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
肠-肝轴:肠道微生物稳态与肝细胞癌
肠-肝轴:肠道微生物稳态与肝细胞癌周荃a,b,蔡春琳b,李金强a长沙市第一医院 a.感染科;b.医院感染管理科,长沙 410000通信作者:蔡春琳,*****************(ORCID: 0000-0001-6550-4187);李金强,*****************(ORCID:0000-0001-9913-1622)摘要: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肝脏代谢稳态中扮演重要角色,其通过参与胆汁酸代谢影响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肠-肝轴”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纠正肠道生态失衡以恢复正常胆汁酸水平,可能是阻止肝细胞癌进展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总结了胆汁酸受体影响肝细胞癌的相关机制以及最新治疗靶点,旨在为早期防治肝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癌,肝细胞;胃肠道微生物组;胆汁酸类和盐类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20200163, 202103081037)Gut-liver axis: Intestinal microbial homeosta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ZHOU Quan a,b,CAI Chunlin b,LI Jinqiang a. (a.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b.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angsha, Changsha 410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s: CAI Chunlin,*****************(ORCID: 0000-0001-6550-4187); LI Jinqiang, leejy2020@163. com (ORCID: 0000-0001-9913-1622)Abstract:Intestinal microbiot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liver metabolic homeostasis and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participating in bile acid metabolism. Gut-liver ax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iver diseases, and it might be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prevent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y correcting intestinal ecological imbalance to restore normal bile acid level.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bile acid receptor affec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the latest therapeutic target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Key words: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me; Bile Acids and SaltsResearch funding: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of Hunan Provincial Health Commission (20200163, 202103081037)肝细胞癌(HCC)由肝细胞异常转化引起,是临床最常见的肝恶性肿瘤,在原发性肝癌中占比达70%~90%[1],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癌症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2018年有超过84万例新发病例,超过78万人死亡[2]。
肠道微环境与肝脏疾病
肠道微环境与肝脏疾病
马洪第;廉哲雄
【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卷),期】2015(31)8
【摘要】肝脏在行使其消化代谢功能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免疫调控机制,以保持免疫耐受,阻止来自肠道的有害刺激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
肠道中富含微生物抗原和代谢产物的回流血会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正常生理条件下,肝脏会清除回流血中潜在的危险信号,维持免疫耐受,保持稳态。
一旦既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肠道微生物环境改变,经回流血进入肝脏的肠道的微生物抗原便会引发肝脏中的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刺激使肝脏发生病理损伤并导致更为严重的肝脏疾病。
本文论及三种不同种类的肝脏疾病以及肝脏疾病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总结了近几年关于肠道微环境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为更加全面的认识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诊断治疗方案提供理论线索。
【总页数】5页(P1009-1013)
【作者】马洪第;廉哲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肝脏免疫学实验室,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肝脏免疫学实验室,合肥 2300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12
【相关文献】
1.食用海藻对肠道菌群及肠道微环境影响的研究
2.菊苣对猪肠道微环境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3.肠道微环境与糖尿病肾病
4.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环境
5.论肠道微环境是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靶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第6页
肝脏与肠道微生态关系
▪ 肠道微生态系统主要功效之一,是阻止肠腔 内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到其它组织。当肠道 微生态系统生物屏障功效下降,就会造成肠 腔大量细菌或内毒素向肠内外组织迁移,这 一过程叫移位。
▪ 内毒素血症主要源于肠道内毒素移位。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第7页
肝脏与肠道微生态关系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第13页
▪ ②损害肝细胞。试验表明,内毒素可使 肝窦充血,狄氏腔扩张,枯否细胞肿胀, 内部结构松解,线粒体嵴消失;内毒素 可引发呼吸率降低,琥珀酸氧化降 低,ATP 酶活力受抑制以及二磷酸腺 苷(ADP) 利用发生障碍,内毒素还使钙 离子转位和钾离子转位发生改变。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第4页
正常微生物对其宿主在生理情况下,非 但无害,而且有益。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在 长久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最正确生理状态, 双方保持着正常物质、能量及信息交流,即 微生态学中“三流运转学说”。所以,宿主 健康、免疫、营养、消化、抗肿瘤作用及
生物拮抗、抗衰老等都离不开本身携带正 常微生物群。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第5页
人体有四大微生态区,即口腔、皮肤、 阴道、胃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14个,其中 绝大个别是细菌。肠道微生物占其中78 % ,数量大,品种繁多。
据研究预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 细菌, 其活菌数量达1012 ~1013个,这些正常菌参 加了宿主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 拮抗等方面作用,以维持人健康,此即微生 态平衡。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
第1页
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乙肝 病毒携带达1. 3亿,而每年乙型肝炎发病人 数达1 千3 百万。因为病毒性肝炎发病机 制极为复杂,即使一些抗病毒药品在临床广 泛应用,不过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慢性 重型肝炎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当前,人 工肝、肝移植可降低其病死率,但因为经济、 技术等条件限制,慢性肝炎总体病死率仍居 高不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
j i a 等 研 究表 明,炎性 体基因缺 失与肠道微 生物组态 的 Mo l e c u l a r P a t t e r n s ,P A MP s )进入血 液循环 。肠道微 生物 占 Me
统 之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在 肝 脏 疾 病 的 发 生 发 展 中 起 着 重 要 的 具有 至 关 重 要 的作 用 。 作 用 , 近 年 来 这 一 观 念 重 新 引 起 学 者 们 的 兴 趣 。肠 道 菌 1 . 2非酒精性脂 肪性肝 病与肠道 菌群 不论 在成人还 是儿童
1 肠肝轴在非 酒精性脂肪性 肝病 发病 机制 中的作用
