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和处理措施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组 :0m . 10 L0 %甲硝唑注射液冲洗 切 口 5 各层 。 手术切 口愈合情 况
分 为 甲、 、 3 级 。 乙 丙
冲洗干净 , 反复清创 冲洗 , 待生出新鲜 肉芽组织可缩短切 口愈合 时间。合并全身感染时应给予全身抗生素治疗 , 如有细菌培养条 件, 应做脓 汁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 选择最敏感 的抗生素 。或选
维酮碘溶液反复清洗创 口并浸泡 2 n mi。
芽组 织新 鲜 , 一般可利用蝶形胶布拉合切 口, 可缩短切 口愈合时 间。创 面肉芽组织有水肿 , 较长时间不愈合 的切 口, 通常都是 由 于异物存 留所致 , 要尽早寻找并清除创 口内的异物 ( 一般都是残
留缝 合线 结 ) 然后用高张盐水外敷 。对 肉芽生长较差 的创 面 , 局 部加用糜蛋 白酶可对肉芽生长起促进作用。腹壁窦道形成时 , 可 用刮匙将窦道里的脓汁 、 异物及坏死组织清除 , 02 用 .%甲硝唑液
性 右下腹 疼痛 12例 , 1 恶心 呕吐 15例 , 1 无发 热 1 8例 , 右下 腹 肌紧张 l 5例 , 痛 、 压 反跳 痛 12例 , 鸣者 减弱 1 1 肠 8例 , 中毒 性 休 克 1 。阑尾病 理改变 : 例 单纯性 12例 , 2 化脓 性 13例 , 疽 1 坏 ( 穿孔 ) 5例 。 性 全部患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 ( 理盐 水组 ) 生 和对 照 组( .%甲硝唑组 ) 10例。切 口感染诊 断标准 : 05 各 2 参照卫生 部 《 医院感 染诊 断标 准( 试行 ) : 口持续 跳痛 或胀 痛 , 》 切 红肿 明 显, 需拆线 作伤 口渗液 引流或在伤 口拆 线后裂开 。两组患者 性 别 、 龄、 年 病程 等方面 比较 , 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 P>00 )具 有 . , 5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

【 文章编号】 6 2 5 5 2 1 0 ( )0 3 - 2 1 7 — 6 4(0 2)5 c 一 1 5 0
I f ci n f c o s a t r a p n e t m y f u u e t p e d cts a d t n e t a t r fe p e d co o o p r l n a p n i i n is i
局 部及 全身 抗 厌 氧菌 药 物 的使 用 与 切 I感 染 有 关 , 性 别 、 龄 、 口长度 与 切 E感 染 无 明显 相 关 性 。 结 论 选 择 合 适 的 手 : 1 而 年 切 l 术 方 式 . 免 长 时 间 的 手 术操 作 , 确使 用 腹 腔 引 流 物 ; 理选 用 抗 生 素 , 避 正 合 积极 治 疗 全 身 基 础 疾 病 可 以有 效 地将 切 口感 染 率 降 低 到 最低 限度 。 f 键 词 】 脓 性 阑尾 炎 ; 口感 染 因素 ; 防 处 理 关 化 切 预
C i ia aa o 2 a in s w t u ue ta p n ii s t a e t p e d c o n o r h s i lf m 0 8 t 01 r e r — l c ld t f 1 0 p t t i p r ln p e d ct r t d wi a p n e t my i u o p t r n e h i e h a o 2 0 o 2 we e r t 1 o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

阑尾 切 除 术后 切 口感染 的 防治措 施
张 久德
