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教学设计及反思 完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2、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3、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能力,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周围生物的关系等问题。教学重点:理解老树的命运。

教学难点: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教学设想:教师引导试图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一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教学分析: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家王鼎钧的名作。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感知老树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托物寓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探究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析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另外,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品读法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谈话:课前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出示课题:那树。文中的树是一棵怎样的老树,最后它的命运如何?(它是一棵这么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

引导:作者是如何表现那树的特点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描写记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对社会文明发展利弊的思考,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本环节就是要教学生从文题入手分析课文。让他们对本节课要学什么做到心中有数。

二、品读赏析体味情感

(一)学课文的第九到十二段。

过渡:就是那株长久地造福于人类的老树最后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

学生读书后举手回答。( 惨遭杀戮)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大树的形象,为学生深入理解那树的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铺垫。培养学生筛选文中有效信息并作出恰当评价的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勾画批注的阅读习惯,学会回答问题。

引导:它是怎样被杀的?

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工人砍伐那树的语句并朗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1)“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2)“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

(3)“两个星期后,根也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棵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

谈话:读完,你有什么感受?

生一一回答。作者善于运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表达悲愤之情。那古老的、茂盛的、与世无争的、平和安详的,给人类庇荫的树,最后却被人咬了,嚼碎了,肢解了,表现出人屠杀树的残忍,冷酷

“割下”“切断”“压”“闷死”等词语,也写出了刽子手的暴虐,表达了作者愤恨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欣赏和对文字的赏析,在形成视觉上的震憾的同时。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的感情。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靠得更近。

情感进行叠

引导:作者为什么要把砍一棵树写得像一场屠杀一样呢?

指导生讨论回答。

(因为写更能表现出作者对树热爱的感情,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其它人的冷漠无情)

指导学生朗读以上的几句话,把人的无情读出来

引导:人无情还表现在哪里?

理解下列语句,体会深意。

“扫到树根,他们围着年轮站定,看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材。

(说明人们没有表示任何同情,却在为自已的利益考虑。)

过渡:人是如此的无情,那么树呢?

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赏析。

(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

引导:树完全做到上帝的安排吗?

①绿着生,做到了吗?

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品味、辨析老树的品格,体会作者的情感。

(无私奉献忍辱负重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②绿着死,做到了吗?

生一一回答。“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曾经给人们带来过荫蔽,到死的那一刻还没有任何抱怨。

(坚强不屈伟大痛苦、悲哀、愤激)

③死复绿,做到了吗?为什么没做到死复绿?

引导:死复绿是什么状态?(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什么不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生积极思考,回答。(被杀戮、挖走了)

总结:那树经久屹立,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多么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多么豁达宽容的胸怀;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作者对那树的描绘中体会作者对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为后面学生能更深入理解作者对那树惨遭屠戮的痛惜之情作铺垫。

引导:那么,这样一棵古老的,坚固的,茂盛的,给人带来荫蔽的树,最后却被人肢解了,挖走了(回顾板书),这树到底犯了什么罪过?

学生读书回答。

(因为那树遮住了路灯,导致一位驾驶员撞上了树,所以要被杀。

谈话:要是没有这一事件,那树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吗?

(不会。因为树和现代化建设不和谐。)

引导: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读课文原话(两大句)

多媒体显示:

(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2)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

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

学生仔细揣摩,同桌之间交流。

上面五段话,大树存在,受人质疑、指责;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引导:同学说,他防碍了现代现建设的步伐,那是不是他的错呢?我想请同学读一下第八自然,(生:树生活在这里,是上帝安排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树最终被伐的深切痛惜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愤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大树悲剧命运的原因。同时,教给学生品析语句的方法,也启发学生在写作时在字里行间渗透自己的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解主题

引导:我们听了那树的故事,了解它的一生,特别是它的付出与它最后的结局,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品析语句,引导他们对一件事情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由此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讨论回答:

(1)我认为主旨是“爱护自然”。(2)我认为本文意在“善待生命”。

五、联系实际总结全文

讨论:随着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

总结:关注我们身边的绿色吧,从每一棵树苗,每一片绿阴开始。让我们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

设计意图: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将来。

六、布置作业

(1)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作文,500字左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板书设计

早期庇护、造福善待生命

那树近期人类

现时惨遭杀戮关爱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