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护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毒药的涵义
三个方面:
1、《周礼》谓:“聚毒药以共医事”, 这里的毒药为中药的总称。
2、明代张景岳认为:“药以治病,因 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这里 的毒药指的是药物的性能偏性。
中药毒性的含义:
毒性即为偏性(药性) 以偏纠偏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用之得当即可发挥治疗作用 用之不当则可毒害机体
中药外敷法——方法
❖注意事项
1. 皮肤过敏者禁用。 2. 敷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太薄药 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
,且受热后易溢出,污染衣被。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皮肤过敏、中 毒反应、烫伤
中药湿敷法——概述
❖定义 是采用中草药煎汤或取汁后用纱布直 接敷于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湿敷法——方法
后。 4 用无菌镊子夹取敷布拧至不滴
水为度 5湿敷中注意观察敷布的湿度和温
度。 5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皮肤
7、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中药灌肠法——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意事项
1、灌肠前让病人排空大便。 2、速度不能太快,否则影响在肠道内保
留的时间。 3、药液一次不要超过200ml,灌肠后少
活动,以提高疗效。 4、滴入时如液体进不去,可转动肛管或 将肛管稍拉出一点,或摇动灌肠液以免药
液沉渣闭塞导管。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4.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 厚薄适中。
5. 将摊好药物的棉纸四周反折后敷于患 处,以胶布或绷带固定。
6. 若为疮疡,敷药面积应超过肿势范围 7. 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 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
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9. 敷药结束,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
16
(二)中药中毒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饮食护理 3、生活起居 4、情志护理
-
17
第六节 中药灌肠法
1 概述 2 方法
中药灌肠法——概述
❖定义 以中药溶液,从肛门灌入肠道,达到 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灌肠法——方法
❖目的 根据药物的不同,而相应具有导便通腑、
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
第六药 中药用药护理 (第五--八节)
-
1
主要内容
五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六 中药灌肠法
七
中药外用法
八 中药其他用药途径护理特点
第五节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1 毒药的概念 2 中草药中毒的途径 3 中草药中毒的常见原因 4 中草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5 中草药中毒的临床表现 6 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及护理
-
13
1、尽快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1)催吐 (2)洗胃法 (3)导泻法 (4)脱离毒源
-
14
2、加快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和解毒
增加肾脏排泄:利尿剂、改变尿液的酸碱度 方法: 透析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 稀释法:静脉输液 解毒法:中和毒性
-
15
3、支持疗法
若病人烦躁不安、惊厥,可给镇静剂; 若病人出现痰液阻塞,可行吸痰法; 若病人呼吸困难,可采取坐位或吸氧; 若病人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 若病人心律不齐,可用强心剂; 若病人血压降低,可用升压药。
3、摆好体位,根据病变部位取左侧或右 侧卧位,臀下垫治疗巾,并用小枕抬高 臀部10cm左右,暴露肛门,注意保暖。 4、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后关闭调节器, 轻轻插入肛门约25-30cm,松开调节器,
调节滴速。
5、待药液滴完时,关闭调节器,拔出肛 管放入弯盘。用卫生纸轻柔肛门部。
6、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咐病人尽量 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四、中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1、正确掌握药物用量
2、中病即止,防止长期用药
3、合理配伍,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 应
4、遵守炮制工艺,注意正确方法
5、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
6、加强健康宣教,防止盲目用药
7、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药物不良反应
监 测制度。
-
9
五、中药中毒的临床表现
中药中毒表现在两方面: 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
❖适应证与禁忌证
1、急腹症。2、消化道出 血。3、妊娠。4、严重心
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2用物准备;3环 境准备;4操作者准备
中药灌肠法——方法
❖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前,解释目的、方法。 嘱病人排空大便。
2、测量药液温度,39-41摄氏度,倒入 一次性灌肠袋内,挂在输液架上。
❖适应证与禁忌证
对所敷药物过敏者禁用。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2用物准备;3环境 准备;4操作者准备
中药外敷法——方法
❖操作步骤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 得患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注意保 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制药物时,将药末倒入碗内, 将调和剂调制成糊状。
1腹痛或腹泻不 止;2肠道黏膜 损伤;3药物过
敏
第七节 中药外用法
1
中药外敷法
2
中药湿敷法
3
中药换药法
4
中药熏洗法
5
药熨法
6
中药离子导入法
中药外敷法——概述
❖定义 是将中药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 基质调成糊状制剂敷布于穴位或患处,以 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又称敷贴。
中药外敷法——方法
❖目的
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 肿止痛等的作用。
❖目的 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
❖适应证与禁忌证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 湿敷。
❖操作前准备
了解患者湿敷局部皮肤,中药用 药史及中药药物过敏史的情况
中药湿敷法——方法
操作步骤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 释,核对医嘱。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 注意保暖。
3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 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
-
10
中毒反应
药物的毒性作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
1.消化系统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
3.循环系统症状 4.呼吸系统症状
5.泌尿系统症状
6.中毒性休克
7.其他
-
11
六、中药中毒的解救及护理
(一)中药中毒的解救 (二)中药中毒的护理
-
12
1
快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2
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3
支持疗法
一、毒的涵义
3、 在本草中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有毒 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有无毒性而言。本节所 述侧重具有毒副作用的中药。
二、中药中毒的途径
❖1、经消化道中毒 ❖2、经皮肤中毒 ❖3、经呼吸道中毒 ❖4、经粘膜中毒
三、中药中毒的常见原因
❖1.炮制与服法不当 ❖2.剂量过大 ❖3.配伍不当 ❖4.体质因素 ❖5.误用误食 ❖6.长期服用 ❖7.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