摘 要: 目的 : 讨 急性 化脓 、 探 穿孔 、 坏疽 性 阑尾 炎术后切 口感染的 防治措 施 。方 法 : 术前 3m n 术后 静滴 抗 生素 ; 术 中不作广 泛 ① 0 i,  ̄ , ② 腹腔 冲洗 , 缝合腹 膜后 : 在 用生理 盐 水反 复 冲洗切 1后 , 用庆 大 霉素 、 2 再 甲硝唑 浸 泡5 i, 手 术 器械及 手套 , 口周 围重辅 无菌 巾; mn更换 切 ③对污染严重者 , 除上述处理外, 在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后, 皮肤皮下组织全层留置缝线不打结, 定期换 药, 待切 1无明显参出液及新鲜 2 清洁后 , 予打结 关 闭切 1。结果 : 院 于2 0年 至20年 收 治的 18 给 2 我 06 09 0 例急 性化 脓 、 穿孔 、 坏疽 性 阑尾 炎 患者 , 例发 生切 口感染 。结 仅2 论: 综合 措施 对 阑尾 切 口进行 干预 , 明显 降低 阑尾切 除 术后 切 1的 感染率 (. %) 可 2 15 。 8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0 1 一 0 4 O 10— 99 2 1)2O 9一 1
变 较重 , 坏死 组织及 脓 液形 成 。 消毒 不彻底 及手术 时间长 。 大量 ⑤ ⑥ 手术 中切 口污染 等 。引起 切 口感 染 的 因素很多 , 手术 中 口切 但 污染是 最 主要的 感染 因素 , 血肿 形成 及异 物残 留较为少 见。 3 阑尾 炎发 病多 由阑尾 管腔 阻塞 和 细菌 入侵 引起 , 病菌 多为 . 2 致 肠道 内的各种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 ,其细菌毒力较 强 , 术切 除 阑尾过 程 中 , 口往 往不 可避 免被 细 菌污染 , 口 在手 切 切 1 资料 与方法 污染是 发生 感染 的主要 原 因 , 阑尾 切除 术后最 常见 的并发症I 是 l l 。 11 .一般 资料 :0 例急 性 阑尾 炎患 者 , 5 例 , 4 例 ; 18 男 9 女 9 年龄 8 3 吴 昆生等 日 敏试 验结 果显 示 : 杆 菌对庆 大 、 ~ . 3 药 大肠 卡那 、 霉素 氯 7岁, 1 平均 3 。人 院 时查 体 : 有 右 下腹 压痛 、 跳痛 、 紧张等 敏感率 高 , 弱类杆 菌等厌 氧菌对 甲硝 唑 、 平敏感为 10 而 9 均 反 肌 脆 利福 0%, 腹膜 刺激 征 , 温 > 8 ; 常规 检查 : 体 3℃ 血 白细胞 计数 增 高 ( 1x0 对先锋 、 霉索敏感率 也较 高。预 防性应用必须 在术前 46 时服 > 0 1 ̄ 氯  ̄小 L, )中性粒 细胞 > 5 7 %。术 后证 实 : 脓性 阑尾 炎 8 例 , 疽性 阑 用抗生 素或术 前半 小时静滴 抗 生素 ,术 后用抗 生素药物不 能预防 化 1 坏 切 口感 染 , 只起治疗 作用 。 口局部 渗液 中药物 浓度往往达不到有 切 尾 炎 1 例 , 穿孔 1 例 。 6 阑尾 1 1 方 法 : 治的 18 . 2 收 0 例患 者均 常规 行 阑尾切 除术 。术前 3 分钟 , 效水 平 , 0 国内不 少用 3 %双 氧水 、. 0 %卡那 霉素 、 1 甲硝 唑液 、 氨苄青 . 6 杀灭可 污染切 口的 静 脉滴 注 头孢 曲松 钠 20 ( 童减 量 )备皮 时 做 到不 损 伤皮 肤 , 霉素和 01%庆大 霉素等 直接浸泡 或 冲洗 切 口, . 儿 g ; 手 术 区消毒彻底 , 防止外 源性 细菌 污染 。 用麦 氏切 口, 口的大 细菌 , 良好 的效 果 。由于庆 大霉素 、 采 切 取得 甲硝唑 液对革兰 阴性杆菌 且 具有强 烈的抗厌 氧 小 应 以显 露 良好 、 免污 染和损 伤 小为 原则 。 避 手术 操作轻 柔 , 开 和厌 氧菌极 为敏感 , 甲硝唑是 一个 抗菌谱 广 、 切 腹 壁 各层 时 , 其 脂 肪 肥厚 者 , 到 锐 性 整齐 切 口 , 免 潜 行 分 菌性、 尤 做 避 穿透性好的药物, 因此, 我们用于冲洗浸泡切口效果显著。 离 。 出血点 钳夹 片刻止 血 , 小 只对 明显活 动性 出血 用 细线结扎 。 常 3 . 4切口延期缝合法也是预防急性化脓、 穿孔、 坏疽性阑尾炎切除术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 可概 规 残端 荷 包包 埋处 理 , 阑尾 根 部 炎症 较重 残 端 包埋 困难 者 ( 对 本 后切口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组 有 5 )残端 结扎 后用 邻近组 织 覆盖 。 