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免费下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和影响交通信息化发展全局性问题为抓手
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
水平中的作用
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应用效果,以利于
各单位贯彻落实
规划编制思路 以跨区域、综合性行业重大项目为牵引,形成 行业信息化的整体效果和规模效益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解决行业属地化管理与 交通运输流动性、网络化特征相矛盾给监管和服务 带来的问题 充分利用和完善已有信息化成果,通过整合共享 和跨区域跨部门重大项目的牵引,全面推动业务协 同和联动机制的建立,形成行业信息化整体效果
规划编制思路 推动交通信息产业化发展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
设,特别是在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交通出行信
息服务系统等建设方面 探讨信息产业化政策,促进在交通公共信息服务 方面,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 形成交通运输政府部门与社会共建共享的交通信 息化氛围
2.
规划编制基础
3.
形势和需求
形势和需求
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畅通、高效,要求加强对交
通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的运行监测,提高其运营
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要求促 进多种运输方式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构建绿色交通,要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运行组织 模式,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形势和需求
完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要求提升交通应
具体目标
创新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交通信息化发展保 障体系。
基本完成交通信息标准规范框架体系的建设内容; 实现交通行业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形成较完善的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基本形成交通信息化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增强交 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主要任务
——引领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建 设
发展原则
示范引领,分类指导
继续以“行业联劢、共建共享”的有效 推劢模式,建设一批带劢性强的重大示 范、试点项目。
加强对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采用差别化推进策 略。
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惠及全民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具有 鲜明时代特点和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交 通信息服务为重点
划要突出对促进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
紧密结合《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
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建设
满足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为交通运输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发展保驾助航
规划编制思路 注重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以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有重要影响的热点问题、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
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制订了交通基础数据元集
13个标准及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等一系列标准 规范和指南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的三个转变
一、信息化价值核心从网络、软硬件开发购置转向更加 注重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二、信息化工作重心从投资、技术方案、信息系统建设
港航EDI系统,电子口岸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开 展
部分城市开展了同城、省域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
部分地区探索性开展了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规划编制基础
交通信息化发展保障环境有所改善
交通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行业专网的架构基本形成
19个省制订了“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初步建设完成
急处置的监测预警、信息传递和决策支持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要求为公众提供优 质的出行信息服务。
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要求准确把握交通 运输经济运行状况,深化行业综合运行分析。
4.
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整
已建成覆盖我国沿海及内河重点水域和航段的52个船舶交通 管理中心、202个雷达站,实现了自动监测
组织建设了水上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部分省厅已启动应急处置平台建设
规划编制基础
公众交通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所有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建设了交通政务门户 网站
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面启动,部以网站形式面 向社会公众提供路况等信息,部在全国23个省区市组织 实施了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推广工程均有出行信息服 务
பைடு நூலகம்
20个省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监控,部分路段实现全程监控
已开通不停车收费ETC的断面数约为1110个,ETC断面覆盖率约 为14%
除新疆、海南和西藏外,各省(区市)均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 收费
开发了1:25万全要素全国公路电子地图、1:5万全国农村公路 电子地图、257幅电子海图和2068幅港口电子平面图 建成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984个,间歇式17240个 建设了52个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在重点内河水域开展了“数字航道”示范工程
具体目标
深化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形成部、省、市三 级交通数据中心体系。
完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实现跨区域、跨 行业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全面建成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 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行业基础性、战略性数据
库;
数据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数据更新及时率满足应 用需求。
具体目标
转向面向需求、应用实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信息化推进方式正由地方主导逐步转变为中央与地
方共同推动
为“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向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 的综合应用方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取得的经验
一是充分发挥部对全行业交通信息化的引领和 带动作用,以示范、试点工程形式,有效引导和 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所有省(区、市)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对高速公路 和国省干线重要路段、特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客货运枢 纽、重点水域运行状态、环境、气象与灾害实现动态监测; 完成50%以上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站建设; 完成全国所有Ⅰ、Ⅱ类检测站和省级管理中心建设,实现部、 省、站三级超限信息系统全国联网; 实现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和“四客一危”船舶的动态定位跟 踪监测; 初步建立公路水路客货运市场动态运行信息监测体系。
二是突出应用实效,正确处理建设速度与发展 实效的关系;
三是坚持整合理念,并贯穿发展始终; 四是以理念、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开创交 通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
取得了经验,实现了转变
基本形成了交通信息化发展总体框架 十二五:
将进入整合应用、着力解决重大问题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新阶段
