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30课诗四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情) 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 不忍分别。(拟人)
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 远
渡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远渡地点 叙事 出蜀目的
荆 门 送 别
对 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游动的视角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从大处着笔,巧妙地运用 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 之。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诗人为什么要着意写“衣沾不足惜”呢?
“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 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糊 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 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 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但物质生活的艰难,依然 无法阻挡诗人对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 失去自我,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 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 精神品质。
使至塞上
王维
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 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 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 以及表达戍边将士思乡之
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喻 俯视
仰视
山水 远景 写
月云 近景 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由景及情 抒情
拟人
留恋故乡
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 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 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江南有三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武汉黄鹤 楼、湖南岳阳楼。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 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 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劳作地点:南山。 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 “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同 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 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 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 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这一句将劳动 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 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huì
h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zhǎng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种豆在南山脚下, 草盛豆苗稀。 杂草茂盛,豆苗却很稀疏。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野草, 带月荷锄归。 晚间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 夕露沾我衣。 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 衣裳沾湿不值得惋惜,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叙事) 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 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 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 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 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比喻)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 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 (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 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 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 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 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 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 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 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 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 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
hòu jì
Yān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 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 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盛唐时期边塞诗非 常盛行,王维,高适, 岑参 ,王昌龄等都以 写边塞诗著称。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
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 “王右丞”,有“诗佛”之 称。他能诗能画,宋朝苏轼 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 五柳先生,私谥(shì)“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文学 家、散文家。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田园诗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饮酒》《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烽火台一缕烽烟直上云 霄,黄河横贯其间,苍穹中高挂着一轮浑圆的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偶遇骑马的侦察兵,他报告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呢!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渡荆门送别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 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南宋著 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 ,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登岳阳楼
南宋·陈与义
jīng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shŭ
xǐyǐ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 远
渡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远渡地点 叙事 出蜀目的
荆 门 送 别
对 偶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游动的视角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从大处着笔,巧妙地运用 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 之。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诗人为什么要着意写“衣沾不足惜”呢?
“衣沾”并不只是说衣服被打湿而已,而是一个象征。 从前做官,虽然不舒服,总有一份俸禄,可以养家糊 口,沽酒买醉。辞官隐居,生活自然艰难得多,田间 劳动,又不是他这么一个读书人所能轻易胜任的,而 且这种境况还将持续下去。但物质生活的艰难,依然 无法阻挡诗人对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喜爱。
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 失去自我,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 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 精神品质。
使至塞上
王维
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 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 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 以及表达戍边将士思乡之
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喻 俯视
仰视
山水 远景 写
月云 近景 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由景及情 抒情
拟人
留恋故乡
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 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 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江南有三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武汉黄鹤 楼、湖南岳阳楼。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 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 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劳作地点:南山。 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 “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同 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 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 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 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这一句将劳动 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 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huì
hè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zhǎng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种豆在南山脚下, 草盛豆苗稀。 杂草茂盛,豆苗却很稀疏。 晨兴理荒秽,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野草, 带月荷锄归。 晚间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 道狭草木长,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 夕露沾我衣。 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 衣裳沾湿不值得惋惜, 但使愿无违。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叙事) 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远景) 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 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近景) 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 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比喻)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 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 (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 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 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第,授文林郎 。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 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 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 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 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 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 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 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
hòu jì
Yān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 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 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盛唐时期边塞诗非 常盛行,王维,高适, 岑参 ,王昌龄等都以 写边塞诗著称。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
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 “王右丞”,有“诗佛”之 称。他能诗能画,宋朝苏轼 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 有诗。”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自号 五柳先生,私谥(shì)“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文学 家、散文家。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田园诗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 代表作品:《饮酒》《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归去烽火台一缕烽烟直上云 霄,黄河横贯其间,苍穹中高挂着一轮浑圆的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偶遇骑马的侦察兵,他报告说都护正在燕然前线呢!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渡荆门送别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 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南宋著 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 ,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登岳阳楼
南宋·陈与义
jīng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shŭ
xǐyǐ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