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梅饮医案四则

合集下载

连朴饮合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湿热证验案3则

连朴饮合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湿热证验案3则

湿热之邪为湿邪与热邪两者相合而成,湿热证见于多种疾病中,若湿邪或热邪单一致病则病机相对简单,且易于治疗,两邪相合则使得病机变得复杂,较为难治且疗效较差。

湿热之邪常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和肾主水功能失司所致,故常见于肾系疾病。

湿热的治疗正如吴塘所言:“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因此治疗上应清热祛湿并行。

肾系疾病湿热证常因内外合邪而诱发[1],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湿热病邪是肾系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2-3]。

我们运用连朴饮合五苓散治疗肾系疾病湿热证,获得较好的疗效。

连朴饮见于王士雄《霍乱论》,其功效为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霍乱湿热蕴脾之证,现多将本方运用于湿热蕴阻中焦的各种杂病的治疗中,以祛湿热而复脾胃之运化[4]。

五苓散出于《伤寒论》,主治太阳蓄水证,其功效为利水渗湿、通阳化气,利湿邪而复肾之气化[5]。

两方相合清湿热、调脾胃、利湿邪、助气化。

现列举连朴饮合五苓散加减治疗淋证、肾劳、慢肾风等肾系疾病属湿热证验案3则(冯松杰主诊),与同道分享。

1 慢肾风(上焦湿热证)张某,女,31岁。

2011年9月18日初诊。

反复尿血2年余。

2年前患者因反复尿血于2009年6月13日在某院行肾穿刺活检术,诊断为IgA 肾病,病理结果示:穿刺组织在光镜下见11个肾小球,其中7个球性废弃,3个节段硬化。

2009年9月12日查肝肾功能示:ALT 87.2IU/L,Scr 0134µmol/L,UA 578µmol/L ;尿常规:BLD 3+,Pro 2+,红细数 2万/mL。

刻下:自觉小便发红,且泡沫多,夜尿1~2次,纳食可,夜寐安,双下肢无浮肿,测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咽痛,咽部红肿,舌苔黄腻,舌边红,中间有裂纹,脉细数。

西医诊断:IgA肾病;中医诊断:慢肾风(肾虚湿热);治法:益肾清利,佐以利咽。

方选连朴饮合五苓散加利咽之品,处方:厚朴6g,川连3g,姜半夏12g,石菖蒲10g,焦山栀10g,白术12g,泽泻10g,猪苓12g,茯苓20g,生黄芪30g,太子参15g,京玄参10g,射干10g,淡子芩10g,牛蒡子15g,制僵蚕10g,净蝉衣6g,土茯苓30g,积雪草30g,生牡蛎40g(先煎)。

连 朴 饮

连 朴 饮

连朴饮连朴饮(《霍乱论》卷下)[异名] 王氏连朴饮(《温病学讲义》)。

.[组成] 制厚朴二钱(6g) 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各3g) 香豉炒焦栀各三钱(各9g) 芦根二两(60g)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湿热霍乱。

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病机分析] 霍乱一病,多发于夏秋之间,其发病急骤,有挥霍撩乱之势,故名霍乱。

霍乱之名,首见于《内经》。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曰:“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又曰:“土郁之发……故民病心腹胀,肠鸣而数后,甚则心痛胁,呕吐霍乱”。

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分别载有:“呕吐而利,名曰霍乱”及“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的条文。

《诸病源候论》卷22具体描述了霍乱病的症状:“其乱在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则心腹绞痛。

其有先心痛者,则先吐;先腹痛者,则先利;心腹并痛者,则吐利俱发。

挟风而实者,身发热,头痛体疼而复吐利;虚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

霍乱之因有五,一因湿热,二因寒湿,三因虚寒,四因食滞,五因时疫。

本方所治之霍乱乃湿热所致。

夏秋之交,湿热交蒸,清浊相干,秽浊之气侵入体内,郁遏中焦,致脾胃升降失常,胃失和降则上吐,脾失升清则下泻;湿热郁遏,气滞不行,则胸脘痞闷;热邪上扰,心神不宁,则心烦躁扰;湿热郁阻,水道不利,则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为湿热郁遏之象。

[配伍意义] 本方为湿热郁遏中焦,脾胃升降失职,气机运行不畅之霍乱吐泻而设。

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正如冉氏所云“治法不在止泻止吐,惟求湿热一清,脾胃得和,则诸证自愈”(《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方以黄连、厚朴为君。

黄连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一举而湿热俱除,用于中焦湿热之呕吐、泻利甚好;厚朴苦辛温,苦燥辛散,长于行气燥湿,为消胀除满之要药。

二者合用,则湿去热清,气行胃和。

栀子苦寒,助黄连清热燥湿,且可通利三焦,使湿热之邪排除体外;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要药,尤善于降逆和胃止呕。

糖尿病,口干口渴、形体消瘦、失眠多梦怎么办?中医有经方—连梅汤今

糖尿病,口干口渴、形体消瘦、失眠多梦怎么办?中医有经方—连梅汤今

糖尿病,口干口渴、形体消瘦、失眠多梦怎么办?中医有经方
—连梅汤今
糖尿病,口干口渴、形体消瘦、失眠多梦怎么办?中医有经方—连梅汤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经典方剂,名为连梅汤。

该方剂出自《温病条辨》。

具有清心泻火,滋肾养液的功效。

主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

该方由黄连,乌梅,阿胶,麦门冬,生地黄几味中药构成。

方中黄连清心热;阿胶、生地滋肾液;麦冬养肺阴,滋水上源;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的功效,与生地、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的功效。

心火清,肾水复,肝阴充,则消渴、麻痹均可愈。

现代常用于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治疗。

《温病条辨》对该方剂有过这样的描述: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

可见该方在糖尿病治疗中比较常用。

这里要提示一下大家,本方治阴虚有热,虚实夹杂之证,阳虚者不可服用。

而且服药期间不宜食用辣椒、大葱、姜、海产品、蛋类等高脂、辛辣食物,应多食蔬菜等食物。

中药需要在医生辨证后,方能判断是否可以使用,切勿私自下药,以免伤害身体。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有关糖尿病相关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连梅理中汤加味,治疗剧烈腹泻案】周某,...