例 , 腹腔 渗液 用盐 水纱 布擦 括为三点 : ①暴露创面 35  ̄ 天内长出的细小肉芽颗粒, 其生命力极其 拭 干 净 ,遇 到 脓液 已污 染 腹 腔 者 ,吸 脓 后 在 局 部 行 少 量 (0 旺盛 , 5一 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和愈合能力 ; ②创面周围有大量 白细胞和 lO 1 液 冲洗 , : 理盐 水 、 大霉 素 或 甲硝 唑 等 , 作广 泛 吞噬细胞浸润, Om ) 药 如 生 庆 不 抗体、 补体和免疫球蛋 白聚集 , 使创面的残留细菌 冲洗腹腔。 缝合腹膜后 : 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 口后 , 再用用庆大 不易在延期缝合后造成感染 ; ③创面与大气氧接触数 日 , 后 所污染 中脆 弱类杆 菌 ) 到抑制 而不易繁殖 。本法 遭 霉素 、 甲硝唑 浸泡 5 i; 换手 术器 械及 手套 , 口周 围重辅 无菌 的肠道致 病性厌 氧菌 ( a rn更 切 巾再逐 层 缝 闭诸 层 , 合 不 留死 腔 ; 污染 严 重 者 , 上 述处 理 适用 于病程 长 、 腔脓 液 多 、 缝 对 除 腹 手术 时 间长 、 口污染严 重和 肥胖等 切 1 1 。 皮肤皮下组织全层 外 , 缝合腹 外斜 肌腱膜 后 , 皮 下组 织 全层 留置缝线 不 打结 , 易致感染 的切 口1 我们 在缝 合腹外斜 肌腱膜后 , 在 皮肤 定期换药 ,87 h , 1无 明显参 出液及新 鲜 4  ̄2 后 待切 2 1 定期换药 ,8 7h , 4~ 2 后 待切 口无 明显参 出液及新鲜清洁后 , 给予 留置缝线不 打结 , 清洁后 , 给予打结关闭切 口, 同样效果 , 起到 同时减少 病 ^ 痛苦。 打结 关闭切 口。术 后静 脉滴 注 甲硝唑 及头 孢 曲松钠 3 5 。 —天 1 切 口感染 诊断 标准 : 后切 口出现 红 、 、 _ 3 术 肿 疼痛 及局 部发 热感 , 3 术中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 . 5 再用用庆大霉素、 甲硝唑浸泡, 更 白细胞 计数 明 显升 高 , 口处 脓性 渗 出物 , 有 线 头溢 出的 定 换手术器械及手套 , 口周 围重辅无菌 巾, 切 以及 切 可避免细菌再次 ^ 浸。 临床 上 , 成 阑尾 炎切 除 术后 切 口感染 的原 因很 多 , 了对 造 除 为 切 口感 染 。 2 结 果 切 口的处理外 , 早诊断早治疗 , 积极治疗其它合并疾病 , 提高手术 18 急性 化脓 、 孑 、 疽 性 阑尾 炎 患者 , 2 发 生切 口 熟练程度 , 0例 穿 L坏 仅 例 缩短手术时间等综合措施 , 才能有效地防治阑尾切除 感 染( . %) 15 。 8 术 后切 口感染 。 3 讨 论 参 考文 献 3 切 口感 染 的因素 :3 " 差异 , 人 年龄 较 大 , 质虚 弱 , 抗 … . 1 O- 体 4 病 体 抵 1肖继 光 . 切 除 术 后切 口感 染 的预 防 及 治 疗【. 阑尾 J 中华 医药 杂 ] 力低下。②发病后就诊时问长。 ③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阑尾病 志 ,08 86 :2 —2 . ④ 20 ,( )5 354 f 吴 昆生 , 梅 , 凯, . 性 阑尾 炎 的细 茵 学研 究及 药敏试 2 1 戴诗 宝福 等 急 重 庆市大足 县第二人 民医院(0 38 4 26 ) 21年 4 2 00 月 3日收稿 验f冲 国实 用外科 杂志,991(165 J 1 18, 1)4 . 2 :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处理

度) , 斜 向置于基牙 凹槽 内 , 调整好 位置和长度后 , 用光敏 材料将支 托粘 固于凹槽 内 , 将成 品牙面试排 于缺隙 区内 ; 按常规在试 排牙 内
在冷水 中, 备用。术 区常规消毒 , 局麻下制备基牙 。拔除病灶牙并清 创, 创 口置 l % 一 2 % 碘合剂消毒棉球 , 压迫止血约 3 0 m i n 。 待拔牙创 口 止血后 , 创口 表 面盖 以 1 % ~ 2 %碘合剂消毒棉 片 , 取备用 的原始 印模