肠道 功 能与肝脏 疾病之 间有 密切 的关 系 ,肠 道菌群 的 1 . 2 . 1 肠道微 生物 与能量代谢 B a c k h e d 等[ 的一系列实验证实 改变在NAF L D的发病 中起 着重 要 的作 用…。要想 更好 的理 肠道 微生物 参与 从食物 中获取 能量 、脂肪 沉积等 过程 ,这 解 肠肝 轴 ,必须先 了解肠 道微 生态 。在过 去 的几 十年里 , 研 究者采用 1 6 S 核糖体R NA 分 子技 术研 究,发现肠道菌群 由 说 明微生物 在代谢 性疾病 中可 能发挥 一定 作用 。将 正常 小 鼠盲肠 中提取 的微 生物 给予无菌 小 鼠2 周后 发现无菌 小 4 ' 5 】 。
1 . 2 . 2高脂饮 食与肠道微 生态 一 项来 自比利 时的研 究 证
肠 道屏 障功 能障碍 包括 肠道 微生态 、肠 上皮 细胞 、免 实高 脂饮食 可 以改变肠道 菌群 的组成 。饲 喂高脂肪 饮食 与 疫系 统 的损 害,这三 者均在NA F L D的发生发展 中起着重 要 标准 高碳水化 合物 的小 鼠相 比肠 道 内双歧杆 菌 的水 平和 直
科研CellMetabolism:肠道微生物来源的标志物可用于肝硬化的诊断
科研CellMetabolism:肠道微生物来源的标志物可用于肝硬化的诊断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进展为晚期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为了进一步确定上述关联在临床上的诊断能力,研究比较了163名来自对照和患病家庭成员的粪便微生物组,包括非NAFLD患者、NAFLD合并肝硬化患者及其一级亲属。
通过对宏基因组和非靶向代谢组使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和差异丰度分析,确定了用于检测肝硬化有效的独立的宏基因组和代谢组标志物(诊断准确率[AUC]: 0.91)。
结合年龄和血清蛋白水平的宏基因组特征,可准确区分在生理上和遗传上不同的队列中的肝硬化。
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肝硬化患者中升高,使得肝硬化与早期纤维化的区分成为可能。
上述发现表明,肠道微生物中的核心物种可能作为肝硬化的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无创式诊断标准。
该研究对在高危个体中对晚期纤维化或肝硬化进行基于粪便的诊断测试奠定了基础,这对目前该领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因为由于血清标记物的准确性有限以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技术的可获得性和检测成本的限制,使得肝硬化的早期诊断仍然面临挑战性。
快速、廉价的方法对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十分重要。
该研究发现的这种通用的肠道微生物组衍生的标志物,可以准确地识别肝硬化,这对改善疾病诊断具有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此外,对致病和有益肠道微生物种类的进一步筛查和鉴定也有助于开发针对NAFLD的新的治疗策略。
论文ID原名:A Universal Gut-Microbiome-Derived Signature Predicts Cirrhosis译名:肠道微生物来源的标志物预测肝硬化期刊: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21.567发表时间:2020.6通讯作者:Ronald M. Evans, Rohit Loomba通讯作者单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系,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实验设计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163个来自健康和NAFLD肝硬化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粪便样本来筛查出能指示肝脏疾病的微生物相关的标志物,分别采用MetaPhlAn2宏基因组分析和HUMAnN2代谢网络分析对粪便样本进测序,来确定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代谢途径丰度的变化。
肝移植与肠道微生态
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黏膜修复和 肠道菌群生长。
益生菌和益生元的使用
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 平衡。
免疫调节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免疫调节治疗,以减轻 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04 肠道微生态在肝移植中的 研究进展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肠道微生 态与肝移植之间的关系,包括 微生物组成、代谢产物、免疫
调节等方面的研究。
需要探索肠道微生态失衡的 原因和机制,为预防和治疗
提供理论依据。
需要加强临床研究,验证肠道 微生态干预措施在肝移植中的
疗效和安全性。
肠道微生态在肝移植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可能有助 于改善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
肠道微生态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包括维持肠道屏障功能、促进营养物 质吸收、调节免疫反应等。
肠道微生态对肝移植的影响
肠道微生态在肝移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肝移植后,肠 道微生态的改变可能影响免疫反应和感染风险,进而影响移 植肝脏的功能和患者的生存率。
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使细菌和内毒素 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感染和炎症反应。这可能对移植肝脏 造成损害,影响患者的预后。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肠道 微生态与肝移植之间的相互作 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 有效手段。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01
深入研究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揭示其在肝移植 中的具体作用。
02
探索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来改善肝移植后免疫反应和肝功能恢复的有 效方法。
03
开展临床试验,验证肠道微生态调节在预防肝移植后感染和排斥反应 中的效果。
肠道微生态与肝移植后的免疫反应
肠道微生态对肝移植后的免疫反应具 有重要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可以调节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 功能,影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 展。
肠道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
益生菌
益生元
合生元
益生菌
源于希腊语“对生命有益的细菌”,是定植于人体 肠道、生殖系统内,为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而发挥 有益作用的细菌或真菌 具备特点:来源于人类;应用安全;在酸和胆汁 中稳定;能黏附于肠粘膜,并可定植;能产生抗微 生物的物质;通过现代加工能存活
VSL#3 1株嗜热链球菌 3株双歧杆菌 4株乳酸杆菌
Sood A, Midha V, et al. Clin Gastrol Hepatol, 2009,7:1202
益生菌诱导UC缓解
研究表明益生菌治疗组患者排便频率、肠道出血、 粘膜表现、医师总体评分等均有改善
Sood A, Midha V, et al. Clin Gastrol Hepatol, 2009,7:120217
益生菌维持UC缓解
微生态制剂联合激素及美沙拉嗪治疗UC,VSL#3组缓解 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92.8%vs.36.4%,P < 0.001)
Miele E, Pascarella F,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2009;104:437–443.
益生菌维持UC缓解
在1年的随访当中,益生菌作维持治疗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P = 0.014)。组织学及内镜评分益生菌组均优于对照组
除细菌外,人体还存在正常病毒群、 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
肠道中正常菌群种类
有益菌:如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要素, 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的消化,促进肠道蠕 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等
有害菌:如绿脓杆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 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 免疫系统的功能
肠道微生态与肿瘤的关系
肠道微⽣态与肿瘤的关系肠道微⽣态与肿瘤的关系⼈体肠道微⽣态中含有的微⽣物数量和种类最多。
正常肠道微⽣态中的菌群可以保护肠道上⽪,减少炎症反应和肿瘤发⽣。
⽽在⽣活⽅式改变或者患有疾病的情况下,肠道微⽣态中的菌群种类与数量上的平衡被打破,机体会出现肠道微⽣态中菌群失调,肠道微⽣态中菌群保护作⽤被削弱。
肿瘤作为⼀种复杂疾病,与免疫和代谢等机体⽣命活动息息相关,并且通常伴随有肠道微⽣态中菌群的失调。
发⽣机制肠道微⽣态中菌群对肿瘤发⽣、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种途径:微⽣物直接与肿瘤接触,促进肿瘤发展;通过调控机体免疫系统从⽽对肿瘤施加影响;通过调节机体代谢,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命运。
特定的菌群也可以影响肿瘤化疗效果,阻碍肿瘤的有效治疗。
肠道微⽣态的菌群通过调控免疫系统影响肿瘤进展肠道的共⽣菌群可以保护肠道上⽪,减少肠道受到的损伤。
肠道微⽣态的菌群失调时,肠道内有益共⽣菌群减少,有害菌群数量增加。
其中产肠毒素脆弱类杆菌数量会增加,这是引起慢性炎症反应的⼀⼤原因,也是引起癌变的⼀个危险因素。
肠道微⽣态中菌群紊乱,不仅肠道微⽣态中的有害菌群增加,肠道微⽣态中的细胞也会产⽣促进肿瘤发⽣的蛋⽩。
另外肠道微⽣态中的菌群通过调节机体代谢间接影响肿瘤细胞的命运,肠道微⽣态中菌群的种类、数量可以直接影响肿瘤的发⽣、发展。
肿瘤细胞在⽣长过程中,通常会降低有益菌群的代谢产物,从⽽抵抗有益菌群对肿瘤的杀伤作⽤。
肠道微⽣态与机体本⾝的⽣活⽅式和饮⾷习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活⽅式能促进肠道微⽣态中有益菌群的⽣长,抑制有害菌群。
多补充益⽣菌也有益于改善肠道微⽣态环境。
