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战术原则

合集下载

战术的正确运用

战术的正确运用

战术的正确运用1. 引言战术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组织兵力、利用武器装备和地形等资源,以达到战争或作战目的的一种行动方式。

正确运用战术可以提高作战效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本文将从定义、原则、要素和实践等方面探讨战术的正确运用。

2. 定义战术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组织兵力、利用武器装备和地形等资源进行作战行动,以达到作战目标的一种行动方式。

它是在军事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下制定并执行的,包括诸如进攻、防御、转移、迂回等各种作战方法。

3. 原则3.1 灵活性原则灵活性是指根据敌情、地形和自身条件等因素,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及时调整部队的组织结构和行动方式。

灵活性原则要求指挥员具备快速决策和适应变化的能力,以应对不同情况下的作战需求。

3.2 突然性原则突然性是指在战场上通过出其不意、迅速行动,以打乱敌人的部署和计划,造成敌军混乱,从而取得战斗的主动权。

突然性原则要求指挥员善于利用时机,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方式,以达到战术上的胜利。

3.3 协同性原则协同性是指各个兵种、部队之间在作战中相互配合、支援和协同行动的能力。

协同性原则要求指挥员具备组织协调和统一指挥的能力,将各个兵种、部队的力量合理调配和利用,形成整体优势。

3.4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是指在作战中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最佳效果。

经济性原则要求指挥员在制定战术方案时考虑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并做出相应决策,以确保作战行动的经济效益。

4. 要素4.1 兵力要素兵力是实施战术行动所必需的主体力量。

正确运用兵力要素需要根据任务目标和敌情等因素,合理组织兵力,确保足够的火力、机动性和防护能力。

4.2 火力要素火力是战场上最重要的杀伤手段之一。

正确运用火力要素需要根据敌情和地形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武器装备和射击方式,以达到最大的杀伤效果。

4.3 机动性要素机动性是战场上实现灵活性和突然性的重要手段。

正确运用机动性要素需要根据地形和敌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行军路线和交通工具,以实现快速部署和迅速转移。

战争的战术原则

战争的战术原则

战争的战术原则战争是人类历史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而在战争中,战术的运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战术原则是指在战争中指导战术行动的基本准则和规律。

本文将探讨战争的战术原则,以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一、灵活性和机动性战争的战术原则中,灵活性和机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战场上,敌我双方往往会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局势和战术需求。

只有拥有灵活性和机动性,才能在战术层面上做出及时反应和调整,有效应对敌方的策略和战术,以取得优势。

二、集中和分散原则集中和分散原则是战争中常被运用的战术原则之一。

集中指的是集中兵力、集结火力,形成有力的攻击力量,发起有力的进攻;分散则是指将兵力分散到各个战场,通过各个击破战术,消耗敌方的兵力和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和敌我兵力情况,灵活运用集中和分散原则,可以在战场上取得战术上的突破。

三、突破和包围原则战争的战术原则中,突破和包围原则是通常被运用的策略之一。

突破指的是以少量兵力在敌人防线上找到破绽,集中火力进行攻击,形成突破口,削弱敌人的防御;而包围则是利用兵力优势,将敌人包围困击,形成局部优势,逐个歼灭敌人的战斗力。

通过灵活运用突破和包围原则,可以有效地瓦解敌人的战斗力,实现战术目标。

四、歼灭和消耗原则歼灭和消耗原则是战争中常被运用的战术原则之一。

歼灭指的是以优势兵力迅速消灭敌人的主力,削弱敌人作战能力;而消耗则是通过持续战斗,消耗敌人的战斗力和资源,逼迫敌人降低战斗意志,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在实际战场中,根据兵力情况和战术需求,运用歼灭和消耗原则,可以最大化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争取战争的胜利。

五、隐蔽和伪装原则隐蔽和伪装原则是战争中常被运用的战术原则之一。

隐蔽指的是把自己的行动和意图隐藏起来,迷惑敌人,减少敌人对我方兵力和意图的了解;而伪装则是通过伪装装备、部队、行军路线等多种手段,混淆敌人的视听,增加敌人的判断困难。

在战争中,隐蔽和伪装原则的运用可以降低我方的损失,增加敌人的不确定性,为我方在战场上的行动赢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林彪“六个战术原则”的要害是反对歼灭战,鼓吹击溃战

