽和热水的负荷:小时最大热负荷、小时平均热负荷、 蒸汽和热水参数、生产班次和热负荷特点(如使用情况、预热时间等);
生活热负荷:浴室、开水炉、炊事用的小时热负荷和使用时间; 采暖热负荷:介质参数、敷设方式、采暖期最大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采
材料资料:主要包括当地生产的保温材料和管材等。
◦ 其它有关资料
厂区交通情况,供电及供水情况,卫生要求等。
6.热负荷的确定
最大计算热负荷:根据生产、生活、采暖、通风需要的热负荷计算出锅炉房最大热
负荷,以此作为确定锅炉房规模、总装机容量依据。 ◦ 计算方法:
(1)表格法
热负荷(吨/时)
50
40 锅炉房
管道种类 蒸汽管道 热水管道
表1
架空 1.1~1.15 1.07~1.1
地沟 1.08~1.12 1.05~1.08
表2(此表用于生产用热车间在5个以上)
生产最大热负荷Q3与生产 平均热负荷Q3pj关系
Q3=Q3pj Q3=2Q3pj Q3=3Q3pj Q3=4Q3pj
K3值 1.0 0.8 0.6 0.5
◦ 水质资料
悬浮物含量;溶解固形物含量; 硬度、总碱度;溶解氧; 游离二氧化碳;PH值。
◦ 气象资料
海拔高度; 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采暖温度、冬季通风温度、夏季通风温度;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采暖天数; 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夏季; 大气压力,冬季、夏季; 最大冻土深度。
◦ 地质资料
地质情况(地下室、管道地沟及地下烟道):湿陷性黄土等级、地下水位、耐力等; 地震等级(高屋结构及锅炉钢架防震之用):地震裂度在7级以上时,对较大容量锅炉房
30
用户
20
用户
10
用户
0 0 2 4 6 8 1式法
Qjmax=K0(K1Q1+K2Q2+K3Q3+K4Q4)+K5Q5 t/h
Qjmax—最大计算热负荷,t/h; Q1—采暖最大热负荷,t/h; Q2—通风最大热负荷,t/h; Q3—生产最大热负荷,t/h; Q4—生活最大热负荷,t/h; Q5—锅炉房自用热负荷(除氧、蒸汽给水泵、锅炉房采暖),t/h。 除氧用热:
1. 特点
在锅炉房设计中工艺设计为主设; 工艺设计内容多、设备繁杂、工艺系统性高。
2. 步骤
初步设计阶段 ◦ 调查各种负荷的性质
季节性负荷(tw、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采暖负荷 常年性负荷(全年变化不大,日变化较大)—热水供应、生 产工艺用热
◦ 收集各项原始资料—设计依据 ◦ 制定设计方案 ◦ 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政策和颁布的标准,如能源政策、环保要求、城市和地区供
介质参数
◦ 原则:用户要求 经济和安全 一般以全厂最高用户参数为依据,以满足整个系统各用户的要求为原则。 热水供应系统,除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厂房和高标准的民用采暖外,都应采用
高温热水采暖。 集中供热热水锅炉房:供热半径2~4公里,供水温度>110~130℃;供热半
径4~7公里,供水温度>130~150℃;供热半径7~10公里,供水温度 >150~170℃。 生产过程中有散发棉毛、木屑等物时,热水温度<110℃。
序号 设备号 名称及规格
重量 数量
单重 总重
电动机 型号 功率
备注
动力原材料消耗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项 目 日耗量
煤 水 电 热水 蒸汽 食盐
单位
吨/日 吨/日 度/日 104KJ /日 吨/日 kg / 日
7.供热介质、参数和供热方式的确定
供热方式与介质种类: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供热介质归一;必须供两种
介质的锅炉房,锅炉设备最好能为一种;系统中不好处理的小负荷单独处理。 ◦ 只有采暖热负荷的供热系统:热水锅炉 ◦ 没有采暖热负荷的系统
当全部热负荷或经处理后都可以用热水供应时,应采用热水做介质。 当有一部分热负荷必须用蒸汽时,应采用蒸汽供热。
大气热力式除氧用热负荷:可通过热力计算;
采用蒸汽喷射真空除氧用热负荷:喷射器耗汽量可取5~8kg/吨(水);