【连梅理中汤加味,治疗剧烈腹泻案】周某,...

【连梅理中汤加味,治疗剧烈腹泻案】周某,...【连梅理中汤加味,治疗剧烈腹泻案】周某,男,主诉:反复恶心呕吐7月余,腹泻10天。

病史:自诉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去年6月做过胆囊摘除手术,此后周期性恶心呕吐。

半月前因剧烈恶心呕吐而入住医院治疗,经过输液及服用药物,呕止,又腹泻甚剧,一日七八次不等,服过多种抗生素无效。

现症:腹泻,一日七八次,大便清稀如水样,腹中雷鸣,腹隐痛,但无里急后重,恶心、口干欲饮热汤,同时咳嗽吐泡沫痰(有长期吸烟史),不思饮食。

察其形体瘦削,精神委顿,四肢冷凉,舌红少苔而润,脉沉微。

【辨治】脾寒肠热,传化失司,津液偏渗,有气液脱竭将入少阴之势。

法当寒温并用,益气敛肠,积极制止气液脱失为急务。

至于肺中痰饮此时已难顾及。

用连梅理中汤加味。

【配伍】黄连、乌梅,党参,白术,干姜,木香,白芍,茯苓,罂粟壳,谷芽,甘草。

二诊:上方服后,腹泻、咳嗽立止,如桴鼓之相应,目前胃口不开,大便已3日未解。

停药已1日又见咳嗽吐泡沫痰,舌苔白润,脉沉细。

其大便3日未解,并非胃腑热结,乃因津液尚未恢复故也,稍假时日,津液恢复自愈,切莫又予通下,犯虚虚之戒。

针对肺中痰饮,用苏杏二陈汤加味调治。

【配伍】苏子,杏仁,陈皮,法半夏,茯苓,谷芽,甘草。

【按语】本案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升降悖逆,脾气不升则稀水腹泻日七八次,胃气不降则呕恶不止。

“肺胃大肠一气相通”,胃气不降,肺经气滞津停,故生痰饮咳嗽。

土气衰败,肝气来乘,故上下攻冲,诸证加重。

故以黄连、乌梅、白芍、炙甘草,酸苦以泻肝热,酸甘以化肝阴,既养肝之体,又和肝之用,以治脾胃之不胜;理中汤温运脾土,木香理气,谷芽运脾升阳,罂粟壳,可谓止泻、止咳之圣药,当时尚未禁止使用,故药房有售,而今已禁用,可以仙鹤草代之。

诸药合用既理土之虚,又平肝之急,药证相合,故能效如桴鼓。

#中医##健康科普排位赛#。

连梅止泻汤加减治疗幼儿重症腹泻验案2则

连梅止泻汤加减治疗幼儿重症腹泻验案2则
根 部略腻 , 脉濡滑, 均提示痰热 内蕴之证 。 综观本病, 病位在肺脾, 病性属虚 实夹杂 。因患者本
条牵 拉造 成的支 气管扩张, 0 5 年 曾因左 肾盂癌行左 肾切除 20 术, 术后 曾使用表柔 比星膀胱 灌洗 3次化疗, 上述 情况均可造
成 患 者抵 抗 力 减 弱 、 发 生 机 会 感 染 。 现 患 者 每 日午 后 低 热 , 咯
每 日 1 。 日, 8 5℃, 剂 次 T3. 大便仍 1 0余次, 口干, 唇红, 小便少。 于上方加 山楂炭 5g 、赤石脂 6 g 。第 3天, 7 8℃, T3. 大便每 日6次, 尚口干, 唇红, 又于上方去车前子, 加沙参 8 、山药 8 , g g
标本兼治, 实为配方之 妙; 且黄连得乌梅之生津止渴, 则苦寒不
2 体 会
草 4 g 加减治疗该病, ) 疗效甚佳 , 现报道验案两则如下。 1 典型病例 案例 1 :患儿, 2岁, 男, 素有疳证 。3 d前泄泻水样便, 伴 呕吐。 随即 出现大便喷射 而出, 呈水样, ld达 l 0余次, 高热 伴 烦躁, 口渴引饮, 唇干, 尿短赤, 形体 消瘦 , 皮肤干皱, 眼眶深陷, 腹胀 , 筋暴露, 青 舌红, 苔腻, 指纹紫滞 。查 :T 3 . ℃, 98 心率 10次/ i 。肠鸣音 亢进 。血常规示:W C1 ×1。L 中性粒细 4 mn B 5 0 , /
维普资讯

7 ・ 8
C ne e o r hi s J u nal of nf mat on n C I or i o T M
N v 00 V .1 N .1 o .2 7 o1 4 o 1
连梅止 泻汤加减 治疗 幼儿重症腹泻验案 2 则
伤阴;乌梅得黄连之清热去湿, 则敛 涩而 不留邪, 相得益彰 。 天 香炉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 的带根全草或根, 味淡辛, 性温 , 有 祛风 化湿 、止血消瘀之功;锦地罗味苦 、性微温, 有清热解毒 功, 两药相伍治肠炎痢疾, 疗效快速, 且佐黄连清 热去湿之功较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清热祛湿)——连朴饮(《霍乱论》)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清热祛湿)——连朴饮(《霍乱论》)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清热祛湿)——连朴饮(《霍乱论》)
一、组成
制厚朴二钱(6克)、黄连美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各3克)、香豉炒、焦山栀各三钱(各9克)、芦根二两(60克)。