林彪“六个战术原则”的要害是反对歼灭战,鼓吹击溃战

作者: 孟进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陕某部
出版物刊名: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7-11页
主题词: 六个战术原则;击溃战;歼灭战;毛主席;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具体实践;运动战
摘要: <正> 是歼灭战,还是击溃战、消耗战?历来是我军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在作战指导原则上的根本分歧。

伟大领袖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科学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我军制定了一整套以人民战争为基础,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歼灭战为核心的战略战术原则,指导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取得了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从右倾机会主义的。

战术六大原则特种部队

战术六大原则特种部队

战术六⼤原则特种部队战术1.集中原则集中是针对⽕⼒⽽⾔的。

⽆论是C T的跑位,还是T的r u s h,除⾮确有必要,决不要脱离⼤部队。

在交⽕时,让尽量多的枪⼜指向同⼀个敌⼈。

2.分散原则分散是针对交⽕时⼈员的位置的。

在确保⽕⼒集中的原则下,在交⽕时尽量让⼈员分散,这样在交⽕时,敌⼈往往会有所犹豫,不知该先射击哪⼀个;⽽且敌⼈杀掉⼀个我⽅队员后,必须将枪⼜⼤⾓度翻转,才能重新瞄准。

集中和分散两原则必须结合使⽤,以D u s t中C T的右路防守为例:C T 应尽量抢占呈扇形环绕洞⼜的各个射击位置,尽量集中⽕⼒,对r u s h之敌进⾏“轮奸”。

3.运动原则。

快速的运动,是实现局部以多打少的必要条件。

辽沈战役的初期,林彪总是让部队不分昼夜的急⾏军。

过量的体⼒消耗,让到达战⽃位置的部队战⽃⼒下降不少,甚⾄出现过跑死⼈的现象,但由于部队运动快,因此战⽃打响的地点,我军总是能集中绝对的优势兵⼒,这样才使得我们的劣势兵⼒,反⽽呈进攻态势。

在S F中,运动还有⼀点好处:长时间的静⽌,眼睛总盯着固定的画⾯,常常让⼈精神松懈;⽽运动起来,画⾯不停闪动,神经紧崩,才能保持较⾼的反应速度。

4.情报优先原则在战场上,情报员就是指挥员。

对于C T来说,⼀句“e n e m y s p o t t e d”意味着敌⼈的⼤规模r u s h,就应该⽴刻集中兵⼒,予以围歼。

对于T来说,⼀句“g o g o g o!”或者“s t o r m t h e f r o n t”则意味着发出信息者已经确定前⽅敌⼈防守薄弱,应该即刻r u s h,⽽“e n e m y s p o t t e d”接“t e a m,f a l l b a c k”,则意味着情报员确认前⽅敌⼈重兵布防,⽴刻改变进攻⽅向。

运动原则和情报原则也是结合使⽤的。

以D u s t2T为例,开始的时候,T应该选择⼀个R u s h⽅向,进⾏两路包抄。

同时⼀个Aw p e r在出⽣地正对C T出⽣地⽊门的狙击点上数前往B点布防的C T⼈数,从⽽决定发出“s t o r m t h e f r o n t”还是“t e a m f a l l b a c k”。

简述防身术的战术原则

简述防身术的战术原则

简述防身术的战术原则
防身术的战术原则
1、发现危险:要时刻警惕,及时发现危险,这是防身术的基本原则;
2、克服恐惧:克服恐惧心理,及时采取措施,把握住机会,拔尖精神状态;
3、分析敌情:要根据敌情的变化,分析敌情,及时发现敌人的弱点;
4、灵活出击:要抓住时机,灵活出击,及时把握机会;
5、抓住机会:要及时抓住机会,把握住时机,采取有效的措施;
6、灵活应变:要灵活应变,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战术;
7、及时反击:要及时反击,迅速抓住机会,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8、有效攻击:要有效攻击,采取有针对性的攻击策略,趁敌人不备;
9、保持清醒:要保持清醒,放慢呼吸,以实际比力制胜;
10、规避损伤:要规避损伤,以避免因拳击而造成的受伤或死亡;。

六个战术原则

六个战术原则

六个战术原则中国近代军事家林彪元帅可谓功勋卓著、战功显赫。

其中,林彪军事思想中较为典型的有“六个战术原则”,尽管是步兵战术,归纳起来只有25个字,通俗、易懂、实用,堪称是我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步兵战术的教案。

下面简单介绍这“六个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四快一慢、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四组一队中所谓四组,即突击组、火力组、爆破组、支援组。

