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高考作文,别拿非典说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关注:高考作文,别拿非典说事

●嘉宾:赵长天(《萌芽》杂志主编、“新概念”大赛倡办者)陆继椿(华师大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单士兵(中学教研员、来信读者)主持人:将近,今年题目会考什么,好多老师、考生、都把“宝”压在了“非典”上。抗击疫情,举国上下,众志成城,的确是当下的最热话题,可把它当作题目,合适吗?

赵长天:首先要搞清,中学教育应该承载什么?是人性、是情感、是审美,更多的是细部的关怀。思想、道德、责任,理应由课完成,这是一种科学分工。以“非典”为题,不是不可以,但要考量出发点,如果过多的强调教化,很可能失之空洞宽泛。“不是的工具”,尽管这样的观点已经广为接受,但过去的印痕依然留在很多人的不经意间。

单士兵:以“非典”为题,很容易使考生滑入张扬道德的探讨,使“考”陷入“考道德”的怪圈。报章媒体的“非典”报道,何止成百上千,道德的基调早已确定,甚至“非典”反思都已铺天盖地,一旦进入怪圈,考生不敢突破,也难以突破。“考道德”,文字反映与真实想法间,距离何其远,不仅无谓,也必然落空。

陆继椿:我们讲言为心声,鼓励学生讲真话,但有明确道德判定的事件,不利于讲真话,往往真话被高调掩盖,大气被大话遮掩。换成一般事件,更容易让的文思自由流淌,迸发火,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主持人:从历年的高考题目看,出题者倾向于“宏大叙事”,命题与重大事件密切相关。与此相反,当代文坛越来越流行经验性、个体化,在如此背景下,命题该选择“非典”这样的大事件吗?

赵长天:不要把小说都写成了“大说”。的任务,不是笼统地讲社会,而是深入关注具体事情,最多是“微言大义”,《红楼梦》开篇就讲了这个问题。作文,对于小的题目,考生往往能从自己出发,因人异而文异,五彩斑斓。而大的题目,容易让人形成习惯思维,摆相似的事实,讲相似的道理。为什么喜欢出“大事件题目”,因为我们的作文一直是“中心思想第一位”,可道理说得不好,往往难看。“新概念”吸引人,正因为它不要求讲道理,文无定法。

陆继椿:中国传统文化要求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修齐”而“治平”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这种文化影响传承至今,影响着。高中阶段的年轻人,应该对人生、社会有一定的思考,但如果题目过大,就成了“小朋友指点大世界”,装出大气的模样,为赋新词强说愁。

单士兵:如果每年都拿个社会热点说事,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命题狭窄的死角。盲目追逐热点与求实创新的素质意识背道而驰。

主持人:诸位都认为不宜拿“非典”出题,但从技术角度看,这种可能性还存在吗?

陆继椿:我不主张猜题,但按照出题规则,过热题目要避开,也就是说,一个好题目,首先应该让大家很难猜到。从这个逻辑点出发,我认为今年不该、也不会直接以“非典”为题。当然“非典”引起了许多思考,比如生命的意义、社会的关系、风气的扬弃……这些间接的题目,还是有可能涉及的。对于这些题目,切口要小,娓娓叙来,宣言书式地讲大道理,文笔再好,也难有新鲜感。

赵长天:如果真的出“非典”的题目,就很需要考生有勇气,比如光讲“非典”时期个人心理的微妙变化,也许它与主旋律无关,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好视角,但敢这么写吗?这不是“新概念”大赛,输了可以轻轻挥手明年再来,这是高考“生死场”。尽管现在阅卷改为三人复审,比过去科学了,但“真金蒙灰”的风险依然存在。

单士兵:真的有点担心,一旦以“非典”为考题,那些抄袭或仿作报刊,情节、结构、立意都雷同的会远远多于往年。在我的身边,甚至有人请来“枪手”操刀代笔,背熟“非典”,以期高枕无忧。只希望,6月7日打开试卷,带给我们的是清新和惊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