二、用法
水煎温服。

三、歌括
连朴饮内用豆豉,菖蒲半夏芦根栀;胸脘痞闷兼吐泻,湿热为病皆可医。

四、功用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五、主治
湿热蕴伏。

霍乱吐利,胸脘痞闷,舌苔黄腻,小溲短赤。

六、方解
本方所治之霍乱吐利,缘于湿热蕴伏,清浊相混,胃失和降,脾失升清所致。

治宜清热化湿,理气和胃,使湿热一清,脾胃调和,吐泻即止。

方中以厚朴行气化湿,黄连清热燥湿,使气行则湿化,湿去热亦消。

佐以山栀、豆豉清宣胸脘之郁热,又以菖蒲芳香化湿而悦脾,半夏燥湿降逆而和胃。

芦根,《唐本草》谓其“疗呕逆不下食、胃中热”,(《医林纂要》)又称其能“渗湿行水”,可见方用芦根,是取其具有清热化湿,和胃止呕之功。

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俾湿热得清,胃气得和,清升浊
降、吐泻即止。

本方在湿温病常用治于湿热俱重的证候,是由湿阻中焦,郁蒸生热所致。

症见身热,心烦,胸脘痞闷,口渴,干噁;或大便溏泄,舌苔黄腻等。

本证运用本方,是取其具有苦降辛开,清热化湿,理气宣中之功,以使中焦湿化热清,清升浊降,胃气和调,诸症自已。

自拟连梅清化汤治疗食肉腹痛症

自拟连梅清化汤治疗食肉腹痛症
脘胀 满 者加 枳 实 、 厚朴 ; 吐甚 者 加 竹茹 、 呕 藿香 ; 团红 紫 者加 紫 记 载 , 无 确 定 病名 , 风 也 只是 在 临床 遇到 。根据 临床 表 现 多 归 属 中 草 、 皮 。 以上 为成 人 剂 量 ,2岁 以 下 儿 童 减半 。水 煎 , 晚分 医学 “ 痛 ” “ 泻 ” 畴 。皆 因过 食生 冷 油 腻 之 品 , 致 胃肠 气 丹 1 早 腹 、腹 范 导
1 资 料与 方法
文章 编号 :0 6 0 7 ( 0 0 0 埘 6 _ 2 1o — 9 9 2 1 )9 7 o
1 . 计 学方 法 计 数 资 料用 率 表示 , 间 比较 用 检 验 。 2统 组 1 方 法 : 察 组 的产 妇 子 宫 出现 规 律 的收 缩 后 , - 3 观 即送 人 产房 , 由 1 助 产 士 实行 “ 名 一对 一 ” 程 陪伴 分娩 , 产 士 要 向 产妇 及 亲 全 助 属 介绍 自己 , 以取 得 产妇 及 亲 属 的 了解 与信 任 。在 陪伴 分 娩 过 程 中 , 产 士 除严 密 观察 产 程 外 , 助 还要 做 好 必 要 的宣 教 , 耐心 细
中图分 类 号 : 2 63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 号 :0 6 0 7 ( 0 0 0 — 0 7 0 R 5. 3 B 10 — 9 9 2 1 )9 0 6 - 1
笔者 自 19 年 至 20 99 0 8年 1 共接 治 进 食猪 肉后腹 痛 , 6 、 姜 3片 , 日 1 , 2月 并 g生 每 剂 凉水 煎 , 晚分 服 。3剂 后 , 食 猪 肉无 早 试 发皮 肤 瘙痒 8 6例 , 收效 良好 , 介 绍 如下 。 现
1 一般 资 料 : 院 20 年 1 . 1 我 08 月未 进 行 陪伴 分 娩 足月 产妇 与

清心莲子饮治案三则

清心莲子饮治案三则

清心莲子饮治案三则于梅;高传才【期刊名称】《中医药信息》【年(卷),期】2001(018)003【摘要】@@ 余随张琪教授临证多年,观其对慢性肾病凡见气阴两虚、湿热内蕴为主要见证者,每以滑心莲子饮化裁应用而多获良效.举医案三则供同道参考.1 腰痛(慢性肾小球肾炎) 王某,女,9岁,1994年6月15日初诊.患慢性肾小球肾炎1年余,曾服中西药物治疗未能完全缓解.时有眼睑浮肿、尿色淡黄、排尿后小腹痛、腰痛,周身乏力、口于.尿检:蛋白(+ +),白细胞3~4个,红细胞10~20个,颗粒管型0~1个.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无力.辨证为气阴两虚、湿热内停有化热之势.治以益气养阴兼清利湿热之法.处方:黄芪、白花蛇舌草各20g,党参15g,莲子、麦门冬、地骨皮、柴胡、茯苓、甘草各10g,水煎服.服上方6剂,腰痛乏力均减轻,尿检:蛋白(+),红细胞2~5个.药已见效,以上方加黄芩10g,车前子15g继服之.7月10日复诊,服前方12剂,上述症状消失,体力增加,尿检正常,嘱其服药10余剂,以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未复发.【总页数】1页(P32)【作者】于梅;高传才【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大庆许明中医门诊部,黑龙江大庆 1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相关文献】1.晚期恶性肿瘤出血治案三则 [J], 屠德敬2.勃起功能障碍治案三则 [J], 王诗蕴3.湿温治案三则 [J], 钟先明4.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五)——裘沛然治疗癌症术后案三则 [J], 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裘世轲5.国医大师裘沛然治案(一)——裘沛然治疗发热案三则 [J], 王庆其;李孝刚;邹纯朴;梁尚华;王少墨;裘世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连朴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连朴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连朴饮《中医治法与方剂》
连朴饮(《霍乱论》)
【组成】黄连12g山栀9g厚朴15g制半夏12g石菖蒲6g豆豉9g芦根20g
【用法】水煎服。

