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诗四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诗四首参考答案:*“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你怎么看待陶渊明的“愿”?这里指的是意愿,也就是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使至塞上》诗句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
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
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
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
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
“征蓬”喻诗人,是正比。
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
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
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
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
不见草木,断绝行旅。
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
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
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
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
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
《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
”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
这是一个特写镜头。
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蜿蜒的河道。
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
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
06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讲述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图片导入:展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所描述的场景
音乐导入:播放与诗歌情感相符合的音乐,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复习导入: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为新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分析诗歌: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课堂参与度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鉴赏能 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 情
03
教学内容
《归园田居》
诗人介绍: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写作背景:诗人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 归隐,脱离了官场,返璞归真,过上了田园生活 诗歌主题:《归园田居》写出了作者与官场生活的彻底决裂,返璞归 真的人生理想
艺术手法:本诗用语朴实,朴素自然,清新明快,亲切感人
感谢观看
汇报人:
重点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重点教学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语言特点
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节奏感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 诗四首教案 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8.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
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
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
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讨论法。
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教具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归园田居》一、导入。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
他做过几任小官,41岁那年辞官而归,从此住在农村,亲自参加田间劳动,直至63岁去世。
这首涛是他辞官的第二年写的,诗题的意思是回到园田居住。
附带说一下,在封建时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据他们的行事给一个谥号;陶渊明不是大臣,“靖节”这个谥号是他死后朋友和门人私下给的,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节操,可以叫“私谥”。
二、读读讲讲问问。
问: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30课《诗四首》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文将针对人教版八年级必修课程中的《诗四首》一课进行教学设计及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一、课程分析1.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通过对诗歌的解读和分析,使学生理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体现文学特点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掌握文章的含义,提高语文素养。
(3)通过对精品文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文学鉴赏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2.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四首诗歌的解读和分析,包括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元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唐代王昌龄的《登科后》和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四首诗歌的深入解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文学的表现方式和文学特点的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对四首诗歌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从多角度掌握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设计1.预习导入(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四首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和意义,有利于跟上教学节奏。
2.课堂解读(30分钟)首先,教师提问《登鹳雀楼》中“九州生气”的意思,借此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造诣和历史背景。
其次,针对《青玉案·元夕》和《登科后》中的词句进行解读,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充满着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使学生理解到古代文人的境遇和生活方式。
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环佩玉琮,珮玉绿鸳鸯”则体现了唐代诗歌华贵的写作特点。
3.探究主题(20分钟)以《登科后》为例,分析其主旨是“顺应历史走向”。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什么角度出发来理解这句话,从中发现对未来的启示。
4.创新呈现(30分钟)由学生分组完成创新呈现,可以是演讲、朗诵、影视剪辑等等形式,重点是展现学生个人感悟和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教案 新人教版
明确: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二、指导朗读,力求使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示一些应注意的词语: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要求学生仔细听读,订正不恰当的读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
三、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整体感知诗意。
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教师提示:可以先逐句解释,然后进行完整的表述。
5.学生齐背《渡荆门送别》。
四、两首诗都写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1.学生齐背《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2.比较鉴赏。
明确:两首诗都写了自己出游的经历,都展示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写景技法高明,均有名句彪炳千秋,让世人时时吟诵。两诗景物描写皆融注诗情。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流露了诗人孤寂的心绪,《渡荆门送别》写出了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写景灵动,情韵悠长,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流露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以及初次远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说。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归园田居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1、背诵默写2、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略)二、走进作者: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的祖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败。
因为有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
他自29岁入仕,作过州祭酒、参军一类小官。
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慨于南北士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
此后直至他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等。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
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留恋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王维少年时就有才名,21岁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触犯皇权而受牵连,被贬为济州司库参军。
张九龄为相后,提拔他为右拾遗,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边塞。
后又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高,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30 诗四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两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两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
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堂实录一、积累字音与词语荒秽(huì):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
荷(hè)锄:扛着锄头。
道狭(xiá):道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
沾(zhān):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二、思考问题1.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3.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1.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2.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三.领悟诗歌的内涵美这是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剪影,请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
明确: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课后小结课上小结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学习《使至塞上》一.诗人及写作背景简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归园、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三、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田园归居》和《使至塞上》通读全文,解决生字。
四、课时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五号宋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语言"自然、通俗"。
四、齐背课文
五、研读《使至塞上》王维
1.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2.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
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3)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
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30课《诗四首》教案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学科:语文2、课时:23、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查阅资料,明白诗作者当时的处境,为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打基础。
