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出成人型多囊肾PKD1基因新突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通讯作者:宋畴(Email.'songf-558固263.net) 背景Angelman综合征(Angelman syndrome,AS)和Pralli
syndrome,PWS)分别是由于15q11.2-q13区内母源或父源等位
基因印记异常所致的多系统复杂性遗传病,两者发病率均约为1/1,5000。两种 疾病的遗传机制较类似,而临床特点各不相同。15q11.2-q13区的缺失、单亲二 倍体(uniparental disomy,UPD)以及印记缺陷是两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区 别仅在于发生在父源或母源区域。另外,AS还可由位于母源15q11.2-q13区的
(Nimblegen 2.1 M)进行杂交,富集PKDl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外显子及其邻接内
含子区域(外显子旁侧100bp),最后利用HiSeq2000(Illumina,San Diego,USA) 测序系统进行测序, 对测序读取的90 bp短序列使用BWA(Burrows Wheeler Aligner)软件包将过滤后的读序比对至NCBI数据库(Build 37)参考序列上,分 别使用SOAPsnp矛NGATK Indel软件分别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小的插 入和缺失(Indel)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在一个女性患者PKDl基因的外显子15
2.35
Angelman/Prader—Willi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和临床分析
首都儿科研究所遗传研究室(100020)白晋丽瞿宇晋宋叻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100020)王立文陈晓波 解放军总医院儿科中心(100853)邹丽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杨艳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100045)杨欣英
204
区域的补充,实现对PKl)I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区域全覆盖测序分析,简化了PKDl
基因的基因诊断程序。另外,通过存储的频率信息可以进一步评估其致病可能, 节省了后期对于新发突变在群体发生频率的验证工作。在患者中检出一致病突 变,可作为其生育时产前基因诊断的依据。本研究检出的新的突变类型补充了 PKDl基因突变数据库。
泛素连接酶3A基因(删)突变直接所致。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或疑似的
AS/PWS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使患儿获得基因诊断、了解两种疾病的遗传缺陷 类型分布以及临床特点。方法(1)按照AS和PWS临床诊断评分标准入选临床诊断 或疑似的91例AS患儿和60例PWS患儿。(2)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连锁分析、LIBE3A基因序列分析(仅针对As疑似病例) 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进行AS和PWS的基因诊断和遗传机制分析。(3)在遗 传学检测的同时,进行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结果(1)所有As和PWS病例均为散 发病例,父母非近亲婚配。(2)48例患儿明确诊断为AS,占入组病例的52.7% (48/91)。其中40例为15q11.2—13区域的母源缺失(83.3%,40/48),2例为 父源单亲二倍体型(4.2%),2例为印记缺损型(4.2%),2例发生了L猩E3A基因 突变(4.2%):Pr0400HiS和Asp563Gly。有2例患儿父母未提供DNA样品,未进 行遗传机制分型。对资料完善的35例AS阳性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女性患儿分别为16例和19例,年龄范围8月"--'6岁3月,平均诊断年龄27.8 月。患儿平均竖头、独坐和独走年龄分别为5.5、11.6和33.8月。出生时身长、 体重及头围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就诊时,所有的患儿均可观察到精神运动发育 迟缓、语言障碍、运动或平衡障碍和快乐表情等表现,近90%患儿出现癫痫和特 征性脑电图(典型棘波、慢波),仅约30%患儿存在小头畸形,20%--80%患儿存 在AS的相关性表现或体征,尤以平枕或枕骨凹陷、宽嘴,宽牙缝等较突出。(3) 获得基因诊断的PWS阳性患儿共22例,占入组病例的36.7%(22/60):15例为 15q11.2—13区域的母源缺失(68.2%,15/22),5例为父源单亲二倍体型(22.7%),
2.34
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检出成人型多囊肾PI(D1基因新突变
杨涛1,孟岩1,张明荣2,王炜辰1,魏晓明2,黄尚志1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3.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f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205
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其发病率为1/400.1/1000,在终末期肾功能 衰竭患者中占5-8%。该病以双侧肾脏发生多个囊肿且进行性增大为特征,约50% 的患者最终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其遗传病因源于PKDl或PKD2基因的突变。 通常由PKDl基因突变所致的ADPKD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发生肾功能衰竭的 年龄较早。在ADPKD家系中,PKDl突变占85%,PKD2突变占15%。PKDl 基因包含12906bp的编码区,含46个外显子。以往多采用逐个外显子区域PCR 扩增Sanger测序的方法,非常繁琐。另一方面,上游的33个外显子区域在16 号染色体上有多个同源重复,部分区域的重复次数可高达14次以上,这也给 PKDl基因的突变检测造成很大的难度。因此,建立更为高效准确的PKDl基因 突变检测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出现的目标基因捕获和新一代测序技术有可能为 PKDl基因突变检测带来技术上的突破。 我们和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合作,利用该项技术对在PKD2基因中未检测出 致病突变的两个ADPKD患者进行了PKDl基因测序研究。血液中提取的基因组 DNA经CovariS S2超声打断仪将DNA打断至200、300bp后,连接特异性标签序列, 按照1notyping v.2,
http://genetics.bwh.harvard.edu/pph2)对P.Glyl3 19Arg致病性进行预测,结果均判 定为有害突变。以上证据均支持P.Glyl319Arg为致病突变。在另一位患者的外显 子15区域检出一杂合碱基改变c.5847C>T,为1949位Ser同义突变 (p.Serl949Ser),文献已报道为无致病性的SNP(rs801 1 1665),二代测序数据统计 学分析也排除了其致病性。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漏检,我们对测序深度<8的外 显子1、2和3区域建立Sanger测序的方法,仍然没有检出突变。 我们通过目标区域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并结合Sanger测序对少数读序低深度
区域检出一杂合碱基改变c.3955G>A,并用Sange湖0序验证了该突变。患者父母
表型正常,无相同碱基改变,患者为新生突变。由于本突变未见文献报道,我们 进一步对突变的致病性进行了分析。c.3955G>A造成蛋白质编码的1319位中性 的甘氨酸变成了碱性的精氨酸(p.Glyl319Arg),有可能较大地影响蛋白质的空间 结构;1319位于重要的PKD结构域,是蛋白质互作过程中可能的配体结合位点; 对455位正常无关个体相应区域测序未检出同样SNP;在10种哺乳动物中进行 了蛋白质保守性分析显示p.Glyl319位点高度保守。经SIFT在线预测工具 (http://sift.jcvi.org/)以及PolyPhen一2软件fPolymorphis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