综合运输协同服务
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 行业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决策 交通公共信息服务
以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要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为主 线,有针对性地完善整合各业务领域相关应用系统 建设。
——引领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建 设
以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为例, 说明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提炼和建设思路: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一)存在的社会问题
3.因交通拥堵和事故引起的能 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
有关研究表明,车速20公里比60公里时, 二氧化碳排放量多40%,拥堵情况行驶 的油耗是正常匀速行驶的2倍以上 近十年,全国水上交通运输污染 事故年均95起,50吨以上化学品 泄漏事故2-3起。04年“12.7珠 江口伊轮娜碰撞泄油”事故溢油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成效
根据“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以示范工程和
试点工程为依托,交通信息化“在交通运输动态
信息的采集和监控、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
利用、交通运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交通信息服
务”四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在行业应用中取
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规划编制基础
增强了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发展目标
通过一批带动性强的行业重大信息化项目实 施,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 流,实现低碳绿色交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建设一个全国一体化、网络化的智能交 通运输系统,在方便交通运输系统用户安全、 便捷出行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具体目标
建设全国一体的交通感知网络,行业运行信息监测 采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水路运政管理系统在各省区逐步开发使用
开展了海事信息一、二期和船舶船员“一卡通”工程建设
规划编制基础
提高了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能力
以国家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为依托,初步实现了 对全国部分公路网重点路段的视频图像、交通流数据接入和 路况阻断信息的汇总分析
全国沿海和重要内河水域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网络系统基本搭 建完毕,共建成基站132座,22个中心,实现了全国沿海和 长江干线水域300总吨以上船舶监控
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以全行业综合
性和区域性重大应用为带动,使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引导交通信息服
务产业化,走出一条创新高效、资源共享、机制完善、
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信息 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全面推动智能化交通运输系 统的构建和发展
发展原则
近3年,全国国省干线公路交通阻
断平均发生3700余起,其中突发性事
件引起的占75%;平均每次拥堵时间 175小时(含养护施工原因)
年均拥堵和中断里程累计20万公里
影响多省的阻断事件逐年上升,年
均增长30%。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一)存在的社会问题
2.交通运输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群死 群伤多发,经济损失惨重
规划编制基础
提升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能力
27个省建设省级统一的道路运政管理系统,IC卡道路运输电子 证在广东、甘肃、山西试点应用 25个省实现了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全国道路运输经营 业户、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数据库初步建立 依托入沪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专项工程,初步建立全国重点营运 车辆动态信息交换平台 部分省市开展了公路水路建设市场和运输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建 设
——引领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建 设
重大信息化工程提炼和建设思路:
结合需求和现状 分析与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 提出要实现的政务目标、业务目标和信息化系 统建设目标 阐述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一)存在的社会问题
1.交通拥堵和阻断出现频次高、时间长、影响范围大
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推劢建 立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 信息服务惠及全民。
发展目标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更加全面、 深入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感知”系统,并 通过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实现交通运输系统 的全网联动和协同应用,在提高运行质量、 保障安全应急、强化决策支持、服务百姓出 行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 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
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1600多起,沉船近千艘;直接经济 损失50亿元;运输船舶百万载重吨事故件数3.4起。 全国公路交通事故120万起,死亡近30万人(相当于每天 1架波音767飞机的定员数),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营运
车辆事故万车死伤人数45人;以2009年为例,营运车辆一次 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占同类事故总量的79%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 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综合规划司
2010年7月
主要内容
一、规划编制思路
二、规划编制基础
三、形势和需求 四、 “十二五” 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五、主要任务 六、政策与建议
1.
规划编制思路
规划编制思路 凸显交通运输信息化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是交通运输重要的转型期,信息化规
覆盖全局,支撑发展
以信息化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全 局,实现信息技术对各业务领域的深度 融合与渗透。 促进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
发展原则
统筹协调,业务协同
着力加强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 力度,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打破信息资源的部门、地域与业务分割 ,加强业务协同能力建设,发挥信息化 建设的规模效益。
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基本形成面向政 府、行业和社会公众较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面向政府决策,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市场运 行状态等的综合分析,基本形成科学的决策支持体 系;
面向行业管理,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性应用, 基本形成业务协同的管理体系;
面向社会公众与企业,全面实现交通政务信息的普 遍服务,推进出行、物流等信息增值服务的产业化,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
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提升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
水平中的作用
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应用效果,以利于
各单位贯彻落实
规划编制思路 以跨区域、综合性行业重大项目为牵引,形成 行业信息化的整体效果和规模效益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解决行业属地化管理与 交通运输流动性、网络化特征相矛盾给监管和服务 带来的问题 充分利用和完善已有信息化成果,通过整合共享 和跨区域跨部门重大项目的牵引,全面推动业务协 同和联动机制的建立,形成行业信息化整体效果
规划编制思路 推动交通信息产业化发展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
设,特别是在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交通出行信
息服务系统等建设方面 探讨信息产业化政策,促进在交通公共信息服务 方面,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 形成交通运输政府部门与社会共建共享的交通信 息化氛围
2.
