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课件 第二章农村社会的主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根据恩格斯的理论还发现:
⑴分工是纯粹自然产生的,它只存在于两性之间。 在这里即有了作为“业”的农与作为“村”的农 的区分。
男女分别是自己活动领域的主人:男子是森林中的主 人,妇女是家里的主人。男女分别是自己所制造的和所使 用的工具的所有者:男子是武器、渔猎用具的所有者,妇 女是家内用具的所有者。家户经济是共产制的,包括几个、 往往是许多个家庭。
希尔顿判定农民的七条标准
31
占有农业生产工具,自给自足并一般地生 产得比维持生计与自身再生产所需的更多
32
百度文库
农民非奴隶,不是他人的财产,但可以是 也可以不是农奴或隶属民 ;
3
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条件下占有土地,他们 可以是所有者、租地者或自主佃农;
34
他们主要使用家庭劳动,偶尔也有限地使 用奴隶或雇佣劳动;
⑵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也就产生了 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分裂为两个阶级: 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
可以看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已产生了 作为“阶级”的“农民”了,他们即是 农业奴隶、被剥削者。
⑶第二次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分离。这时个体 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了。
第二次大分工还从工业和农业相对的意义上, 使农业获得了正式意义,农民也就具有了相应内 涵。
(四)现代化进程彰显了农民的阶层身份
从社会阶层结构视角看,现 代化不仅使社会在发展的同 时进一步分化,而且使农业、 农村和农民在分化的过程中 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使农业 屈服于工业及第三产业,使 农村屈服于城市,使农民屈 服于市民。
二、农民的内涵
农民在英文里有两个词:farmer与peasant
除了表现为商品和奴隶的财富以外,除了货 币财富以外,这时还出现了表现为地产的财富。 使“农地”意义属于了“农”的内涵,并以之与 “农民”永远相联!
⑷第三次的、特有的、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
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分工,它创造了 一个不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 —商人。商人更强化了农民的“职业”意义。
(三)城乡分离赋予了农民地域身份
农民是相对于城市或一个精英集团来定义自 身的,只要没有城市,就不会有“农民”。 —— [法]H.孟德拉斯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赋予了农民的地域身份
城市的出现使整个社会 分为农村与城市两个相 对的区域,由此农民不 仅与农业相联系,还与 农村相联系,拥有了与 市民相对的区域身份。
文化标准指农民是具有文化传统的
文化标准 社会的一部分。
就当代中国的农民研究来看,学者们对农民的定义 至少有以下三种角度:
从城乡地域分 布来进行界定 的农民,也称 为农村人口。 它包括了居住 在农村的所有 人。
农民
从社会身份来 进行界定,所 采用的是一种 户籍意义上的 划分,即所有 具有农业户籍 的都是农民。
35
他们通常加入比家庭更大的单位,一般是 村社;
36
农村中的辅助性工匠可以仍作为农民本身 来看待;
37
农民在不同程度上受上层阶级包括国家组 织的剥削。
盖尔茨提出了农民定义的三条标准
经济标准指农民至少要在某种程
经济标准 度上介入货币和市场关系 。
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指农民在相对集权的国
家中处于从属地位,要服从那些有 权阶级的法令和要求,必须把自己 的一部分收入交纳给这些阶级。
罗吉斯对农民的界定
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定向的乡下人,他们 一般比较谦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虽然并非完全 需要),就是说,他们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大 部分都是自己消费的。因此,农民和自己自足的农 业生产者是一个意思。农民并不完全是自给自足型 的,他们至少是部分市场定向的,他们要购买一些 消费品和生产资料,需要社会的服务。但是,尽管 他们要卖出部分农产品,他们也不是像商业农场主 那样把农业作为一种企业。
“农民是一个特殊阶级:作为劳 动者,他们是资本主义剥削的 敌人,但同时他们又是私有者。 农民几百年来受到的熏染就是, 粮食是他的,他可以随便出卖。 他认为,这是我的权利,因为 这是我的劳动,我的血汗。”
——列宁
毛泽东对农民属性的分析:
农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 优缺点并存。
在农民身上,既体现出极强的 革命性、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互 助合作性,又有资产阶级民主 性和封建小生产性。
在当代发达国家,农民一 般称为farmer,这是一个 完全的职业概念,指经营 farm(农场、农业)的人。
在不发达国家,农民通常被 称为peasant。
无论在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 活的语境中, Peasant都包 含多重含义,既是一种职业, 也是一种社会等级,一种身 份或准身份,一种生存状态, 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 式,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 结构。
农村社会学课件 第二章农村社会 的主体
(一)农业的产生是农民产生的前提
没有农业的产生,就没有作为职业群体的农民的形 成。农业的产生赋予了农民职业的特征。
农业的概念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或 农作物栽培业;
广义的农业则包括种植 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 业,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还包 括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的产前 部门和农产品加工、储藏、运 输、销售等部门。
上述四个特性在不同的时期有 不同的表现。
詹姆斯·斯科特指出东南亚农民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具有集体主义意识。 第二,注重交往的互惠性。 第三,注重生存保障。
晏阳初
从职业角度来界定的农民,可以看 做是传统士农工商的延续,也可以 称为农业生产者、农业劳动力或者 农业劳动者。
三、农民的特征
(一)对农民特性认识的历史演变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农民 具有私有性、分散性、保守性, 目光狭隘,缺乏明确的政治主 张,不是一个统一的阶级,因 此不可能独立取得革命的胜利, 必须要依靠无产阶级的领导。
受生物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制约
农业的 特点
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
产品多具有鲜活性,运输和储藏不便
单位产品的价值较低
(二)社会分工的发展凸显了农民的职业特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一书中提出的发生在东大陆原始社会 后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 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手工业和农业 的分离;商人阶级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