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监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的监军
摘要:两宋始终存在着监军一职,且多系统多类型。军队系统的监军有三个类型:宦官监军、官员监军、其他名目的监军如都监、走马承受、兵马都钤辖等。宦官监军以及走马承受从北宋中期兴盛,后期达到高峰,至南宋销声匿迹。南宋的监军比较随意,呈现出长官即可任命、不限文武、有更多带兵权等特点。最常见的是地方系统的监军,属于常设的地方武职,分布于南北各地州、县乃至路、镇各级地方,职能是管理驻军、带兵作战、监督地方官、向皇帝报告当地事务等,可能是兵马都监、监押的统称或别称。监军制度是宋代一项重要的军政制度、军事监察制度。宋代监军一词不同寻常,包括多种职官,或为本名,或为俗称,因而或名实相符,或有实无名,或名存实亡。
关键词:宋代;监军;都监;走马承受;兵马都钤辖
监军一职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设置,以后几乎一直存在于所有朝代,如赵翼所言:“中官出使及监军,累朝皆有之。”①因此,学术界多有研究,一般认为:“监军制度,是中国历史上国君或皇帝派身边亲信监督军队及其高级将领行动的一项特殊的军事制度。”②但此认识过于笼统,具体到各代,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学界也多有研究。③唯宋代的监军,至今未见专论,仅有间接的或局部的论文以及词语解释。诸如张其凡《宋代宦官对军队的监督与指挥概述》涉及宦官充任的监军;④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的《监军》条仅寥寥数语,除简单溯源外,至宋代就一句:“北宋初河北、河东、陕西沿边州府、川峡、广南州郡置监军”⑤;而《词源》中的“监军”条,只字不提宋代;《辞海》中的“监军”条,仅言“宋代都监、监押统称”。季德源《中国历史上的监军制度》一文,探讨了中国古代监军和监军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情况以及监军制度对加强军事集权制、对军队履行对内对外职能的历史作用,对监军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因属宏观概括,具体到宋代论述很少,而且显然是源于其错误的判断:“宋虽不设监军(见《续通典》卷三三《职官》),但宦官监军的记载仍可见之于史籍”,故只用很少的篇幅列举了宦官监军事实而已。⑥研究宋代州级属官体制、宋代监察制度者只字不及监军。⑦研究宋代地方统兵体制者,虽明确指出“唐末道以下行政机构已出现监军”,进入五代,“监军制度已普遍推行至州县两级,甚至于寨”,但论及宋代却也不提监军和都监。⑧由此可见,学界对于宋代监军的了解十分有限、片面,还谈不上研究。更奇怪的是,作为一个常设职官,《宋史·职官志》等史籍对其职掌却无专门介绍,只有零星记载。《文献通考》卷五九《职官考》虽有《监军》的专门记载,只是历数其源流,至五代结束,仍是片言不及于宋。如此扑朔迷离,大概正是后代对其不了解的主要原因——“宋虽不设监军”之说即被此误导。
从古至今所有这些记载、言论,给人的印象是:宋代有监军,但可以忽略不计。历史事实证明,宋代不但设置监军,而且始终存在,职能不止一种,地域分布广泛,更绝非仅有宦官充任。宋代监军有时也称监兵、监军使、护某地军(兵)、护戎。如名将马知节,“年十八,监彭州兵”,“又监潭州兵”,“雍熙间,
⑨所谓“监某州兵”“护兵某州”,都是监军的不同说法。宋代监军情况非常复
杂,有必要做一揭示和全面探讨,以为引玉之砖。
一、军队系统的监军
学术界热议的监军,都是军队中的监军。就宋代而言,军队监军不能一概而论,至少有三个类型:宦官监军、官员监军、其他名目的监军,现分述之。
1.宦官监军
宦官监军兴盛于唐代,虽祸害无穷,至宋代仍然延续。开宝五年(972),刚统一的广南地区獠人作乱,同知广州尹崇珂率军镇压,宋太祖即“遣内臣李神祐督战”,史称“内臣督战始此”。⑩实际上,宦官李神祐前此已经参加统一割据的大军了,潘美平定广南时即负责奖赏:“王师伐广州,随军赏给。刘鋹平,先部帑藏之物赴京师。及土寇周琼等叛,又副尹崇珂讨平之。六年,随曹彬南征。”后来随曹彬南征虽不言职责,但一个皇帝亲信宦官在军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宋太祖大刀阔斧地割除了唐末五代的许多弊端,宦官监军却保留下来,因为符合其加强集权的原则。此后,宦官监军、管军的情况越来越多。宋太宗时,宦官窦神宝“稍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屡出袭贼,前后破砦三十六,斩千余级,大获铠甲、牛马、橐驼,因筑三砦。诏褒之。九年,命与尹宪屯夏州,时岌伽罗腻等十四族久叛,神宝率兵大破之,焚其庐帐,斩千余级,虏获甚众”。他不但在并州、夏州监军,而且亲自率兵作战。景德年宋辽战争期间,“契丹数侵河北,我诸将谋必败,战必走,何耶?”“夫大将在外,必有贵臣监军,贵臣见敌至,不课彼己强弱,不待便利,促其将使斗,斗而败,闭垒不敢出矣。然后敌以数万骑缀广信、安肃二军,婴保州,则定武仅能自守,敌精兵猎瀛、冀,犯深、赵,瀛,冀自不支,其穿西山而出者,绕镇右行,镇兵虽急战不能禁其入,由是蹂邢躏洺,而睥睨澶、魏矣”。澶渊之盟以前的战局节节不利,致使辽军兵临澶州城下,与监军的宦官瞎指挥密切相关。
宋仁宗康定年间的宋夏战争中,监军的宦官在三川口之战中扮演了丑角。当时元昊“举兵围延州,总管刘平遇战于北川口,监军黄德和望敌退走,平遂为贼所害。德和惧,使人绐言平实降贼,朝廷以兵围平之第,且收系其子弟,诏殿中侍御史文彦博驰往河中府案其狱,既又命公并讯之。公至,具得其状以闻。于是,朝廷要斩德和,而刘氏子弟咸拔用之”。此事引起朝野愤怒,一片要求罢去宦官监军的呼声,宋仁宗也决心改制。“议者以朝廷使宦者监军,主帅节制有不得专者,故平失利。诏诛监军黄德和。或请罢诸帅监军,仁宗以问宰臣。吕文靖公曰:‘不必罢,但择谨厚者为之。’仁宗委公择之,对曰:‘臣待罪宰相,不当与中贵私交,何由知其实否。愿诏都知、押班保举,有不职,与同罪。’仁宗从之。翌日,都知叩头乞罢诸监军。士大夫嘉公有谋。”宰相吕夷简用由宦官首领担保监军的计策,迫使其主动请求罢诸监军,解决了这一弊端。但只是短期内不再派宦官出任监军,换做都监、走马承受等名义,继续监军乃至管军(详见下文)。宋神宗朝以来的北宋后期,宦官监军重起高潮。永乐城之役时,军中即有“监军李舜举”。李宪更是佼佼者:“王韶上书请复河湟,命宪往视师,与韶进收河州,加东染院使,干当御药院。复战牛精谷,拔珂诺城,为熙河经略安抚司干当公事。”其后在西北成为开边的军事主官。至宋徽宗朝,宦官权势熏天,监军、管军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