蒸汽给水泵用热负荷:可通过查取说明书获得;
锅炉房采暖用热:按面积热指标法估取,锅炉房每蒸吨装机容量占用建筑面积为 50~80m2/蒸吨,采暖面积热指标为80~120W/m2;
K0—管网漏损和热损失系数(表); K1—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1.0; K2—通风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9~1.0; K3—生产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7~1.0(表); K4—生活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5,若生产和生活用热时间错开则K4=0; K5—自用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0.8~1.0。
工厂企业生产用汽多是饱和蒸汽。锅炉的工作压力,比最高用户的需用压力, 加上热网压力损失,高0.1~0.2MPa即可。选择锅炉时,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应 尽量靠近系统工作压力,两者相差不要太大。
对于散发可燃性粉尘、纤维的车间,高温水<130℃;如用饱和蒸汽 <0.05MPa。
中温辐射板采暖,水温不应低于110℃,宜用130~150℃。如用蒸汽,压力 不宜低于0.2MPa,宜用0.4MPa。
要考虑有60~75%的备用率。 生产性锅炉房,当锅炉检修或事故停运一台,锅炉房热负荷可以通过调度尚能满足生
产要求时,可不设置备用炉;当锅炉房减少供热会引起生产事故或重大损失时,应设 一台备用炉。 生产和采暖共用锅炉房,当非采暖期有一台锅炉停运,则不考虑备用锅炉。 锅炉房应尽量选用同型号、同容量、同一生产厂的锅炉设备,至多不能多于两种。 。
小时 耗量
单位
吨/时 吨/时 度/时 104KJ /时 吨/时 kg / 时
技术经济 指标
单位
kg / 吨(汽) kg / 吨(汽) 度 / 吨(汽) 104KJ/吨(汽) kg / 吨(汽) kg / 吨(汽)
备注
◦ 施工图设计 图纸目录; 采用标准图目录; 设备材料表; 施工图说明:
初步设计审批后如有原则变化和修改,应予以说明 施工说明主要指明设备安装、管道安装、试压和试运行顺序来写 对于未作初步设计的施工图说明中尚需加入简单的工艺方案设计内容,
◦ 生产采暖热负荷都有的供热系统
当经过采取一定措施后,全部生产用热可以统一为热水时,则采用高温热水为供热介质。 生产用汽量小,采暖热负荷较大的供热系统:汽水两用锅炉(可同时供汽和供水)。冬季以
高温水为主,间供蒸汽;夏季根据生产用汽负荷大小,运行一台或几台锅炉,全部供汽,其 余锅炉做检修或备用。 生产用汽量大,采暖热负荷较小的供热系统:选用蒸汽锅炉,以蒸汽系统为主。采暖宜用蒸 汽喷射器或表面换热器转换成热水供热。 生产用汽和采暖用热量都很大的供热系统:供汽系统为主,锅炉房宜全部采用蒸汽锅炉,采 暖用淋水盘换热器转换高温热水供暖。
要求:初步设计力求原则正确、方案合理、文字简练、数据可靠。 目的
确定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确定锅炉及锅炉房配套辅机的型号、参数、数量、附件和主要材料的型号
与数量(设备一览表、主要材料一览表)以满足订货;
计算技术经济指标,供审批使用。
需要提交的文件:
设计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参考下列各项编写 设计依据:包括国家或上级指示文件、标准、工艺条件、原始资料、地方情况
热规划等 ◦ 确定供热介质及参数,选定锅炉型式、容量和台数。 ◦ 确定锅炉房内部系统(汽水系统、鼓引风系统、运煤除灰系统和仪表控制系统)
和辅助设备。
◦ 绘制方案图。 ◦ 编制初步设计文件 在初步设计被批准和锅炉设备订货落实基础上进行施工图设计。
3.设计文件深度
阶段
◦ 初步设计 种类:
简明初步设计:小型锅炉房或有定型设计可资套用的; 扩大初步设计:技术复杂、规模较大的锅炉房。
暖天数;
通风热负荷:小时最大热负荷,使用情况; 蒸汽喷射制冷:小时最大热负荷及其使用时间和使用情况; 余热利用:最大和平均小时产热量,蒸汽和热水参数(锻锤废汽、工业炉
烟气余热、连续和定期排污余热等); 邻厂协作供热关系。包括热源输送距离、热负荷、介质参数、价格、回水
要求等;