1日1剂;重证1日2剂。

【主治】湿热内蕴,升降失常,霍乱吐利,胸闷脘痞,舌苔黄腻,小便短赤。

【证析】霍乱吐泻是本方主证,湿热内蕴是本证病机,其余诸证是湿热辨证依据。

其机理是:疫从口入,直侵胃肠,脾运障碍,气郁化热,津凝为湿,湿热内蕴,升降失调,遂致湿浊上逆作呕,下行作泻。

【病机】疫侵胃肠,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解毒,运脾化湿法。

【方义】疫毒侵入胃肠,引起脾功障碍,升降失调,治宜清热解毒,消除致病原因;运脾除湿,调理中焦功能,恢复中焦升降。

方用黄连、山栀清热解毒,芦根清热止呕,是消除病因的主药。

厚朴、半夏燥湿醒脾,石菖蒲、香豉芳化湿浊,是调理脾胃功能,恢复津气升降辅药。

两组药物合用,使湿热两清,脾功恢复,升降正常,诸证自解方中消除病因药物并不限于黄连、山栀,根据药理实验,厚朴也是广谱抗菌药物。

原意是用黄连清热,厚朴利气醒脾化湿,故以二药名方。

但以今日眼光观之,不宜忽略厚朴消除病因这一作用。

此方结构,充分说明治疗中焦之湿,重在燥湿芳化,即使不用利湿之品,亦能收效,颇似仲景半夏泻心汤的配方法度。

二方相较:此方多芳化之品,泻心汤多甘缓药物,以此异趣。

【应用】可用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病,见证如上述者。

【歌括】
连朴饮中用芦根,栀豉葛蒲半夏寻,
湿热内蕴成吐利,清热除湿自然平。

连朴饮加党参医案

连朴饮加党参医案

连朴饮加党参医案[摘要]连、朴、草三味药的药性同属于《内经》中的《素问·举痛论》。

此方出自《伤寒论》,其功效是祛风散寒、滋阴补血。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连、朴、草均具有抗菌作用。

对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的慢性炎症、溃疡及创伤后组织损伤均有治疗作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朴和而能清热,养阴生津,止咳平喘……凡肺热盛之病,自有朴之功”。

连朴饮其功效很多,如抗菌消炎,祛瘀止痛。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连朴饮对各种炎症也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朴草止咳平喘;清热降火;解毒养颜连朴饮是中医治疗皮肤疮疡病一种方法,中医常用为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之品来治疗皮肤炎症疾病。

一、病例简介患者王某,男,48岁,1999年9月15日初诊。

初诊时,患者面、颈、胸、背可见大小不等的红色小丘疹或水疱,周围可见色素沉着斑块,局部皮肤红斑累及真皮的多个部位,局部有渗出液,患者自诊时无明显外伤史,精神愉快身体较健康,患者对中医治疗的耐受力较强,无发热等临床症状。

检查见表、里、外三层组织呈灰白色,局部皮肤干枯坏死。

此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在午后或傍晚出现,不超过37℃,无寒战,头痛头昏,胸闷腹胀,纳差腹泻,舌质红,苔黄腻。

脉细滑弦数。

患者原无明显外伤史。

于2001年11月4日初诊时未出现上述症状。

现病史:患者近两年来因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引发全身感染反应而发热,并出现头面部红斑、丘疹或水疱等症状,其部位在面部及四肢背侧分布较多,与感冒类似也可表现为发热、头痛头晕等症,中医诊断为“肺热伤津”“火扰心神”而来治以“连朴饮加减”可奏效。

现症:口渴、发热、盗汗、胸闷不舒皆减轻或消失。

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二、病案讨论该患者之病,是由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所致。

故治疗时,宜选用“连朴饮”加减,以达到清热生津、活血化瘀之功效。

同时又注意对患者阴虚体质的调理。

所以疗效显著:1.全身瘙痒不挠,无脓疮,口干无味等均痊愈;2.皮肤溃烂明显好转,3.现疮面颜色红润光洁。

施今墨医案医话选

施今墨医案医话选

施今墨医案医话选施今墨治消渴医案赏析我国一代名医施今墨先生生前对糖尿病论述精辟,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治疗经验。

以下4案为施氏治疗糖尿病的案例。

[案例一] 陈某某,男,65岁。

患者于20余岁即有口干、多饮、尿频、善饥诸症,40年来求治各地,均诊断为糖尿病,时好时重,迄未根除。

近年来血压增高,又患白内障,视物不清,大便秘结,空腹尿糖(+++)。

脉象弦沉。

舌质暗。

辨证立法:糖尿病久,多有血压增高,是属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下元愈虚,血压愈增。

肝肾阴亏,久则及目。

脉现弦沉,本元虚损已显,病久年高,宜用丸方图治,拟宣明黄芪汤加味。

处方:紫河车60g,五味子30g,台党参60g,淡苁蓉60g,何首乌60g,生地黄60g,火麻仁60g,绵黄芪30g,寸麦冬30g,晚蚕沙60g,白蒺藜60g,天门冬30g,郁李仁30g,谷精草30g,川牛膝30g,磁朱丸30g,炒枳壳30g,杭菊花60g,干石斛60g,东白薇30g,杭白芍60g,野于术30g。