对准牙列牙位复位 , 反复比试 , 记 录好位置。调制 自凝树脂至面团期 时取适量填 入阴模 基牙 、 桥牙内 , 再次送入 口腔对准牙列牙位 , 并轻 轻 加压到位 , 同时稍作反复 多次的合面抽 动 , 待自 凝 树脂完全 硬固 后, 从 口内退 出印模托盘。 口外常规加工处理临时冠桥 。 用氧化锌丁
所经各层肌纤维方 向交叉重叠 , 术中未切断神经及血管有利于伤 口 愈合 。切 口感染往往
复的患者 , 基牙牙周面积过小 , 进行永久固定桥修 复时 , 不足 以承受 整个修复体 的受力 , 最后使基牙松动 , 应另求它法 。本组临时冠桥修
复者全部成功 , 明显优于改 良临时桥修复者。这说明临时冠桥是较
磨抛光 , 即改 良临时桥 。对于能积极配合 的患者 , 治疗步骤 : 首诊时 先将其 口内的残根 、 残冠及 间隙处 , 直接在 口内用蜡型 或光敏材料 恢复其缺损前 的正 常形态 。选用合适 的局部 印模 托盘 , 取模后浸泡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处理

定要确 切 , 中避 免损伤肠 管 , 旦损 伤肠 管缝合 术 一
要 严密 。引流 管要柔 软 , 置要得 当 , 可放置 过久 放 不 压 迫肠 管 引起 坏死 , 发现 阑尾 炎症 和病 症 不符 时 在 要 考 虑其他 疾 病 , 以免 误 诊 。肠 瘘 霉 素 、 大 霉素 等 冲洗 切 口 , 明显 降低 庆 可
切 口感染 率 。
(o 9 1 — 2 2 o — 1 5收稿 )
氧 菌性抗 生素灌 洗腹 腔 , 必要 时另戳 孔放 置引 流 。 腹
壁 各层避 免污染 及严 密缝合 , 如有 污染 , 壁各 层用 腹 甲硝 唑 清洗 并 静 脉 用抗 厌 氧 菌 抗 生 素 预 防 切 口感
工企医刊 2l O O年第 2 卷 第 2 3 期
染 。切 口已感染 , 及早拆 除缝线 , 时引流 。 应 及
阑尾切除术后切 口感染因素分析及处理
宋 超
腹 壁窦 道 的防治重要 的是预 防切 口感染 。对 已 污染 的切 口, 注 重局 部 清洗 消 毒或 用 甲 硝唑 液反 应 复 冲洗 。切 口缝线 应用无 留置缝线 缝合 法 。禁 忌 从
( 龙江 省伊 春市金 山屯社 区卫生服 务 中心 , 5 0 6 黑 1 32 ) 切 口感 染是 阑尾切 除术后最 常见 的并发 症 。阑 尾切 口尤其 是化 脓性 阑尾切 口为三 类 切 口, 采用 传
原切 口引流 , 拔管 要及 时 , 中显 露 要充 分 , 免误 术 避
操 作 。确 定腹 壁窦道 形成后 , 应清 除坏死 组织 、 不健
康 肉芽组织及 线结 。必要 时行窦道 切 除 。
预 防肠瘘 的发生 应对 阑尾根部 穿孑 残端 的包埋 L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一、什么是阑尾炎?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的炎症,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临床上主要分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种。
阑尾炎的发病人群很广,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以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部压痛反跳痛。
慢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右下腹疼痛,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一般无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下腹部固定。
二、阑尾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一)阑尾腔梗阻。
阑尾腔梗阻是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引起阻塞的原因有阑尾壁内淋巴结增生、粪石、异物、寄生虫等。
(二)细菌感染。
细菌进入阑尾腔,阑尾发生阻塞后引发阑尾感染。
(三)生冷和不洁饮食、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便秘、腹泻等,都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阑尾炎。