回水量:凝水回收量,热水采暖漏水率; 热负荷曲线
暖风机用高温水,温度最好用150/70℃。
锅炉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 原则:应考虑对负荷变化和意外事故的适应性,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 调节和调整运行锅炉的台数及工作容量,使锅炉经常处于经济负荷下运行。锅炉的经
常负荷状态不应低于锅炉额定负荷的50~60%。 采暖锅炉房原则上不设备用,设备维修可安排在非采暖季节,但在锅炉台数的选择上
及其它要求。
设计原则:主要说明设计范围、规模、改扩建原则,简述供热方案、供热介质
及参数、备用设备、环保节能方面的考虑和措施。此项中对大型较复杂锅炉房或 根据甲方要求提交环保专篇、劳动保护专篇、防火专篇等。
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初步设计阶段未能解决的个别技术环节、设计问题以及
建议可简要提出。
热负荷计算及锅炉设备选择
并改为施工说明。
锅炉房管道系统图; 锅炉房平剖面布置图; 运煤除灰系统设备布置图及设备安装图; 鼓引风机及其通风除尘系统安装图、接管大样图; 水箱、分汽缸、支吊架等非标设备制造图、装配图
4.锅炉房设计标准 ◦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 ◦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GB1576-2008; ◦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不用)
◦ 煤质资料:运煤方式、燃烧设备类型
产地、矿井名称,价格,运输距离及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 煤的元素分析结果: Car,Har,Oar,Sar,Nar,Aar,War; 煤的工业分析结果: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煤的低位发热量; 煤的粘结性及燃烧时的结焦情况; 灰的变形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即t1、t2、t3); 煤的可磨系数(烧煤粉时用); 煤的粒度。
应考虑防震。 总平面布置图、地形图:锅炉房位置和全厂供热系统布置
◦ 设备、材料资料
锅炉机组资料:进行扩大初步设计时,只需锅炉的主要技术参数、型号、规 格外形图及价格资料;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取得锅炉安装(设备基础、平 台扶梯、仪表阀门、风烟接管、操作位置等)图纸;
辅助设备资料:包括风机、水泵、各种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的图纸、技术 参数和价格;
D0=K0(D1+D2+D3+D4)t/a
D1、D2、D3、D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生活全年热负荷,t/a; Q5/Qmax—自用热系数。
D1=8n1[ SQ1pj+(3-S)Q1f ] t/a D2=8n2SQ2pj t/a
D3=8n3SQ3pj t/a
D4=8n3SQ4pj t/a
n1、n2、n3—分别为采暖、通风天数和全年工作天数; S—每昼夜工作班次; Q1f—非工作班时保温用热负荷,t/h;tn=5℃
平均热负荷
Qpj=K0(Q1pj +Q2pj +Q3pj +Q4pj) t/h
◦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
Q1pj=фQ1 t/h
Q1pj—采暖平均热负荷,t/h; ф—采暖系数,取0.5~0.8或按下公式计算。
ф—采暖(或通风)系数;
tn t pj
tn tw
tn—采暖(通风)室内计算温度,℃; tpj—采暖期(通风)室外平均温度,℃; tw—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 生产平均热负荷:各车间的平均热负荷相加而得。
◦ 生活平均热负荷:浴室、开水炉、厨房等用热;
Q4pj=1/8Q4
t/h
对有季节性负荷的锅炉房,其最大计算热负荷和平均热负荷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计 算得出。