肠道菌群与肝癌由于肝脏与肠道紧密的解剖与功能关系,肠道微⽣物通过肝-肠循环和微⽣态-肝脏轴与宿主相互作⽤,在肝脏炎症、慢性纤维化及肿瘤发⽣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肠道微⽣态失衡促进肝癌进展,这是国际上实验动物肝癌发病机制的突破性进展。
肠道微⽣物中关键功能菌可能成为肝癌诊治的新型⽣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肠道微生态与肝、肾疾病的相互影响
道 。本 文 通 过 复 习 国 内 、 外 的 文献 , 进 行 归 纳 总结 , 并 加 以综 述 , 初 步 从 理 论 上 论 证 腹 膜 透 析 与 肠 道 微 生 态 之 关 联性研究的可行性 , 并 由此 推 论 应 用 肠 道 微 生 态 制 剂 可 能 有 效 降低 此类 患 者 腹膜 炎 的 发 生 率 。
( 浙 江 大学 医学 院 附属 第 一 医院 肾脏 病 中心 实 验 室 杭 州 3 1 o o o o )
【 摘要】 目前 已有 较 多 对 肝 脏 疾 病 的肠 道 微 生态 变 化 的 研 究 成 果 , 并 且微生态 制剂广 泛应用 于临床 , 但 在 终 末
期 肾 病 患 者 的 肠 道 微 生 态 变 化 的研 究 方 面 则 较 少 , 至 于 这 类 患 者 中 行 腹 膜 透 析 者 的 肠 道 微 生 态 状 况 则 未 见 报
【 关 键 词】 肠 道 微 生 态 ; 慢性肝炎 ; 终 末 期 肾病 ; 腹膜透析 ; 肠 道 微 生 态 制 剂
【 中 图 分 类 号】 R 5 7 5 【 文 献 标 志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4 6 7 . 2 0 1 3 . 0 3 . 0 2 5
Fuda n Me d S c i 2 ( ) 1 3 n i V l  ̄ y , .,4 。’… 。( 、 3) a n Un i v J
复
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报 ‘医 学 版
37 5
肠 道 微 生态 与肝 、 肾 疾 病 的 相 互 影 响
李 琦( 综述) 寿张飞 ( 审校)
The i nt e r a c t i o n o f g u t mi c r o f l o r a wi t h l i v e r a n d k i d n e y di s e a s e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疾病
三.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
脑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在抑郁症、慢性应激和自闭症患者观察到 的生理障碍状态可能改变肠道的信号转导,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通过调节饱腹感来控制机 体食物摄入的饮食习惯的变化,来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营养供应,从而影响其组成。
在急性抑郁症患者粪便中,拟杆菌、变形菌和放线菌的水平显著增加,而厚壁菌显著降低。 并且粪便杆菌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三.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
1.肥胖与肠道门级微生物的变化相关,胖人与瘦人相比,微生物多样性 明显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所占比例较低而厚壁菌门 (Actinobacteria)所占比例较高。 2.不同个体中含有大量共有的微生物基因,在基因水平上可将它们定义 为“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微生物组”,而个体中的微生物与核心微生物组的偏离,则与 各种不同的生理状态相关(如胖瘦)。 3.31对同卵双胞胎,23对异卵双胞胎,46位母亲
便秘人群常伴随肠道菌群的失衡,而失衡的肠道菌群会对人体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 如产生多种肠内毒素,诱发结肠癌,加速衰老以及促发多种肠道疾病。与正常人的肠道菌 群比较,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专性厌氧菌相对减少( 如乳酸杆菌、双 歧杆菌、拟杆菌属等) 和潜在致病菌相对增多( 如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菌、腐败梭菌等) 。 PS:不同研究得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不尽一致,这可能是因为: 功能性便 秘本身是由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不同原因导致的便秘肠道菌群改变可能不一致; 不同的实验 技术方法和标本采集部位不一致,也可能会导致不一致的实验结果; 许多外在因素会影响肠 道菌群的组成,如地域、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等。
当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人体就可能罹患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如腹 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肠道菌群还与肥胖、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自闭症和痴呆等多种疾病有关。
肠道微生物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肠道微生物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摘要:人类机体最复杂、最密集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其微生物数量为体内细胞总数的10倍,最高可达1014株。
一旦肠道微生物过度生长,不仅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而且会引发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在AIH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发病机制还不甚明确的当下,通过对肠道微生物在AI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能够为明晰AIH发病机制以及肠道微生物其中的作用提供支持,为临床提出有效的AIH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肠道微生物;发病机制前言: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是当前临床中多见于女性且高发于40岁以上人群的缺乏特异性、典型性临床表现的常见自身免疫性肝病之一[1]。
AIH是在遗传、环境、免疫耐受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的[2]。
肠道微生物除具有维生素合成、辅助消化、病原体肠道定值抵抗等作用外,还具有潜在致病性,是多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共同途径,因此近年来伴随对肠道微生物潜在致病性认识的加深,对其在AIH发病机制作用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作如下综述。
1 AIH概述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疾病中,以AIH最为常见[3]。
AIH指的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由异常免疫反应介导的严重的炎症性、进行性肝病,其以反复肝功能异常、腹痛、乏力,以及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胆碱酯酶升高等为主要表现。
对于未接受治疗的AIH患者,40%左右在确诊6个月内可致死,而经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尽管80%以上的患者可获得一定的缓解,但20年总生存率不到健康人群的二分之一。
尽管近年来关于AIH的发病机制还尚不明确,但分子模拟机制能够为肝脏自身抗原和微生物抗原间的免疫反应提供相对较为合理的解释。
最新证据显示,在全身免疫应答反应中,肠道微生物可通过促肝内炎症小体形成等参与其中。
而肠道微生物在遗传、疾病以及抗生素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以通过逃避或克服细菌的耐受性,以起到维持、增强机体适应性和先天性免疫应答。
肠道微生态与肝脏疾病
・
特 约 文 稿
・
肠 道 微 生 态 与 肝 脏 疾 病
白 文 元 刘 娜 白 研
河 北 医科大 学第二 医院消化 内科 ( 0 5 医科大 学第 三 医院肿瘤 科。
而达 到延 长肝 病患者生存期 , 并改善其预后 。 关键 词 微 生态 ; 胃肠道 ; 肝脏疾 病 ; 改善 ; 预后
T h e Gu t Mi c r o l f o r a a n d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B A I W e n y u a n ,L I U N a , B A I Y a h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 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f o H e b e i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i f a z h u a n g( 0 5 0 0 0 0 ) ; D e p a r t en m t f o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S h j i i a z h u a n g; D e p a r t en m t fO o n c o l o g y , T h e 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fH o e b e i Me d i c a l e ,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d i s e a s e c o u l d d r a w o u r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g u t mi c r o l f o r a a n d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g u i d i n g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p r o b i o t i c s f o r p r o l o n g i n g t h e s u r v i v a l t i me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a n d i mp r o v i n g t h e p r o g n o s i s .