一队,就是以上四个组编成的突击队。

四快一慢:四快就是1,向敌前进要快;2,抓住敌人攻击准备要快;3,突破扩张战果要快;4,追击退却敌人要快。

一慢是,发起总攻时机要慢。

三猛战术就是猛打、猛冲、猛追。

一点两面是一个进攻的战术、歼灭的战术,就是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弱点突破,打开口子向纵深扩大战果,同时以一部分兵力,从另外方向对敌实施钳形攻击,形成两面、三面或者四面包围。

【怎样当好一名师长】一、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

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

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

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

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

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

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

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

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

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

六大战术原则范文

六大战术原则范文

六大战术原则范文在战争中,战术原则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基本准则,是指导军事行动的重要理论依据。

六大战术原则包括:集中兵力、迅速行动、突然出击、机动灵活、战斗保密和有序指挥。

下面将对这六大战术原则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集中兵力是指将有限的兵力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决战方向,以形成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达到集中兵力、乘胜追击的目的。

集中兵力可以充分发挥兵力的火力、机动和控制能力,有利于实施歼灭战和节约兵力的原则。

在集中兵力时应注意分散和集中的平衡,充分调动各兵种的资源,提高兵力的利用效率。

其次,迅速行动是指在敌情、地形等因素有利的情况下,快速行动,抢占有利地形,实施打击。

迅速行动有助于出击的意外性和突然性,减少敌方的准备时间和抵抗能力。

同时,迅速行动还能够有效地保护我方兵力,防止敌方对我方兵力的打击。

迅速行动需要具备准确的情报和周密的计划,以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第三,突然出击是指在敌方没有准备和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发动攻击。

突然出击能够出人意料,打乱敌方的部署和计划,造成敌人的混乱和惊慌。

突然出击时需要保持速度和灵活性,采取集中力量、快速攻击的方式,迅速取得战略和战术上的胜利。

突然出击需要具备准确的情报和精确的计划,以确保攻击的效果和结果。

第四,机动灵活是指在战斗中,根据敌情和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和改变战斗部署和计划。

机动灵活能够有利于应对敌方的反击和抵抗,调整兵力和资源的使用,保持战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机动灵活时需要保持快速、准确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充分发挥指挥员和士兵的智慧和能力。

第五,战斗保密是指在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保守和控制军事行动的信息和情报,防止敌人获取我方的情报和计划。

战斗保密有助于出人意料和迷惑敌人,提高我方的成功概率和战斗效果。

战斗保密需要严格的保密措施和管理,充分保护军事行动的机密和安全。

最后,有序指挥是指在战斗中,保持指挥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指挥员的权威,确保战斗力和战斗力的有效使用。

战术原则的核心是

战术原则的核心是

战术原则的核心是1.目标导向:战术的核心是确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

无论是在军事战争中还是在商业竞争中,目标导向是一切战术行动的出发点。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战术行动提供方向,集中资源和努力。

2.灵活性:战术需要具备灵活性,以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事实上,战术往往是为应对变化而制定的。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变化的情况和新的挑战需要战术上的迅速调整。

灵活性可以帮助领导者在面对变化时做出及时反应,调整战术方针和步骤。

3.整体性:战术决策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因素和影响。

整体性意味着将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非单独分析和处理。

在战术决策中,领导者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以确保整体战术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4.协同合作:战术需要协同合作来实现。

战术行动往往涉及到多个个体或组织的协同合作。

在军事战争中,协同合作是军队的核心战略,并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领导者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来协调各个部门和个体的努力,实现战术目标。

5.精确性和速度:战术行动需要具备精确性和速度。

精确性是指在行动中避免错误和失误,确保每个步骤都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

速度是指迅速采取行动并在紧要关头做出决策。

精确性和速度是战术行动成功的关键要素。

6.持续学习和创新:战术需要持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

学习和创新是为了不断提升战术能力和效果。

领导者需要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方法,以应对新的挑战和机会。

总而言之,战术原则的核心是确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同时具备灵活性,考虑整体的因素和影响,实现协作和合作,追求精确性和速度,持续学习和创新。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领导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制定和执行战术决策,达到预期的目标。

六项战术原则

六项战术原则

六项战术原则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超有趣的六项战术原则,就像是在探索一场奇妙游戏的攻略一样。

第一项战术原则,好比是盖房子要先打地基。

这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要是这个没做好,就像搭积木没有放稳第一层,那整个建筑,哦不,整个战术体系可就摇摇欲坠啦。