平均负荷表明热负荷的均衡性,设备选择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年热负荷:全年燃料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一个根据。
热负荷一览表及负荷计算—最大、平均(日、采暖季)、月、年; 锅炉房供热介质和参数的确定; 锅炉型式、台数、容量选择
辅助设备选择 鼓引风系统设备选择—确定烟风道断面、烟囱出口直径和高度; 水处理、给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简要计算及设备选择; 运煤除灰系统简要计算和设备选择;
主要设备、材料一览表;
5. 原始资料的收集 新建锅炉房
◦ 热负荷资料:总装机容量、机组选型、热力系统
全厂各生产车间的蒸汽和热水的负荷:小时最大热负荷、小时平均热负荷、 蒸汽和热水参数、生产班次和热负荷特点(如使用情况、预热时间等);
生活热负荷:浴室、开水炉、炊事用的小时热负荷和使用时间; 采暖热负荷:介质参数、敷设方式、采暖期最大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采
材料资料:主要包括当地生产的保温材料和管材等。
◦ 其它有关资料
厂区交通情况,供电及供水情况,卫生要求等。
6.热负荷的确定
最大计算热负荷:根据生产、生活、采暖、通风需要的热负荷计算出锅炉房最大热
负荷,以此作为确定锅炉房规模、总装机容量依据。 ◦ 计算方法:
(1)表格法
热负荷(吨/时)
50
40 锅炉房
管道种类 蒸汽管道 热水管道
表1
架空 1.1~1.15 1.07~1.1
地沟 1.08~1.12 1.05~1.08
表2(此表用于生产用热车间在5个以上)
生产最大热负荷Q3与生产 平均热负荷Q3pj关系
Q3=Q3pj Q3=2Q3pj Q3=3Q3pj Q3=4Q3pj
K3值 1.0 0.8 0.6 0.5
◦ 水质资料
悬浮物含量;溶解固形物含量; 硬度、总碱度;溶解氧; 游离二氧化碳;PH值。
◦ 气象资料
海拔高度; 室外计算温度、冬季采暖温度、冬季通风温度、夏季通风温度;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采暖天数; 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夏季; 大气压力,冬季、夏季; 最大冻土深度。
◦ 地质资料
地质情况(地下室、管道地沟及地下烟道):湿陷性黄土等级、地下水位、耐力等; 地震等级(高屋结构及锅炉钢架防震之用):地震裂度在7级以上时,对较大容量锅炉房
30
用户
20
用户
10
用户
0 0 2 4 6 8 1式法
Qjmax=K0(K1Q1+K2Q2+K3Q3+K4Q4)+K5Q5 t/h
Qjmax—最大计算热负荷,t/h; Q1—采暖最大热负荷,t/h; Q2—通风最大热负荷,t/h; Q3—生产最大热负荷,t/h; Q4—生活最大热负荷,t/h; Q5—锅炉房自用热负荷(除氧、蒸汽给水泵、锅炉房采暖),t/h。 除氧用热:
1. 特点
在锅炉房设计中工艺设计为主设; 工艺设计内容多、设备繁杂、工艺系统性高。
2. 步骤
初步设计阶段 ◦ 调查各种负荷的性质
季节性负荷(tw、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采暖负荷 常年性负荷(全年变化不大,日变化较大)—热水供应、生 产工艺用热
◦ 收集各项原始资料—设计依据 ◦ 制定设计方案 ◦ 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政策和颁布的标准,如能源政策、环保要求、城市和地区供
介质参数
◦ 原则:用户要求 经济和安全 一般以全厂最高用户参数为依据,以满足整个系统各用户的要求为原则。 热水供应系统,除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厂房和高标准的民用采暖外,都应采用
高温热水采暖。 集中供热热水锅炉房:供热半径2~4公里,供水温度>110~130℃;供热半
径4~7公里,供水温度>130~150℃;供热半径7~10公里,供水温度 >150~170℃。 生产过程中有散发棉毛、木屑等物时,热水温度<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