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1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全文(附白话文对照,完美版)收藏起来慢慢看!

《孙子兵法》全文(附白话文对照,完美版)收藏起来慢慢看!

《孙子兵法》第一章:始计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着人民的生死和宗庙社稷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了解的。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诡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译文】所以,要以如下五个根本方面的因素为基础,去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估,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根本方面即: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要使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可与君主死生与共而无违疑之心。

所谓“天”,就是指昼夜、寒暑与四时节令的变化。

所谓“地”,就是指道路的远近、地势之险厄平易、开阔狭窄与高低向背等地理条件。

所谓“将”,就是要求将帅要具备智谋、信实、仁爱、勇敢和严明等五种品格。

所谓“法”,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职分管理与军需物资的掌管使用。

凡属上述五个方面的事,身为将帅,都不能不过问。

了解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

3、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所以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哪一方的君主开明?哪一方的将帅贤能?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的赏罚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上述情况,就可预知谁胜谁负了。

4、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文】将帅如能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取胜,就把他留下;如不听从我的谋划,用他指挥作战,必然失败,就把他辞去。

孙子兵法详解

孙子兵法详解

孙⼦兵法详解《孙⼦兵法》详解⼀、始计第⼀原⽂:【始计第⼀】1.孙⼦⽈:兵者,国之⼤事,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索其情:⼀⽈道,⼆⽈天,三⽈地,四⽈将,五⽈法。

3.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臸也;地者,远近、险易、⼴狭、死⽣也;将者,臹、信、仁、勇、严也;法者,曲臸、官道、主⽤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计,⽽索其情,⽈: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兵众孰强?⼠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臸权也。

6.兵者,诡道也。

故能⽽⽰之不能,⽤⽽⽰之不⽤,近⽽⽰之远,远⽽⽰之近。

利⽽诱之,乱⽽取之,实⽽备之,强⽽避之,怒⽽挠之,卑⽽骄之,佚⽽劳之,亲⽽离之,攻其⽆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况于⽆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始计第⼀】1.孙⼦说:军事,是⼀个国家的头等⼤事,关系到国家的⽣死存亡,⼀定要慎重研究。

2.通过五个⽅⾯的横向⽐较,得到详情:⼀是道,⼆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3.道,指上级和民众⼼志相通,可以同⽣共死,⽽不会惧怕危险;天,指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远近、平坦艰险、开阔狭窄,和地形对部队安危的影响;将,指冷静睿臹,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关爱,勇敢果断,严格要求;法,指组织层次结构,责权划分,资⾦物资调配。

对这五个⽅⾯,上级都必须⼗分清楚。

清楚的能胜利,不清楚的不能胜利。

4.所以,通过以上情况的⽐较,得知详细情况:哪⽅的领导与部下⼼志相通?哪⽅的将领有能⼒?哪⽅占有天时地利?哪⽅的法令能够执⾏?哪⽅的⼠兵强健?哪⽅的⼠兵训练有素?哪⽅的赏罚分明?通过这些,我就知道了胜负。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一、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原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任用我领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您不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用我领兵作战必定失败,我就离开。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内容及翻译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孙子兵法》的全局内容概览

《孙子兵法》的全局内容概览

《孙子兵法》的全局内容概览《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是“制造”“兴起”之意。

“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此三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此三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此五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

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

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

孙子兵法—翻译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细心研究和慎重考虑的。

二、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所以要从五方面来比较、核算,探求其事实。

第一是主义,第二是时间,第三是空间,第四是精神,第五是纪律。

三、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译:道的含义,就是使全国人民,意志统一,精神集中,人民和政府,才能同心协力,同生死,共患难而不怕牺牲。

四、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译:为将者,必须具有才智、威信、仁爱、英勇、严肃等精神与性格。

五、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自问:谁的主帅,能使全体军民意志统一与精神集中?谁的将领具有才能?谁得天时地利?谁的法令能贯彻执行?谁的军队强大?谁的士兵有训练?谁得赏罚,公正严明?根据这些事实判断,便能预先知道谁胜谁败。

六、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分析情况,计算利害,然后部署打击敌人之形势;并利用其他有利的手段与权宜之处置,掌握变化,进行机动。

七、兵者,诡道也。

译:兵法,是诡诈多端,千变万化的行为。

八、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译:有能力,故意显示没有能力,要用兵,故意显示不用兵。

九、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译:欲攻近处,故示欲攻远处;欲攻远处,故示欲攻近处。