微生态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态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对微生态的研究逐渐加深,微生态技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微生态是指一种由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组成的微小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生活在一个共同的环境中,并彼此影响和互动。
人体的肠道也是一个微生态系统,在肠道中生活着各式各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但是,当微生态失衡时,就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1. 微生态技术的概念及应用微生态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菌群和代谢产物等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微生态环境的一种医疗技术。
微生态技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微生态技术有很多种应用,如通过口服益生菌来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蠕动,调节肠道内环境,增强肠道免疫能力和排毒功能。
微生态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便秘、腹泻、消化性溃疡、胃肠道炎症等消化系统疾病。
2. 微生态技术在治疗肠道菌群失调中的应用肠道菌群失调是指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引起的肠道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导致便秘、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微生态技术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来改善肠道菌群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稳定,从而治疗相关消化系统疾病。
3. 微生态技术在治疗消化道感染中的应用消化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微生态技术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来增加有益菌的数量,抵抗有害菌的入侵,防止消化道感染的发生。
此外,微生态技术还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轻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4. 微生态技术在治疗胃肠道炎症中的应用胃肠道炎症是指消化系统中的炎症性疾病,包括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等。
微生态技术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益生元等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修复,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
此外,微生态技术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肠道微生态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组。 A l e j a n d r o 等 嗵过 N A F L D的口盲传输时间测定 , 认为 N A F L D 患者 同时存在 的 S I B O导致小肠转运功能异常。Wu [ g l 等将 8 0 只大 鼠随机分成 N A S H组 、 对 照组和庆大霉 素组 , 研 究发现 N A S H组模 型大 鼠较庆大 霉素组存 在 明显小 肠运动 功能抑 制( P < O . 0 1 ) , 另 外摄食 高脂饲 料造成 N A F L D大 鼠体 内大肠
量几乎是 人体 自身细胞 的 1 0 倍 ,其编码的基因数量至少是
人体 自身 基 因 的 1 0 0倍 l 。根 据 细 菌 1 6 s R N A序 列 分 类 发 现 肠道菌群的种类超过 8 0 0种 , 9 8 % 可 归 入 以 下 四 门 :厚 壁 菌 门( 6 4 %) , 拟杆菌 门( 2 3 %) , 变形菌 门( 8 %) 和 放 线 菌 门
文将从肠 道微生态 的角度就 N A F L D的发病机制进行归纳和
分析 整 理 。
一
、
N A F L D 患 者 肠 道 菌 群 的 变 化
在人 体 , 肠 道 菌 群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微 生 态 系 统 。正 常 成 年
人肠 道 内 的肠 道 菌 群 约 含 5 0 0 ~ 1 0 0 0种 不 同 的 类要 】 由定植于肠道的大量固有菌群 、 肠 道上皮 细胞 及肠道局部粘膜免疫 系统组 成了肠 道微生态系统。“ 肝一 肠轴 ” 概念
肠-微生物群-肝轴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基金项目:甘肃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赞助项目基于肠道菌群探究膳食结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分级的影响(21J R 7R A 629)通信作者:魏小果,E m a i l :1322273042@q q.c o m 肠-微生物群-肝轴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杨小雄1,杨 帆2,魏小果2(1.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省人民医院干部消化科,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 e t a b o l i c a s s o c i a t e d f a t t y li v e rd i s e a s e ,MA F L D )的特征是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同时合并任何一种代谢性疾病,如超重或肥胖㊁2型糖尿病㊁代谢功能障碍等㊂MA F L D 患病率随着肥胖㊁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流行而增加㊂肠-肝轴于1998年被首次提出,被认为是维持肝脏代谢和肠道内环境稳态的关键,最近的研究发现它在MA F L D 的致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㊂此外,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一个 虚拟的器官 ,对维持肠-肝轴的稳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㊂因此,我们将从肠-微生物群-肝轴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与MA F L D 的相关性,从而为MA F L D 的预防控制㊁早期诊断及治疗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㊂关键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肠-微生物群-肝轴;胃肠道微生物组;治疗中图分类号:R 57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3)06-0559-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3.06.0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 o n -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N A F L D )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的,以肝脏脂肪变性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㊁肝硬化和肝细胞癌㊂目前关于N A F L D 患者过量饮酒的定义尚不明确,2020年经亚太肝病学会研究决定将N A F L D 重命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 e t a b o l i c a s s o c i a t e d f a t t y li v e r d i s e a s e ,MA F L D )[1]㊂关于MA F L D 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比较认可的是多重打击学说,即胰岛素抵抗㊁线粒体功能障碍㊁氧化应激㊁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遗传易感者㊂主要表现为当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间出现不平衡时,会使各组织产生胰岛素抵抗和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进而加速肝脏中的脂肪堆积,导致肝细胞损伤㊁肝脏炎症㊁纤维化和癌变等㊂据统计,MA F L D 的患病率已累及全球约25%的人口[2]㊂研究发现,肠-肝轴紊乱㊁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与MA F L D 发病密切相关,包括肠黏膜屏障破坏㊁肠道细菌移位㊁胆汁酸(b i l e a c i d s ,B A s)代谢紊乱㊁肝脏炎性反应等[3]㊂因此,本文基于肠-肝轴,对肠-微生物群-肝轴在MA F L D 患者的发病机制及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展开综述㊂1 肠-微生物群-肝轴基本概念肠-肝轴是指肠道和肝脏之间的一条经胆管㊁门静脉和体循环进行双向交流的通路㊂肝脏可将B A s 和许多生物活性介质通过门静脉释放体循环中,或通过胆道与肠道相通[4]㊂同时肠道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㊁肠道细菌及其产物㊁内毒素和炎性介质等多种肠源性因子通过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㊂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被当作一个 虚拟的代谢器官 ,与肠-肝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共同参与机体的多项病理生理过程,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对维持肠道和肝脏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5]㊂肠-微生物群-肝轴失衡引起MA F L D ,主要表现为微生物群落之间的不平衡㊁肠道与宿主之间共生关系的破坏,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肝脏炎症的发生等[6]㊂因此,在肠道㊁微生物群和肝脏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维持肠道内稳态及肝脏代谢的平衡,可防止肠道通透性的增加㊁微生物及其产物的易位,从而延缓MA F L D 的进展㊂2 肠-微生物群-肝轴与M A F L D 的相关性肝损害2.1 肠-微生物群-肝轴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肠道屏障主要包括物理屏障㊁生化屏障和免疫屏障,是机体外环境和宿主内部环境之间的界面[4]㊂而肠道微生物群在维持上皮屏障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肠道屏障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的分解会破坏其完整性,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㊂促使肠道通透性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肠道炎症和微生物群失调[7],这与高脂肪饮食㊁长期饮酒㊁长期使用抗生素[8],以及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9],如MA F L D ㊁炎症性肠病等有关㊂在MA F L D 中,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微生物及其产物易位,主要包括由细胞壁成分脂多糖和细菌D N A 等组成的㊃955㊃‘临床荟萃“ 2023年6月20日第38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u n e 20,2023,V o l 38,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它们通过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后,可特异性与肝K u p f f e r细胞和星状细胞上的模式识别受体相结合从而诱导局部炎症,最终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同时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发生[10]㊂因此,由微生物群代谢产物介导的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肝脏炎症反应与MA