三、阑尾炎的治疗。
可保守治疗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
患者自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可进行保守治疗。
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确诊后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病情,为手术做好准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阑尾、闭合盲肠,是根治阑尾炎的最有效的方法。
哪些情况会增加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年龄偏大、肥胖、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慢性消耗性疾病;手术时间长,术中腹腔内脓液过多,术中对切口保护不当,术中切口创缘受到污染等均可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机会。
如何预防切口感染?术前准备。
术前重视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在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在备皮时注意不要损伤皮肤以免外源性感染。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手术间空气消毒,保证手术室环境表面清洁;加强手术医生无菌意识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洗手;保证手术器械灭菌合格。
手术时操作尽量轻柔减少组织损伤,保持有效止血,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术中保持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避免低体温。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因为感染率与伤口暴露时间大致成正比,暴露的时间越长,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急性阑尾炎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的体会

・
3 ・ 3
愈合 。 胃 空肠 吻合 E输入 、 出攀 的侧侧 吻合 可减轻 十二指 肠 l 输
腔内压力 , 能有 效 预 防因输 入攀 梗 阻引 起 的十 二指 肠残 端瘘 。 关 闭十二指肠残端 时, 避免缝合过分紧 密或者疏松 , 闭后 以大 缝
用溃疡 旷置术 、 十二 指肠置管 造 口术 , 防止输入 、 出袢 梗阻等 输 正贫血及低蛋
者 的预后 非常重 要 , irt I 胃大 部切 除术后 如 出现 以下情 B ̄o l 式 h
况, 应考 虑到十二指肠残端瘘可 能 : 1 术后 4— () 7 d突发上腹部
素) 2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 ) 择麦 氏切 口或右下腹腹 。( ) 3选 直肌探 查切 口, 3— H。切开 腹壁各 层 , 长 4c 出血点均 用盐水 纱 垫压迫止血和钳夹 止血 , 尽量 不用 电刀或 丝线结扎 止血 。腹 膜 先打开一小孔 吸除脓 液 , 避免脓液污 染切 口, 后再边切开边 吸 然 引, 边将腹膜外翻 固定 , 使切 口“ 腹膜 化” 与腹腔 隔离开 。( ) 3 进 腹后 , 2把 甲状 腺拉钩向前外提拉腹壁 , 用 以便通过 切 口窥探 阑 尾 位置 , 如发现 阑尾 即予 提出 , 如未 能看到 阑尾 , 沿结肠带 向 可 盲肠末 端探查 寻找阑尾 。切 除阑尾 后残端尽量 予以浆肌层荷包
施无效 的患者 或腹膜炎 波及 全腹 且全身症 状明显者应 主动行十