规划编制基础
3.
形势和需求
形势和需求
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畅通、高效,要求加强对交
通基础设施和运载装备的运行监测,提高其运营
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发展现代物流,要求促 进多种运输方式信息的共享和协同。
构建绿色交通,要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运行组织 模式,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
形势和需求
完善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要求提升交通应
具体目标
创新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交通信息化发展保 障体系。
基本完成交通信息标准规范框架体系的建设内容; 实现交通行业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形成较完善的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基本形成交通信息化建设与运营保障体系,增强交 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主要任务
——引领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建 设
发展原则
示范引领,分类指导
继续以“行业联劢、共建共享”的有效 推劢模式,建设一批带劢性强的重大示 范、试点项目。
加强对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信息化建设的
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采用差别化推进策 略。
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惠及全民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具有 鲜明时代特点和交通运输行业特色的交 通信息服务为重点
划要突出对促进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
紧密结合《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
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信息化建设
满足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需要
为交通运输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发展保驾助航
规划编制思路 注重发展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操作性
以重点解决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有重要影响的热点问题、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
交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信息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制订了交通基础数据元集
13个标准及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总体框架等一系列标准 规范和指南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的三个转变
一、信息化价值核心从网络、软硬件开发购置转向更加 注重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和综合利用 二、信息化工作重心从投资、技术方案、信息系统建设
港航EDI系统,电子口岸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开 展
部分城市开展了同城、省域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
部分地区探索性开展了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规划编制基础
交通信息化发展保障环境有所改善
交通政务内网、政务外网、行业专网的架构基本形成
19个省制订了“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初步建设完成
急处置的监测预警、信息传递和决策支持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要求为公众提供优 质的出行信息服务。
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要求准确把握交通 运输经济运行状况,深化行业综合运行分析。
4.
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整
已建成覆盖我国沿海及内河重点水域和航段的52个船舶交通 管理中心、202个雷达站,实现了自动监测
组织建设了水上安全监管信息系统
部分省厅已启动应急处置平台建设
规划编制基础
公众交通信息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全国所有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都建设了交通政务门户 网站
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全面启动,部以网站形式面 向社会公众提供路况等信息,部在全国23个省区市组织 实施了交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推广工程均有出行信息服 务
பைடு நூலகம்
20个省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监控,部分路段实现全程监控
已开通不停车收费ETC的断面数约为1110个,ETC断面覆盖率约 为14%
除新疆、海南和西藏外,各省(区市)均实现了高速公路联网 收费
开发了1:25万全要素全国公路电子地图、1:5万全国农村公路 电子地图、257幅电子海图和2068幅港口电子平面图 建成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984个,间歇式17240个 建设了52个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在重点内河水域开展了“数字航道”示范工程
具体目标
深化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形成部、省、市三 级交通数据中心体系。
完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实现跨区域、跨 行业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全面建成公路、航道、港口、营运车辆、船舶、 经营业户、从业人员等行业基础性、战略性数据
库;
数据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数据更新及时率满足应 用需求。
具体目标
转向面向需求、应用实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信息化推进方式正由地方主导逐步转变为中央与地
方共同推动
为“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向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 的综合应用方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取得的经验
一是充分发挥部对全行业交通信息化的引领和 带动作用,以示范、试点工程形式,有效引导和 推动了行业信息化建设;
在全国所有省(区、市)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对高速公路 和国省干线重要路段、特大型桥梁、长大隧道、大型客货运枢 纽、重点水域运行状态、环境、气象与灾害实现动态监测; 完成50%以上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站建设; 完成全国所有Ⅰ、Ⅱ类检测站和省级管理中心建设,实现部、 省、站三级超限信息系统全国联网; 实现所有“两客一危”车辆和“四客一危”船舶的动态定位跟 踪监测; 初步建立公路水路客货运市场动态运行信息监测体系。
二是突出应用实效,正确处理建设速度与发展 实效的关系;
三是坚持整合理念,并贯穿发展始终; 四是以理念、机制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开创交 通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
取得了经验,实现了转变
基本形成了交通信息化发展总体框架 十二五:
将进入整合应用、着力解决重大问题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服务的新阶段
综合运输协同服务