F L 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1],所以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易位对于MA F L D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㊂2.2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的变化2.2.1胆碱和胆碱相关代谢物胆碱主要从饮食中获得,肝脏也可少量产生㊂临床研究已证实,胆碱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它的缺乏是导致机体发生MA F L D的主要原因,因为胆碱在维持肝功能的同时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12]㊂其中磷脂酰胆碱通过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v e r y l o w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V L D L)从肝脏中排泄和胆盐的溶解㊁分泌,从而减少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积累及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13-15]㊂研究表明,异常V L D L介导的甘油三酯分泌是MA F L D发生的主要机制[16]㊂因此,肝细胞中V L D L排泄的减少可降低体内的胆碱水平从而导致MA F L D的发生[17]㊂另外,胆碱在肠道细菌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三甲胺,经门静脉循环到达肝脏后转化为氧化三甲胺,大量氧化三甲胺的产生导致机体产生的磷脂酰胆碱水平降低,加剧甘油三酯在肝脏中的累积,导致MA F L D等肝损伤相关性疾病的发生[18]㊂2.2.2 B A s B A s是以肝细胞中的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两亲性类固醇分子,经肠道细菌相关酶代谢,对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群稳态㊁脂质代谢㊁胰岛素敏感性和机体固有免疫至关重要,在肠-微生物群-肝轴的调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㊂当B A s通过十二指肠到达小肠时,可结合胆道中的其他成分促进甘油三脂㊁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等的乳化和吸收,大约95%的B A s在回肠末端被重吸收并运回肝脏,其余5%被肠道微生物群分解形成次级B A s,经被动运输进入门静脉循环最后到达肝脏,肝脏回收B A s并将其分泌到胆道,完成B A s的 肝肠循环 [19]㊂B A s除了具有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从而防止肠道细菌过度生长的抗菌特性,还可与相应受体结合,如法尼醇X受体(f a r n e s o i dXr e c e p t o r,F X R)和G蛋白偶联受体(g-p r o t e i n-c o u p l e d r e c e p t o r,G P C R),作为信号分子来调节糖脂代谢和能量稳态[20]㊂B A s与肠细胞中表达的F X R结合,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的转录,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抑制肝细胞中胆固醇转化为B A s的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的表达,从而导致肝细胞内胆固醇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形成调节B A s产生的反馈系统[21-22]㊂当B A s代谢紊乱则无法抑制肠道细菌的过度生长,从而加重肝脏的炎症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肝脏的脂肪变性向炎症和纤维化方向进展㊂虽然B A s激活受体被视为治疗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23]㊂肠道微生物群与肠-肝轴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及严格的调控机制维持B A s代谢的平衡,但二者在体内如何相互影响及其在MA F L D致病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F X R的激活有关,仍需进一步探索㊂2.2.3短链脂肪酸(s h o r t-c h a i nf a t t y a c i d,S C F A) S C F A是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群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宿主的主要能量来源,可通过调节肠上皮细胞的增殖㊁分化以及内分泌等功能,从而影响肠道运动,加强肠道屏障功能和宿主代谢㊂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群与MA F L D之间的研究多涉及肠道产生的S C F A的变化,最常见的如丙酸盐和丁酸盐[24]㊂丙酸盐可与G P C R43结合,维持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25]㊂丁酸盐具有双重作用,又称 丁酸盐悖论 ,它既可诱导结肠细胞增殖,影响结肠上皮再生,从而调节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也可通过调节肠内神经元直接影响肠道运动[26-27]㊂最新研究发现,循环中S C F A 的增加与脂肪细胞脂解增加和脂肪生成的减少有关[28],如单独使用丙酸盐可减少肝脏脂肪的增加[29]㊂S C F A通过与游离脂肪酸受体2结合从而抑制胰岛素刺激脂肪细胞的脂质积累,导致脂肪细胞的敏感性增高,从而减少脂肪细胞的炎症浸润[30]㊂S C F A也可特异性结合在脂肪组织和肝脏中表达G P C R,如G P C R41和G P C R43,从而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减少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堆积并促进其他组织中的糖脂代谢[31]㊂S C F A通过作用于肠道,促进肠L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从而诱导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全身葡萄糖代谢,降低肝脏脂质堆积的风险,并改善全身慢性炎症[32]㊂另外,S C F A除了可上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还可加速紧密连接的形成,从而阻止细菌或其细胞壁成分的易位,降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炎症级联反应[33]㊂综上,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促使肠道S C F A含量进一步减少,从而加速代谢相关性疾病的进展㊂然而有研究发现,大量S C F A的产生加速机体从食物残渣中吸收更多的能量,导致肥胖的发生[34]㊂关于大量S C F A的产生对于MA F L D的预后是否有益,目前㊃065㊃‘临床荟萃“2023年6月20日第38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20,2023,V o l38,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尚无定论㊂2.2.4乙醇乙醇在肠道表达的酒精代谢酶如醇脱氢酶㊁醛脱氢酶等的作用下,代谢为乙醛及乙酸盐,肝脏可通过调节乙醇代谢途径影响机体乙醇的循环水平[35]㊂大多数MA F L D患者伴有内源性乙醇及其代谢物如乙醛和乙酸盐循环水平的增加,这些代谢物独立地与肝损伤性疾病有关[36]㊂其中乙醛除了与肠道屏障的破坏及微生物产物易位有关,还与下调肠道中抗菌肽的表达有关[37],从而引发全身炎症和适应性宿主免疫反应,加速代谢相关性疾病的进展[38]㊂乙酸在MA F L D中具有刺激和抑制食欲的双重作用,但二者如何在体内保持动态平衡及参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机制,我们目前尚不清楚㊂通过无菌小鼠的实验发现,乙醇代谢相关基因在肝脏中的表达增加,从而使肝脏脂肪变性加剧㊂因此推测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乙醇等在MA F L D中的扮演重要角色[39]㊂3M A F L D基于肠-微生物群-肝轴的治疗3.1铁代谢及铁死亡抑制剂铁死亡是指铁过度积累和脂质过氧化,其特征是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引起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新形式㊂研究表明,铁超载在MA F L D患者中普遍存在,铁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是MA F L D的主要诱因之一[40]㊂在MA F L D 中,肝细胞中蓄积的大量脂质诱导肝细胞中的铁以细胞外囊泡的形式排出,然后进入邻近的肝星形细胞,最终使肝细胞缺铁和肝星状细胞铁超载㊂缺铁的肝细胞沿缺氧诱导因子-2α(h y p o x i ai n d u c i b l e f a c t o r s-2α,H I F-2α)-A T F4信号传导,增强肝细胞脂肪生成和胰岛素抵抗㊂在肝星形细胞中,铁超载引起活性氧水平升高和氧化应激,从而促进铁死亡和肝纤维化的进程[41]㊂D a s等[42]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抑制H I F-2α的表达来限制铁的吸收㊂因为铁的吸收主要受H I F-2α的调节[43]㊂此外,肠道微生物群也可以通过抑制H I F2α-A T F4信号传导减轻肝细胞脂肪生成和胰岛素抵抗㊂而铁超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使其抑制H I F2α的能力减弱㊂到目前为止,铁死亡在MA F L D中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㊂T o n g等[44]通过研究铁死亡抑制剂利普他汀-1在MA F L D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发现利普他汀-1可降低MA F L D小鼠模型的肝脂肪变性㊁线粒体参与的氧化应激,减轻肝损伤和纤维化的程度㊂一些以铁死亡为靶标的药物,如索拉非尼㊁柳氮磺吡啶等也被广泛报道,这使得铁死亡可能成为治疗MA F L D的关键靶点[45]㊂这些证据表明,铁死亡在MA F L D的病理进展中起关键作用,抑制铁死亡可能有助于维持肠-微生物群-肝轴的稳定以及延缓MA F L D的进展㊂3.2微生态制剂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和肠源性内毒素可改变肠道通透性,进而使肠源性内毒素通过肝肠循环吸收入血,最终导致肝脏炎症和MA F L D㊂益生菌㊁益生元及合生元等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肠道微生物群稳态的调节,为MA F L D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治疗靶点㊂目前最常用的是传统益生菌,包括双歧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㊂周响等[46]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加用益生菌辅助治疗2个月的MA F L D人群肝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改善,肝脂肪变程度下降㊂这与钟明月等[4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外源性补充益生菌可能起到辅助治疗MA F L D 的作用㊂荟萃分析发现,益生菌与谷丙转氨酶㊁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这表明益生菌补充剂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代谢对肝功能起保护作用[48]㊂在最近的小鼠实验中发现,人工益生菌如表达人A D H1B的益生菌,可减少肠道对酒精的吸收,减轻酒精引起的肝损害[49]㊂有关小鼠血清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罗伊乳杆菌作为一种肠道益生菌,可以显著增加肠道微生物衍生的代谢产物,如吲哚及其衍生物,从而调节c GM P/c AM P信号轴的作用途径,在减轻肝脏炎症㊁调节机体免疫和抑制肥胖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49]㊂此外,益生菌还可以通过产生S C F A来改善MA F L D[50]㊂最新研究发现,一类名为N G P s新型益生菌在治疗MA F L D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治疗潜力,但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验去证实[51]㊂3.3抗T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目前,除了胰岛素抵抗㊁氧化应激和脂肪毒性等常见致病因素外,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MA