十、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这就是军事家战胜的道理,但战争乃千变万化,必须灵活运用,决不可能事先传之其秘诀的。

十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译:战争未发生以前,要有精密周详的国防计划,得到胜利的,是因为计划精详。

十二、其用战也贵胜。

译:大军出争作战,以争取胜利为第一要务。

十三、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后矣!译:如果军队疲惫,挫失锐气,经济枯竭,则邻近敌国,便会乘机入侵;虽有智谋的主帅,也将无法结束战争,确保胜利了。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全文加译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军事文化的珍品。

全书共十三篇,内容涵盖了战争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思想、战争策略、兵器使用、军事组织体系、士兵训练等等,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传统的典范之一,对后世军事家、政治家的思考和指导意义深远,被广泛应用于历史上的大规模战争之中,也被当代人们用作管理、领导和战略制定之参考。

下面是孙子兵法的全文加译文:第一章关于战争的计谋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诱之远,远而驰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兵法:用计之道,是谓兵。

第二章关于战争开端凡治众如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登高山,如入无人之境,非深哉矫其志,非远哉使其死,是乃众人之备也,不可不察也。

兵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必善为之计,不宜轻之也。

第三章关于战争的进攻故兵贵神速,乘势而利,不待敌之所备也。

是故不动而利者,决其离合也;不守而待敌者,算而诱之也。

兵法:故用兵之法,神速如风,不动如山,侵掠如火,不动如林,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第四章九变战法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用兵之力,而务本,以守国为主也。

兵法:利用智慧占领有利地形,以诱敌发生战争的意图,不断地使用变化多端的策略和手段,最终取得胜利。

第五章关于军队的种类凡此十则可十败,五则可五败,不可不察也。

有故强者,无故弱者,此兵之常道也。

兵法:计谋不用兵器,而用军队的思想、组织和制度对敌人进行攻击。

第六章关于军队的能力腹背受敌,丧师失众,削弱士气,乃是不忍丧师之道也。

兵法:敌人的行动是难以预测的,军队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细心地观察和分析敌人的行径,及时调整战略。

第七章关于用兵的方法天时,地利,阴阳,法度,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诱之远,远而驰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兵法:用计之道,是谓兵。

第八章关于攻城的攻防战略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法之胜负之法,不可不察也。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权,以折瑕为戒。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的主要原则

《孙⼦兵法》第⼀篇《始计》的主要原则此⽂章已于 22:10:53 2018/6/30 发布到可以量化研究《孙⼦兵法》第⼀篇《始计》的主要原则《始计》篇是《孙⼦兵法》的第⼀篇,分为四章,第⼀章讲军事重要,战争与和平时都需要仔细省察。

第⼆章讲五事七计知胜负。

第三章讲诡诈12法,诡道的原则是:通过诡诈影响敌⼈决策,为敌⼈创造弱点,然后攻击这个弱点。

第四章讲先计后战。

计算胜者可以战,计算不胜则推迟决战,直到有把握时再决战(如图1所⽰)。

图1《始计》篇主要原则第⼀章:军事重要,战争与和平时都需要仔细省察。

孙⼦⽈:兵者,国之⼤事,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说:军事是国家的⼤事,关系到军民的⽣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仔细省察的。

军事活动不仅在战争是国家的⼤事,关乎国家的存亡,在和平时期也是国家的⼤事,也会关乎国家的存亡。

苏联就是在和平时期因为军事⽽解体的(如图2所⽰)。

图2战争与和平时均应重视军事《战争论》中对战争的定义为:战争是迫使敌⼈服从我们意志的⼀种暴⼒⾏为。

战争的⽬的是通过媾和⽽获得利益。

《战争论》中论述了战争⾦字塔,分为战⽃、战术和战略三层,下层⽬标是达到上层⽬标的⼿段。

战⽃的⽬标是使敌⼈⽆⼒抵抗,战⽃的⼿段是消灭敌⼈;战术的⽬标是获得胜利,战术的⼿段是使⽤军队;战略的⽬标是媾和,战略的⼿段是战术胜利。

因为战⽃的⼿段是消灭敌⼈,就关系到军民的⽣死和国家的存亡,所以战争是国家的⼤事,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如图3所⽰)。

图3《战争论》的战争⾦字塔在和平时期,军事活动表现为国防,国防的主要⽬的是保障国家安全,国防需要⾦钱投⼊,那么投⼊多少合适呢?极限推理逻辑:将条件推到极限,验证得到的结果,然后再得到通⽤的结论。

