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主体意识 让学生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

无论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的课堂教学,课堂都应该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强调教师要转换角色: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而是要把学生当作“人”这个主体来看待,强调的是过程学习,而不仅仅在于结果。但如何树立主体意识使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如何提高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整体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那才是至关重要的。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抓好课前预习,充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电脑的普及,使我们走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使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拓展知识外延成为可能。许多家长对上网是谈虎色变、心有余悸,总以为上网就是聊天、玩游戏,无益于孩子的身心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美国学生会利用多媒体收集有关海湾战争的内容,而在六年级就能写下内容丰富、有见地、具有可读性、可观赏性的论文。这在我们中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课文后提供的网站,下载作者的生平、著作及背景材料、插图、分析评论等。这样就避免了上网的无目的性、游戏性,让学生在网上动起来,在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有目标而非信马由缰的纵横驰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的涉猎面。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训练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就。学生在初级阶段对问题的发现兴许是肤浅的,有的仅限于对字、词的不解。我们要注意汉语的渐递规律:由字而词然后到词组、句、段、篇。这样逐步训练,就加强了文章问题发现的深度和广度。对段的质疑,如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过渡段“兴许……别了”是如何承上启下的,去掉如何。对句的欣赏,注意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由同学们帮助加以阐述。渐递式的质疑过程是学生思辨能力提高的过程,符合发展规律。关键是加以引导,教师不是只作回答者,而应抓住主要问题的加以启发,把问题引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三、加强课堂的合作探究,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当今孩子在家父宠母爱,性格孤高,自以为是,有一种自闭性,不善于与人合作,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因此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团结协作共同完成问题的探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确定小组名单:一般由四人为一组,有小组长,三个成员组成。鼓励他们既然”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那我们四人小组的组合,一定大大胜过诸葛亮。鼓励他们,只有积极动口、动脑,大家在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就会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时候的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放下架子积极投入于探究合作的大熔炉中间,与学生们平等对话。这样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才会争先恐后,有话可说,做到让学生的口动起来。

四、完善评价机制,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新课标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于对学习效果的检测,而是更注重学习过程。不是教懂了什么,而是教会了什么。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完善评价制度,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尤其重要,这是课堂活跃经久不衰的良策。如教《第一次真好》,先让学生说“第一次”的体会,共归纳了十八种体验,我逐一列在黑板左边,把文中归纳出来的第一次体验罗列在黑板右边,结果一对照,我们学生的体验竞超出了作家的体验!我及时给予了鼓励: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集体的智慧胜过一个人的能量。与作家相比,证明我们的实力。但关键在于表达,顺畅了,臻于完美了,那你就是作家。学生会心地笑了,上课更带劲了;另外也可评一课之星,一周、一月之星。竞争机制的引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心随之动起来,有跃跃欲试之感。

总之,我们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对自己充满信心,敢于表现自己。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与教师、与同学相互配合,问答有序,积极思考,善于探究,这样就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树立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新课改才有可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只有树立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的高涨气氛才会经久不衰;只有树立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