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 行业运行状态监测与分析决策 交通公共信息服务
以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要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为主 线,有针对性地完善整合各业务领域相关应用系统 建设。
——引领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建 设
以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建设为例, 说明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提炼和建设思路: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一)存在的社会问题
3.因交通拥堵和事故引起的能 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
有关研究表明,车速20公里比60公里时, 二氧化碳排放量多40%,拥堵情况行驶 的油耗是正常匀速行驶的2倍以上 近十年,全国水上交通运输污染 事故年均95起,50吨以上化学品 泄漏事故2-3起。04年“12.7珠 江口伊轮娜碰撞泄油”事故溢油
规划编制基础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成效
根据“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以示范工程和
试点工程为依托,交通信息化“在交通运输动态
信息的采集和监控、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与
利用、交通运行综合分析辅助决策和交通信息服
务”四个方面实现了重点突破,在行业应用中取
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规划编制基础
增强了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水平
发展目标
通过一批带动性强的行业重大信息化项目实 施,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现代物 流,实现低碳绿色交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建设一个全国一体化、网络化的智能交 通运输系统,在方便交通运输系统用户安全、 便捷出行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具体目标
建设全国一体的交通感知网络,行业运行信息监测 采集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水路运政管理系统在各省区逐步开发使用
开展了海事信息一、二期和船舶船员“一卡通”工程建设
规划编制基础
提高了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能力
以国家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为依托,初步实现了 对全国部分公路网重点路段的视频图像、交通流数据接入和 路况阻断信息的汇总分析
全国沿海和重要内河水域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网络系统基本搭 建完毕,共建成基站132座,22个中心,实现了全国沿海和 长江干线水域300总吨以上船舶监控
合、应用、服务、效益”的发展理念,以全行业综合
性和区域性重大应用为带动,使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引导交通信息服
务产业化,走出一条创新高效、资源共享、机制完善、
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信息 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全面推动智能化交通运输系 统的构建和发展
发展原则
近3年,全国国省干线公路交通阻
断平均发生3700余起,其中突发性事
件引起的占75%;平均每次拥堵时间 175小时(含养护施工原因)
年均拥堵和中断里程累计20万公里
影响多省的阻断事件逐年上升,年
均增长30%。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一)存在的社会问题
2.交通运输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群死 群伤多发,经济损失惨重
规划编制基础
提升了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能力
27个省建设省级统一的道路运政管理系统,IC卡道路运输电子 证在广东、甘肃、山西试点应用 25个省实现了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全国道路运输经营 业户、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数据库初步建立 依托入沪营运车辆联网联控专项工程,初步建立全国重点营运 车辆动态信息交换平台 部分省市开展了公路水路建设市场和运输市场信用管理系统建 设
——引领开展行业重大信息化工程建 设
重大信息化工程提炼和建设思路:
结合需求和现状 分析与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 提出要实现的政务目标、业务目标和信息化系 统建设目标 阐述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系统 (一)存在的社会问题
1.交通拥堵和阻断出现频次高、时间长、影响范围大
推进交通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推劢建 立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 信息服务惠及全民。
发展目标
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更加全面、 深入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测“感知”系统,并 通过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实现交通运输系统 的全网联动和协同应用,在提高运行质量、 保障安全应急、强化决策支持、服务百姓出 行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 十一五“期间(2006~2009年)
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1600多起,沉船近千艘;直接经济 损失50亿元;运输船舶百万载重吨事故件数3.4起。 全国公路交通事故120万起,死亡近30万人(相当于每天 1架波音767飞机的定员数),直接经济损失120亿元;营运
车辆事故万车死伤人数45人;以2009年为例,营运车辆一次 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占同类事故总量的79%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 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
综合规划司
2010年7月
主要内容
一、规划编制思路
二、规划编制基础
三、形势和需求 四、 “十二五” 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五、主要任务 六、政策与建议
1.
规划编制思路
规划编制思路 凸显交通运输信息化对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十二五”是交通运输重要的转型期,信息化规
覆盖全局,支撑发展
以信息化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全 局,实现信息技术对各业务领域的深度 融合与渗透。 促进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
发展原则
统筹协调,业务协同
着力加强全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 力度,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打破信息资源的部门、地域与业务分割 ,加强业务协同能力建设,发挥信息化 建设的规模效益。
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基本形成面向政 府、行业和社会公众较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
面向政府决策,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市场运 行状态等的综合分析,基本形成科学的决策支持体 系;
面向行业管理,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性应用, 基本形成业务协同的管理体系;
面向社会公众与企业,全面实现交通政务信息的普 遍服务,推进出行、物流等信息增值服务的产业化,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