上药共研细末,蜜丸重14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二诊:前药连服3个月,屡检尿糖,均为阴性。

血压已趋正常,惟视物常觉模糊。

再用丸方治之。

处方:鹿胎膏30g,甘枸杞60g,谷精草60g,干石斛60g,紫河车60g,大生地60g,白蒺藜60g,决明子60g,杭菊花30g,淡苁蓉60g,磁朱丸30g,杭白芍30g,生黄芪60g,寸麦冬30g,葳蕤仁60g,全当归30g。

上药共研细末,蜜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白开水送服。

[案例二] 顾某,男,56岁。

患者病已经年,口干思饮,食不知饱,小便如膏,精神不振,身倦乏力,在某医院检查血糖、尿糖均高,诊为糖尿病。

舌质红不润,脉豁大三部皆然。

辨证立法:燥热为害,三消全备,缘以平素恣欲,喜食膏腴。

郁热上蒸,则口干欲饮;胃热则消谷善饥;病及下焦,则小便如膏。

脉豁大,元气已伤,证属气阴两亏,治宜益气为主,佐以养阴生津。

处方:西党参15g,生黄芪30g,绿豆衣12g,生熟地各10g,怀山药60g,五味子10g,金石斛10g,天门冬10g ,南花粉18g,鲜石斛10g,麦门冬10g。

学习叶天士医案用“泻肝安胃”法治疗糖尿病泄泻附验案四则

学习叶天士医案用“泻肝安胃”法治疗糖尿病泄泻附验案四则

学习叶天士医案用“泻肝安胃”法治疗糖尿病泄泻附验案四则古代医案是非常宝贵的医学遗产,通过学习古代医案,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叶天士医案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的医治病例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叶天士医案中使用“泻肝安胃”法治疗糖尿病泄泻附验案四则,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病例一:某患者,男,45岁,因糖尿病泄泻向叶天士求医。

患者患糖尿病已有数年,平素多饮多尿,口干咽燥,膀胱感觉迟钝,睡眠差,口淡不欲饮食,大便泄泻,面黄肌瘦。

叶天士对其辨证,认为其病根系于脏躁火刑,肾精亏虚,脾阳不振,气滞滑泄,脾肾阳虚。

治法:泻肝安胃,点穴补胃。

方药:柴胡、陈皮、枳实、茯苓、泽泻,生姜、熟地黄、乌梅、干姜。

频进补液,按以泻者,日五合左右,服胃之草木,食之不忍用餐,以草木泻,饮用酌调。

60剂后病愈。

病例四:某患者,男,48岁,因糖尿病泄泻向叶天士求医。

患者患糖尿病已有数年,症状与上例相似,辨证经鉴别后,证属湿热蕴结脾阳不振。

治法:泻肝安胃,点穴补胃。

方药:柴胡、黄芩、茯苓、泽泻,黄连、黄柏炒白术、甘草、生姜、炒麦芽、厚朴。

饮药泻脏之躁,日服三合左右,渐以食泻。

60剂后病愈。

以上四例病例,皆为糖尿病泄泻病人向叶天士求医,经过辨证施治,服用“泻肝安胃”方药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这四例病例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泻肝安胃”法治疗糖尿病泄泻的疗效显著,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

“泻肝安胃”法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

叶天士在对这四例病例进行辨证施治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脏腑状况,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选用了不同的方药,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泻肝安胃”法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叶天士在治疗疾病时,并不是单纯地针对症状进行治疗,而是更注重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使之达到平衡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泻肝安胃”法体现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名老中医用连理汤加减医案

名老中医用连理汤加减医案

名老中医用连理汤加减医案
连理汤是一种非常经典的中药配方,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

连理汤的主要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川芎、阿胶等,它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在临床中,名老中医们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连理汤的运用,以下是一些医案:
1. 患者女性,年龄40岁,主要症状为月经不调,经期疼痛,
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脉象弦细。

名老中医在连理汤的基础上加减,加入生姜、大枣以温补脾胃,加入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

经过连
续服用一个疗程后,患者月经周期逐渐调整,经期疼痛明显减轻,
面色也有所改善。

2. 患者男性,年龄55岁,患有慢性肾炎,出现腰膝酸软、夜
尿频多、头晕耳鸣等症状。

名老中医在连理汤中加减,加入山药、
杜仲以益肾填精,加入黄柏、茯苓以清热利水。

经过连续服用一个
疗程后,患者的腰膝酸软症状减轻,夜尿次数明显减少,头晕耳鸣
等症状也有所改善。

以上是一些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根据连理汤加减的医案。


些医案充分展现了连理汤在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期疼痛以及男性
肾虚等疾病方面的疗效。

通过对连理汤的加减运用,名老中医们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方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前,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因为中药使用需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连梅饮的临床运用

