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多层次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5期

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前提,是教学改革的成果,也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的突破点之一。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相联系,与课程体系开发相结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设置和建设内容与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紧密联系。早期应用型本科专业教材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建专业和

新开课程教材数量较少,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教材。

[1-3]“建筑供配电”课程组早在2003年及时启动适应教材市场运作机制,构建多层次的、突出工程应用特色系列教材体系建设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筑供配电”作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专业重要的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与之相关的后期专业课程有“建筑照明”、“建筑防雷与接地技术”、“建筑电气CAD”、“配电网综合自动化”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因此,其教材体系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的教学质量。

[4-8]

一、体系设计1.定位

“建筑供配电”系列专业课程的教材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应用为特色,以规划教材为基础,构建多层次化、多读者群、多重视角、应用型特色系列教材建设体系”。其目的不仅是满足在校学生的教材需求,更重要的是扩大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在同行业的影响力,得到最大化的社会认可度,成为北京市建筑电气人才培养市场的主力军。

2.建设思路

(1)做好规划、明确管理、建立机制是教材建设的前提。明确教材建设的思路必须根据高教发展形势和教材市场的变化,走建筑电气工程应用特色之路,坚持教材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创品牌,保障工作长效开展。

(2)坚持特色,推进教学改革,为教材建设提供应用的基础环境。“建筑供配电”课程要在北京的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市场立足,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其中要有课程优势和特色,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业教材和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提出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同步实施的方案。

(3)教材建设的核心是改革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材内容上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兼顾教材内容的稳定性与超前性,体现实用、新颖、鲜活、可读。

(4)教材建设的思路是立体化、系列化教材。立体化教材是以课程为中心,统合多媒体、多形态、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

服务结构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1]

系列化教材按照不同的培养

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要求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各自的系列教材,以方便同一系列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形成有机整体,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5)开发实践性教材是应用型教育教材建设的重点。实践性教材的内容更要注意与专业理论课的衔接和照应,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各自的侧重点。

(6)“校企合作”、“专家”参与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保证。应用型教材要摆脱学科型教材的束缚,体现实用性、先进性,反映现时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水平,需要教师与一线技术专家紧密协作。实践性教材必须是校企合作、“专家”参与的成果。

二、实施1.编写原则

必须覆盖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教材编写具有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和特定的限制;突出首都特色、行业特色、专业特色。

2.编写内容

关注行业主流与前沿技术、相关行业主流技术标准与这些技术或技术标准相关的学科理论知识、跨学科知识;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概念或原理形成技术知识体系为逻辑框架组织内容;纳入行业技术新突破或学科研究成果在工程中的新应用。

3.编写模块

根据“建筑供配电”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内容与模块的对应关系

课程内容

模块

第一章 概述

专业配合 方案设计第二章 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

系统设计 工程计算第三章 供电系统的主接线

方案设计 系统设计第四章 配电网接线方案设计 系统设计第五章 变电所系统设计 电气施工第六章 短路电流计算

系统设计 工程计算

第七章 电器、导线电缆及其选择设备选型 工程计算 电气施工第八章 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工程计算 设备选型

第九章 供电系统二次接线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第十章 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系统设计 设备选型

应用型多层次的专业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李英姿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普通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筑供配电”是建筑类院校电气信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在加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力度的同时,设计完成分层化、模块化的教材建设体系。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体系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教材建设;专业课程;应用型;层次化;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李英姿(1966-),女,江苏兴化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0044)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38-02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2.35.019

网络出版时间:2012-12-06 12:41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11.3776.G4.20121206.1241.101.html

课程教材改革总第258期

4.编写层次

理论教学: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为主;实验教学:配

套校内自编教材;课程设计:以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为主,突出深

度、单体建筑;毕业设计:以工程设计为主,体现综合,突出新技

术、新应用。

三、建设成果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材建设体系突出体系性与实战性,强调教材

的“点—线—面—体”的整体建设。为了说明教材建设的延续性和

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现将教材成果汇总如表2所示。

表2 教材的层次化

序号层次主编教材名称

字数

(万)