F L 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㊂MA F L D和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也与肝-肠免疫串扰和肠道微生物群失衡有关㊂临床试验表明,益生菌可减轻肠道C D8+T细胞对肝脏的影响,进而改善轻度㊁中度㊁重度MA F L D患者的肝脂肪变性[52]㊂动物实验中,益生菌表面的脂质抗原促进了小鼠肝脏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进而改善小鼠肝脏脂质积累和胰岛素抵抗[53]㊂综上,说明通过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调控肠道微生物群是治疗MA F L D 的潜在靶点㊂4小结与展望肠道微生物群参与机体多种生命活动,如肠道屏障的形成㊁糖脂代谢及全身抗炎免疫的调节㊂它不仅向邻近的器官和组织发出信号,而且向机体远㊃165㊃‘临床荟萃“2023年6月20日第38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20,2023,V o l38,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处的器官和组织发出信号,并干扰例如脑-肠轴㊁肝-肠轴以及宿主的免疫系统㊂宿主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共同代谢产物,如胆碱㊁B A s㊁S C F A㊁乙醇等的肝肠循环参与许多肠-肝轴疾病的发病机制,最典型的如MA F L D㊂因此,应用抗生素选择性地消耗不同的微生物群或使用铁死亡抑制剂㊁微生态制剂,甚至粪菌移植来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将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MA F L D的潜在新靶点㊂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导致MA F L D患者肠道和肝脏损害的核心因素,试图通过肠-微生物群-肝轴的这样一个较为全面的概念,使我们对肠道微生物群在MA F L D患者肝损害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并为理解MA F L D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提供新思路㊂参考文献:[1] E s l a m M,N e w s o m eP N,S a r i nS Ke t a l.An e wd e f i n i t i o n f o rm e t a b o l i c d y s f u n c t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A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 s t a t e m e n t[J].J H e p a t o l,2020,73(1):202-209.[2]薛芮,范建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新定义的国际专家共识简介[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6):1224-1227. [3] N e e l i sE,d eK o n i n g B,R i n g s E,e t a l.T h e g u tm i c r o b i o m e 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t e s t i n a l f a i l u r e:C u r r e n t e v i d e n c e a n di m p l i c a t i o n s f o r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J].J P E NJP a r e n t e rE n t e r a lN u t r,2019,43(2):194-205.[4] M uQ,K i r b y J,R e i l l y C M,e ta l.L e a k yg u ta sad a n g e rs i g n a l f o r a u t o i mm u n e d i s e a s e s[J].F r o n t I mm u n o l,2017,8: 598.[5] W a n g R,T a n g R,L i B,e t a l.G u t m i c r o b i o m e,l i v e ri mm u n o l o g y,a n d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J].C e l lM o l I mm u n o l,2021,18(1):4-17.[6] A r a bJ P,M a r t i n-M a t e o s R M,S h a h V H.G u t-l i v e r a x i s,c i r r h o s i sa nd p o r t a lh y pe r t e n s i o n:T h ec h i c k e na n dt h ee g g[J].H e p a t o l I n t,2018,12(S u p p l1):24-33.[7] C h o p y k D M,G r a k o u i A.C o n t r i b u t i o n o f t h e i n t e s t i n a lm i c r o b i o m e a n d g u t b a r r i e r t o h e p a t i c d i s o r d e r s[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20,159(3):849-863.[8] Y o o n MY,Y o o n S S.D i s r u p t i o n o ft h e g u te c o s y s t e m b ya n t ib i o t ic s[J].Y o n s e iM ed J,2018,59(1):4-12.[9] F o r b e s J D,V a n D o m s e l a a r G,B e r n s t e i n C N.T h e g u tm i c r o b i o t ai ni mm u n e-m e d i a t e di n f l a mm a t o r y d i s e a s e s[J].F r o n tM i c r o b i o l,2016,7:1081.[10] H u a n g C,Z h o u Y,C h e n g J,e t a l.P a t t e r n r e c o g n i t i o nr e c e p t o r s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n o n 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a n d p r o g r e s s i o n t o h e p a t o c e l l u l a rc a r c i n o m a:A n e m e r g i n gt h e r a p e u t i c s t r a t e g y[J].F r o n t E n d o c r i n o l,2023,14: 1145392.[11] T o r r eP,M o t t a B M,S c i o r i o R,e ta l.I n f l a mm a t i o n a n df i b r og e n e s i s i n MA F L D:R o l eo f th eh e p a ti c i mm u n es y s t e m[J].F r o n tM e d(L a u s a n n e),2021,8:781567. [12] K a n s a k a r U,T r i m a r c o V,M o n e P,e t a l.C h o l i n es u p p l e m e n t s:A nu p d a t e[J].F r o n tE n d o c r i n o l(L a u s a n n e),2023,14:1148166.[13] Z h a n g L,X i o n g L,F a nL,e t a l.V a s c u l a r l i p i d o m i c s a n a l y s i sr e v e a l e s i n c r e a s e d l e v e l s o f p h o s p h o c h o l i n e a n d l y s o p h o s p h o c h o l i n e i n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m i c e[J].N u t r M e t a b(L o n d),2023,20(1):1.[14] L i Z,A g e l l o n L B,V a n c e D E.P h o s p h a t i d y l c h o l i n eh o m e o s t a s i sa n dl i v e rf a i l u r e[J].J B i o lC h e m,2005,280(45):37798-37802.[15] M e h e d i n tMG,Z e i s e lS H.C h o l i n e'sr o l e i n m a i n t a i n i n g l i v e rf u n c t i o n:N e w e v i d e n c ef o re p ig e n e t i c m e ch a ni s m s[J].C u r rO p i nC l i nN u t rM e t a bC a r e,2013,16(3):339-345. [16] L i n H,W a n g L,L i u Z,e t a l.H e p a t i c M D M2c a u s e sm e t a b o l i c a s s o c i a t e d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b y b l o c k i n g t r i g l y c e r i d e-V L D Ls e c r e t i o nv i aa p o Bd e g r a d a t i o n[J].A d vS c i(W e i n h), 2022,9(20):e2200742.[17] H e e r e nJ,S c h e j a L.M e t a b o l i c-a s s o c i a t e df a t t y l i v e rd i s e a s ea n dl i p o p r o t e i n m e t ab o l i s m[J].M o l M e t a b,2021,50:101238.[18] L i X,H o n g J,W a n g Y,e t a l.T r i m e t h y l a m i n e-n-o x i d ep a t h w a y:A p o t e n t i a l t a r g e t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MA F L D[J].F r o n tM o l B i o s c i,2021,8:733507.[19] C háv e z-T a l a v e r aO,T a i l l e u x A,L e f e b v r eP,e t a l.B i l ea c i dc o n t r o lo f m e t a b o l i s m a n di n f l a mm a t i o ni n o b e s i t y,t y p e2d i a be t e s,d y s l i p i d e m i a,a n d n o n a l c o h o l i c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2017,152(7):1679-1694.[20] C h i a n g J Y L,F e r r e l l J M.B i l ea c i dr e c e p t o r sF X Ra n dT G R5s i g n a l i n g i n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 a n d t h e r a p y[J].A mJP h y s i o lG a s t r o i n t e s tL i v e rP h y s i o l,2020,318(3):G554-573.[21] C a i J,R i m a lB,J i a n g C,e ta l.B i l ea c i d m e t a b o l i s m a n ds i g n a l i n g,t h e m i c r o b i o t a,a n d m e t a b o l i c d i s e a s e[J].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22,237:108238.[22] P a t e r n o s t r oR,T r a u n e rM.C u r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o f n o n-a l c o h o l i c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J].J I n t e r n M e d,2022,292(2):190-204.[23] M a n t o v a n iA,D a l b e n iA.T r e a t m e n t s f o rN A F L D:S t a t eo fA r t[J].I n t JM o l S c i,2021,22(5):2350.