连梅饮的临床运用

按:心悸一证,虽为心所主,但亦有它脏所及者,厥阴肝风内动,即可因手足同经关系而上扰心包,发为心悸。不过其心悸的表现,正如厥阴提纲所言,有“气上撞心”的自觉特点。本例即是因于厥阴阴血偏亏,虚风挟热偏重,上冲心包而发为心悸。故其不仅有热气上冲心胸以至头面的特点,而且伴有渴欲饮水、嘈杂易饥等风消中土之症,期间眩晕、呕吐、泄泻的既往病史,也无不与其风动较盛而上攻下迫有关。不过本病到底以虚风为主,其扰动范围,以内脏为主,并不象实风内动那样能外达周身肢末,出现四肢抽搐、头项强直、角弓反张的外动显症,故辨证之时更须紧扣厥阴提纲,详问病人之自觉症状,才能于错综复杂的内症中,发现其“内动”之风象。治疗之中,也不宜过分重镇滋腻,一味寒凉,再损其已伤之中土,故选连梅饮为主方,酸敛熄风而能开胃,酸甘化阴而不碍阳,稍佐甘温而能扶脾,则养阴熄风与扶土抑木,互相兼顾各得其所,取效方能有益而无弊。
提要江西名医姚荷生先生自拟连梅饮,用以治疗厥阴病变阴阳错杂而虚热偏重者,疗效显著。刘英锋根据姚先生制方配伍特点,将连梅饮灵活运用于杂病,亦收到良效。文中举述4则验案以佐证。
我院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先生,以《温病条辨》连梅汤为基础,联系乌梅丸的厥阴治法,化裁一方--连梅饮(乌梅、黄连、炮姜、生地、党参、阿胶、麦冬),用以治疗厥阴阴阳错杂而虚热偏重者,疗效斐然。我院刘英锋老师,根据姚先生的这一学术创见,将连梅饮灵活地运用于杂病,亦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下文就他们在这方面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作一简要介绍。
乌梅丸后遗证 张某,女,35岁。1987年3月12日初诊。
素有“胃病史”,近来发作频繁,发时心下阵痛灼热,渴欲热饮不欲食,稍食则呕恶欲吐,身恶塞,痛剧则四肢厥冷,舌淡红、苔略黄,脉沉弦略数。请姚荷生先生会诊,按厥阴阴阳错杂证投以乌梅丸意(改汤),服3剂后心下疼痛大减,肢厥亦除,知饥欲食,脉沉见起,但续发身微热,肌肤起痒疹,面红,头昏痛,口苦,咽微痛。姚先生提示:此为厥阴阳进阴退,阳复太过而风热偏盛,改投连梅饮合金铃子散加减,服5剂,诸症渐平。

连珠饮医案

连珠饮医案

连珠饮医案编者按:本节是赵洪钧老师新作《方药指迷》第一章(补益要旨)第七节(补气血要方)的内容一、四物汤四物汤为现代医家最熟悉的补血方剂。

它首见于《仙授理伤续断方·医治整理补接次第口诀》。

其中说:“四物汤,凡伤重,肠内有淤血者用此”。

可见最初是用它活血化瘀的。

今方剂教材谓,此方的功用是:补血调血。

又说:“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

此处调经有待商榷,盖它的调经功用是整个肉体得到补益的必然结果。

请看验案。

案1:贫血(大塚敬节医案)32岁妇女,主诉长期持续性痔出血,现严重贫血,耳鸣,短气。

用本方(连珠饮:茯苓5g,桂枝4g,当归,川芎,芍药,地黄,白术各3g,甘草2g)1个月后,贫血减轻,耳鸣已止。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洪钧按:洪钧未查到,国内中医用此方治贫血的验案。

大塚氏大概把此方理解为可以补血液。

但他用的连珠饮是四物汤加味。

效果尚佳。

又须知,日本汉医常用小剂量。

案2:心功能不全伴贫血(矢数道明医案)植某,男性,64岁,初诊日期为1963年12月。

主诉约半年前出现心下痞满,胃肠消化不良,无食欲感,颜面苍白,且现黄疸色,大便色黑味浓。

贫血明显,心动悸,呼吸困难严重,背中痛,心下与脐周围痛时发,颜面浮肿,大便3日一行。

内科治疗心脏、肝脏和胃肠均未获效,心动悸和喘息,仍使其难受。

营养尚可,但颜面为黄疸色,脉弦有紧象,时来结代,舌无苔,心音不齐而亢进,腹肌紧张,压之敏感。

肝脏虽不肿大,但心下痞满,压之痛,血压200/100mmHg。

投以连珠饮(见上案),连服20日,心下痞满,背中痛,心动悸,喘息大部已消,食欲增进。

40日之后,黄疸色退净,血压170/90mmHg,颜面浮肿消,身形轻快,异常高兴。

又续服几剂,痊愈。

(《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洪钧按:此证颇复杂且较重,自西医看有贫血、高血压、心力衰竭,肝功能受损。

食欲不佳及消化不良必然随之出现。

四物汤加味效佳,必然是在纠正贫血的同时改善了心功能和肝功能。

中医医案——过敏性鼻炎

中医医案——过敏性鼻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五花饮加味治愈鼻炎病案:黄某,女,45岁。

初诊:1979年3月15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患过敏性鼻炎已15年,时辍时发。

近10年来病情增剧,甚则鼻塞不通,彻夜不寐,屡经治疗,未见效验。

既往有肺结核,肾盂肾炎,偏头痛等病史。

诊查:舌淡苔薄,脉细弱。

辨证:病乃肺虚,气机不调,清窍壅塞。

治法:治宜补肺调气,升清降浊,投以自拟五花饮加味。

处方:辛夷花10g 银花10g 菊花10g 玫瑰花10g 绿梅花6g 细辛6g 沙参15g 茯苓15g 川芎9g 怀山药30g每日进1剂;另用鲜芫荽洗净去根,上等旱烟丝各等量,拌匀捣烂,消毒纱布裹塞鼻窍,每日换3次。

10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加西洋参6g,继用外治法。

2年后来函云:鼻炎已愈,且连偏头痛宿疾亦不再复发。

按语鼻炎,中医学称之为鼻渊、鼻鼽、鼻藁等。

本病多因胆热上蒸清窍,或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所致,盛老根据诸花性升,轻扬向上,自拟五- 1 -花饮治疗鼻炎,每收卓效,方中以古今医家治疗鼻炎的辛夷花为主药,伍以银花、菊花、玫瑰花、绿梅花,共奏升清降浊、疏风解热之功。