出版

时间

出版社

1

理论

教学李英姿

全国高等院校建筑环境

与设备工程专业统编教材

《建筑电气》

39.32010.8

华中科技大学

出版社

2李英姿

21世纪高等教育土建类

规划教材《建筑设备工程》

50.12009.8 机械工业出版社

3李英姿建筑电气实用技术丛书

《建筑供电》

242003.6中国电力出版社

4

电气

施工李英姿

普通高等教育智能建筑

规划教材《建筑电气施工

技术》

322003.9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李英姿

普通高等教育智能建筑

规划教材《建筑智能化施

工技术》

412004.1机械工业出版社

6李英姿《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使用

手册》

42.62006.1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工程

设计李英姿

《住宅电气系统设计

教程》

33.42005.1机械工业出版社

8李英姿《住宅弱电系统设计

教程》

42.62006.1机械工业出版社

9李英姿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列

《现代建筑电气供配电设

计技术》

56.22008.1中国电力出版社

10李英姿《现代建筑电气技术与

应用》

702002.1机械工业出版社

11设备

选型

李英姿《低压电器应用技术》532009.8机械工业出版社

四、应用情况

1.教材的使用情况

自2003年以来共出版各类教材20余部,投入本校理论教学、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作为主要教材、辅助教材、教材参考等教学环节的使用。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智能建筑规划教材”已经被全国建筑类院校的对口专业大量使用,并进行多次印刷。

将工程实践类的教材应用于本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建筑供电与照明”课程设计引用了《住宅电气系统设计教程》、《住宅弱电系统设计教程》,电气专业的毕业设计引用《现代建筑供配电技术设计》和《现代建筑供配电技术设计》。与此同时,国内建筑类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也纷纷采用此系列教材。

2.学生的反馈

本校同学学习使用本系列教材后感觉简明而实用,便于记忆,对自身有较大帮助。其特点是紧密结合建筑电气工程实际,内容涉及面广,包括理论、设计、施工、管理等诸多方面。在反映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内容的同时,体现现代建筑电气的特色及适应新世纪建筑电气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理论的变革和教学模式的转变。此外,还能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对该学科能有较全面的认识,知识能符合时代要求,不至于学无所用,与工程实际脱节。

本系列教材能充分体现出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说明教材建设的内容要求和读者定位是准确的。

3.教师的反馈

本系列教材内容体现了理论与工程应用并重,突出理论与工程结合密切的特色。许多内容与国家最近颁布实施各种设计规范、施工验收标准等内容相一致,具有前瞻性和很长的使用寿命,符合我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办学定位要求,说明教材建设“应用型、多层次、特色”的思路和定位是正确的。

4.社会的反馈

本系列教材的读者群除了定位于高校学生外,更加注重适应电气设计、施工、监理、维护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读者需求。读者普遍反映工程实践类教材突出了目前工程应用的最新技术、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和最新的国家规范,特别具有针对性。例如,来自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反馈信息:《现代建筑供配电技术设计》已经被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确定为本院内部电气专业工程设计人员的指定培训教材。

五、结论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教材选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教材建设专项项目,加强教材建设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出版与选用结合、出版与教改结合、出版与项目结合、出版与质量结合”的教材建设管理机制。

应用型本科教育教材体系着重强调实践统合型教材建设,突破学科性教育的“理论教材为主+适量实验教材”格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实践环节教材、专业技术与执业培训的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点—线—面—体”的整体建设。共性特征是应强调对真实工程应用技术、工程环境应用情境的再现,强调技术、规范与工作过程性知识、经验性知识的真实再现,帮助学生了解与把握真实工程技术环境。

应用型多层次特色系列教材建设在突出专业基本思想和方法及相关现实工程的应用上,特别注重介绍应用的情境、条件、方法和效果,培养学生根据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基本科学观念、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楼才汀,白光义.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7,(4):94-96.

[2]周华丽.地方性高校应用性本科教育教材建设策略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95-97.

[3]孙丽华,刘庆瑞,赵静.“电力工程”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7(4):43-44.

[4]陈志新,李英姿,张少军,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02-105.

[5]阴振勇,李英姿.建筑供电与照明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与开发[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3(1):56-58.

[6]岳云涛,李英姿.一种新型案例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96-97.

[7]龚静,李英姿.“配电网综合自动化技术”课程网络学堂建设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169-173.

[8]岳云涛,李英姿.Simulink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S3):242-244.

(责任编辑:王祝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