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马陆亭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北京 323400)在党的十七大路线的指引下,我国“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已经明晰,并提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由世界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完成这一转变,需要正确把握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应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积极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好高校定位的顶层设计,合理构建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

一、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多样与趋同

从欧洲中世纪现代大学的产生算起,高等教育已走过八百多年的历程。既是旧的教育形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不断产生新的教育形式的历史,也是新的教育形式不断向旧的教育形式学习模仿靠拢的历史。这决定了各国高校办学模式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复杂性。

1.高校模式的不断进化和多样

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学生的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先生的大学),被公认为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稍后的牛津、剑桥大学在学院制模式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德国在德法耶拿战役失败后,反思高等教育的落后,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法、英模式的基础上产生出了研究的功能,帮助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经济强国;美国在学习了英国和德国的模式后,催发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使高等教育从象牙塔走向世俗社会。此外,还有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等。这些,是它们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杰出贡献,“教学、科研、服务”已被公认为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特征。此后,在美、英等国又发展出了一些创业性大学、盈利性高等教育机构等。

高校模式的多样性既是各民族文化的反映,更是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的反映。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和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就是不断满足这种社会需求的产物。当今,每个国家的高等学校都不在是单一的大学模式,都成为复杂

收稿时间:2010-2-23

作者简介:马陆亭(1963-),男,河南新乡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2.高校模式因模仿和共性又不断产生着趋同

高校模式因需求而多样、因模仿而趋同。当然,趋同的内因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要素,如共同的三大功能,都处理着专门化的知识,校园里以学生、教师为主,工作模式和治理结构在形式上的大同小异。

大学这种学术性国际化组织,还是世界上无数不多的长期延续下来的机构。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全世界1520年之前创办、名称不变、功能不变的现存机构有75个,其中61个是大学,其余14个为宗教性组织,大学超过80%。美国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者阿特巴赫认为:“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学都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学模式”,“源于巴黎大学模式”。为什么当今许多一般院校纷纷向一流大学看齐?那是因为一流大学好,它们是人们心目中的标杆。好东西人人想学,并无可厚非,但需要加以引导。

3.两个体系的高校模式逐步明朗

在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中,事实上形成了两个体系的高校模式:一个重视学科性人才培养、另一个重视应用性人才培养。也可以说,高校模式多样化的历史更是应用型高等教育成长与壮大的历史。传统大学是按学科培养人才的,强调知识的专深与创新;随着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强调的是专业、岗位和综合技能。为了不断满足应用性人才增长的需求,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各种非传统的、技能型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增长得很快。之后,它们的一部分又进一步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迈进,使得大学类和非大学类高等教育机构的界限日益模糊。当然,进入终身学习时代,两个体系的高校模式开始互相融合,需要体系沟通的桥梁。

分散治理的美国,州立大学系统模式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高等学校体系;强调等级的英国,在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实行了双元模式:即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并存的体制,1992年为了提高多科技术学院的地位而将其升格为大学;崇尚理性的德国,通过大学与高等专业学院两种模式的并进发展,为其制造精致产品的产业界持续注入经久不衰的创造力和实现力;浪漫情怀的法国,更是走了一条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完全不同的道路,培养高级应用人才的工程师学校其社会地位甚至超过了综合大学;同处亚洲的日本,二战前曾出现过一批专门学校,战后被改编为新制大学、废除了专门学校制度,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又重新出现了高级专门学校,说明着社会需求和市场的作用。奥地利、瑞士等都在学习德国的模式。

二、教育理念的适用范围

高校以什么样的理念和方式培养人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很遗憾我国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含糊不清、跟风严重。每种理论也许都有其道理,但不同的学校需要剖析自己,看自己适合什么理论,看什么理论能使自己满足社会需求。

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面向人类心智的博雅教育和面向实在世界的实科教育,一直是教育的两种取向。经过内涵的不断丰富,在高教理论上便相应地分化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种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由于重视完人培养,从怎么做人到思维方式,因此得到很多教育家的青睐;而专业教育由于直接应对高度分工的现实社会,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教育选择,因此也得到不少专家的认同。

当前,许多高等教育普及程度高的国家,在大学的本科阶段比较注重实施通识教育,而把专业教育放到研究生教育阶段。我国过去学习苏联,本科阶段强调专业教育,近年来,一些重点大学和教育理论专家开始倡导通识教育,应该说对提高高教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由此否定专业教育也不对,二者在国外教育史上长期存在的争论恰恰说明各自有各自的生存土壤。

通过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教育基础,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实现文理贯通,无疑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模式。但这不是每所高校都能做到的,也不是每所高校都需要的,主要适用于那些不以本科教育为就业产品的高校。更多的高校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需要先做好专业教育,然后通过主辅修课程教学进行一些学科结构上的拓展。因此,如果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极端地比作为两极,那么一些高校可以更重视通识教育,而另外一些高校则可以更重视专业教育,整个高教体系中的各个高校按社会需求和特色不同而分布在不同的光谱带上,不能所有的高校都按一种教育思想来指导办学。

2.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

科学与技术,并不完全相同,而我们经常把它们捆在一起组成了“科技”一词。科学致力于发展概念体系,科学研究的过程是人们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注重求真;技术则是科学概念体系的应用,技术开发的过程是人们利用科学原理来改造自然以为人类服务的过程,注重求用。因此,科学是唯一的而技术是多样的,二者在成果形式、社会作用、工作动机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同。当然,二者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对科学又有着促进作用,在现代社会的探索过程中有时交织在一起。

区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因为它们遵循的规律和理念不同,而这影响到人才培养的理念和高校办学的模式。在观念上,我们有时过于重视“科学”而轻视“技术”,认为科学高于技术,致使大家盲目追高、务“虚”不务“实”。其实对社会发展而言,技术对经济的作用更直接和显著,大部分高校应瞄向技术创新开展研究和人才培养活动;但在实践中,我们有时又把技术管理的方式推广至整个学术,如用工程来规划科学研究。结果无论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还是人才培养,都是一般性成果和人才多,高精尖和实用性不够,很难做到顶“天”立“地”。

三、高校使命的根本性变化

说高等教育应多样化发展大家已不会否认,但如何去实现多样化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这需要从高教发展的规律中去探询。

1.从世界性的大学到地方性的高校

大学首先是世界性的,中世纪时它作为国际化组织而产生,其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