若风热甚者加桑叶、薄荷:风寒重者加荆芥、防风;鼻流稠涕色黄者加黄芩、生地;头痛鼻塞甚者加苍耳子、细辛、白芷、川芎;清阳不升者加升麻、柴胡;气虚者加党参、黄芪、怀山药、茯苓等;阴虚者加沙参、麦冬。

临床随证加减,常能得心应手而取效。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37,盛国荣医案。

盛国荣,1913年生。

中医教授。

福建省南安县人。

出身于八代中医之家,早年受上海名医陆渊雷、章次公等熏陶,10岁即开始行医。

历任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厦门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厦门中医学院负责人、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福建医科大学中医基础教研组主任、《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内科》编委、全国高等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编审、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省教授评委会委员。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梅饮的临床运用
黄利兴发表于 2002年08月24日
江西中医学院98级研究生南昌330006
提要江西名医姚荷生先生自拟连梅饮,用以治疗厥阴病变阴阳错杂而虚热偏重者,疗效显著。

刘英锋根据姚先生制方配伍特点,将连梅饮灵活运用于杂病,亦收到良效。

文中举述4则验案以佐证。

我院已故名誉院长姚荷生先生,以《温病条辨》连梅汤为基础,联系乌梅丸的厥阴治法,化裁一方--连梅饮(乌梅、黄连、炮姜、生地、党参、阿胶、麦冬),用以治疗厥阴阴阳错杂而虚热偏重者,疗效斐然。

我院刘英锋老师,根据姚先生的这一学术创见,将连梅饮灵活地运用于杂病,亦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下文就他们在这方面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作一简要介绍。

1 连梅饮的制方基础刘老师认为,厥阴为病以阴阳错杂、虚风同挟寒热而内扰脏腑是其主证的发病特点,但若撇开外因的影响,就厥阴本经固有的特点来说,其阴阳错杂之中,不应以阳气偏虚为主,而是以阴血偏亏为主;其寒热同挟之中,不应以挟寒偏重,而是以挟热偏重。

因为厥阴肝脏本主风木,厥阴心包又禀心火之余气,手足同经,风火相煽。

故二经一气,强弱从化之后,尽管以风为主气,但到底含火较多。

更何况厥阴中见少阳,通于相火,故厥阴风动,虽可同时挟寒热,但更易从火化热。

又因为肝主藏血,体阴用阳,病则阴血易亏,阳气易亢;心包亦与血脉相络,病则易伤血分。

更何况厥阴之经阴尽阳生,火热易长而阴血难平,因此厥阴风动更易以阴血亏虚为前提。

所以验之临床,伤寒病变传至厥阴,因为外寒作用,伤阳较重,而诱导寒化相对较多,故而才有典型的乌梅丸证的形成(即阴阳错杂、虚风挟寒较重者)。

但从其寒邪为病,也会动火而挟热、伤气而及血的特点上,仍可看出其中风火相煽、伤阴耗血的内在倾向;至于温热病传至厥阴,内外合热,则不只是挟热伤阴较重,简直就会热走极端,以致表现为纯阳无阴的连梅汤证(见《温病条辨》),故阴阳错杂已较少见。

唯于杂病中,不因外寒外热的主导影响,才较多地显示厥阴阴阳错杂而虚风挟热较重的固有特点,如内科之消渴、心悸,妇科之崩漏、郁冒等。

若其属寒热虚实夹杂者,多与此证有关,连梅饮正是适此而生,且能在内、妇科杂病中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2 连梅饮的立法配伍
连梅饮是由《温病条辨·下焦篇》的连梅汤重用乌梅,加党参、炮姜化裁而成。

其基本方为:乌梅18-24g,黄连6-10g,炮姜3-6g,生地12g,党参12g,阿胶9g(另烊),麦冬9g。

全方配伍,遵循《金匮要略》第一篇关于肝虚证“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以调之”的治则,重用乌梅为君药,取其味酸,既能补其本体之脏,且又能酸敛熄风;生地、阿胶、麦
冬甘凉咸润叠进,重补阴血;黄连苦寒,合乌梅则酸苦泻热;炮姜性温味焦苦,既能驱寒,又能监制养阴血药之滋腻;党参味甘益气,培土以制木,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意。

全方配合,其酸敛熄风、酸苦坚阴、辛甘助阳虽与乌梅丸同,但其侧重酸苦泻热、甘润养阴,则非乌梅丸所能及。

其与《温病条辨》的连梅汤比较,连梅汤酸苦泻热、酸甘化阴虽然同样可补乌梅丸之不及,但因缺少辛甘化阳之力,故仅能适用于暑热深入少阴、厥阴而纯属虚热的“消渴”、“麻痹”之证,若用于杂病之同挟虚寒者,则嫌其寒凉碍中。

而连梅饮于酸甘之中佐以辛甘,大剂凉药之中辅以微温之品,则有养阴而不碍阳,清热兼能制寒,这是本方又一独到之处。

另外,其用乌梅,贵在重用,这也与连梅汤大有不同,所谓酸药轻用生津,重用乃能熄风。

故二万之差异已不仅是药味之多少,而实有立法之分别。

3 连梅饮的运用举例
3.1 厥阴风消王某,女,52岁。

1989年12月9日初诊。

患“糖尿病”近10年,服多种西药,血糖及症状仍不能控制,现仍口渴多饮,小便频数,易饥而又不欲食,大便不结反溏,舌嫩红、苔薄净,脉弦细,左寸旺。

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10余年,常有头晕,视物略觉旋转,易发胸闷心慌,间有耳鸣,西药治疗均不理想。

