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之《故都的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把握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

2、通过欣赏性阅读,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通过品味语言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文章深厚人文精神和浓浓故都情结。

4、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

1、反复阅读欣赏,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通过品评语言,体会文章浓郁的故都情结和深厚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2、对文中浓郁的故都情结和人文精神的感受与体味。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处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鲜花、充满美丽,因而许多人都喜爱春天,不少人写过赞美春天的文词,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等,与春天相对的秋天,在人们的眼中往往充满枯黄、充满悲凉、充满萧瑟、充满哀伤,“如前面学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我们今天就在郁达夫的笔下领略北国之秋的那份清静,那份悲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作者: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一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简要讲)

三、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

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简要讲)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朗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老师注意纠正读音。)

2、带着问题朗读: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点?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1.“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

2.描写了五幅画面:清晨静观槐树落蕊秋蝉嘶叫闲话秋凉秋果奇景五、课文分析

第一段。“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写对故都的秋的感受——清、静、悲凉,令人向往。

第二段:写江南之秋的感受——色味不浓,半开半醉。

一二段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一段中写了“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那么这些特点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明确:3至11段是集中描写特点的段落。

第三段:叫一位同学朗读,然后提出问题:这一段描写的是那个场景?

赏析“清晨静观”的画面:

1、作者在这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自然色彩?从作者对这些色彩的别具匠心的调配中,可以体味出怎样的主观情感?(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明确:画面描写了青、蓝(绿)、灰、白等冷色,由此可以体味出作者深沉、清凄的情感.

2、哪些词语体现了作者的“静观”?

明确:泡坐看听细数静对

3、表达了热爱故都的秋的情怀。(P78教参)早晨醒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花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孤独之秋的情怀。

第四段:赏析“槐树落蕊”画面: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第五段:赏析“秋蝉嘶叫”画面

这里写秋蝉鸣叫的特点是衰弱,所以作者称之为残声;而称秋蝉鸣叫为啼唱,则

带有明显的赞美之意.由此可以品味出蕴涵其中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第六至十段:赏析“雨后话秋”画面:

写出了北国秋雨忽来忽去的特点,把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

的描绘中,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由秋雨引出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景,借

都市闲人的缓慢悠闲和微叹写出了作者心中的悲凉之情。“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看P78教参)

第十一段:赏析“秋果奇景”画面

这幅画面以枣子颜色的变化写季节特征.枣子由浅绿到微黄再到红完,表现了细致的观察和入微的感触。通过这一幅秋实图,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的人情风物的热爱与赞美。

五、板书:

①写故都之秋的感受——清静悲凉

②写江南之秋的感受——色味不浓,半开半醉

记叙:(3-11段)

①清晨静观

②槐树落蕊

③秋蝉嘶叫

④雨后秋凉

⑤秋果奇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的五福图景,大家还记得吗?这些秋景图集中在哪些段落?

3到11段,现在我们从另外一面去看,作者是怎么样游故都的?明确: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先找出在这些段落中找出呈现出色彩的词语?

1、文中呈现出色彩的词语有天色(碧绿)、牵牛花(蓝)、秋草(黄)、树影(暗灰)、灰土(灰色)、天空(灰沉沉)、青布、枣树(淡绿微黄)。这些色彩,从色彩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冷色。(上节课也点了一下)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蓝灰等多种冷色调,那么,这种色调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孤独的感觉。)故都的秋色是这样的冷清,故都的秋声呢?

2、文中传递声音的事物的名称有训鸽声、蝉声、雨声、问答声。写这么多声音,有什么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呢?为什么?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这样写用意是什么?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3、由这种清静的景物,品尝出秋的“深沉、幽远、悲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