这就像厨师做菜,要是盐和油这种基础调料没放对,后面再怎么花哨地加香料,那菜也是个灾难。

然后呢,第二项战术原则,就像是足球队里的中场调度。

它起着衔接和控制节奏的作用。

要是没有它,就如同一群蚂蚁没有指挥,乱成一团。

这就像你在玩拼图,没有一块合适的中间块去连接其他部分,那最后只能是一堆零碎的小片片,完全拼不出美丽的图画。

第三项战术原则啊,简直是战斗中的魔法护盾。

它是一种保护机制,没有它的话,就像一个赤膊上阵的战士面对敌人的箭雨,那只能被射成刺猬啦。

这就好比你下雨天出门没带伞,只能被淋成落汤鸡,还怎么潇洒地应对战斗呢。

再说说第四项战术原则,它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

在战术中起到精准切割、分化的作用。

如果缺失了它,就像拿着大斧头砍西瓜,不但不精准,还把好好的西瓜弄得一团糟。

这就像钓鱼没有鱼钩,只能看着鱼在眼前游来游去,却毫无办法。

第五项战术原则,这可是战斗中的强心剂。

能给整个战术注入活力,要是没有它,就像汽车没了油,只能干瞪眼停在那里。

这就如同唱歌没有了旋律,只剩下干巴巴的歌词,完全没有灵魂。

最后一项战术原则,像是给整个战术包上了一层漂亮的糖纸。

让整个战术不但实用,而且看起来还特别酷炫。

要是没有这一层,就像美女没化妆,虽然本质美,但总少了点吸引人的魅力。

这就像蛋糕没有了奶油的装饰,虽然能吃,但看起来就没有那么诱人了。

这六项战术原则就像是六个性格各异但又缺一不可的小伙伴,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出一个强大的战术体系。

就像复仇者联盟里的超级英雄们,每个都有自己的本领,组合在一起才能拯救世界呢。

所以呀,咱们可不能小瞧这六项战术原则中的任何一个,它们都是战术这个大舞台上的闪亮明星。

游击战术为六条原则

游击战术为六条原则

游击战术为六条原则(1) 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2) 不在消灭敌人,而在消磨敌人;(3) 支配敌人,掌握主动;(4) 积极进攻,绝少防御;(5) 飘忽不定,出没无常;(6) 越是敌人后方,越是容易成功。

在作战,行军、宿营等等方面,也都摸索到了一套要领。

例如在作战行动上,我们总结出这样的要领:(1) 反敌人之道而行,并竭尽欺诈之能事,敌进我退,敌集我散,敌大我避,敌小我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2) 不要企图太大,只要常有小胜;(3) 站在敌人翼侧、后方和圈子外围,不为敌人所合击;(4) 一切作战行动必须迅速、勇猛、坚决,迟疑犹豫就等于等死;(5) 注意使用突然的白刃袭击,只要枪弹一响,刺刀就要杀到敌人的肚皮上去。

隐蔽我们的行动和企图是我们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们总结了兜圈子、大小圈、“8 ”字形、“s ”形、电光形、回马枪,东去西返,早出晚归等许多方式,做到飘忽不定,出没无常,使敌人无法捉摸。

行军沿途的痕迹要留专人殿后负责消除,压倒的草要扶起来,脚迹要抹掉,有时则在与我们行动相反的方向弄出痕迹,迷惑敌人。

部队宿营,一般不住大村庄,大村庄道路多,不便于警戒。

多半选择小村庄,最好是独立砖瓦屋,不住没有后门的房屋。

那时我们实行“五班制”,每到宿营地,支队部住中间、东、南、西、北各放一个班。

哪个方面发现敌情,就由那个方面的班抗击,掩护支队部和其他班转移,完成任务后,到预定地点集合。

每天都要规定两个集合点,如果第一个集合点有敌情,就到第二个点去集合。

为了适应分散游击的需要,指挥机关就是我带的一个班。

这个班的成员有参谋,有警卫员、卫生员、绘图员、司号员、炊事员、理发员等等。

他们既是专业人员,又是战斗人员,既执行本身的职务,又站岗、放哨、侦察、打仗,很精干。

各支队也是这样。

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调查地形道路,天天调查。

从驻地出发,前边有条岔路,右转弯是到哪里去的,左转弯是到哪里去的,大路小路都问得清清楚楚。

战术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战术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战术原则的核心是什么
战术原则是指导战斗的原则。