以连梅饮加苍术、淮山药、夏枯草。

7剂后口渴大减,食欲恢复,头晕、心慌发作也见稀疏。

继守上法,调治30余剂,症状消失,血糖控制,其余病情也渐趋稳定。

按:消渴一症,虽以肺、胃、肾三脏阴虚燥热为其常例,而关乎肝风者也非少见。

《内经》早有“风消”之名,而《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一条就以厥阴提纲立论,可见风性鼓动,亦可消耗津液而成消渴。

本例即是“厥阴风消”的一个典型病变。

其消渴,心悸(即气上撞心的表现之一),饥而不欲食,即显示了厥阴提纲虚风内动,横逆脾胃,上扰心包的发病特点,头晕耳鸣、小便频数也是肝风上冲下迫的应有表现,舌之嫩红、脉弦细,则是其阴血先亏的本质特征,而大便反溏、阵发胸闷,又是其阳气兼虚初露的苗头。

综合全证,乃厥阴阴阳错杂之中,虚风挟热偏重。

治法即当予酸苦坚阴之中,侧重酸收熄风,酸苦泻热,酸甘化阴。

故方选连梅饮加减即可适中而效。

3.2 肝风心悸张某,女,65岁。

1989年10月28日初诊。

近几年来,患者常发心慌心悸,情志不畅则发作更频。

发作之时,自觉伴有热气上冲面背,继而汗出。

西医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中药曾服养血安神之品,效果不显。

最近更觉易疲劳,口较渴,但欲饮水而并不择凉择热,胃脘常有饥饿感,纳食尚可,时有头昏,舌质红稍暗、苔薄净,脉弦细而沉。

既往病史:素有轻度高血压病史10余年,间发眩晕,若不及时住院用西药控制,则会继发呕吐泄泻,血压进一步升高。

辨证为厥阴虚风内动,上攻心包,热多寒少。

以连梅饮加牡蛎、丹参治之。

7剂后,胃饥饿感大减,心慌心悸亦随之减轻,仍乏力、多汗。

继以上方加五味子,服至20余剂,诸症渐平,血压稳定而基本告愈。

按:心悸一证,虽为心所主,但亦有它脏所及者,厥阴肝风内动,即可因手足同经关系而上扰心包,发为心悸。

不过其心悸的表现,正如厥阴提纲所言,有“气上撞心”的自觉特点。

本例即是因于厥阴阴血偏亏,虚风挟热偏重,上冲心包而发为心悸。

故其不仅有热气上冲心胸以至头面的特点,而且伴有渴欲饮水、嘈杂易饥等风消中土之症,期间眩晕、呕吐、泄泻的既往病史,也无不与其风动较盛而上攻下迫有关。

不过本病到底以虚风为主,其扰动范围,以内脏为主,并不象实风内动那样能外达周身肢末,出现四肢抽搐、头项强直、角弓反张的外动显症,故辨证之时更须紧扣厥阴提纲,详问病人之自觉症状,才能于错综复杂的内症中,发现其“内动”之风象。

治疗之中,也不宜过分重镇滋腻,一味寒凉,再损其已伤之中土,故选连梅饮为主方,酸敛熄风而能开胃,酸甘化阴而不碍阳,稍佐甘温而能扶脾,则养阴熄风与扶土抑木,互相兼顾各得其所,取效方能有益而无弊。

3.3 肝虚嘈杂苏某,女,44岁。

1997年8月6日初诊。

素有心下嘈杂似饥,按之则舒,但不欲食,局部反喜热敷,睡眠素差,半夜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夜卧则下肢觉灼热而不欲盖被,昼日则神倦少气,大便时溏时硬,舌略红而尖甚、苔薄净,脉细左寸旺,余部沉,尺部按之弦。

曾服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虽嘈杂略减,睡眠见好,但胃脘则饱胀,便溏则益甚,食欲则更差。

即考虑为肝血素亏,虚风同时挟寒热袭扰于心胃之间,予连梅饮加酸枣仁,加减调治月余,诸症见退,饮食恢复而告愈。

按:本例嘈杂失眠更为虚热所致,但从其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夜寐不安而昼日倦怠,大便时结时溏,灼热与喜热敷同显等表现中,也流露出虚寒的存在,故一味地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不免有损气碍胃之弊。

故从厥阴阴阳两虚,风热偏重立论,以连梅饮酸苦、酸甘为主,稍佐辛甘、甘温,则治疗能够兼顾寒热而无顾此失彼之虑。

3.4 乌梅丸后遗证张某,女,35岁。

1987年3月12日初诊。

素有“胃病史”,近来发作频繁,发时心下阵痛灼热,渴欲热饮不欲食,稍食则呕恶欲吐,身恶塞,痛剧则四肢厥冷,舌淡红、苔略黄,脉沉弦略数。

请姚荷生先生会诊,按厥阴阴阳错杂证投以乌梅丸意(改汤),服3剂后心下疼痛大减,肢厥亦除,知饥欲食,脉沉见起,但续发身微热,肌肤起痒疹,面红,头昏痛,口苦,咽微痛。

姚先生提示:此为厥阴阳进阴退,阳复太过而风热偏盛,改投连梅饮合金铃子散加减,服5剂,诸症渐平。

按:乌梅丸与连梅饮同主厥阴阴阳错杂、虚风内扰之证,但由于错杂之中,阴阳不仅有消长之偏,且有进退之变,故运用二方,不仅要根据虚风挟寒挟热之偏重,阴血阳气之偏盛偏虚加以对待选择,也要注意从寒热偏重之转化,阴阳偏虚之缓急中加以联系变通,尤其对厥阴阴阳错杂而有厥热进退变化者,此二方更是交替选用的基本方对。

从本病例阴阳错杂证用乌梅丸,后阳复太过而须以连梅饮善后处,也可看出厥阴病变阴阳动荡善变的证治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