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经理的真实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募基金经理的真实生活:高级囚犯+金融屌丝

2016-06-01 陆家嘴金融

“那些在公募基金做过老鼠仓,拿老百姓钱练过手的基金经理,我们私募基金张开双臂欢迎你,离开公募基金是你最明智的选择。”这条在朋友圈广泛流传的段子,让仍在公募基金任职的基金经理感到无比沮丧。

但真实的基金经理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

“外界以为基金经理很光鲜,轻轻松松拿着几百万年薪。但其实60%的基金经理年收入也就是30-60万元。”前述博士基金经理抱怨。调查发现,超过一半基金经理人群的年收入就是50-60万元。而所谓的百万年薪收入,只出现在资产规模排名前20名的基金公司。风险收益不对等是基金经理们普遍对这个行业的评价,有些人更是萌生了离开的打算。

高级囚犯

一群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各大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手上掌管着几十亿资金,每天西装革履,与上市公司董秘、高管运筹帷幄探讨公司的未来,这是外界对公募基金经理的认知。但对身处这个行业的群体而言,他们的感受是基金经理这个职业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体面。有些人甚至感觉“基金经理就是高级囚犯”,没有自由和尊严。

“每天摄像头对着你,你干的每一件事情都被拍下来。交易时间手机上缴,固定电话被录音,基金经理就是高级囚犯,哪有人格的尊严?”刘锋(化名)是一位8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已于2014年年初离开这个行业。刘锋是一位经济学博士。毕业后先在券商研究所担任分析师,后加入基金公司担任研究员,2006年即开始管理基金。但在这长达9年的工作中,他最深的感受是“基金行业是资产管理行业中最透明、监管最严的行业”。

提起监管这个词,在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做了4年基金经理的罗平(化名)说,基金行业对基金经理的管束已经超越了正常人能想象的范畴。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罗平担任基金经理,直系亲属都不能炒股,兄弟姐妹等买卖股票必须向公司报备。

“因为你做基金经理,家里人不能炒股,你的父母能理解你。但你的姐姐、你的姐夫呢?我有什么权利去要求他们向我供职的公司汇报炒股情况?”罗平有点无奈地表示。

一位在基金行业干了6年的基金经理唐立(化名),亦坦言这个行业没有自由。“交易时间打手机根本找不到你,身边很多朋友都不能理解。”但其实在股市开盘的时间,就算家里发生了天大的事情,都没办法通过手机联系到基金经理。

手机上缴、通话录音、摄像头监控等等,都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监管手段。真正让基金经理绷紧神经的是对投资行为和投资决策的监控。例如,证监会1月份启动对新股报价的核查。“新股报价这个事情,就是按照自己对行业和公司的理解报个价格。结果,证监会还派人过来检查,把你单独关在一个会议室,让你解释半天,为什么报这个价格。”唐立说,核查队以3人为一个调查小组,见面就让他签一份“自愿接受手机通话记录调查”的承诺书,这让他“很无语”。

金融屌丝

收益风险匹配是金融学最古老的一个定律。但基金经理经受着如何严格的管束时,外界的认知是这个群体是领着高薪收入的高帅富人群。但现实的情况是,他们自诩自己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屌丝”。

“基金经理并非都是百万年薪,有60%的基金经理拿到手就是30-60万元的收入。”陈林(化名)自2009年就担任基金经理,最初任职于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后来转到一家小基金公司担任总监。他发现,小公司的基金经理收入也就是30-60万元。而刚入职的研究员月薪才5000元,经常外出调研,用手机收发邮件,居然连手机都欠费。

基金经理年收入60万元,这在规模200亿以下、排名在30名开外的基金公司中特别普遍。“大多数基金经理的税前收入就是60万元,除非是个别基金经理自己和公司谈。”一位就职

于基金规模不到200亿,排名在50名左右的基金经理透露,小公司基本就没有年终奖。“公司所说的年终奖发到账户上,你自己都不会注意到。因为这笔外界传说中丰厚的奖金,也就是几万元。”前述基金经理戏谑地说。

但若是基金经理任职的公司规模是在第60名开外,他们的年收入是低至50万元以下。业内一家资产规模100多亿,尚未实现盈亏平衡的60名后基金公司中,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投资总监,年收入就仅仅是60万元。“每天中午,基金经理跟着我们普通员工一起吃盒饭。而且,吃的是7-11便利店买的盒饭。”一位60后基金公司人士如是说。

外界盛传的百万年薪基金经理,大部分是在资产规模达到500亿以上,规模排名在20名以内的基金公司。前20名基金公司的多位基金经理,发现他们平均年薪是税前100万元以上,但个体差异非常大。以规模排在前十名的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为例,他们考核基金经理年终奖收入的方式是规模权重占比为40%、业绩权重占60%。

这家公司旗下一位担任了基金经理四年、管理资产规模超过30亿的基金经理,业绩保持在前50%,每年税前收入也就是100多万元。而同一公司管理10亿以下小规模的基金经理,虽然业绩排在行业10%,但税前收入还不到100万元。业内一家资产规模排在20名、资产规模达到600亿的基金公司,旗下有几位工作十几年、担任副总监职位的基金经理,排名在前20%时的税前收入是300万元。但若业绩一般,税前收入是200万元,税后拿到手是120万左右。

一位干了6年投资、同时又担任投资总监岗位的基金经理,过去每年拿到的收入也就是200万元左右。“不吃不喝干6年,也就是挣了一套房子。”一位圈内基金经理透露,这位投资总监买的一套房子在华侨城,每平方米是7-8万元,一套房子的价格就是1200万元。

风险收益不匹配

一边经受着超乎常人的监控,但辛苦一年到头拿到手的是税后50-60万元的薪酬,当他们将自己与身边其他就职于金融行业的同学相比,感觉到的就是基金经理这份工作的风险收益不对等。

2005年,硕士毕业的陈辉(化名)进入基金行业,最初的月薪也就7000-8000元。当年,跟陈辉同一个宿舍的哥们去了银行工作,他的月薪不到1万元。一年下来,两人收入差不多。随后两年是证券市场的大牛市,陈辉的收入快速提升,税前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超过了银行哥们的收入。但他没想到的是,10年之后,他们的收入又回到同一水平线上。“毕业10年,他已经干到银行的支行行长,有资源积累有费用预算有权力,年收入也有100多万,跟我差不多。”陈辉感慨,两人在不同行业各自干了10年,干到现在收入已经没有差异。

但两人的工作强度和承受的压力,甚至是生活的幸福指数,都有显著的差别。

在陈辉眼里,银行哥们的工作压力没有基金经理那么大,每天6点下班回家就是休息。而他是每天6点多离开公司,7点看新闻联播了解经济政策,8点开始打开邮箱阅读券商发来的研究报告和上市公司的公告,撰写晨会点评,超过12点才休息。基金经理这份工作的风险收益比,在与离职转做私募的基金经理对比中,显得更为突出。在他们看来,同样是拿百万年薪,私募挣这笔钱比公募基金经理要轻松很多。陈辉有同行离职做了私募基金,自己手上有几百万的积累,再找了几个关系不错的企业老板客户,总资金规模也就5000万元。这位私募一年也就做几个波段,没行情就到处去玩,生活变得简单、轻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