它是战斗客观规律的反映和高度概括,受战役原则和战术思想的制约。

它是战斗指导规律的具体体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吸取古今中外战术上有益的内容,总结自己特有的作战经验,形成了一套战术原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劣势装备军队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战斗指导规律,主要有:熟知敌我双方情况,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积极消灭敌人,严密组织防护,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建立有重点的疏散、纵深、立体部署,掌握强有力的预备队;密切协同,主动配合,快速组织准备,实施全面保障;注重夜战近战,扬己之长击敌之短;力争主动,力避被动,灵活机动,出敌不意;勇敢顽强,连续作战。

战术专业知识点总结

战术专业知识点总结

战术专业知识点总结1.战术的定义和特点战术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根据敌我双方的力量、地形、气候、环境等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争取最有利的战斗形式和位置,以达到作战目的的一种技术。

战术是指导和管理部队实施战斗行动的科学方法。

2.战术的基本原则战术的基本原则包括:进攻就是胜利、集中兵力、以少胜众、突然、灵活、出奇制胜等。

3.战术的基本内容战术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机动战、火力战、掩护战、防御战、攻坚战等。

4.战术的组织和指挥战术的组织和指挥是战术技术的重要内容,包括作战步骤、指挥原则、指挥方法等。

5.战术的作战形式战术的作战形式包括突击、迂回、包围、游击、伏击等。

6.战术的作战部署战术的作战部署包括前沿、预备队、后卫等。

7.战术的实战应用战术的实战应用主要包括:用兵的艺术、战斗力的提高、部队的配合等。

8.战争学与战术学的联系战争学与战术学是密切联系、互为依托的,战争学是战术学的理论依据。

9.战术的研究方法战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地调查、模拟推演、科技支撑等。

总之,战术是指导和管理部队实施战斗行动的科学方法。

战术的基本原则包括进攻就是胜利、集中兵力、以少胜众、突然、灵活、出奇制胜等。

战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机动战、火力战、掩护战、防御战、攻坚战等。

战术的组织和指挥是战术技术的重要内容,包括作战步骤、指挥原则、指挥方法等。

战术的作战形式包括突击、迂回、包围、游击、伏击等。

战术的作战部署包括前沿、预备队、后卫等。

战术的实战应用主要包括用兵的艺术、战斗力的提高、部队的配合等。

战争学与战术学是密切联系、互为依托的,战争学是战术学的理论依据。

战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实地调查、模拟推演、科技支撑等。

三三小队战术分析

三三小队战术分析

三三小队战术分析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战斗力比较强悍,参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两大战役,并最终从东北打到海南岛。

这背后离不开野战军战士们的英勇作战和高层的战术指挥。

其中,林总就提出了六大战术原则,即“一点两面”、“三猛”、“三三制”、“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并运用于战争实践,打造出一支具备卓越战斗力和战术素养的军队。

今天,主要说说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

事实上,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并不依靠人海战术,而是分散阵型的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战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各小组依据地形分散展开攻击,战斗时呈三角队形进攻、掩护、支援;三个班成一个战斗群,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战斗力分配非常合理。

三三制是一种基层作战战术,也是适应热兵器时代的步兵战术。

在古代,作战往往依靠人多来获得优势,除了少数依靠阵型进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比如刘裕的“却月阵”。

刘裕是南北朝第一英主,一生对外先后灭谯蜀、南燕、后秦,对内平定孙恩之乱、桓玄之乱等,公元416年,刘裕率领十余万大军最后一次北伐:灭后秦之战,四月,刘裕派白直队主丁旿率700人及战车百乘,抢渡黄河北岸,在距水百余步处布下弧形的阵,两头抱河,因形似新月,故称却月阵,每辆战车设置7名持仗士卒。

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向北魏军,主动示弱,魏军3万骑兵三面围攻晋军。

朱超石令士卒改换大弩猛射,并选神射手用箭集束发射,给魏军以重大杀伤;由于弧形迎击面小,魏军越向前,所受到的杀伤也就越大,魏军逐渐抵挡不住,败退而归。

此战刘裕采用步、车、水军3个兵种协同作战,以近2700名步兵破魏军3万多骑兵。

当然,“却月阵”是在特殊情况之下的阵型,很难完全复制,却也是步兵、战车、水军协同作战的经典案例。

阵型主要来源于兵种的克制,比如骑兵克制步兵,弓箭手克制骑兵。

战术知识点总结

战术知识点总结

战术知识点总结在军事作战中,战术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

战术是指在战斗中运用兵力和火力,以及灵活的组织和协调,灵活的运用兵种和武器,藐视地形,战场情况和敌情,巧妙地采取战术部署,实施灵活的机动作战,以达到消灭敌人,保持自己战斗力,完成战斗任务的计划、组织和行动方式。