这⾥介绍⼀个极限推理逻辑,对于验证逻辑思维很有作⽤,我将列举⼏个极限推理逻辑在物理学、军事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上的应⽤。

国防预算⼀般都是按照GDP的占⽐进⾏衡量的。

按照逻辑,如果国防的投⼊是0,就是对国防没有任何投⼊,那么就会导致没有国防。

孙子兵法系列 始计篇 兵者 国之大事 存亡之道

孙子兵法系列 始计篇 兵者 国之大事 存亡之道

孙子兵法系列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孙子兵法系列]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司马迁曾欲以一支史家之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长按二维码扫描关注【史记】,让我们一起领略上古风骚,秦汉故事!孙子兵法·始计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

说到“始计”,并不是司马迁先生写的《史记》,而是《孙子兵法》十三篇的第一篇,篇名“始计”。

从古至今,研究《孙子兵法》必从始计篇入手,“始计”也被列为《孙子兵法》十三篇里最重要的一篇。

甚至可以说,读不懂《孙子兵法》不要紧,如果真能把“始计”篇读懂、搞明白,也至少是个战略家。

如果再有幸切中要害,就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之所以这样说,道理很简单,只怪“始计”篇的这滩水太深了。

孙子兵法原文1-6篇

孙子兵法原文1-6篇

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筭胜者,得筭多也;未战而庙筭不胜者,得筭少也。

多筭胜少筭,而况于无筭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五个方面、七种情况的分析和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

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淡热。

四时节候的变化。

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

将领,就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

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

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

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打胜仗。

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

(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孙子兵法1

孙子兵法1
人 财
人的结构 财的结构 企业文化 奖惩制度 强弱 (资源) 检验条件1: 知天知地 形:资源 及其结 构 造 形 检验条件2: 知彼知己 检验条件3: 顾客价值 治 气 能 力
形名 (结构)
同欲
气:士气 勇怯
核 心 能 力
企业 成长
创势: 持续 动态 竞争 优势
胜 :利 润和 成长
基础设施(含设备) 技术 知识
5. 基于战略过程的应用

法 道 器 天 地 知彼 知己

不断学习、灵活调整 (因地制宜、因敌制胜)
战略 意图
战略 构架
战略 方案

战略 实施

道 法 器 天

庙 算
先为不可胜,不制于人 度→量→数→称→胜
NJU 贾良定
适应、利用和 创造环境
September 2002
10
5. 基于核心能力的应用
相敌
策之 作之 形之 角之 用间


知利危
地 先 知 道 将 法
地 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 彼 识长短 己 目的
1
手段
September 2002
内容
《孙子兵法》的先知思想
NJU 贾良定
道 天 先知 知胜 胜 将 法 地 战道曰胜
知 可 以 战 与 不 可 以 战 者 胜
修道
上下同欲者胜
先知 知胜 胜
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 资源,将是最重要的人。 天 是 技政 术治 、、 自经 然济 等、 环社 境会 文 化 、 将 包地 括是 竞企 争业 对所 手处 和的 合产 作业 者环 。境 ,
法 道 天 器 地
September 2002
企业竞争力 修道保法利器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 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 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1

孙子兵法全文译文1

孫子兵法全文譯文一、始計篇 2二、作戰篇 5三、謀攻篇8四、軍形篇11五、兵勢篇14六、虛實篇17七、軍爭篇21八、九變篇25九、行軍篇27十、地形篇32十一、九地篇36十二、火攻篇44十三、用間篇47一、始計篇【原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譯文】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是關系民衆生死的所在,是決定國家存亡的途徑,不能不認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衆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譯文】應該以五個方面的情實爲綱,通過具體比較雙方的基本條件來探討戰爭勝負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

所謂“道”,就是從政治上使民衆與君主的思想一致,這樣,民衆就能與君主同生死共患難,誓死效命,毫無二心。

所謂“天”,就是氣候的陰晴、寒暑、四季節令的更替規律等。

所謂“地”,就是指行程的遠近、地勢的險峻或平易,戰地的廣狹,是死地還是生地等。

所謂“將”,就是看將領們是否具備智、信、仁、勇、嚴五種素質。

所謂“法”,就是指部隊的組織編制制度,軍官的職責範圍規定,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制度等。