二指肠残 端置管造 口并腹 腔引 流术 。在 上述治 疗措施 的 同时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膜提起 , 并用纱 布在周 围保 护 , 两钳 间先切开 一小 口, 边 在 一 吸净脓液一边切开腹膜 , 4~ 用 6把直 钳分别在 上 、 下两个 角
及内外两侧夹住腹膜外 翻固定在 护皮 巾上 , 用腹膜掩 盖保 护
加 强 医 院思想 建 设 有 效 履 行 职 责使 命
王 宗 启
【 要】 为适应公立医院服务性 、 摘 专业性 、 民主性强的特点 , 应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建设 , 有效履行思想政治:作
脏 器吻合 口的不 良作用 , 从而延迟 伤 口愈合 并增加感 染发 生 率, 术后确需置引 流管者 , 位置 最好在 离切 口较 远 的低位 其
处从腹 壁引出。因此 , 不宜紧贴 吻合 口处安置 引流管 。引 流
管剪有 侧孔 部 分应 放 在腹 腔 内 , 避免 腹 壁 内这 一段 留有侧
切 口脂肪 液化 , 即术后 切 口出现 红 、 、 痛 、 部皮 温上升 , 肿 压 局
水肿严重 可作 u型关 闭。关腹 前用 湿纱 布反 复吸尽 腹腔 脓 液, 尤其是扩散到 右结 肠旁 沟 、 髂窝 、 腔 的脓液 。( ) 换 盆 6更 手套 和手术器械 , 间断缝 合腹膜层 , 以便切 E积液 渗 向腹 腔 , l 不奎于造成切 口积液 以致感 染 , 膜缝合 后用稀 碘伏浸 泡切 腹 1 2ri , : n后 干纱布吸干 , 次缝 合腹壁 各层 。( ) 可能不 3 a 依 7尽
3 4 术 后尽 可 能 不 放 引 流 管 . 引 流 管 有 妨 碍 问 质 细 胞 覆 盖
18例 中 1 3 例发生切 口感 染 , 染 发生率 0 7 % 。明显 感 .2 低于 国内外的文 献报 道 。本 组有 一例 8 0岁高 龄患 者 , 阑尾 根部坏疽穿孑 , L 腹腔 感 染 严重 , 术后 控 制不 当而 感染 , 经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和处理措施【摘要】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合自己临床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阑尾炎;切口感染;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87-02
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是其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达10%以上[1]。
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现将我在阑尾炎手术临床过程中有关切口感染的预防处理措施体会如下,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1 切口感染的因素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力、阑尾的病理改变及术者技术的熟练程度等因素有关。
2 预防和处理措施
根据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其预防和处理措施体现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措施中。
2.1 皮肤准备皮肤暂住细菌通过备皮可显著减少,从而降低切口感染。
术前备皮以彻底清洗手术野皮肤至无污垢为止。
通过肥皂揩拭,再0.1%新洁尔灭等涂擦并晾干。
使药液吸附皮肤形成薄膜,持续杀灭潜藏在毛孔等深处上移的细菌。
另外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毫毛不必剃除,剃毛损伤给细菌入侵带来机会。
皮肤准备与手术时间
相隔以短暂为宜,皮肤清洁情况决定表皮细菌数量下降的程度。
2.2 切口选择理想的手术切口是接近病灶,显露良好,便于操作,能缩短术时,减少感染,首选“麦氏点”(mcburney’s)切口。
估计腹膜炎严重,可根据压痛点的不同对切口位置向上、向下作适当的调整。
2.3 切口的保护剖腹后不可做潜行分离,避免术中脓性分泌物潜流污染贮留于人工形成的腔隙中。