二、教学课题:30课《诗四首》教案。
三、教材分析:陶渊明《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分别以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友、欢夜饮,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
本诗为其三乐农事,包含了诗人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亲近自然的那种欣悦,以及远离污浊现实的决心。
世人在南山下种豆,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
从表面看,写的是劳作之乐,但其内涵,是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唐朝时由于边境战火不断,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王维,盛唐著名诗人,人称“诗佛”。
当时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本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前两首诗2、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前两首诗理解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利用百度搜索和多媒体,查阅资料,增长知识,培养动手能力。
2、诵读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把握节奏,感知意境,实现心灵的探求,激发学生读诗、品诗的兴趣。
3、降级处理法,理解品评诗歌五、教学过程:(一)、巩固理解,解释引读。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字----------,一名-----------,字----------,谥号--------------别号-----------,---------﹙朝﹚伟大诗人,少时颇有壮志,博学善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
第30课《诗四首》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诗四首》教学设计(《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游山西村》陆游)【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四首诗,形成积累。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背诵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内涵。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情入题同学们,一个人的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主要是凭借什么?是诗歌。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发。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接触诗人的所思、所感,朗读诗歌可以培植我们更多的涵养。
读熟一首诗,在休闲时间里吟诵一下,就像唱歌一样,心灵上能补益无限。
今天我们来感受这四位诗人的诗歌吧。
二、粗读感知第一、二首诗歌,把握思想感情1.朗读中感受形象。
2.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3.师范朗读,把握停顿和感情基调。
4.师生合作,扫除字词障碍。
5.对照注释,了解大意。
三、赏析《归园田居》1.导入。
由学生交流陶渊明及其诗歌的事迹入手,了解课文的背景及作者的性格,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如:陶的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使得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感受到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的《归园田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诗文,了解这首诗的大意。
①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侧重写诗人对什么的体验?②为什么写这些景物?围绕这些景物写了什么事?“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③“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师生交流明确:全诗写了南山下的豆田杂草众生,豆苗稀少,诗人不得不早早起来劳作,直到很晚才能伴月而归。
回家的路上,杂草茂盛,露水沾湿了衣裳,诗人也不在意。
诗人觉得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心里就很满足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第一课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第一课时)新人教版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课时安排 4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查找有关资料,给诗歌插配有关的图画。
老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自由背诵。
检查背诵研读与赏析o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诗四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0诗四首知识与技术1.认识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认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1.朗读,掌握借景抒怀、情形交融的表现手法。
2.增强朗读训练,让学生领会诗歌独有的节奏和韵律,感觉其声韵美,在频频朗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光景描述中包含着的深沉的情思。
要点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诗词的意蕴朗读法、体会联想法。
1.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查找相关资料,给诗歌插配相关的图画。
2.教师准备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2课时同学们,今日我要向你们介绍两位古代有名的诗人,此中的一位你们在前方的课文中已认识了,他是陶渊明,而另一位,相同也是田园山川诗的能手——王维。
陶渊明 ( 约 365— 427 年 ) ,字元亮,暮年别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 ( 今江西九江 ) 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早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今后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喝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回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开创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拥有独到的风格和极高的成就,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境地。
作品平凡自然,出于真实感觉,影响唐朝诗歌的创作。
王维 (701 — 761 年) ,字摩诘,蒲州 ( 今山西永济县 ) 人。
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居解头 ( 即第一名举子 ) ,二十一岁中进士,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川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有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确在描述自然光景方面有其独到的成就。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伟,也许是边境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安静,都能正确、精练地塑造出完满非常的鲜活形象,着墨不多,但是境界高远,诗情与画意完整交融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四首一、说教材《归园田居(其三)》写的是田园之乐,实际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声。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渡荆门送别》描绘的是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二、教学依据:背诵和默写是首要。
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这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
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四、说教学设想: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难点:激发学生想象。
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思路:通过反复咏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到翅膀,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1、导入新课:陶渊明的性格既刚正不阿,又适情任性这使他与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官场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使他辞别官场,归隐田园。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陶渊明对和平、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一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3、自由背诵。
检查背诵4、、研读与赏析:教师出示学生绘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进行对照赏析,同时提出思考的问题:a.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这首诗的画面。
(要求结合人物身份、举止、心情)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l曰I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a.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
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
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b.“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着。
语言“自然、通俗”。
5、齐背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使至塞上》王维1、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出使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出使?出使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明确:作者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自由朗读,限时背诵检查背诵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b.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学生对照自己画的图画赏析,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
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b.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齐读背诵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白1、导入新课: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2、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
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3、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
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
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齐读背诵4、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
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着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
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登岳阳楼》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4激发学生灵性,陶冶情操,增加文化积累。
5背诵并默写。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方法:诵读法,联想法,点拔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二、指导学生自读诗文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有《简斋集》《无住词》。
《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
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
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节奏、韵律及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
4.指名1-2名学生朗读诗文。
其他学生评介。
三、小组合作讨论,再读诗文,回答问题。
多媒体显示 1、首联与颔联是景物描写,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2.颈联明显是学杜甫《登高》句“万里悲秋常用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但陈与义并不生吞活剥,诗中以“万里”对“三年”,表达出哪些信息?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问:古今评家认为陈与义“喜仿杜甫宏阔之体”,诗风如老杜“宏伟苍楚”……除了颈联外,请再结合诗中意境作简析。
五、课堂小结:陈与义与杜甫相同的人生现遭际,同时都有机会登临名胜-----岳阳楼,都为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这是历史的巧合。
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归田园居使至塞上前四句:田间的劳动情形叙写出使经历(既言事,又写景)五六句:归途夕露沾衣刻画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七八句:抒写归隐意愿渡荆门送别首联:远渡的地点此行的目的颌联:写景(远)颈联:写景(近)尾联:抒情(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