[24]I l yésT,S i l a g h iC N,C r췍c i u n AM.D i e t-r e l a t e dc h a n g e so fs h o r t-c h a i nf a t t y a c i d si n b l o o d a n d f e c e si n o b e s i t y a n dm 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 e[J].B i o l o g y,2022,11(11):1556. [25] C a n i P D.H u m a n g u t m i c r o b i o m e:H o p e s,t h r e a t s a n dp r o m i s e s[J].G u t,2018,67(9):1716-1725. [26] L iM,R a j a n i C,Z h e n g X,e t a l.T h em i c r o b i a lm e t a b o l o m e i nm e t a b o l i c-a s s o c i a t e df a t t y l i v e rd i s e a s e[J].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22,37(1):15-23.[27] C h r i s t i a n s e nC B,G a b eM B N,S v e n d s e nB,e t a l.T h e i m p a c to f s h o r t-c h a i nf a t t y a c i d so n G L P-1a n dP Y Ys e c r e t i o nf r o mt h e i s o l a t e d p e r f u s e d r a t c o l o n[J].A mJP h y s i o lG a s t r o i n t e s tL i v e rP h y s i o l,2018,315(1):G53-65.[28] M a y K S,d e nH a r t i g hL J.M o d u l a t i o n o f a d i p o c y t em e t a b o l i s mb y m ic r o b i a l s h o r t-c h a i nf a t t y a c id s[J].N u t r ie n t s,2021,13(10):3666.[29] C h a m b e r s E S,V i a r d o t A,P s i c h a s A,e t a l.E f f e c t s o ft a r g e t e dd e l i v e r y o f p r o p i o n a t e t o t h eh u m a nc o l o no na p p e t i t e r e g u l a t i o n,b o d y w e i g h t m 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a d i p o s i t y i n㊃265㊃‘临床荟萃“2023年6月20日第38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20,2023,V o l38,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o v e r w e i g h t a d u l t s[J].G u t,2015,64(11):1744-1754. [30] A lM a h r i S,M a l i kS S,A l I b r a h i m M,e t a l.F r e e f a t t y a c i dr e c e p t o r s(F F A R s)i n a d i p o s e: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r o l e a n d t h e r a p e u t i c o u t l o o k[J].C e l l s,2022,11(4):750.[31] N a k a j i m aA,N a k a t a n i A,H a s e g a w a S,e t a l.T h e s h o r t c h a i nf a t t y a c i dr e c e p t o r G P R43r eg u l a t e si n f l a mm a t o r y s i g n a l si na d i p o s e t i s s u eM2-t y p em a c r o p h a g e s[J].P L o SO n e,2017,12(7):e0179696.[32] C o p p o l aS,A v a g l i a n oC,C a l i g n a n oA,e ta l.T h e p r o t e c t i v er o l eo fb u t y r a t ea g a i n s to b e s i t y a n d o b e s i t y-r e l a t e d d i s e a s e s[J].M o l e c u l e s,2021,26(3):682.[33] B e l c h e v aA,I r r a z a b a lT,R o b e r t s o nS J,e t a l.G u tm i c r o b i a lm e t a b o l i s m d r i v e s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o f M S H2-d e f i c i e n t c o l o ne p i t h e l i a l c e l l s[J].C e l l,2014,158(2):288-299.[34] N e y L M,W i p p l i n g e r M,G r o s s m a n n M,e ta l.S h o r tc h a i nf a t t y a c i d s:K e y r eg u l a t o r so f th e l o c a l a n ds y s t e mi c i mm u n er e s p o n s e i ni n f l a mm a t o r y d i s e a s e sa n di n f e c t i o n s[J].O p e nB i o l,2023,13(3):230014.[35] C h e n P,M i y a m o t o Y,M a z a g o v a M,e t a l.M i c r o b i o t ap r o t e c t s m i c ea g a i n s ta c u t ea l c o h o l-i n d u c e dl i v e ri n j u r y[J].A l c o h o l C l i nE x p R e s,2015,39(12):2313-2323.[36] O hJ H,L e eJ H,C h o M S,e ta l.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g u tm i c r o b i o m e i nK o r e a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m e t a b o l i c a s s o c i a t e d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J].N u t r i e n t s,2021,13(3):1013.[37] K o n g L,C h e nJ,J iX,e ta l.A l c o h o l i cf a t t y l i v e rd i s e a s ei n h i b i t e d t h e c o-e x p r e s s i o n o f F m o5a n dP P A Rαt o a c t i v a t e t h eN F-κBs i g n a l i n g p a t h w a y,t h e r e b y r e d u c i n g l i v e ri n j u r y v i ai n d u c i n gg u t m i c r o b i o t ad i s t u r b a n c e[J].J E x p C l i n C a n c e rR e s.,2021,40(1):18.[38] D a v i sB T4t h,V o i g tR M,S h a i k h M,e ta l.C R E B p r o t e i nm e d i a t e sa l c o h o l-i n d u c e d c i r c a d i a n d i s r u p t i o n a n d i n t e s t i n a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J].A l c o h o l C l i nE x p R e s,2017,41(12):2007-2014.[39] K i m D H,J e o n g D,K a n g I B,e t a l.D u a l f u n c t i o n o f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k e f i r i D H5i n p r e v e n t i n g h i g h-f a t-d i e t-i n d u c e do b e s i t y:D i r e c tr e d u c t i o n o fc h o l e s t e r o la n d u p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P P A R-αi na d i p o s e t i s s u e[J].M o lN u t rF o o dR e s,2017,61(11).[40] W uJ,W a n g Y,J i a n g R,e t a l.F e r r o p t o s i s i n l i v e rd i s e a s e:n e wi n s i g h t s i n t od i s e a s em e c h a n i s m s[J].C e l lD e a t hD i s c o v, 2021,7(1):276.[41] G a o H,J i n Z,B a n d y o p a d h y a y G,e t a l.A b e r r a n ti r o nd i s t r i b u t i o n v i a he p a t o c y t e-s t e l l a t e c e l l a x i s d r i v e s l i v e rl i p o g e n e s i s a n d f i b r o s i s[J].C e l lM e t a b,2022,34(8):1201-1213.[42] D a sN K,S c h w a r t zA J,B a r t h e l G,e t a l.M i c r o b i a lm e t a b o l i t es i g n a l i n g i sr e q u i r e df o rs y s t e m i ci r o nh o m e o s t a s i s[J].C e l lM e t a b,2020,31(1):115-130.[43] L i uS,G a oZ,H e W,e ta l.T h e g u tm i c r o b i o t a m e t a b o l i t eg l y c o c h e n o d e o x y c h o l a t e a c t i v a t e s T F R-A C S L4-m e d i a t e df e r r o p t o s i st o p r o m o t e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t o x i n-l i n k e d MA F L D[J].F r e eR a d i cB i o lM e d,2022,193(P t1):213-226.[44] T o n g J,L a n X T,Z h a n g Z,e t a l.F e r r o p t o s i si n h i b i t o rl i p r o x s t a t i n-1a l l e v i a t e s m e t a b o l i cd y s f u n c t i o n-a s s o c i a t e d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i nm i c e:P o t e n t i a l i n v o l v e m e n t o f P A N o p t o s i s[J].A c t aP h a r m a c o l S i n,2023,44(5):1014-1028.[45] Y a n g Y,C h e n J,G a oQ,e t a l.S t u d y o n t h e a t t e n u a t e d e f f e c to f g i n k g o l i d e B o n f e r r o p t o s i s i n h i g h f a t d i e t i n d u c e dn o n 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d i s e a s e[J].T o x i c o l o g y,2020,445: 152599.[46]周响,韩宇.益生菌辅助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3,35(1):78-83. [47]钟明月,刘春妍,颜妍,等.乳双歧杆菌V9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 A F L D大鼠的改善作用[J].生物技术通报,2022,38(3): 181-187.[48] L o m a nB R,H e r nán d e z-S a a v e d r a D,A n R,e ta l.P r e b i o t i ca n d p r ob i o t ic t r e a t m e n to fn o n 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d i se a s e: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N u t rR e v,2018,76(11):822-839.