皮下出血点钳夹处理,无出血不结扎并避免大块结扎。
在严密止血的前提下减少线结异物存留。
剖开腹壁是先开小口备好吸引器,如有脓液立即吸净,再扩大切口,腹膜打开后,应将腹膜切缘外翻固定于皮肤巾上,用湿纱布保护切口周围,将腹腔与切口隔开,对阑尾尽可能不逆行切除,以免增加污染机会。
荷包缝合时缝针应仅透入浆膜肌层,不可透入盲肠腔内以免将肠腔污染物带出感染。
凡接触阑尾残端的器械敷料应及时抛弃。
关腹前,参于手术者宜用新洁尔灭等洗手或更换手套,必要时更换全部手术器械。
腹膜缝合后,对化脓穿孔性阑尾炎伤口务必作彻底的冲洗。
腹部切口灌洗预防感染,用灭滴灵溶液浸泡切口3分钟以上使药剂充分发挥作用后再冲洗,对减少切口感染有较好效果。
切口缝合完毕,务必将切口皮下积血积液等用纱布滚压挤出,皮下不用橡胶片等引流。
2.4 阑尾根部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
①阑尾根部结扎后埋入盲肠;②阑尾根部埋入盲肠;③阑尾根部结扎。
阑尾根部烧灼要彻底,不要遗漏阑尾残腔黏膜,埋入阑尾根部时应避免触碰切口。
包埋后就近使用阑尾系膜等。
将阑尾根部加以覆盖固定,既可防止结扎线脱落,又达到阑尾根部腹膜化的目的。
2.5 引流问题估计穿孔时间不长,脓液较少的局限性腹膜炎,用灭滴灵溶液纱布将积聚于回盲部的脓汁吸除,一般不作腹腔冲洗,也不放置引流。
对腹腔脓液较多的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则用大量灭滴灵溶液将腹腔做彻底的冲洗和漂洗[2],经冲洗后腹腔内仍有较多的脓苔坏死组织,而要放置腹腔引流时,应在切口外侧另作一戳创引流为妥。
在腹腔内有大量带粪臭的脓液等情况致阑尾无法切除,阑尾脓肿形成时,于病灶附近用盆腔放置引流,以利感染控制。
引流物不能压迫肠管,创口大小保证引流通畅为度。
2.6 抗生素的使用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降低手术感染有积极作用。
但若将抗生素作为感染的常规措施,忽视手术前后的消毒、无菌操作技术那就是错误的。
抗生素不能代替基本的外科处理原则与严格的无菌操作。
切口感染的预防着重于手术的无菌技术。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侧重点是时间问题,笔者主张术前、术中冲击使用。
实验证明,当细菌存在于组织中超过3小时,则全身使用抗生素对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无效。
在细菌进入组织前给予抗生素,最能防止感染。
切口中的细菌,一般在24-48小时已造成感染,静脉输注抗生素要经6小时左右切口中浓度才接近血中浓度。
因而抗生素应在术前几小时就使用,使药物在手术切口组织中达到高峰,保持整个术中和术后几小时内循环组织内抗生素的足够浓度。
术后继续使用48小时,争取早期停用,防止滥用。
阑尾手术感染的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70年代以来由于培养厌菌的实验技术取得了进展,厌氧菌感染被临床认识,引起医疗界的重视,抗生素的选用随之兼顾需氧和厌氧菌株,主要以氨基甙类抗生素和甲硝唑(灭滴灵)为首选[3]。
2.7 电刀问题因电刀使用会使组织电灼伤致组织坏死,血运破坏,组织活性差,细菌残留后容易繁殖,抗生素使用不易达到部位,疗效达不到预期效果,故使用电刀时建议避免刀背灼烧。
总之,阑尾炎手术的切口感染预防控制是一种体现精细手术思想的具体工作,笔者从事腹部外科十五年,通过术前重视术者切口感染的因素,术中加强无菌操作和注意手术细节,术后做好可能情况的及时控制,可有效控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尽可能地解决病人病痛。
参考文献
[1] 华振敏.化脓性阑尾炎128例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实用医学,2007,2(1):82-83.
[2] 谭东新,黄捷,石宝秋.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j]. 中国实用医学,2010,5(23):119-120.
[3] 丁水平,曾日明.甲硝唑液局部应用预防阑尾炎手术切口
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