战术能否得当,关系着作战的成败成败,是战争决胜的重要因素。

一、战术的基本原则1、灵活性原则:灵活是运用部队和兵器的基本要求。

灵活性不仅仅是战术行动的特点,更是战术行动的内在要求。

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灵活的战术部署;灵活的战术控制;灵活的作战方式;灵活的战术调整等。

2、集中力量原则:集中兵力是进行战斗的前提条件。

集中兵力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集中,更重要的是集中兵力使战斗力大大增加;集中兵力是指使用足够的兵力给予对方强大的攻击,以损伤对方的战斗力;集中兵力更显示了我军在战场上的强大并以少胜多,同时也加强了我军的火力优势。

3、地域性原则:地域不同、情况不同,战术的选择自然不同。

地域性原则主要包括:隐蔽地面运动;打地形战争;地下和地域战争。

4、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作战中的计划、组织、指挥、战术等方面要全面;作战观察、采取行动都要全面。

作战计划要全面,作战行动要全面,作战观察要全面,大道到成绩也要全面,这些都受全面原则支配着5、掩护性原则:掩护性原则是对我军在一切作战环节中保护的战斗力。

掩护性原则主要包括:夜战掩护;烟幕掩护;地域掩护;天气掩护;电子反光掩护;隐身掩护。

二、战术的基本内容1、战术组织:战术组织是以战术特点为基础,根据部队编成、兵种组成、武器装备、地区情况和敌情,科学地组织到战术单位编组、战术单位编成、操作制定战术战术布置,通过战术体系的建立,进一步简化操作,提高指挥效率。

因此在战术组织中,要考虑部队编组、兵种组成、武器配备战术,地域情况,敌情,敌我差部署等一系列因素。

2、战术指挥:战术指挥是指战术领导者在作战中根据战术要求,明确掌握战局,依照决策抉择,指挥战斗行动,克服敌军的抵抗,达到作战目的。

四野六大战术

四野六大战术

xx六大战术“六大战术原则”: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四快一慢、四组一队一点两面:进攻时只攻一点,包围两面(敞开两面甚至三面)。

集中兵力于一点上,采取纵长(点)与分散(面)相配合。

那么开始突击时只有两三个排进入战斗,(形成)逐次增兵逐次消耗的“添油战术”、“头尖尾巴长”,形成后劲最大的尖刀。

—的兵力放在点上,—的兵力放在面上;放在点上搞集中兵力的绝对化。

集中兵力打开一个口子,以保证打垮敌人。

一点打垮了,其余的就会垮。

只搞自己与自己的点与面的兵力对比,只在两面部署兵力,反对四面包围。

四面包围是平均主义,缺乏重点是逼敌作困兽之斗。

“面”的配置:可以“一点一面”,也可以“一点两面”,乃至于“一点多面”,“三面”,“四面”。

可以“有点无面”,可以“多点多面”,可以“点中有面,面中有点”。

中心是为了集中兵力,只讲自己点上`面上兵力对比,把自己兵力集中在一点上。

至于同战场上敌军兵力对比,则可以不占优势。

四快一慢:(抓住敌人后的)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敌溃退后)追击要快。

总攻开始时间要慢。

中心是一个“慢”字。

“慢”的时间用以侦察地形、敌情、布署兵力、火力,进行政治鼓动工作,休息。

不管情况与任务怎样,反正我要准备好了才打,没有准备好就不打。

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

不要害怕由于准备而产生的新困难,一不怕(因为自己准备而)敌人工事加强,二不怕敌人增援,三不怕敌人跑了。

不能打急了,打急了就不能实现“慢”字。

一开始进攻的时间不准快,只准慢。

不管上边怎么催,总是要准备好了再打,没准备好就不打。

攻击准备时间要超过战斗整个时间,如七天。

“四快一慢”是攻打四平失利的经验总结。

攻打四平时侦察敌情不仔细,未识破陈明仁借鉴了日本人的守城战术。

另外,林彪认为发动总攻太匆忙了,使许多战士牺牲在坚城之中。

三三制:步兵班编为三——四个战斗小组,每组3—4人,老战士、新战士、解放战士结合配置。

攻击时以小组为单位,呈三角形队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