[49]J i a n g X,Y a n C,Z h a n g H,e ta l.O r a l p r o b i o t i ce x p r e s s i n gh u m a ne t h a n o ld e h y d r o g e n a s ea t t e n u a t e sd a m a g ec a u s e d b ya c u t ea l c o h o lc o n s u m p t i o ni n m i c e[J].M i c r ob i o l S p ec t r,2023,11(3):e0429422.[50] Z h iC,H u a n g J,W a n g J,e ta l.C o n n e c t i o n b e t w e e n g u tm i c r o b i o m e a n d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o b e s i t y[J].E u rJC l i nM i c r o b i o l I n f e c tD i s,2019,38(11):1987-1998. [51] A nU p d a t e o n t h eE f f i c a c y a n d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o f p r o b i o t i c s f o r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n o n-a l c o h o l i c f a t t y l i v e r d i s e a s e[J].E n g i n e e r i n g,2021,7(5):679-86.[52] E i c k m e i e r I,S e i d e l D,G rün J R,e t a l.I n f l u e n c e o f C D8Tc e l lp r i m i n g i n l i v e r a n d g u t o n t h e e n t e r o h e p a t i c c i r c u l a t i o n[J].JH e p a t o l,2014,60(6):1143-1150.[53] Z h e n g S,Y a n g W,Y a oD,e t a l.A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n r o l e so fn a t u r a l k i l l e r T c e l l si n t w o d i e t-i n d u c e d n o n-a l c o h o l i c s t e a t o h e p a t i t i s-r e l a t e d f i b r o s i s i nm i c e[J].A n nM e d,2022,54(1):2233-2245.收稿日期:2023-05-18编辑:张卫国㊃365㊃‘临床荟萃“2023年6月20日第38卷第6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u n e20,2023,V o l38,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医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
中医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中医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慢性肝病是一种导致肝脏逐渐受损的疾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长期酗酒、病毒感染、肥胖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慢性肝病与肠道微生态紊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而且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中医药在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方面的疗效。
本文将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研究的结果。
肠道微生态是指肠道内存在的大量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与宿主有着复杂而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当肠道微生态失衡时,会导致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增加,细菌产生的毒素易透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肝脏的负担。
因此,调节肠道微生态成为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策略之一。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肝病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辨证论治、中药复方等。
各类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来改善慢性肝病的治疗效果。
例如,黄连、黄芪等中药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以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提高有益菌的比例。
屎白网脱活化液是中医药制剂,具有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等。
已有一些临床研究对中医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例如,某研究通过对60名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观察发现,经传统中医治疗后,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得到改善,肠道内的有害菌比例下降,有益菌比例增加。
另外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中医药联合益生菌治疗可以减轻慢性肝病患者的肠道黏膜炎症反应,提高肝功能。
总体而言,中医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样本数量较少、研究方法不一等。
因此,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中医药在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方面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
进一步的研究有望为慢性肝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肠道微生态系统与肝病
因应用抗生 素不 当导致药物性肝损 , 因此认 为选择性肠道脱 污染应严格 限制 用于易发生细菌感染 的高危患者 。 22 微生 态调 节剂 主要包 括益 生 菌 、 生元 和合 生 无 。 . 益
益 生 菌 通 过 调 整 肠 道 菌 群 , 制 肠 道 细 菌 过 度 生 长 , 进 肠 抑 促 上 皮 细 胞 黏 蛋 白 分 泌 及 潘 氏 细 胞 s A 的 分 泌 , 善 肠 黏 膜 l g 改
山东 医药 2 1 0 1年第 5 卷 第 3 l 5期
・
专题 笔 谈 ・
肠 道微 生态 系统 与 常见 消 化 系 统疾 病
缺氧环境 , 防止致病菌 的存活 和繁殖 。
肠 道 微 生态 系统 与 肠 道 黏 膜屏 障
朱 强 刘华 光 。
2 2 免疫屏障 .
肠道 黏膜 中含 有大量 的淋 巴细胞 , 这些淋
障。原籍 菌产 生 的代谢 产物 可抑 制外 籍 菌的 定植 和繁 殖。
双歧 杆菌等可以诱发肠 道淋巴组 织和免疫 功能来保护黏膜 。
2 3 物理屏障 肠 道上 皮细胞 可以产生 黏液 , . 聚集在 细胞
表面 , 形成一层隔离层 , 以保 护肠道 黏膜免受 致病 菌的破 可
坏。原籍 菌 可以刺 激肠上皮 细胞产生 黏液 , 阻止致病 菌及其
免 疫 细胞 , 定 肠 道 黏 膜 屏 障 。 稳
体 胃肠道中有大量细菌 , 包括革 兰 氏隐性 杆菌 、 球菌 及厌 氧
菌, 他们相互依存 , 相互制 约 , 同构成微生态平衡 。若 打破 共 这种平衡 , 则会引起多种疾病 。
1 肠 道微 生 态 系 统
正常肠 道中 的寄居菌 、 少量 侵入 菌 以及 消化 道 的分 泌
原发性肝癌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摘要:肠道菌群与肝癌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肠道菌群数量和种类的改变不仅能对肠道菌群平衡、肠道炎症和黏膜屏障功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的硬化状况,对肝癌的发生进行预防。
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肠道菌群;微生物环境一、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HC)是起源于肝脏干细胞或者肝胆管粘膜的上皮细胞的肿瘤。
PHC患者的总病死率有可能超过或达约每小时9亿人次/每秒约为10多万人,其平均死亡总发病率和平均总肿瘤病死率在当前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统计中的排名为第六位和第四位[1]。
PHC也是我们国家常见到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疾病发生早期临床症状大多还不明显,起源病期相对更为隐匿,多数患者进行体检时发现,可能都已转化发展为恶性疾病并进入中和晚期。
PHC恶性程度高、浸润和转移性强,病死率高,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PHC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与多因素多途径相关。
现有的研究显示原发性肝炎、脂肪肝性疾病、肝纤维化等引起的慢性肝性疾病是PHC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临床PHC病变的临床不同及发展的阶段和临床诊断上可以进行各种个体化诊断治疗,早期确诊PHC患者常考虑采用个体化手术检查和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全肝切除术治疗和全肝移植术,可达到部分治愈。
中及晚期传染性肝病PHC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使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有包括肝动脉栓塞切除或手术结扎、化疗、放射消融治疗、生物活性靶向治疗、免疫调节药物化疗及现代中药靶向化疗综合应用治疗、中医西药结合个体化治疗新方案等。
以一线靶向药物为主的药物应用等以长期保守与支持结合治疗原则为主,靶线肿瘤的生物治疗中常见被采用治疗的一线多靶点药物类型通常也是多肽酶靶点、多种雄激酶活性释放抑制剂,有索拉菲尼单抗、仑伐替米尼、和瑞戈非尼二抗、和卡博替尼多抗、和雷莫芦单双抗等。
肠道微生态与肝癌关系研究新进展
肠道微生态与肝癌关系研究新进展
蒋建文;任志刚;郑树森
【期刊名称】《传染病信息》
【年(卷),期】2016(029)005
【摘要】由于肝脏与肠道紧密的解剖与功能关系,肠道微生物通过肝-肠循环和微生态-肝脏轴与宿主相互作用,在肝脏炎症、慢性纤维化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
要作用。
肠道微生态失衡促进肝癌进展,这是国际上实验动物肝癌发病机制的突破性进展。
肠道微生物中关键功能菌可能成为肝癌诊治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随着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元基因组学研究从极大的深度和广度为我们认识肠道菌群与肝癌的关系开辟了新的途径。
【总页数】4页(P264-266,283)
【作者】蒋建文;任志刚;郑树森
【作者单位】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卫生部多
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国际保健中心;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 45000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
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重点实验室; 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R735.7
【相关文献】
1.老年肠道微生态新进展 [J], 杨云梅
2.丙肝病毒与肝癌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J], 夏景林
3.COX-2与肝癌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J], 赵晓瑾;朱佳斌
4.临床肠道微生态的新进展 [J], 姚玉川;王群英;王继德
5.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研究新进展 [J], 陆东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