大凡這五個方面,將領們沒有誰沒聽說過,但只有透徹掌握了的人才能取勝,沒有透徹掌握的人則不能取勝。

因而,還要通過比較雙方的具體條件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

這些條件是:雙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將領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時、地利哪一方占得多?軍中法令哪一方執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強大?士兵哪一方更訓練有素?獎賞與懲罰哪一方更嚴明?我憑著對這些情況的分析比較,就可知道戰爭勝負的情形了。

孙子兵法第一章原文

孙子兵法第一章原文

《孙子兵法》第一章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孙子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是关系人民生死安危的领域,也是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不可以不深入考察研究的。

因此,军事家必须审度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比较双方的谋划,来取得对敌我双方形势的认识。

(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

所谓政治,就是要让民众与君主同心同德,使得他们能够为君而死,为君而生,而不害怕危险。

所谓天时,就是指用兵时昼夜晴雨、寒冷酷热、四时气候的变化。

所谓地利,就是指征战路途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坦、作战区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对于攻守的益处或弊端。

所谓将领,就是说将帅是否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护部属,勇敢果断,治军严明。

所谓法制,就是指军队组织体系的建设,各级将吏的管理,军需物资的掌管。

以上五个方面,作为将帅,都不能不充分了解。

充分了解了这些情况,就能打胜仗。

不了解这些情况,就不能打胜仗。

《孙子兵法》原文+注释,经典整理

《孙子兵法》原文+注释,经典整理

《孙子兵法》原文+注释,经典整理注:以下内容为孙子兵法原文和注解。

由于篇幅较长,建议可分开阅读。

一、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注:孙武认为,兵是国家的大事,关乎到国家的生存,需要高度重视。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注:要思考五件事情:①道:指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②天:指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③地:指敌我双方所处的地理环境;④将:指领导战争的将领;⑤法:指执行战争的条例和方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终身不与民争利,夫何必智为!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注:只有领导得到民众的支持,才有可能成功。

领导者要不求私利,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天、地的环境也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领导者要了解环并善加利用,才能获胜。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和民、修省也。

注:将领应该具备智慧、信誉、仁爱、勇气和严格的纪律。

法律制度应该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况和环境,并与民众相协调。

领导者还应该常常总结经验教训,修正过失,使自己和部队得到进步。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注:领导者了解五个事情的重要性,将会取得胜利,不知道五个事情的重要性,就会失败。

故兵贵胜,不贵久。

不故而能取敌者,其勝人矣。

注:战争追求胜利,而不是拖延时间。

久不可复,故明君合于租税之民,致之以死力,而后可与敌持久之战。

不合于租税之民,而令之与敌持久之战,必敝帚千金,而后能有为者。

注:如果国家财政不充裕,国家就不能与敌人进行持久战。

这就必须在国家建立起强大的税收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人民投身于保卫祖国的战争,才能打赢持久战。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得地,不知山林、隘塞、湍澗之形者,不能得财,不得其资而用兵者,是谓亡国。

注:领导者不了解敌人的策略和情况,不了解地形和环境,不了解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兵力,就不能打赢战争。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no.1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no.2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译: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题目李丽
1.《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B
A.孙膑
B.孙武
C.孙权
D.孙思邈
2.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是()。

A
A.《孙子兵法》
B.《孙膑兵法》
C.《司马法》
D.《纪效新书》
3.《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其中“籍”指()。

C
A..籍贯
B.户口
C.征集
D.邻里
D.可能被侮辱
4.孙子曰:“故知兵之将,民之司令,国家安危之主。

”此处“司令”是指()。

A
A.掌握人民生死者
B.负责狱政者
C.教民武艺者
D.子嗣后代
5. 《孙子兵法•作战篇》:“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这里的“坚”是什么意思?()。

A
A.坚持,坚守
B.坚强
C.坚固
D.坚硬
6.《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

”这里的“死地”是指什么?() D
A.让敌军死亡之地
B.不让我军死亡之地
C.被全军歼灭之地
D.迅速奋战则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消灭之地
7. 《孙子兵法》写成的年代约在什么时期?() C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8.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下列何种观念之要旨?()D
A.兵贵胜,不贵久
B.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C.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D.兵者,诡道也
9.曹操说:“兴师深入长驱,距其城郭,决其内外,敌举国来服为上。

以兵击破,败而得之,其次也。

”曹操这几句与《孙子兵法》中哪一篇思想接近?()C
A.计篇
B.九变篇
C.谋攻篇
D.军争篇
10.《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这里的“爱民”是什么意思?()A A.过分爱惜士卒、民众
B.爱护民众
C.爱惜人民
D.爱护百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